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管家口村不临城靠厂,不靠交通要道,无其他自然资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传统村落,还曾是一个有名的“落后村”“负债村”。2014年以来,在新一届村党支部带领下,从加强组织建设、推进土地流转、盘活集体资产入手,创新发展理念,做活土地文章,走出了一条支部引领创办公司、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成功路径。短短5年时间,村集体经济由“零资产+债务”发展到集体年收入8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000元,增长68%。
2014年,“80后”大学毕业生王法义被选为新一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和村“两委”成员刚接手村里工作时,面临一大堆多年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最突出、最棘手的是村养鸡场承包费不合理和经营亏损、村组之间承包地不均衡、小组长管理不善。由于群众关心的问题多年没能得到解决,村民对村干部意见很大,一度出现集体上访,导致管家口村的声誉受到了很大影响。找到问题症结后,王法义首先从解决养鸡场承包问题入手,多次到承包户家中反复做思想工作,于2016年成功将养鸡场收回村集体,圆满解决群众最关注的养鸡场承包问题。同时,针对村民小组管理问题,村“两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将原来组级事务只由小组长一人说了算,改为每10户推选1名村民代表,并由村民代表和党员进行共同管理;8个村民小组的账务由原来各组自行记账改为由村代管。一系列焦点难点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让干部群众心齐了、气顺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有效调动起来,村里各项工作从此打开了局面。
2014年底,村集体除养鸡场一处年年亏损外,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且欠债200多万元。要想发展集体经济,只有先从清理集体资产和盘活集体资源入手。2015年,村里抓住原承包户承包的1200米河堤到期的机遇,在深入调查、充分论证、细致工作的基础上,对承包标的进行重新估算,并实行公开招标拍卖,最终将1200米河堤以每米38元的价格发包出去,为村集体一次增加了12万元收入,是原承包费的20倍。就是这12万元,成了管家口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接着村集体又陆续收回村民长期占据的坑塘、路边、沟边等边角地块,并用发包河堤获得的12万元资金购买树苗全部种上绿化树苗,村集体有了自主经营项目。2017年,在引导土地流转和整理土地过程中,又溢出了60亩耕地,经营、收益权归集体所有,村里当年种下了葡萄。经第三方评估,当时种下的4万棵树苗,加上村集体拥有的60亩耕地和养鸡场等,总价值超过了300万元,这些资产也成了村集体与外合作的担保条件。
为推进土地流转和发展高效农业,2017年由村支部牵头,注册成立了村里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济宁春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当时在股权设计上,村集体以村集体资产和农业基础设施入股,占比60%,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占比40%。公司由村集体经营管理,支部书记任董事长,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担任监事会主任。村民承包地流转到公司后,每亩地首先可获得925元的保底分红,这个价格在当时也是最高的。另外,根据收益分配方案,公司纯收入的60%用于村级公共事务开支,20%用于流转土地农民二次分红,10%用于贫困户帮扶等公益事业,剩余10%作为党员群众创业致富扶助基金。为保障村民收益,土地流转后公司提前一年支付村民保底金,让流转土地的村民吃下了“定心丸”。2017年1月,管家口村以组为单位启动土地流转,截至6月底,全村共流转和整理土地800亩,到2019年底,全村流转土地累计达到了1300亩。流转后的土地由春粟公司统一经营,根据订单情况和市场行情,稳步调整种植作物品种和面积,2019年村里共种植优质小麦、高油大豆、红薯等大田作物1100亩,增加集体收入约34.5万元。
村集体与砺耕农业公司合作,在流转的1100亩耕地上种植优质小麦、高油大豆、高蛋白大豆等,砺耕农业提供部分土地的租金、农资、技术、销售平台,村集体拿出部分资金,盈利后村集体可分得整体盈利的30%。传统分散种植情况下,在不算人工的情况下,除去收、播、耕、耙、种、农资外,每亩地收益只有800元。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集中连片种植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以2019年为例,管家口村种植优质小麦,每亩生产成本为1055元,每亩平均单产1300斤,售价1.35元,每亩纯收入约700元;轮作种植大豆,每亩成本600元,收获大豆亩均450斤,以平均价格2.3元计算,每亩纯收入435元;同时,部分土地轮作红薯,每亩成本约2000元,按照与合作方签订的回收协议,保底估算每斤0.45元,每亩可收获地瓜6000斤左右,亩均纯收入约700元,集体规模经营下的土地,种植传统作物比分散经营多收入335—600元。
发展现代农业,光靠自身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借助外力,跨界融合,共谋发展。一是引入社会资本建设葡萄产业园。2017年,管家口村通过向上争取,获得国家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专项资金100万元,在土地流转溢出的60亩土地上规划建设葡萄园项目。同时,为了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春粟公司与济宁双屹农业公司开展合作,成功引入社会资本100万元,建成了葡萄园项目。村集体以试点项目100万元、60亩土地入股占52%股份,双屹公司以100万元资金入股,占48%股份,项目由春粟公司统一经营。2019年葡萄园总收入35万元,集体股金收益18.2万元。二是与科研机构合作,解决人才技术支撑问题。以春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主导,公司聘请国内葡萄种植的权威专家、山东果树研究所李勃博士领衔的专业技术团队,为公司运营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支持、技能培训等全方位服务,形成乡村振兴的“外脑”。由于引种了优质品种,加上管理到位,2019年葡萄亩产达到了3000斤以上,每斤市场价格卖到了10元以上,仅葡萄种植一项产业,就为管家口村集体增加收入18.2万元,农民获得分红5万元。三是创办春粟农业种植合作社,解决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问题。村集体创办春粟农业种植合作社,开展土地全程托管服务,解决全村剩余农户500亩地种植。通过土地托管、统一经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户均增收300元以上,而且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解决了农户种地后顾之忧。四是与天津惠聪薯业公司合作,解决农产品优质优价问题。利用惠聪公司的销售渠道和技术优势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2019年村集体种植红薯增收4.8万元。五是与济南一家水果、蔬菜销售团队联合,解决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引进社会资本100万元,成立了山东果佳家商贸有限公司,并在兖州和济南设立了两家农产品连锁超市,专门销售管家口村农产品。在提高本村农产品销售价格同时,村集体每年从总盈利中获得10%的经营收益。
管家口村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牢牢把握强村富民大方向,确保通过产业发展让村集体和群众“双受益”。对于村民来说,土地流转以前,在不算人工的情况下,除去收、播、耕、耙、种、农资外,每亩地收益只有800元。土地流转之后,每亩地可获得925元的保底分红,还可以参与二次分红。交由村集体托管的500亩土地,通过种植优质济麦44品种,每亩可增加300元收入。对于村集体来说,正是由于联合与合作模式,管家口村摆脱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一无资金、二无资源、三无技术、四无人才的困局,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到80万元。200亩优质林果葡萄产业稳产后,公司总体年收益近400万元,村集体按股份收益约200万元。同时,村集体流转的1100亩优质粮油作物基地每年约可创收30余万元,可全面保障村级基础设施后续建设和日常维护,也将极大增强村级服务能力。
编者有话说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实现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关键。要实现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持续发展,必须先从基层党组织建设抓起,从培养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和人才队伍抓起。在强村富民过程中,只有发挥好村党组织作用,才能更有利于将土地资源、人力资源、政策信息等发展要素融合,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运营,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受益”。管家口村从一个落后村、负债村成功转变为远近闻名的集体经济强村,关键就在于有了一个年轻有力的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在王法义这样的青年农民党员带领下,这个党支部动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增强主人翁意识,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组织群众发展乡村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密切联系群众,提高服务群众能力,把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管家口村搞流转、搞产业,注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从投资方向、投资模式、盈利分配等关键环节入手,广泛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得到了群众广泛支持,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