靖江市新桥镇村民活动中心方案设计与实施

2020-03-22 00:09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镇村民空间

李 薇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守望乡村”是此次村民活动中心方案设计实践的设计逻辑,意在守住乡村的“原汁原味”,同时又展望“新鲜的血液”注入乡村。希望通过“轻柔的创新”激活乡村公共空间,使其惠及乡民。

1 靖江历史概况

靖江是长江北岸一个相对年轻而又文化深厚的小城。年轻,因其最早为吴越北部的江中沙洲,后因江潮冲刷而成,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前成陆,设建制至今1700余年,但至宋代以后人口才显著增加,相较于江南古镇实属年轻。说其文化深厚自然离不开人,据载靖江的先民为江浙民系,是少有的江北吴语城市。与苏州无锡常州一江之隔,因此虽地处江北,社会文化却受苏南影响更为突出。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至今在靖江的乡村仍隐约可见,加上独特的圩区肌理,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乡村风貌。

2 设计背景

2.1 “新村民”的回归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乡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靖江也不例外。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大批外来资金项目引入、土地资源更加集约化,使得很多农民搬进了集中居住的安置小区。不断改善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迷恋城市的繁华,而面对城市高昂的房价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生活压力,也使很多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在农村发展。所以,村民不仅是曾经留守的老人和孩子,还有大量年轻的乡村建设者,他们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

2.2 乡村现状

(1)自然资源。靖江因江潮冲刷而成,市内水网密布,长期以来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尽枕河的独特圩区居住肌理。一排排线性分布的民居、一条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和郁郁葱葱的稻田,俨然一派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

(2)产业资源。乡村最突出的产业就是农业,新桥镇有周边著名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果树种植园,加上稻田风光以及丰富的垂钓和江边美景、江鲜美味,吸引了众多周边城市的微旅游观光客。新桥也是远近闻名的工业小镇,曾是“苏北第一镇”、“泵阀之乡”,生产厨卫家用电器的著名乡镇企业光芒集团更是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和络绎不绝的客商,这些都让小镇紧跟时代发展,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

(3)乡村的现状。过去因大部分的青壮年在城市工作或居住,村里只有老人和孩子,乡村是“寂静”的,一度有过“空心”的状态。随着近年乡镇经济和城乡交通的快速发展,往返于城乡工作成为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加上很多外地和邻近乡镇的务工人员,小镇焕发出新的生机。

(4)村民的愿望。老一辈的村民虽然很多迁入新居,但居住体验并不十分满意。一方面,新的居住氛围始终无法取代老宅院,因为新的居住小区的公共空间仅是一个用来分隔房屋和规划车辆的工具,他们生活在一个伪城市的居住环境中,这种建筑空间既与农村生活扯不上关系,又改善不了现有的农村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对老宅旁的“小桥流水”和村口的“枯藤老树”始终不能割舍,因为这些都是他们一起打发闲余时光的好去处。当然,他们也很喜欢“城里人”跳广场舞之类的健身活动。所以他们希望村民活动中心尽量能唤回他们曾经的“村口”记忆,无论一起闲聊,亦或一起健身,都能继续他们的交往活动。

对于年轻一代的村民,他们既不想放弃乡村低成本的生活环境,又钟情都市的时尚生活;对于外来务工的“新村民”,他们则是希望小镇的公共空间能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使他们能更好地被小镇接纳和认同。所以,他们眼里的村民活动中心是不落潮流、不输城市的;他们能在此放空自己,也可在此给自己“充电”;劳累时能不负美食,闲暇时又能享受轻松欢乐的亲子时光。

3 具体设计

3.1 乡村生活概念的设计

比起之前农民一面倒地涌向城市,近年逆向迁移的势头日增,无论是由于城市繁重的生活压力,还是受政府鼓励返乡创业,又或是单纯地怀念乡村生活,渴求更清新的空气、更安全的食品而重新向往乡土,这些新趋势都使城乡活动进一步混合,乡村的定位因此更模糊。而乡村生活成为一个非但不会被淘汰,反而是促进城村互动、缓解城乡差距的新概念[1]。或许它能为缓解城乡差异悬殊提供一个契机,而一个创新的乡村构思能让回乡的村民重拾丰盛的现代化农村生活。所以,乡村是一个比以往更需要重视的生活概念。

3.2 现代功能整合思路

基于既要“把乡愁留住”、又要“注入新鲜血液”的设计思想,功能的设计紧紧围绕“村民”及其活动展开。村民的组成有本地的、有外来的;有年轻的、有年老的;有怀念田园的、有崇尚都市新生活的。因而在接纳都市生活理念的同时又绵延乡愁情怀的层面进行功能设计整合是本次实践的命题之一。对此,设计团队经过大量的调研和斟酌,将村民活动中心的功能设计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引领农村新风尚的村民食堂,可以为往返城乡的上班族提供便捷的就餐服务,同时还能为农村婚丧嫁娶提供宴席场所;第二类是精神文明教育的村民讲堂,主要用于各种知识宣讲和技能培训;第三类是文化休闲性的村民书院,此功能源于年轻人对优雅文艺的城市书房的钟爱,既可以休闲放松,又可以给自己“充电”;第四类是受周末微旅游经济助推的小镇展览馆,可以展示小镇特色工业品、无公害有机蔬果、特色传统美食及制作流程,让游客对小镇的特色有更深的了解。

3.3 乡村“新公共空间”的塑造

(1)基础条件。基地位于润新路以北、润江路以西,东侧临河,河两岸高大的水杉树郁郁葱葱,西北两侧均为未开发的空地。因此基地的出入口只能沿润新路设置,由于东西方向较长,方便组织各种流线的入口,所以在建筑主体和润新路之间很自然地形成了较为开阔的空间;因西侧项目的不确定性,故将村民食堂的货物流线入口设置在基地东侧,这样河岸边的树木不但“隐藏”了货物的流线,也延续了润江路沿河两侧的整体风貌,而主要人流出入口自然设在了西侧。

(2)“主客共享”的乡村“新公共空间”。如何让设计体现建筑自然生长的气息,是团队成员一直坚持的设计思路,经过多次踏勘现场和反复推敲尝试,决定在建筑布局上认真学习当地村落的肌理,但是乡村肌理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积淀而成的,很难被模仿和复制,基于此认识,设计中依托地块现有条件,充分利用东侧河道,在地块内引入水系组织空间,这样做的好处是:其一,水体划分的空间让建筑顺势而建,呈线性分布,新建筑与周边民居体量一致,空间尺度基本维持不变;其二,水体形态蜿蜒穿梭于建筑各体块之间,巧妙实现了动静分区和内外分区的效果,而由此自然形成的小桥流水再现了原有村庄的场景,这样的“图底关系”含蓄地表现了当地圩区的肌理特征(图1)。

图1 村民活动中心入口广场

入口空间,并非是日常建筑中所指的某一特定空间,它由润新路经广场穿过长着一棵高大乔木的亲水木栈道引入,这种处理方式并不瞩目,但却是老村庄村口的象征,进而由一些片墙形成的零星“院落”呈现,而村民活动中心就这么“平淡”地开启了(图1)。

首先呈现的是村民食堂和小镇展览馆,两者之间通过一个“巷子”连接,后面的村民书院和村民讲堂由此而“柳暗花明”。因为村民活动中心并非景点,游客和村民的活动空间不需要各自封闭起来,所以参观展馆的游客可以随意地进出村民食堂、村民书院和村民讲堂。内院的设计则借鉴了当地村民自家院落布置的习惯,石桌石凳和绿植等元素重现了老宅院的恬淡和惬意,并为营造“主客共享”的空间创造了条件。

(3)做接地气的乡村“新公共空间”。基地周边除了几个安置区外还有一些未搬迁农户,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有的是因为住惯了老宅院,习惯了自给自足的安逸生活;有的是家里并不缺钱,老宅本就属于小镇的中心地段,生活方便;还有的沿街村民是看到小镇的发展前景,想利用老宅做生意的。设计团队顺应了大家的心理诉求,向民居学习,新建筑沿袭了院落式空间布局、两坡顶的做法,如同邻家院子一样,与周围建筑环境友好相处并相互渗透。人们无论是在广场,还是内院,亦或是站在二层露台上,乡村田园的质朴感都会扑面而来,这让建筑更加“接地气”(图2、图3、图4)。

图2 村民书院二层俯视内院

图3 村民食堂二层俯视内院

图4 村民书院亲水平台

村民活动中心具有新的服务功能,要想融入乡村,就得让乡村的“原汁原味”渗透进来,同时也需将它的新功能“输入”乡村,使其惠及乡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食堂,自由便捷、不以营利为目的使人印象深刻,村民食堂正是源于此,它区别于各种城市餐饮店,平时既可为村民提供高性价比的餐食服务,又可承办农村婚丧嫁娶的宴席。在延续乡村民俗活动的同时又遏制农村盲目攀比讲排场的浪费行为,希望通过设计的操作,积极探索并主动引导农村新风尚:灵活自由的大空间设计既方便堂食服务又能适应宴席布置需求;立面处理朴实不浮夸,将老宅中的窗格通过仿木铝合金材质使其重现;室内八仙桌、老海报等强化时代感。以此吸引对那段岁月有记忆或是好奇的人,让每一位使用者感受到平等自由不分阶层的设计理念,这也是我们团队设计的初心。

另外,邻里交往是乡村生活的常态,这一行为是乡村长期以来形成的特有的社会现象,不该因时间、地点的改变而被中断,因此设计中从多个方面植入多种形式的交往空间:开阔的入口广场、幽静的庭院、趣味十足的亲水平台、书院的水吧等,只为让交往行为在新的空间里继续维系并使之适应新时代语境的需求。

所以,村民活动中心如同新器官一样植入乡村这个肌体,只有整个乡村经脉相通,才能真正做到“接地气”。

(4)关于“面子”问题。中国即将迎来“品质消费的时代”,除了精致的内部功能空间,还必须要有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面子”,这是当地村民的愿望。所谓的“面子”,其实是建筑的“新旧”问题,而这一问题又可归于“存续”问题的处理。常青院士认为,所谓“存续”,是指历史城市更新保存和添加的存量与增量之间的辩证关系。乡村同样如此。如果少了“存”,就会失去由来和根基;如果没有“续”,就会失去活力和未来[2]。而大部分村民希望村民活动中心能以一个“崭新的面孔”展示于世人,说到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旧有的空间形式缺乏活力,不能满足新生活的需要,乡村若要振兴就要解决这一矛盾。设计团队一致认为,传统不可丢,否则设计就会失去根基,因此既不能简单复制传统形式,也不能粗暴地照搬城市建筑并将其异化植入乡村。所以一方面,利用小镇展览馆的设计将会激活一部分传统“文化基因”,使其以一种新的形式丰富乡村的内容,并为小镇的传统美食、特色工业产品等的宣传提供平台;另一方面,注重完善乡村的功能,使其融入当代生活。无论是村民书院内部空间处理还是休闲长廊的设计,又或是村民食堂的立面设计,都是对乡村固有公共活动空间的创新。

因此,乡村建筑的设计不能没有“由来”,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建新如旧”,为象旧而作旧是不可取的。而应该是让乡村在当代的语境中产生活力,既能“一解乡愁”,又能反映当代。

4 结语

村民活动中心是村民公共活动空间的延续,是村民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乡村振兴的载体。其设计既要维持建筑与乡村空间自身的文化与公共性,又要营造开放而可持续的乡村环境。它不应该局限于传统形式的延续,而应在现代建筑文化的语境下通过新的手法将现代建筑形式和技术与乡村的传统文化相揉和,使其既能守得住乡村的韵味,又能让村民真正过上现代化的农村生活。

猜你喜欢
小镇村民空间
安安静静小镇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CK小镇”的美好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空间是什么?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熊的小镇
创享空间
小镇(外一篇)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