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若宏 王卉蕾
近来,“闭环”及其组合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大报纸和网络平台上,“闭环思维”“善意闭环”“责任闭环”等,俨然成为网络热词。很多人都在说“闭环”,却对“闭环”的“前世今生”并不了解,这不禁让人十分好奇,一个语感上略感陌生的词语缘何能够被高频使用?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一、“闭环”使用场域的变化
《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等通用汉语词典中均没有“闭环”这一词条。百度百科的解释是:闭环(闭环结构)也叫反馈控制系统,是将系统输出量的测量值与所期望的给定值相比较,由此产生一个偏差信号,利用此偏差信号进行调节控制,使输出值尽量接近于期望值。这一释义,体现了“闭环”解释的是控制系统的运作规律,体现了系统是良性循环的自足系统。从词语使用来源看,“闭环”应不属于通用语,而是控制技术领域的专业词,且这一术语在该领域的应用已十分广泛。“闭环”能够走红,不是因为它在专业领域的使用频率高,而是因为它的使用场域发生了变化,从主要用于专业领域向同时用于其他不同领域转变,从而走进大众生活。这样的转变在语言学研究中称为“词语移用”,即“很多旧有的词语从一个惯用的领域被移用到其他不同的领域上去”。“移用”的主要方向是:非通用词汇层的词语移用到通用词汇层;通用词汇层的词语移用到非通用词汇层;不同词汇层的词语互相移用。[1]
根据实际语料考察,“闭环”使用场域的变化包含了不同词汇层的转变,以及从非通用词语向通用词语的转变。“闭环”作为控制论的一个术语,其所代表的技术实现方式在其他学科领域亦被提及,由此,“闭环”在不同的专业领域被使用。其中最多被用于电路电子领域和管理领域。如在百度百科上,“闭环电路”是模拟电路学中与“开环电路”相对的概念,又称闭环控制电路,是指与控制对象存在反馈联系的控制电路;“闭环管理”是綜合闭环系统、管理的封闭原理、管理控制、信息系统等原理形成的一种管理方法。在词语移用的路径中,我们更关注的是它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法,即“闭环”由非通用语向通用语转变,走入大众视野的那些新用法,实际上是术语的生活化问题。
二、“闭环”的词义变化
专业术语的意义相对单一,当专业术语进入生活领域时,为适应人们对生活事物的认知需要和表达需要,它会被人们赋予一些生活化的解读。“闭环”及其词语组合的新解,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异的表达需求。
(1)督促查处,让市场监管形成闭环。(《人民日报》2018年7月18日)
(2)构建工作“闭环”,打造新时期好干部。(人民网云南频道,2019年3月19日)
(3)在重庆日报社编委、理论评论部主任单士兵看来,“仅仅抓内容质量是不够的,而应该让政策、内容、技术、平台、资金、人力形成良性运转的闭环”。(《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6日)
(4)争取6个产业在一年左右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大众日报》2019年1月22日)
例(1)强调的是市场监管系统的健全;例(2)强调新时期好干部的工作能力要全面,工作要周到;例(3)(4)都在强调产业内多要素、各组成部分应有机整合,最终形成工作和产业的系统化与良性循环。“闭环”的单独使用,是对原术语的一种直接引申,将某事物当作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来整体看待。直接引用使“闭环”的词义扩大,由特指控制系统的运作方式到泛指具有该运作方式的相似事物。
“闭环”还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析取“闭环”本义的某些具象特征,用以形象地描摹或阐释某事物的相似特点。“闭环”在控制技术领域、电子领域和管理理论领域被使用,源于对事物具体特征的某种共性认识,那就是系统的运转是良性循环的,系统的功能是在不断反馈与验证中提升的。从“闭环”术语义出发,人们在通用领域使用时将其引申出两种常见用法,一种是强调良性循环的系统,即可持续发展;另一种是强调反馈和效果,即重视落实到位。
(5)善就是如此,只有在传导中才能增值。有一则公益广告这样描述:一个人开始随手帮助了一名路人,当那种善意经过一个又一个的接力,传递回了自己。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善意闭环”的起点,也是受益的末端。(《人民日报》2018年1月25日)
(6)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在“干事”向“干成事”的转换中,不妨多一些“闭环思维”,在正向闭环中形成良性循环。(《河南日报》2018年11月30日)
(7)数据成为能够活下去的基础,如何通过数据驱动营销闭环从而度过寒冬持续增长,也成为每个企业最为希望的。(兴义新闻网,2019年11月15日)
例(5)将每个人的善举比作“善意闭环”的起点,强调善意会启发善意,当每个人都因为别人的善意而受益,善意就会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可持续的正能量圈。例(6)认为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闭环思维”即良性循环的视角,思考思想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党的建设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例(7)数据驱动下的“营销闭环”是指企业以数据分析为依据,将营销变成一种可持续有效的经营手段,助力企业良性发展。这三例都是借用“闭环”系统良性循环的特征,来表达事物的一种良性发展需求。
(8)长沙市望城区率先破题,通过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创新打造“预防、问责、关爱”的监督闭环。(《长沙晚报》2019年1月28日)
(9)中办国办印发《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坚持问题导向形成责任闭环。(《解放日报》2019年5月7日)
(10)涉黑涉恶线索咋处置,三站实现“完整闭环”。(《银川晚报》2019年6月18日)
(11)浦江:“三步走”闭环模式,促巡察整改落地见效。(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2019年10月30日)
例(8)谈到监督方式时,强调监督的落实,形成“预防、问责、关爱”三位一体的有效监督闭环;例(9)中办国办印发《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是纲领性文件,其“责任闭环”的提法是明确的,即以问题为导向,形成解决问题、落实问题的责任机制。例(10)谈到在处理涉黑涉恶的线索时提出实现“完整闭环”,即处理到位,重视落实,对于黑恶势力的打击不错过任何一丝线索,做到黑恶必除,除恶务尽。例(11)中浙江省纪委谈到巡察整改的落实时,也用了“闭环”一词,“三步走”闭环模式体现了对巡察监管工作的高要求,既要有监管也要落实到整改。以上四例,引用了“闭环”术语义中强调反馈,表示对工作等应落实到位的诉求。“闭环”表示落实到位的用法,在政府职能部门话语中十分常见。因大众对社会民生和政府履职能力的关注,“闭环”的提法也不断被大众所熟悉。近来,“闭环”强调落实到位这一用法,在公共生活领域和个人表达中也常被提及。
(12)大家都喜欢与“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的人共事,自我闭环成为当今职场十分红火的一个词。(外滩商学院微信公众号,2019年3月13日)
(13)卒中中心:打造“脑卒中”救治闭环,中西医融合创新造福百姓。(《十堰晚报》2019年11月1日)例(12)中的当下职场很多年轻人喜欢“自我闭环”,也就是作为职场人应成为工作中得力、给力的人,有职业能力和职业责任感。例(13)中的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谈到脑卒中急救时,用“救治闭环”给广大患者和家属吃了一颗定心丸。只有救治各环节落实到位,安排有序,才能确保黄金救治时间和患者的高生还率。
随着“闭环”使用热度持续攀升,“闭环”的词语形式为人们熟知,进而也发展出根据词语字面义进行解读的新用法。例如,有人将“闭环”以修饰关系构词法进行解读,“闭”为修饰语素,修饰中心语素“环”,理解为封闭的循环,引申为死循环的意思。
(14)他的生活陷入了一种闭环,“创作需要休息,让大脑放松——社交和旅行可以让大脑放松——社交和旅行需要花钱,赚钱又需要工作”。(搜狐新闻,2018年11月28日)
(15)跳不出“自我”的固化的思维圈层,关起门来,坐在办公室,从书本和材料上找问题,陷入了为了找问题而找问题的“自我闭环”,既无鲜活性、针对性、客观性,又容易掀起形式主义歪风邪气。(共产党员网,2019年9月3日)
例(14)中的闭环,联系下文来理解,实际上是一种死循环,也就是工作、休息、放松和掙钱之间的矛盾。例(15)提到的自我闭环,是说在找问题的时候陷入自我固化的思维圈,无法联系实际真正意识到问题所在,也是表示一种僵化的循环。此类用法在逐渐增多,可见随着“闭环”使用范围的扩大和使用频率的提高,它的可塑性也越来越强。
三、术语正在生活化
“闭环”及其词语组合式走进人们的生活,是术语正在生活化的一个有趣案例。新时代多元语境下,词语的移用是社会发展、人们表达需要和语言自身特点等多方面原因促成的。
科技进步与媒介多元。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与媒介多元带来的信息爆炸,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科技的发展,科技的普及化程度变高,让更多普通人关注自己本不熟悉的专业领域;另一方面,媒介的多元化,媒介的深度融合,让我们有多种多样的渠道去关注世界,认识生活。
语言猎奇的心理动因。语言是日常生活的交际工具,人们对语言的追求是常新常异的。网络时代人们对语言的“新”的追求更显极致。新的语言形式、新的语言风格、新的用法像是一种对时尚的追求,它满足人们日新月异的表达需要。正如刘焕辉在《言语交际学》中所说:“人们心灵的大钟却越铸越厚,一般的辞藻已很难敲响它了。”[2]词语的移用,转变了词语使用的场域,将术语带给大众的专业性、陌生感转变成新鲜感,这为词语的使用增添了活力,也是词语新义产生的一种经济手段。
语言使用与社会互动。语言在使用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词语的变化更为快速,因为词语反映着社会生活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新事物的出现需要新词语来命名,新的表达需求需要新的表达形式。“闭环”等术语的生活化,是词语移用带来的词汇更新,它的产生是语言与社会互动的结果。正如社会语言学家布莱特所说:“社会语言学者的任务在于揭示语言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有规则的共变性——并且或许甚至揭示一方与另一方的因果关系。”[3]联系社会解读语言,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本身,通过语言了解我们的社会生活,才会更好地讲述生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