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东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传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对不同风格木雕的梳理,认识到我们应当更加宏观地看待木雕艺术这一古老的艺术形态,和在当下所应面对的问题。也使得我们较为明晰地认识到对于传统中的优秀基因应当如何对待,应以“笔墨当随时代”的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而不应当拘泥于传统的样式、手法等形而下的方面。
关键词:传承、创新、变革、路径
从广义而言,木雕属于雕塑门类当中的一种,但若从狭义上来看待,木雕属于工艺美术范畴,是一种集实用性与审美性为一体的艺术。特别是传统形态的木雕更体现出这一点。
中国的木雕艺术可谓是源远流长,发展到了今天,虽然呈现出多种样式,但对于传承与创新之间依然存在着认识上的局限。往往把传承视为对固有工艺、手法、形式、内容的一成不变。固然,对于传统所积累的丰厚的养分,我们应当继承,但如何选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因为古往今来,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的样式作为永远的模式,都是在变化中发展的。所以,这就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创新问题。创新有两种途径,一是利用传统中的某些因素;一是对固有模式的打破。当代文化生态中的中国木雕应当是与当代社会、当代意识、当代审美联系在一起的。
木雕艺术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产生了在形式与内容方面具有创新意识的艺术家,这不仅表现在老一代木雕艺术家卓有成效的探索,也表现在中青年一代木雕艺术家锐意开拓、积极进取的大胆实践。试举几例:
中国台湾雕塑家朱铭,他创作的《太极》系列是一个具有创新实践的典型案例。“太极系列”刀砍斧劈,粗犷有力,造型朴拙,有一种来自汉八刀式的气势。随着探索的深入,朱铭的这种大刀阔斧式的手法又渐渐引出了他另一种造型方式,即先用锯将木头裁截,然后再根据木质的纹理进行雕凿,这种尊重材料特性的创作方式,不仅保留了材料本身的自然状态,同时,这种自然状态又可以转换成一种艺术语言,成为他的风格。他的“太极”系列一出现,就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这种对于中国古老文化的当代诠释,既有根脉又有当代人的认识。
老一代雕塑家里面,田世信是一位很有个性、很全面的艺术家。他的雕塑不仅风格多样,材料多样,同时他还进行着新方式、新工艺的实验。除此之外,田世信对于木雕情有独钟,如木雕《老子》利用圆木的自然形,在人物的躯干部分稍加雕凿,而着力刻画其头部的造型和面部表情,一反常规地将老子的形象处理成舌头吐出,双目蒙瞽的大智若愚的形象。木雕《老子》旨在诠释老子思想的核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舌与齿以喻刚柔,意在突出老子的刚柔之道。这种表现传统题材的手法,使人耳目一新。
木雕艺术发展是与时俱进的,每个时期都产生不同的风格,李先海就是其中的一员。他运用乌木进行雕凿,在造型设计中,有意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乌木的自然形,然后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细部的刻画。李先海所创作的木雕宛如一幅幅的民俗画面,自然生动。他强调的是木雕语言的独立性。
《雕塑》杂志连续举办十多届的全国高校毕业生雕塑大展,以及由中央美院连续举办多届十年的“十年一见”等大型展览,是对中国新一代雕塑人才的挖掘、支持与鼓励。历届的大展中涌现出许多佼佼者,他们是中国雕塑事业的未来。在每一届展览上都不乏优秀的木雕作品,如天津美院毕业的张有魁的作品《致梁楷——泼墨仙人图》《晚餐时间之肘子》等木雕作品,显现出这位80后的创造力。再如中央美院毕业的孙尚的《人物》系列,李涵南的《1898年9月28日》,徐长远的《修行》。天津美院毕业的董绪兴的《万灵神的子民》等木雕作品。均呈现出其中国文化的根脉性和手法的当代性。
以上的木雕艺术是在汲取了传统木雕元素的基础上的创新。下面来谈一下打破传统方式的木雕作品,如雕塑家傅中望的《榫卯系列》,采用中国古代建筑或器具的连接结构——榫卯来表现,这些类似装置的木雕,一去传统木雕的装饰性具象风格,使作品更加富有文化意义。傅中望以特殊的造型语言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内涵。传达了中国文化、中国精神。再如富有设计理念的雕塑家何镇海的《门》系列木雕,是对传统文化用新的理念进行架构,面貌一新。
另外,在木雕的创新方面,我们还应放眼世界,了解和认识国外的发展方向。国外的当代木雕艺术呈现多样化的现象,其中有具象的、有抽象的,还有装置性的,无论那种方法,都有一個共同趋向,即对大自然的尊重,对材料的尊重。他们能够充分运用木材的天然肌理,来创作作品。有的木雕艺术家从亲近大自然入手,而将之发展成大地艺术。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以上阐述的是木雕创作的两条路径,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创新与传承之间的关系。可以认识到如何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并运用符合时代的造型语言来加以表现。中外不同风格的当代木雕艺术,也引发了我们对于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在艺术思维和创新机制等方面的思考。
说起来,工艺美术创新意识受到局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历史上讲,这里面有以实用为主要目的民间艺术,也有为宫廷和士大夫阶层玩赏性质的工艺美术。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是在师傅带徒弟作坊式的模式下进行的,强调的是传承,相对缺乏创新能力。就目前中国的工艺美术现状而言,出现在市场上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承袭着传统固有的形式与内容。很少见到在工艺上有突破、在审美层面上融入时代的作品。这不仅仅体现在工艺技术层面,更体现在艺术思想方面。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与世界趋同的意愿越来越强,这种状况势必导致工艺美术受众群的减少。
如果我们再从传统工艺方面来谈,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其中传统工艺中积累的解决问题的丰富经验以及经验结成的精华——“工艺秘诀”,也因难度大、费工费力,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而渐渐失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开始重视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但这是一个长久形成的问题,牵扯到方方面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工艺美术创新力不足这一问题,如果究其历史根源就可以看到,中国传统观念里有一种崇文人,鄙工匠的思想,崇“道”抑“器”。长期以来,工艺美术被划分在纯艺术之外,这固然与工艺美术的功用有关,但这也与保守思想有关。这种认识上的偏见致使工艺美术在开拓、创新意识方面发展不足,理论建设薄弱。就拿工艺美术领域的木雕来说吧,虽然也出现过一些反映时代、反映生活的作品,但无论在题材、手法还是在个性方面,还没有能够显著地形成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面貌。
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不能单纯依靠国家对非遗方面的扶持,还应该在创新机制、人才培养、理论建设、文化传播、社会效应等多方面入手。在创新方面应当与院校进行沟通,这样可以在创新思维上有所开拓。可以实验性地走工艺美术设计与当代文化创意相结合的道路,走传统工艺纳入当代科技的路子。
当代文化的显著一点就是审美观与价值观的改变,这种变化冲击着传统的工艺美术领域。传统的工艺美术也应当随着时代的观念而变革,才能扩大其受众面,普遍为社会所接受。情感和时代是工艺美术的发展的关键,技艺与经验必须与人性的时代心理相联系。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产生了很多可能和机遇,不断演进的现代文明正是突破传统模式的动论。但传统中富有价值的因素又会在这种冲击当中愈发显现出它的独特价值。所以,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工艺美术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心理、交流的方式对待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合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互利共赢。
综观上述,我们可以更加宏观地看待木雕艺术这一古老的艺术形态,在当下所应面对的问题、所应体现的艺术风貌和文化担当。也使得我们较为明晰地认识到对于传统中的优秀基因应当如何对待,应当是从“笔墨当随时代”的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而不应当拘泥于传统的样式、手法等形而下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东方出版中心.2010.
[2]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