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融合路径探析

2020-03-17 03:56禤永明阮凌云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3期
关键词:师资双创育人

禤永明 阮凌云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话题,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要提升人才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深化创新创业知识与学科专业教育的融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工商管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学科互融性、共通性,分析当下“双创”教育与专业融合教育的突出问题,立足工商管理学科专业实际,探究两者融合路径。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教育;工商管理专业;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3-0016-02

创新精神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职责使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能停留于口号,更应该立足学科育人实际,将“双创”知识、技能、方法融入学科教育实践中。当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处于转型关键期,国家相继出台政策,强调“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建设,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面向全体学生,推进全过程教育。积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为核心任务,优化学科课程结构与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双创”教育在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中的融合现状及问题

从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育人实践来看,“双创”教育还处于探索期,两者在育人目标、课程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存在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方面:(1)思想认识不足,对“双创”内涵把握不准。创新创业教育,不是让每个大学生都学会创业,都具备创新品质。“双创”教育是满足特定学生群体的特定需要,有的放矢地展开“双创”教育,增强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院校对“双创”教育内涵理解不透彻,在与工商管理专业融合中,对其界定范围、人才定位缺乏准确把握。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举办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比赛来代替“双创”教育,反而误解了“双创”育人目标。(2)“双创”师资欠缺,无法落实“双创”教育任务。师资队伍建设是确保“双创”教育目标稳步达成的基础条件,但很多高校师资多集中于学科育人领域,对“双创”人才欠缺严重。很多教师精于本专业知识、技能,对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缺乏,校外兼职师资引入不到位,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单一,导致“双创”教育质量差强人意。(3)“双创”教育模式固化,未能彰显工商管理学科特色。工商管理专业是经管类学科基础,与创新创业知识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但在“双创”教育实践中,多以招生、就业为重点,对创业基地、创新创业部门协同不足。如“双创”课程设置不合理,与工商管理专业契合度不够,实践实训条件不足,“双创”教育评估不到位等。(4)“双创”教育配套机制不完善,缺失与学科、行业的有效对接。“双创”教育与工商管理专业的融合,既要讲授创新创业知识、理论,还要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将知识理论与实践技能相融合。但很多高校缺乏“双创”教育与专业、产业的对接机制,相关制度、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相应的学科激励机制,导致“双创”教育浮于表层,如一些实践项目单一,“双创”活动组织缺乏规划性、长期性,在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新精神等方面,效果不佳。

二、“双创”教育与工商管理专业融合的逻辑基础

创新创业教育要围绕改革驱动与学科教育的深度融合。不同专业、不同职业岗位,在人才培养定位上,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双创”教育要融入学科育人实践中,逐步形成开放、共享、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工商管理专业在学科性质上属于企业运营管理知识教育,也是“双创”教育的一部分。两者在学科方向上具有内在共通性。一方面,“双创”教育侧重于创新、创业知识的学习,着力于发展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以职业岗位为立足点,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细化。在“互联网+”背景下,两者都具有同一时代性,都是构成人才职业素养的基本要素。从关注高职教育改革,提高高职人才竞争力层面,借助于两者的融合,从知识层面、理论层面丰富学科专业教育实践活动,促进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另一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着力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细化相关联的知识与技能性课程,而“双创”教育是基于特定历史、社会、人文条件下,对学生综合素养的丰富与提升。大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爱好、求职、就业方向,立足工商管理学科专业,拓展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培养活动,内化知识,外塑素养,提高走向岗位的综合竞争力。“双创”教育其目标在于培养具备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与工商管理专业育人目标是一致的,同属于素质教育范畴,兼顾大学生全面、自由、整体发展。因此,立足工商管理专业,积极整合“双创”育人内涵,激活大学生参与“双创”教育的积极性,整合“双创”教育资源,提升高职育人供给的有效性。

三、工商管理专业与“双创”教育的融合路径

社会的分工不断细化,专业的界限日益模糊,对人才质量而言,职业素质、专业技能、能力结构等也在发生变化。“跨界”“融合”成为新型人才综合素养的必然方向。在这一背景下,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在融入“双创”教育实践中,更应该拓展学科视野,兼容改革理念,重构课程体系,整合師资优势,完善培养机制。

(一)转变学科融合观念,明确“双创”育人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与“双创”教育的融合,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定位好“双创”教育目标,将之与学科教育目标相融合,促进两者互通互融、互促互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将学科改革与“双创”教育并列起来,以创新驱动学科改革,提质增效。工商管理专业学科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主动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路径,明确“双创”教育定位,让全体学生从“双创”教育中,获得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同时,在推进融合实践中要树立“专人做专事”理念,结合工商管理学科实际,组建“双创”教育管理机构,由学院、学科带头人、校企、校协合作等多方参与,推进职能融合。在深化“双创”育人实践,挖掘“双创”教育内涵上,联系工商管理学科专业实际,从教育内容、目标、人才方向上准确定位。“双创”教育不是培养企业家,而是通过融入“双创”知识、技能,打造复合型创新性人才。要联系学生实际,尊重学生需要,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从“双创”教育中获得提升。

(二)加强“双创”师资队伍建设,为课程资源融合奠定基础

工商管理专业在学科教育中要融入“双创”知识,要从师资结构上提升“双创”师资占比,特别是“双师型”师资的培养与建设,要贴近工商管理学科专业实际,鼓励更多的校内师资走出去,参与到校外企业岗位,丰富“双创”教育经历和经验。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家型师资”建设,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参与企业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师资“双创”教育与培训,丰富和提升校内师资队伍的质量。同时,要加强对校外企业优秀技师、企业家的引入,利用兼职教师、企业家来补充校内师资力量,提升“双创”教育师资整体水平。结合工商管理学科师资现状,明确“双创”师资建设目标,组建一批骨干年轻师资,以专业特长为媒介,输送到校外企业、合作机构中,深化校企合作;引入激励举措,特别是搭建“双创”教育平台,鼓励更多教师开展“双创”理论与实战活动;制订专门“双创”教师聘请制度,与优秀企业家、符合兼职条件的能工巧匠、技术骨干、企业管理者等,共同组建“双创”课程授课师资队伍,提升“双创”教育综合水平。

(三)完善工商管理专业与“双创”课程体系,促进教育资源整合

“双创”教育与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融合,需要从教育内容、教学体系及课程结构上进行重构,体现工商管理专业与“双创”教育目标的互促。课程的融合,不是再建新课程,而是立足工商管理,从课程知识点体系、课程能力目标、课程对接逻辑关系上,把握好整合的系统性、适应性。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立足学生成长需要,由基本能力课程(包括人文课程、自然科技课程等)、专业能力课程(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包括专业拓展课程、能力拓展课程)等构成。这些课程的实施,也是基于学段差异性。如大一阶段,主要以基础课程为主,涵盖人文知识、公共课程、创业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在自然科技课程结构中,融入信息化课程、创新创业渗透式课程,着重发展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大二阶段,突出学科专业课程学习,如中小企业管理、沟通课程、经济学课程。对专业核心课程,如企业战略与决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商务写作等课程。在“双创”课程融入中,主要以创新知识、创业技能教育为主,结合工商管理学科专业实践教学,通过合作单位的真实经营项目、产教融合等方式来贯穿。大三阶段,以职业拓展课程为主,如电商实战、创业实践、物流与供应链课程融入其中。另外,在課程方向上,体现一定的创业导向,结合学生意愿,拓展创业教育活动。

(四)搭建“双创”实践平台,丰富学生“双创”体验活动

工商管理专业融入“双创”教育,要强调实践实训教学地位。两者课程,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高职院校要从三方面来着手:(1)搭建“双创”教育机制下的创业孵化中心;(2)组建工商管理专业“双创”技能整合研究工作室;(3)整合社会组织参与的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在“双创”孵化中心,主要满足校内实践、实训教学需要。如设置“双创”社团,构建“双创”实训室,以“双创”孵化器为载体,整合校内实训实践资源。如引入“双创”项目知识讲座活动、创业项目路演,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组织“双创”竞赛活动,为优秀学生搭建“双创”项目平台,助力“双创”教育成果的转化。对工商管理专业“双创”技能整合研究工作室,主要满足工商管理专业向其他行业的资源整合。如网络营销工作室、快消品营销工作室、电商工作室等。依托特色项目案例,来强化学生“双创”技能的教学,给予学生更多实践实训机会。

四、结语

工商管理专业与“双创”教育的融合,还需要从机制、体制建设上做好保障。如高校要出台配套政策,引领校企多方共建创新创业基地;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吸收社会资金扶持创新项目的拓展;健全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展开帮扶、指导。另外,高校还要积极借鉴和学习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如引入激励机制,鼓励更多教师参与“双创”教育活动,搭建校际沟通与协作平台,共享育人成果与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政佳.视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展望[J].营销界,2019(30):180-181.

[2]袁宝龙,曹雪云.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策略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2):116-117.

[3]王晓.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3):4-5.

编辑 张 俐

①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校企共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六位一体创新创业教学平台的实践与研究”(GXGZJG2018B064)。

作者简介:禤永明(1966—),男,汉族,广西横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小企业管理与创新创业教育。

阮凌云(1981—),男,汉族,江西上饶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品牌文化创新。

猜你喜欢
师资双创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