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
逢对的人,做值得的事,过快意的人生,这差不多算最完美的光阴了。但事实上,生活不会让你这般畅意舒适。
对的人能逢三五个已不少,过得快不快意需要心灵自内而外的修行。至于值得还是不值得,则不需问,也不可问。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凡事总要问值得不值得,这样的活法本身就不值得。因为强化了意义的追问会让人生变得惶惑,歇斯底里的较真会把格局分割到琐碎。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张岱非得去西湖亭中喝三大杯酒,值得吗?类似这种问题不能问,因为这种问题没有答案,或者说,它们无论怎么答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
我在一篇文章中曾表达过类似观点: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你当时愿意,就是值得。
这是对初心的尊重。已经过去的岁月只可告别,不能背叛。拿后来结果的不如意来回评当初的不应该,本身是不厚道的。因为反过来,假如一切得偿所愿——要什么就得到什么,這样的值得,显得太功利,也太世俗了。单纯从得失叩问人和事的值得不值得,看起来更像是从初始出发的一场谋划。
我不会质疑某些计较和在乎,如果它的动机是为了活着的价值和意义。
高尚的灵魂对自我天生苛责和自律,因为他们实在不愿蹉跎生命。在他们看来,有意义的生活是明亮的,虚耗的日子是可悲的。
人世间,有些计较属于世俗境界,有些计较属于精神境界。前者追寻物质世界的满足和慰藉,后者追寻精神世界的充实和踏实。通常,前者对值得的叩问是短暂的,这是由物质刺激的瞬间性决定的,后者对值得的叩问则是漫长而持久的。
(摘自《思维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