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涛
平顶山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被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20个字,全面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各领域、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生态、文化、治理、民生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是新时代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和总抓手。近年来,平顶山市准确把握“三农”发展的时与势,把“三农”问题视为头等重要的工作,并收获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如2017年12月入选国家首批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等。
凭借多年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平顶山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农村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例如,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从2000年的59.97千hm2上升到2017年的99.67千hm2,涨幅达到66%;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也平稳上涨,从2000年的12.02%上涨到2017年的23.56%,涨幅达到96%。二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例如,2019年平顶山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是33万亩,是河南省面积最大的地市,表现了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提高科技水平的决心和魄力。三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平顶山市依托国家农业“两区”建设,实施了绿色种植“7100”、生态养殖“232541”、健康食品加工“1+3”、“4×2”等农业绿色行动。例如,已经建成化肥减施田间示范2.2万亩,建成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的年处理能力可以达30万头,并且收集体系可以覆盖全市。四是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平顶山在进行环境整治的同时,积极弘扬农耕文化和保持原生态美景,有力助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全市已涌现休闲农业园区40多个、各类休闲农业企业近200家,还有8个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带动农户1.85万户,营业收入达7.4亿元,近3万农村人口从中受益。
近年来,平顶山市通过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扎实开展“三清一改”工作,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例如,针对厕所问题,平顶山市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整村推进、科学指导、分类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据统计,平顶山已经完成了农村14万户厕所无害化的改造,把河南省为其规定的10万户目标任务提前完成。二是全面治理农村垃圾。平顶山市集中开展多次村庄清洁行动,对村内及周边积存垃圾、河塘沟渠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进行了集中清理,有部分行政村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市场化保洁。三是梯次治理农村污水。平顶山科学确定治理方式,将县城和镇周边村庄的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体系,做到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对其他村庄优先采用高效低耗的生态化处理模式,探索推广了“排水沟槽+沉淀池+人工湿地”的方式。四是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以“乡村林果化、庭院花园化”为目标,通过开展“送果树进农家”等活动,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效共赢”。
平顶山通过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新乡贤、孝善企业、孝善个人评选,营造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气氛。平顶山市农民人均消费支出中的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不断增加,从2016年的488.1元上升到2017年的516.8元,上升了5.6%。目前,已经有1 564个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广场。平顶山各县市区也都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如郏县基层妇联创办“四组一队”、卫东区打造一批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村庄、宝丰县村村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乡风文明建设”志愿服务宣传队等。特别是汝州市,以创建星级文明村和文明户活动为抓手,已经创建387个星级文明村(社区)和4 000个“十星级文明户”,新时代文明传习所(站)和志愿服务站在450多个行政村建立,“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好媳妇好婆婆和新乡贤人物评选等活动也开展得非常热烈。
表1 平顶山市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情况
为了让村规民约在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和建设美丽乡村能够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平顶山市通过印发《关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指导意见》,在全市开展了“十佳村规民约”评选活动,营造相互学习的良好气氛。针对软弱涣散的后进村开展排查,已经推动了258个后进村的党组织整顿转化。同时,开展村党支部“六星”争创活动。另外,平顶山的其他县市区也都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探索等,如卫东区投入800万元,对24个村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进行提升,巩固了基层党组织阵地,树立了大抓基层、大抓党支部的鲜明导向,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持续推行法律顾问制度,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平顶山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就是收入稳步增长,恩格尔系数持续缩小,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如表1和图1所示,平顶山市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逐年稳步上升,从2005年的2 688.3元上升到2018年的13 297.54元;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不断增大,从2005年的30.82%增加到2018年的41.45%;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的比重,总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说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平顶山市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图1 平顶山市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情况
在平顶山广大农村地区,人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有的地方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有的地方则理解上有偏差,执行上就出现了很多误区。比如,以为乡村振兴就是要搞很多非农产业,于是就兴办了很多企业,甚至不顾及耕地保护、生态环保等;或者只是把道路修通修宽,把乡容整治得很漂亮,但是农民没有营生之道;还有的大搞新村建设,让农民都搬上了楼房。其实,乡村振兴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是为了人民幸福、生态宜居和科学发展,这要依靠农民,发动农民,依托农村的资源,用绿色发展理念科学谋划,要让在乡村居住的人过的越来越好,能够吸引更多的乡籍人返乡献力献策,吸引更多的城市人口来旅游,这才是和谐美丽的乡村振兴。由于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不到位,使得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农民主体地位存在缺失现象。在实地调研中,当问及乡村振兴主要依靠什么这一问题时,近一半的农民回答“靠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平顶山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进一步提高水平。2017年,平顶山市全年粮食总产量227.4万t,下降3.9%,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降低为8.6%,但农业从业人员为68.69万人,占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36%。与二、三产业相比,平顶山农业的生产效益低下。平顶山市当前的土地规模经营水平不高,在调研中发现一个行政村中85%以上农户仍然是小规模家庭经营。平顶山从事农产品初级加工的企业比较多,但是做深加工的龙头企业较少,生产名优产品的企业也少。例如,当地生产的花生油,只能通过关系渠道销售,或者为大企业做贴牌生产,影响了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从农村三产融合上看,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浅,农业仍是主导产业,服务业发展滞后,以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农林牧渔的生产性服务业产值比重仅为5%。产业布局缺乏统筹合理的规划,空间布局不合理,产业同质化严重。例如,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了一些低端的、重复性的产业供给,使得农村资源被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且威胁到了农业生产。
自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平顶山各地都在积极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如修路架桥、村容整治、厕所革命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农村基础设施欠账太多,有些村依靠资源和能人乡贤可以有资金改善基础设施,但还有很多农村依然没有明显改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很多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清理整治不彻底,甚至有些环境整治、新村建设在推进中,没有注意方式和手段,使得群众的满意度受到影响。此外,农业面源污染、农户生活污染、地方企业污染等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事也常常反复发生,管一阵好一阵。乡村的基础设施与公共生态环境问题还需要多方齐力共治。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条件依然较为落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当问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最希望本村的哪些方面得到改善”这一问题时,25.3%的村民都回答是医疗卫生条件。从此可以看出,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在乡村是非常欠缺的,是与城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也是农村留不住人才的关键原因。
乡村振兴具有全面性,不单是产业的振兴,也涉及到农村社会治理、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同时,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有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及任务。乡村振兴还具有均衡性,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乡村都要实现振兴。乡村振兴既需要外部先进要素的进入和政府的扶持,也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一切都需要政府层面的科学谋划及推广实施。平顶山在2019年下半年刚刚印发了《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同时发布了《平顶山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但是由于发布时间尚短,政府的政策指导尚未发挥出引领作用,且指导方向、政策支持等均有待于推进落实。财政支持方面尚没有专门的指导意见。从2015年至2017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65%、8.47%、8.28%,虽然支出绝对数有所增长,但是从比重上看确实是递减的;农林水事务方面的支出占平顶山市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9.29%、8.61%、9.80%,与全省支出水平还有差距。市县级尤其是县级,作为乡村振兴的实施主体,由于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收支结构不合理,筹集资金的渠道有限,对于乡村振兴的投入亦更多地依靠上级财政。
平顶山市高素质人才、青壮年、中年男女都有较高比例外出务工,这使得长期留在乡村的人口缺乏生产力、创造力和内生动力。同时,平顶山当前的农村产业发展环境、就业容纳能力、生产效益都没有达到吸引外部人员返乡创业的条件。当前的现实是,有能力的农民都会进城,而没有能力进城(老幼群体)或者是进城后遭遇失败而返回农村的农民,其在家乡只是为了保底生活,没有想过如何富裕。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村中,由于经济发达和产业活跃,因此很多地方都可以依靠各种二、三产业发展经济,乡村产业发展与增收渠道较多。而我国中部农业地区缺少二、三产业的发展条件,仅靠传统农业显然是无法致富的。有的村庄不具备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也就无法发展乡村旅游等增收。对于农村土地、农村资源的多功能还没有充分挖掘,更没有成型的可复制的经验推广。因此,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与城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与乡村振兴中的生活富裕要求存在较大距离。
要进一步完善和推动农村经营性用地的土地流转运行机制,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资质的企业承包流转土地搞规模经营,让真正有志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企业贡献力量,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主要包括提升农田水电保障能力、提高农业生产资料供给水平、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农业农村金融政策体系、拓宽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坚持质量兴农战略等。加大力度推进农村三产融合,乡村的各类产业都必须是独具特色的,才会具有生命力,否则都将造成无效的投资、资源的浪费。而特色化的要求必须要创新发展路径,创新思路。比如,各地的文化、历史都一定是不同的,要充分挖掘,因地制宜的建立符合本地资源禀赋的特色产业。同时要保证对乡土文化的充分保护和传承,不能把乡村建设的和城镇一模一样,那也就失去乡村振兴的意义了。产业的发展还要充分结合农民的生活需求,注重与生态宜居向结合,努力探索出适宜各地实际情况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一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智慧气象和专业气象服务水平等。二是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加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等。三是要改善公益性设施和公共卫生环境。近年来,平顶山市的部分扶贫村乡容乡貌改善明显,但非贫困村因没有支持政策反而没有任何改观。要尽可能全方位的加大资金支持,补齐文化广场、医疗卫生等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四是要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主要包括综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开展农家庭院集中整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文明生活习惯宣传教育等,不断强化广大村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引导其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促使其积极投身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活动中来。
一是要加强农村科学文化普及和思想道德建设。要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和科技推广的投入,开展适合农民的多种形式的免费培训活动,多渠道地增加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培育更多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同时,要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可以通过办墙报等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时代精神和文明乡风,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二是要加强农村的乡土文化传承。积极收集整理文化遗产,通过建设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形式,保存和弘扬这些优秀乡村文化。三是要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主要包括开展文明新风评比,推进红白事情改革等。四是要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完善农村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立文化宣传队伍、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等。
有利的基层组织是落实各项工作的根本。乡村治理体系应该是包括基层村级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公共监督机制、法律机制相互协同的有效运行体系。一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以高质量的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治理水平提质,发挥好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具体包括切实加强村级党支部建设、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农村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等。农村政策制定再多,也必须依靠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基层干部来落实。所以,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基层管理组织队伍,才能为推动乡村振兴构筑坚强的堡垒。二是要探索建设村民的自治组织。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民社会组织、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等。三是要加强平安乡村建设。主要包括开展法律下乡宣传活动、提升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建立基层矛盾化解调解机制、探索农村网格化管理方式等。四是要加强农村宗教事务管理,坚持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五是要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
乡村振兴必须有人才愿意到农村并留在农村踏踏实实干事。光靠乡村现有人才是不够的,还要通过适当的激励政策、干部提拔政策等吸引更多的城市人才到乡村参与管理、建设及创业。一是要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实现全部脱贫目标。提高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度,完善精准帮扶措施,提高贫困对象脱贫的内生动力,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宜居环境,均衡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二是要引导农民转移就业,拓宽三产融合思路,完善智力财力帮扶机制,多渠道帮助农民实现持续性增收。主要包括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开展乡村就业创业活动、增加农民财产经营性收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