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否必要提升市民對公共衛生的理解和認識?當中又有哪些挑戰?
澳門生命科學學會吳許文會長: 公共衛生是指為公眾提供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的一門學科,主要內容包括流行病學、預防醫學、環境衛生等。就本次新冠肺炎疫情而言,它的內容包括1)專業見解與判斷,如早期武漢疫情爆發初期,各領域專家匯集第一線掌握病毒分類,病毒傳播途徑,從而判定病毒傳播力度,為政府政策決策做科學參考依據;2)政府政策根據專業評估後作出相應的調整;3)全民配合參與,整體抗疫措施方能奏效。
我們認為有必要提升市民對公共衛生的認識和理解,如疫情初期大家對新冠肺炎因認識不足,依然繼續澳門和內地兩邊頻繁走動,以為武漢距離我們很遠便不會受感染,繼續組織舉辦各類聚餐、團拜等活動;到後期澳門確診第一單感染後大家才真正重視和有意識防備,才留在家中隔離;逐漸又因為十多天沒有新增案例大家又變得放鬆戒備,外出購物和聚會增加了病毒傳播風險。這段期間,有市民因聽說氣溶膠會傳播病毒便誤以為空氣會直接傳播產生不必要的恐慌、有市民聽說清熱解毒中藥可以殺病毒便瘋搶、有市民聽說口罩內層多放一張紙巾便可以提高保護和重複使用的錯誤理解,因此,有必要加強市民對公共衛生和傳染病的宣傳推廣,提高大家對該門學科的認識。
而最大的挑戰是市民傳統觀念上的改變,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喜歡人多熱閙,尤其是大時大節都希望一家團聚,團團圓圓,一起食飯、打麻將、唱歌娛樂等,這樣飛沫傳播就特別容易發生,各種傳染性疾病就容易傳播。我們平時的生活習慣中很少會帶口罩,如果帶口罩外出會被旁人報以奇怪的眼神,大家都不習慣也不喜歡帶口罩,甚至連到醫院看病也不帶,大家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因此應該多加強提倡分餐、使用公筷、身體不適出外應帶口罩、任何時候都要勤洗手以及任何時候都應該有個人清潔防護意識。另外,小朋友和老長者對於公共衛生的認識也是比較薄弱,建議可加強與學校和社福團體合作,從教育、科普等方式入手,普及公共衛生的知識。
美國創新數碼醫學雜誌張耀鴻副總編:科普已經是國家《健康中國行动(2019-2030年)》未來十年排在首位的任務。計劃裡有一定的中期和長期目標,包括營養、公共衛生,中醫的知識亦包括在內。所以本澳是有必要在未來提高公眾的相關知識。
參考其他地方的經驗,科普普及往往最大的挑戰是缺乏一個框架。政策資源缺乏延續性,做下停下改下。所以很多國家包括中國都會做一些長遠的健康規劃,希望透過提高全民醫學知識,來減低醫療機構資源的壓力。
澳門福康中醫綜合診所呂志揚中醫生:當然有必要提升市民對公共衛生理解和認識。觀察近一段時間的新聞,不難發現部分人存在僥倖心理,有的生病卻不看病,這是害怕被強制隔離,覺得自己應該不是武漢肺炎,卻不知道哪怕是一個小感冒都可能要命,有的在外不戴口罩,這是相信自己運氣好,卻不知道這可能給家人帶來風險,有的覺得運動鍛煉是萬能的,相信自己體質強,殊不知帶菌者不少都是這麼想的, 有的只關注口罩卻沒有注意家居愛車的防護,有的則是在家無聊,所以在公園等地方聚眾玩樂,等等。其實這些大部分政府都有宣傳過,不過可能對於個人來說,突然要改變生活習慣有點勉強吧。
澳門群力智庫中心張淑玲副理事長:由於疫情的關係,不少居民的衛生意識都提高了,例如主動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注意家居清潔。但同時留意到,在抗疫的關鍵階段,仍有一小撮居民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丟口罩、打噴嚏不遮口鼻等有欠公德的行為,仍需當局加強公共衛生的宣傳和教育。
另外,本澳存在不少“三無大廈”或自管大廈,為社區防疫工作帶來潛在隱患。由於“三無大廈”長期缺乏管理實體或管理公司進行管理,小業主們未必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設備,或能充分了解自身的責任,為大廈進行整體的清潔,而使這些“三無大廈”易成為防疫黑點。我擔憂一旦疫情在“三無大廈”中爆發,情況堪虞。建議當局於疫情期間,應特事特辦,透過不同的地區網絡,找出衛生狀況不如理想的大廈屋苑或“三無大廈”,協助居民清理如簷篷、天井、天台等一些容易有大量垃圾堆積、同時難於清理的地方,改善相關大廈及社區的衛生情況,進一步加強本澳的防疫控制措施,降低疫情在本澳社區爆發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