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方法的城市公园景观认知评价模型的构建

2020-03-18 01:17雷淼钧张一奇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评价模型城市公园

雷淼钧 张一奇

摘    要:阐述了景观认知评价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以层次分析法建立城市公园景观认知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资料分析及专家咨询等方法得出8类25个评价因子,并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和分析,最终建立了多因素城市公园景观认知评价模型,实现了非量化因素的量化研究。

关键词:AHP;城市公园;景观认知;评价模型

城市公园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且不断变化的过程,面对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人们对公园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公园的整体品质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各个群体的需求。同时随着当前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也逐渐开始关注城市的环境问题。公众是城市景观的主要使用者,其对城市公园的认知评价与建议,对于公园景观的提升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美国建筑师波特曼曾指出:“建筑师需要寻找感受的共同基础”。这就要求设计者能充分了解使用者的心理需求,而通过对公众景观认知的研究和分析,便可以实现这一目标[1]。因此,通过对城市公园景观认知评价模型的构建,以期为城市公园的景观建设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同时为公园景观的改造与更新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   基本概念

“景观”一词含义丰富,而从景观感知及认知的角度来看,《欧洲景观公约》将其定义为:“一片被人们所感知的区域”,而与其他区域相比,该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人们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属性元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2]。

景观认知是一个心理过程,它由一系列的心理变化组合而成。由于景观是人们日常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其作为客体被人们感知和认识,同时可以刺激和影响人们的感受和情绪。因此,景观认知是指人作为主体,对景观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刺激或影响进行思维和理解,而后再通过编码和存储等形成可供日后解码和使用的认知信息的过程[3]。

城市公园景观认知评价则是以城市公园作为认知空间,通过游人的感知所进行的景观基本情况与属性元素的调查与评价。游人可以根据对环境的不同需求,通过感知所处环境的景观特征来评价景观。因此,探知游人对于景观环境的认知评价,不仅为公众参与景观设计提供了可能,对于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以及适时更新改造等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相关理论依据

2.1  景观认知理论

景观认知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专家凯文·林奇在其1960年出版的《城市意象》中提出“城市设计应考虑使用者对环境的感知与反应”,进而开启了环境认知领域的研究[4]。同时,他指出“环境形象对于每个人都具有感情与实践等多方面的重要性”,而景观认知正是强调使用者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对环境进行感知,进而识别景观并选择行为的过程[1]。

由于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信息来自于对外界不同程度的感知,同时人的认知能力与在环境中感受到的刺激和其作出的反应具有密切联系,因此不同的人的认知情况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环境里,同样的刺激被不同的人接收到,其感知信息往往也不相同。而景观认知理论将人与环境联系起来,可以通过游人评价的形式了解不同使用者对于环境的满意程度以及心理需求,也为城市公园景观认知评价模型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2   景观感知属性

景观认知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表明,人们对景观的感知价值可以分为某些特定的属性,且这些属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反映了人们对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的游憩需求[5]。近几十年里,这些感知特征往往被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应用于景观质量的评价、景观辅助设计、景观游憩体验图谱绘制,以及相关规划设计政策的制定等诸多方面。其中,“八类景观感知属性”是较为典型的一套分类,它是由瑞典学者格勒等人历经30多年的研究得到的成果,具体包括:

2.2.1  平靜安逸性。在不被打扰的和平、安逸的氛围里,景观环境整洁有序,给人一种精神上的舒适与满足感,使人忘记烦闷的事情。

2.2.2  自然性。人们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有丰富的地形和水景,植物可以自由生长。

2.2.3  物种丰富性。植物和动物的种类丰富多样。

2.2.4  空间性。由地形、植物、水体、景观小品等营造出可以供人活动的空间,同时发挥尺度感的变化,进而形成富有节奏的景观游览路线。

2.2.5  眺望性。包括“望”与“被望”2个层面,具有视野开阔的景观眺望点和可供人远眺的观赏性景观。通过眺望点可直达欲透视的景观,在欣赏园内景物的同时,将园外的美景一同摄入视野。

2.2.6  庇护性。满足游人生理安全的同时,对游人的心理安全进行考量。在相对有安全感的、私密且半开放的庇护性景观中,既可活动于其中,又可观看他人游憩娱乐。

2.2.7  社会性。城市公园是一个满足人们休憩、游览、交往、锻炼等多功能的活动场所,而将其转化为社会大众使用中对应的具体领域,则是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活动与休闲场所、交往与凝聚和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等。

2.2.8  文化性。通过某一特色景观或主题营造出一种社会和文化氛围,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激发观者的文化传承理念与宣传意识。

目前,该套景观感知属性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欧洲园林景观评价和绿地规划与设计的实践中[1],同时为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

3   城市公园景观认知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AHP)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提出的一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6]。该方法可将评价因素分解为若干个评价因子,进而根据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多层级结构的建立。其多用于解决多层次以及多因素的复杂问题,目前在建筑、风景区、植物资源等多个领域内被广泛使用。

3.2  评价指标的选择

3.2.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评价指标的选择是构建景观评价体系的基础,其对于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谨慎选择各个层次的构成元素,通过综合运用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环境心理学以及统计学等相关基础理论,并结合相关领域的专家及从业者的建议,最终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景观认知评价体系。而对于评价指标的选取将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城市公园的景观认知元素涉及范围较广,而评价体系的建立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因此,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具有清晰的逻辑思路和鲜明的层次关系,使认知元素构成完整的同时,还应避免其覆盖不全的情况出现。

(2)代表性:在指标的选定上,应确保全面的同时有针对性的重点选择,尽量减少指标的数量,避免结构体系过于复杂。

(3)独立性:在景观认知评价体系中,各感知属性及认知元素间存在一种辩证的关系,他们之间并非独立存在。但在指标选定时,每个指标应具有明确的特征,各个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避免重复。

(4)权威性:在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不论是评价指标的选取还是各因素权重的确定,均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在对大量相关专业文献进行查阅的同时,还需通过结合相关领域专家以及从业者的建议,从而削弱由于个人主观性所造成的影响。

3.2.2  评价指标的确定。在遵循评价指标构建原则的基础上,对景观认知评价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同时根据瑞典学者格勒等人提出的 “八类景观感知属性”,初步对景观评价及认知元素进行分类和整理。随后邀请20位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或从业人员进行咨询和问卷调查,通过专家咨询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合理性选取,最终得出城市公园景观认知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通过运用yaahp10.3层次分析法软件,将选定的指标按照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进行赋予,建立出城市公园景观认知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3.3   判断矩阵相对权重的判定

3.3.1 各层次判断矩阵的构建。判断矩阵是用来评定对于上一层级中的某个元素而言,该层级中的各个元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即相对权重)[6]。根据AHP计算原理,将各个层次内的构成元素,通过两两对比的形式并予以量化,比较出二者的相对重要关系,进而构建判断矩阵。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咨询专家以及文献查阅等方法进行判断,两元素间影响程度的对比,通常采用SAATY1-9标度法,其具体等级标度及含义如表2所示。

3.3.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通过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可以确保结论的合理性及客观一致性。当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小于0.1时,即可判定该矩阵的一致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通过再次邀请之前参与评价指标选定的研究者或从业人员进行咨询及问卷调查,然后利用yaahp10.3软件的群决策功能,采用判断矩阵集结方式,即根据各专家判断矩阵得出的数据,对各矩阵各指标求得均值,而后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最终通过加权几何平均法得出评价指标权重值及一致性检验结果。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中,所有专家评分构建的判断矩阵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最终集结后的一致性比例及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3.3.3  指标权重结果分析。根据表3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准则层权重值最高的为平静安逸性(0.2275),其次为社会性(0.2208),最低的是物种丰富性(0.0355)。可见城市公园作为一个满足游人休憩、游览、交流、锻炼等多功能的活动场所,相对于其他感知属性而言,环境带给游人的精神上的舒适与满足感以及游人与其他人的交流互动是至关重要的。而就单个评价指标的排序情况来看,排在前三的分别是植被(0.1047)、氛围(0.0902)和整洁(0.0836)。可见植物作为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城市公园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氛围影响着游人的游览心情,环境的整洁是游人进行活动的前提要素。因此在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游人的心理需求,能够给游人营造安逸、整洁的氛围的同时,以丰富娱乐活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充分协调人与环境的新型关系,从而建设一个富有人文关怀的且充满活力的城市开放空间。

3.4   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根据构建完成的城市公园景观认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作为评分等级标准,即将每个指标划分为“特别好、较好、一般、较差、特别差”5个评价等级,并对不同程度的选项分别进行“5、4、3、2、1”的赋值。以景观效果及满意度等为评价标准的指标元素,人为感知的景观效果及满意程度越好其分值越高;以数量及丰富程度为评价标准的指标元素,景观或设施数量越多其分值越高。最终通过对城市公园内游人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出游人对于该公园的基本认知评价情况。

3.5   评价模型的构建

对于城市公园的景观认知评价的综合评价分值的计算,采用的数学模型为:

公式(1)中,E为城市公园景观认知评价综合评价值;j为评价因子的数目(j=25),Fi为第i项评价因子的分值;Wi为第i项评价因子的权重值。

4   结语

在对基础理论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AHP方法建立了景观认知评价模型,将评价过程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实现了城市公园景观认知评价非量化因素的量化研究。城市公园景观认知评价模型不仅可以用于对某个公园的评价,也可用于对多个公园景观现状评价的横向及纵向对比。其评价结果不仅能够反映该公园的整体景观情况,还可以根据各级指标的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因此,通过对城市公园景观认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评价模型的构建,希望为今后此类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同时对城市公园的景观改造与提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收稿:2019-09-12)

參考文献:

[1]邱玲,高天,陈泓.基于景观认知理论的《景观设计》教学实践[J].南方建筑,2018(01):122-127.

[2]林轶南.英国景观特征评估体系与我国风景名胜区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J].风景园林,2012(01):104-108.

[3]李唯.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用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

[4]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5]邱玲,陈泓,高天.融合生物多样性与景观认知评价的城市绿地规划与管理之研究综述[J].中国园林,2016,32(01):92-97.

[6]黄沙.基于归属感的社区公园游人景观偏好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

作者简介:雷淼钧(1994-),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通信作者:张一奇(1973-),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猜你喜欢
评价模型城市公园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公园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种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