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专用小麦新麦26不同播种量比较试验

2020-03-17 03:34雒德才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播种量试验田粉剂

雒德才

一、试验目的

通过开展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新麦26不同播种量试验,找出新麦26在武陟县的最佳播种量,为培育健壮个体、构建合理群体、实现节本增效奠定基础。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为新麦26。

(二)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2个重复。处理1:播种量10 kg/667 m2;处理2:播种量12.5 kg/667 m2;处理3:播种量15 kg/667 m2。每小区面积378 m2(长70 m、宽5.4 m),重复间设走道0.8 m,试验地两边设保护行。

(三)试验田概况及栽培管理

试验田选择在武陟县北郭乡岳马蓬村保红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小麦生产基地,土质为黏土,有机质质量分数15.9 g/kg,全氮质量分数1.22 g/kg,有效氮质量分数87 mg/kg,有效磷质量分数19.8 mg/kg,速效钾质量分数139.9 mg/kg,属中上等肥力条件,井水灌溉,灌溉方式为管灌和喷灌,前茬作物为玉米。

试验田在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基础上进行深耕整地、精细耙地、打埂做畦,每667 m2施45%腐殖酸复合肥40 kg和生物有机肥50 kg作底肥。2018年10月19日播种,播种量15 kg/667 m2,10月30日浇出苗水。2019年3月2日浇返青水,每667 m2追施尿素7 kg;3月11日每667 m2用7.5%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100 mL+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30 g+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60 mL进行除草,3月17日每667 m2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 g+磷酸二氢钾200 g防治纹枯病;4月10日浇孕穗水,每667 m2撒施尿素8 kg;4月23日每667 m2用43%戊唑醇悬浮剂25 mL+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 mL+磷酸二氢钾200 g进行病虫害防治;5月2日每667 m2用43%戊唑醇悬浮剂25 mL+10%吡虫啉可濕性粉剂20 g+磷酸二氢钾200 g+尿素1000 g防治病虫害,5月3日浇灌浆水;6月10日收获。

(四)试验期间气候特点

自2018年小麦播种以来,武陟县有效降水量较少,冬春持续干旱,2018年12月至2019年小麦收获,全县总降水量仅有63.7 mm,较常年减少71.2 mm。拔节期以后,0 ℃以下低温出现2次,分别是2019年3月22日,最低气温-2.8 ℃,持续时间5~6 h;3月24日,最低气温-1.5 ℃,持续时间5~6 h;5月20日至6月10日,出现36 ℃以上干热风天气7次。

三、调查时间及方法

(一)调查时间和次数

田间调查共5次,分别于2018年12月19日、2月15日和2019年3月28日对试验田进行越冬期、返青期和拔节期苗情调查。于2019年5月21日进行理论产量调查,6月10日进行实收产量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苗情调查。每个小区随机选取3个样点进行调查,每个样点量取一米双行调查亩群体,再随机选取10株调查分蘖、次生根和叶龄。

2.理论产量调查。每个小区随机选取3个样点进行调查,每个样点量取一米双行调查亩穗数,再随机选取10株调查穗粒数,千粒质量按实收取样称质量。

3.实收产量调查。每个小区进行单打单收。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

(一)生物性状

由表1、表2可知,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越冬期亩群体呈增加趋势,说明小麦返青期以前,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小麦长势越旺盛。

由表3可知,拔节期以后新麦26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亩群体增加,但分蘖数和次生根递减。

(二)产量结果

产量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理论产量与实收产量结果基本一致,均以处理2产量最高,理论产量分别较处理3、处理1每667 m2增加25.8 kg、11.3 kg;实收产量分别较处理3、处理1每667 m2增加15.8 kg、23.4 kg。

但通过对各处理理论和实收产量进行DMRT法检验分析(见表5),处理3、处理2、处理1理论产量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处理3、处理2、处理1实收产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五、结论

综合以上结果,新麦26在播种量12.5 kg/667 m2时,产量结构三要素协调发展,产量最高,是武陟县小麦的最佳播种量。

猜你喜欢
播种量试验田粉剂
不同区域小麦播量优化试验研究
2019—2020年度固始县优质小麦播种量优化试验总结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播种量优化试验示范总结
简述化肥减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甜高粱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春防大蒜病虫害需对症
粉剂农药使用两大误区
快大茂镇玉米试验田获高产
西宁地区莴笋霜霉病防治药剂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