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人如何算“生态账”

2020-03-18 03:30罗涛
决策探索 2020年23期
关键词:魏文侯柏树领导

罗涛

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创立三周年之际,发掘和重温一下古代人算“生态账”的经典事例,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领略古典文化与治理智慧。

近年来,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入人心,“生态账”日渐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新名词。这是社会进步、文明进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不过鲜为人知的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早就出现过让官员算“生态账”的生动实践。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创立三周年之际,发掘和重温一下古代人算“生态账”的经典事例,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领略古典文化与治理智慧。

周朝时期就有了算“生态账”的审计案例

西周时期,国人就建立了规范、权威的国家审计制度,史书称之为“官计”“听计”等。美国著名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教授在《会计思想史》中写道:在内部管理、预算和审计程序方面,中国西周时代在古代世界可以說是无与伦比的。《周礼》记载了掌管山林川泽的虞衡制度,周文王颁布的《伐崇令》明确规定对破坏森林树木者要重罚。从周朝有关算“生态账”的历史典故中,我们可体会到,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教授的上述论断绝非溢美之词。

《淮南子》记载:解扁为东封,上计而入三倍。有司请赏之。文侯曰:“吾土地非益广也,人民非益众也,入何以三倍?”对曰:“以冬伐木而积之,于春浮之河而鬻之。”文侯曰:“民春以力耕,暑以强耘,秋以收敛,冬间无事,以伐林而积之,负轭而浮之河。是用民不得休息也,民以敝矣。虽有三倍之入,将焉用之!此有功而可罪者也。” 翻译成现代汉语,其大意是:解扁担任魏国东部地区的长官,在给国君魏文侯的财政报告中说,辖区内的国库收入是以往的三倍。财政部门向国君请求给解扁奖励。可魏文侯在“听计”过程中,敏锐地提出来:你辖区内的土地、人口都没有增加,为何国库收入能增加这么多?解扁不无得意地答道:我的办法是发动百姓冬天砍伐森林树木,等春天河流解冻后再将其连成木排运出山林,通过卖木材大大增加了国库收入。对解扁牺牲百姓利益和资源环境来增加国库收入的“经济账”,魏文侯不但没有奖励,反而严厉地批评这种做法获得的收入不可持续、不可用,还痛斥其所作所为名义上有功却实际上有罪。

明朝“交树交印”制度是古人算“生态账”的生动实践

与魏文侯痛斥解扁的故事相比,明朝时期四川剑阁地区建立的“交树交印”制度,或许更能彰显中华文化对人类生态文明的贡献。四川省境内,以剑阁为中心,北起阆中,南至成都,有一万两千多棵古柏树分布在古蜀道上,蜿蜒三百里的剑门蜀道两旁,古柏分布尤为集中,得美名曰“翠云廊”。这些古柏俗称“张飞柏”。相传,三国名将张飞担任巴西(今阆中市)太守时,为防止部队在深山迷路、也便于夏季避暑行军和商贾百姓行走,组织动员军民修道路、种柏树并严加保护。为此,古人曾写诗赞美道“两旁古柏何人植,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阴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

三国之后,晋、唐、宋、元等朝代都重视对“张飞柏”的保护。史载明朝正德年间,李壁担任剑州知州时,令全州人民广植树木,在古蜀道上补植大量柏树并发出“官民相禁剪伐”的禁令。从那时起,每逢新官和旧官交接任,都要核查清点当地古柏树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并依此进行奖惩。由此形成的“交树交印”制度,成为我国古人算“生态账”的不朽实践,或许也是人类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有机融合的最早典范之一。如今,翠云廊作为宝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已是国家4A级景区,形态万千、风姿各异的“张飞柏”已成为当地和百姓们的“摇钱树”,向世人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2017年9月,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和领导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正式创立。三年来,全国审计机关共组织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项目5800多个,审计各级领导干部8400多人,用实际行动在生态文明史和世界审计史上开启了新征程,书写了新篇章。回眸历史、守护初心,我们将更加坚定“四个自信”,竭力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审计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司)

猜你喜欢
魏文侯柏树领导
柏树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魏文侯冒雨赴约
鸟儿和乌柏树
冒雨赴约
魏文侯冒雨赴约
用“倒推法”解决问题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魏文王还是魏文侯?
离不开那片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