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油田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与水淹状况分析

2020-03-20 01:01李新辽河油田辽兴油气开发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化工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产液断块小层

李新(辽河油田辽兴油气开发公司,辽宁 盘锦124010)

1 难点问题分析

(1)主力层位动用程度高,油水关系复杂,局部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难度大。

奈曼油田九上Ⅰ、Ⅲ和九下Ⅱ动用程度较高,局部区域动用九下Ⅰ油组,其他区域未动用区域和层位产能不落实且电性解释偏低,因此寻找剩余油富集区和识别含油储层难度。

(2)奈曼油田注水开发多年,水淹水窜严重,局部水淹状况认识不清。

奈曼油田需压裂投产,同时局部储层又发育天然裂缝,受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影响,为防止措施压裂后裂缝与水淹区沟通,水驱优势通道和水淹状况认识难度大。

2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水淹状况研究

剩余油的研究工作一直是老区调整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外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方法较多,如测井,油藏工程方法中的数值模拟、数理统计、物质平衡、岩芯分析、动态分析等。其中,动态分析方法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可,是最实用并被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2.1 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利用油水井在钻井、试油及生产过程中所录取的各项生产资料,如调整井电测解释和生产资料,油水井的产液和吸水剖面、中子寿命、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以及钻检查井获得各小层水洗资料,高含水井的找堵水资料并结合油层等厚图,小层砂体平面展布图、小层沉积微相、孔隙度、渗透率等值图、油藏连通栅状图等,综合分析油层平面上和纵向上的油水分布和运动规律,确定剩余油富集区。

具体做法是:

(1)在各含油小层(含构造)砂岩厚度等值图上画出油层厚度等值图;

(2)根据单井生产数据建立油井简明生产史。包括单井不同生产井段(阶段)下的射孔层号对应的地质分层,生产井段变动日期,初期和期末的日产量,含水率,阶段累计产量,地层压力,液面深度,井状态等;

(3)根据单井生产数据建立注水简明生产井史。包括单井不同注水井段(阶段)下的射孔层号对应的地质分层,注水井段变动日期,初期和期末的日注水量,阶段累计注入量,地层压力,井状态等;

(4)将油水井单井信息展布在相应的小层图上;

(5)应用小层沉积相图,并以注水井为中心,统计注水井与其周围油井的相带关系;

(6)按(1)~(5)所提供的井的位置、数据关系,根据水动力学原理,画出水的侵入范围的大小;

(7)绘制各小层的水淹平面图和剩余油分布图。

随着油藏开发时间的延长,油水井生产状况会越来越复杂。奈曼油田自1989年勘探开发以来,由于纵向开采井段长、九下段砂体较厚、多层合采、调层压裂以及油井转注水井等一系列复杂状况,因此本次研究在运用动态分析法研究水淹状况和剩余油规律时综合考虑了各项资料。

产液剖面主要用于确定油井各油层是否有效地生产及产液量多少,是判断油层产能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油井产液剖面进行分析,奈曼油田九下段油层的单井相对产液量1%~73.53%,各层产液差异较大。从油井产液剖面图可以看出产液剖面不均,地层的非均质性较强。

同时,我们通过研究相对产液量与测井解释、地层系数(kh)的关系得出:测井解释为干层的井段,几乎不产液;相对产液量与相对地层系数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在数值上相近。

因此在进行单井产量劈分时,首先参考单井产液剖面的数据进行产量劈分。对于没有产液剖面的井,可以运用地层系数法进行产量劈分,并且干层不进行计算。

2.2 储量动用规律

在应用动态分析法对九下段各砂岩组进行产量劈分的基础上,对各砂组的动用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油藏各砂组生产数模成果统计

从统计的各砂岩组采出程度可以看出,Jf下Ⅱ3砂岩组采出程度较高。

2.3 水淹状况分析

从动态分析法得出的水淹平面图可以看出,目前奈曼油田九下段各砂岩组水淹状况如下:

Jf下Ⅰ1砂岩组水淹区域主要存在于奈3 断块南部,由边水上升和注水井注水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较大面积风险区。

Jf下Ⅰ2砂岩组水淹区域主要由断块边部向断块内延伸,以及奈1断块西北部断层沟通引起,整体以高效潜力区和低效潜力区为主。

Jf下Ⅰ3砂岩组水淹区域主要存在于奈1 断块东南部及奈3断块南部,边水上升和注水井注水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较大面积风险区。

Jf下Ⅱ1砂岩组水淹区域主要在工区中部,由开采及注水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奈3断块南部存在由边水作用形成的小面积高风险区。

Jf下Ⅱ2砂岩组水淹区域主要在奈3 断块,其中南部高风险区以边水、注水因素为主,北部则是由于油井开采造成。

Jf下Ⅱ3砂岩组水淹区域主要存在奈1 断块南部,由边水和注水开发产生高风险区,北部水淹则是由于油井开采造成。

Jf下Ⅲ1砂岩组水淹区域主要存在于奈曼油田中部,由油井开采和注水井产生小范围高风险区。

Jf下Ⅲ2砂岩组动用面积小,水淹区域呈零星分布。

2.4 剩余油分布规律

从剩余油分布图可以看出,Jf下Ⅰ、Jf下Ⅱ油层组的剩余油分布较广,Jf下Ⅲ油层组剩余油分布面积小。

Jf下Ⅰ1剩余油分布面积较广,其中奈3块南部及奈1块西部靠近断层处剩余油丰度较高,剩余油富集区域注水井少,属于有采无注类型;

Jf下Ⅰ2剩余油在全区分布,除奈3断块北部外,剩余油丰度分布较均匀,剩余,剩余油富集是由于本层以薄层砂岩为主,单井控制面积小;

Jf下Ⅰ3剩余油主要在奈1 断块内成片分布,边部是由于边水推进引起水窜,引起剩余油富集,中部是未在本层射孔形成的无井控制类型;

Jf下Ⅱ1剩余油主要集中在奈3断块内及奈1断块中南部,剩余油富集主要是本层注采井网不完善形成;

Jf下Ⅱ2剩余油主要集中在工区南部,本层多为注采井网不完善形成的剩余油富集区;

Jf下Ⅱ3剩余油主要集中在奈1 断块东北部和中部,东北部由于有采无注形成剩余油附近,中部则是由于水窜严重造成部分油层动用程度较低;

Jf下Ⅲ1剩余油富集区域较分散,且多为高含水区域,为水窜引起的动用程度低;

Jf下Ⅲ2剩余油仅在奈1断块中部靠近断层零星分布。

3 结语

(1)剩余油分布规律是改善奈曼油田开发效果,挖潜更多剩余油行之有效的办法。

(2)水淹状况研究是奈曼油田注水综合治理的有效手段。

猜你喜欢
产液断块小层
疏松砂岩油井合理产液量算法研究及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湖相页岩油建产区小层构造可视化精细建模
——以吉木萨尔芦草沟组为例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P油田油井产液规律影响因素分析
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多级定量评价
靖边畔沟长6油层采油制度效益研究
产液剖面测井技术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不稳定注水技术实现裂缝性灰岩油藏高效开发
精细注采调整 打造稳升单元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长停井恢复治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