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通
中国户外金犀牛奖
提名
提名理由
珊瑚礁占海洋面积不到千分之一,却庇护着近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然而,据TNC估计,在50年内全球70%的珊瑚礁将会消失。潜爱大鹏自2012年起一直从事珊瑚礁保护。2019年,潜爱发动潜水员进行了4次大澳湾珊瑚礁普查、5次大澳湾生活多样性调查,收集珊瑚残肢144株,回播珊瑚残肢96株,清理海底垃圾约1.096吨。同时,潜爱举行了9次环境教育讲师培训,培训讲师180人次;授课400堂,16981人次接受了海洋科普举办26次潮间带课程,859人次接受海洋生态教育。潜爱走访了全球44家珊瑚保育机构并发布相关报告和纪录片,推动了国际珊瑚礁保护网络建设。潜爱大力传播了海洋保护理念,并在国际上展示了中国户外人和环保人的形象,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潜水运动与海洋生态保护相结合的道路,是户外人从事公益环保事业的典范。
珊瑚残肢暂养。摄影/梅戈
珊瑚礁占海洋面积不到千分之一,却庇护着近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其丰富程度接近陆地上的热带雨林,人们称之为“蓝色沙漠中的绿洲”。由于珊瑚对于海洋环境有极高要求,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珊瑚礁生态系统在飞速消逝。据TNC估计,在50年内全球70%的珊瑚礁将会消失。
Morgan(夏嘉祥)是一位忠实的“潜水党”。和很多户外玩家一样,他的爱好被家人们认为是“不务正业”。机缘巧合,Morgan认识了做珊瑚礁普查的纪力伟先生,这让他的爱好有了新的意义。出于对潜水的热爱,即使车费、住宿、饮食均需自费,Morgan和他的朋友们依然热情地参与珊瑚礁的调查研究工作。而在这个过程中,Morgan也开始了解到珊瑚礁的重要价值和其正面临的威胁。
Morgan自费参与珊瑚礁研究的事引起了许多人注意,包括潜爱大鹏的创立者们。潜爱大鹏,全称深圳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于2012年发起、2014年正式注册,汇聚了一批热爱潜水、致力于珊瑚礁保护的志愿者。在这里,Morgan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热爱潜水、热爱珊瑚。
潜爱大鹏最早进行的项目是珊瑚种植,即通过人工的方法,像植树造林般种植造礁珊瑚。然而,慢慢地,潜爱大鹏发现仅仅靠种植珊瑚去修复珊瑚礁还远远不够。
2015年五一假期,一位游客从水中摘出两只珊瑚,拍了张合影。这张照片被Morgan看到,Morgan随即联系到了这位先生。而这位先生表示他只是把珊瑚取出来拍了张照,又放了回去,并未盗采珊瑚。珊瑚是一种海洋动物,野生珊瑚离开生活环境3~4个小时就会脱水而死。
此事背后体现的,是公众对珊瑚认知的薄弱。
不增进公众对于珊瑚礁的认知、加强公众的保护意识、调动更多人参与保护,自己种珊瑚的速度永远也赶不上破坏的速度。于是,潜爱大鹏提出了“种珊瑚,种人心”的口号,最终发展了“潜爱护礁”、“潜爱课堂”和“潜爱家园”等一系列项目。
潜爱护礁主要是培养拥有珊瑚保育技能的潜水员,并进行珊瑚调查和珊瑚种植。“每多一个潜水员,就多一个珊瑚守护者。”潜爱利用磨房等户外论坛、微信公众平台、线下潜店等途径,号召潜水爱好者参与珊瑚保育,得到了潜水界的积极响应。2019年潜爱大鹏培养了具备珊瑚保育能力的志愿者20名,并收集珊瑚残肢144株,回播珊瑚残肢96株;进行了4次大澳湾珊瑚礁普查、5次大澳湾生物多样性调查,首次拍摄和鉴定了大亚湾海底生物多样性图集;进行了16期“无塑海洋,为爱潜行”主题海底垃圾清理活动,清理海底垃圾约1.096吨。
和发动潜水员种珊瑚同样重要的,是种人心。
吕庆梅是潜爱的一名讲师。她的职业是一名自然教育师,这使得她参加“潜爱课堂”项目时很是顺利。潜爱课堂的课程应当属于自然教育类,会在课堂上或直接去海滩利用各种游戏让孩子们认识海洋、爱护海洋。目前,在潜爱里像吕庆梅这样的讲师共有207名。仅2019年里,他们举行9次讲师培训,培训讲师180人次;授课400堂,16981人次接受了海洋科普;举办26次潮间带课程,859人次接受海洋生态教育。因此,潜爱珊瑚保育站被授予“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和“深圳市青少年校外体验教育基地”、“深圳市海洋文化意识教育基地”等称号。目前,潜爱课堂已经实现了大鹏新区九年义务制小学全覆盖,下一步将在深圳市全市推广。
攝影/冼家乐
志愿者在进行潮间带生物认知讲解。
潜爱课堂沙滩潮间带课程。
阿梁是一个普通的渔民,只有一只眼睛能看得见。他经常穿着潜爱的衣服去海边捡垃圾,也会劝阻游客把捕获到的少见的鱼类放归大海。像阿梁这样的渔民很多,能有一批阿梁这样的渔民,得益于潜爱的社区工作。被丢弃的废旧渔网是珊瑚礁的重要杀手,潜爱即以此为切口,开展废弃渔网编织活动,引导当地居民认知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并结合社区调查、动员、组织、社区管理和计划、保护行动等方式,激发“近海为家”的社群产生“以海为荣”的生态荣誉感,以推动社区参与海洋生态的共同治理。让珊瑚不止在深圳的海底扎根,也在深圳这座城市扎根。
2019年,潜爱大鹏在5个社区开展了22场废弃渔网编织活动,并携手中国广核集团公司,组织微博大V参与大亚湾核电站海底生物观察;与其共同发布了全国首份核电行业的生物多样性报告,建立了大亚湾核电基地珊瑚保育站。此外,潜爱大鹏携手大鹏知名旅游项目——金沙湾佳兆业国际乐园,邀约当地下沙社区共同参与,激发了万豪酒店、百事可乐、华为、Gopro、康师傅等品牌加入珊瑚保护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那位曾经采出两只珊瑚的先生,后来不仅自己积极参与潜爱的活动,还号召老乡会一起成为了潜爱的志愿者。而他本人,也和Morgan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在潜爱所保护的大澳湾西南三公里就是香港東坪洲海岸公园,两地水文环境相似,但珊瑚礁状况有着天壤之别。东坪洲珊瑚覆盖率可达60%~70%,而大澳湾仅有13.75%~27.50%。
为了学习其他珊瑚礁保护组织的经验,2019年,潜爱开启了“全球珊瑚影像计划”项目,旨在通过影像记录及社会调研,实地探访世界各地珊瑚保育组织,记录其保育故事及方式,便于全球珊瑚保育同行分享,以探寻海洋公益保护的模式,促进建立全球护礁者网络。
影像计划的第一站是菲律宾甘米银,拜访了一个叫Sangkalikasam的珊瑚保护组织。他们很惊讶,中国居然会有人保护珊瑚,之前国际上对于中国珊瑚保护的信息基本是负面评价。这样的猜疑,潜爱在走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次。最终,通过不断地沟通,信任取代了怀疑。Sangkalikasam和其他珊瑚保育组织一样,成为了潜爱的兄弟组织,甚至会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向人们介绍潜爱,阐释中国的改变,消解国际上一直以来对于中国的偏见。
最终,潜爱将走访调查整理成《珊瑚礁保育案例集2019版》《全球护礁者名录2019版》,记录了全球44家珊瑚保育机构基本信息及业务范围,收录了全球5个不同海域的珊瑚保育组织案例,并针对其使用的保育或复育方法、过程和成果进行描述展示。
同时,潜爱大鹏还建立了《全球珊瑚礁保育地图》,以数字化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44家珊瑚保育机构的地理坐标及基本信息。而随走访一并摄制的纪录片《寻找珊瑚海》,已经首映并获得第九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提名。
“我们想在未来10年,深圳的海域能够有一片珊瑚海,能够让大家就近下潜,我们的孩子可以在深圳附近的海域看到美丽的珊瑚。”曾任潜爱大鹏理事的猫丫(席小青)这样表达了他们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