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强
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格局和发展模式的影响——评《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唐志强
(河西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张掖,734000)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全新的物理阶段,既符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规律,也能借助多项实物或精神介质体现文明自身的客观建设需求。生态文明不仅总结了社会个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共生关系,也在全面协调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将良性循环设定为自然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进而促进国家或地区的文明建设水平逐渐向着繁荣化与持续化方向趋近,最终实现助力全社会的基本服务宗旨。根据“十八大”讨论成果可知,生态文明应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构建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要求全社会环境中的所有个人及群体都要为保护区域化经济而做出贡献,在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允许一部分人或一部分地区的人优先享受由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物质成果,再由这些个体转而帮助其他人或其他地区的人,使精神层面的物质成果扩散逐渐形成一个由内向外传输的局面。这种具有影响力度的建设手段始终贯穿经济行为、政治行为、文化行为、社会行为等多个系统性工程,是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状态的最有效途径。
截至 2019 年底,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年经济增长率尚不足 8%,其中以东北三省为代表,其经济增长率低于 7%,而绝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都维持在8%左右,西藏、重庆、贵州等省市的增长幅度甚至超过 10%。这种严重分布不均的格局使我国经济陷入了一个发展相对缓慢的物理时期,为解决此问题,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执行多元化的新兴产业转移任务,不仅将各项高端技术逐渐延伸至东部及北部经济落后区域,也加速改革区域性供给结构的各项策略。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引领新时代经济发展格局主导行为,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在所占比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由区域经济增长到创新驱动增长的时代性发展转变。所谓区域经济也叫地区性经济,专指分散于各个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成分,受到新时代经济发展模式的严格限制,在复合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前提下,始终是劳动地域分工的附属产物。在长期化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政治、宗教、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制约新时代经济的发展格局及发展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在不同的区域经济环境下,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方向也是不同的,这也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格局具有较强包容性的主要原因。
关于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格局与发展模式的问题,作者在《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一书中进行了详细分析。首先,以历史演变作为研究方向,通过总结生态文明背景对经济发展协调作用的方式,确定了区域性促进这一规划战略;其次,将整体实施过程大致分为路径归纳、组织整合、利益链建立、产业维护 4 个步骤,并着重对生态文明的构建合理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中提炼出一套完整的区域经济分权统计规则;最后,借助生态补偿机制,降低了区域经济协调过程中碰撞性问题的发生几率,又针对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中最直观的对立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导向意见。为保证分权模式下环境设定标准的规范性,书中以政府层作为研究出发点,分析了不同设定主体对经济发展格局的限制作用,并从标准集权化设定、减排指标设定 2 个方向,对现有区域经济的分权结构进行初步优化。出于完整性考虑,第三章提出了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理论模型、可供选择区域生态补偿方式 2 种手段,将生态职能区划、生态补偿主体、区域经济协调、时代经济发展等多项内容联合起来,形成一种特征化的区域生态补偿制度框架,验证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格局与发展模式的促进作用。
在区域经济制度的作用下,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实现由故步发展到综合协调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省、市、自治区之间开始建立互联性的经济流通关系,各区域之间的经济行为不仅仅只停留在独立发展的初级状态,而是逐渐形成一种多元化共同促进的融合局面。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影响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不仅肩负带动区域经济的任务,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共通协调模式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对于国家来说,生态文明不仅仅是维护区域组织稳定自制的有效手段,也是激发经济活力的必要因素。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驱试验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中占据极强的主观性,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格局和发展模式必将成为世界各国的效仿对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JL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