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2015/2016年越冬水禽种类与数量调查、影响栖息因子分析及保护建议

2020-03-17 09:34李仲新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越冬保护数量

李仲新

摘 要:作者经过多年来在泸沽湖自然保护区的实践经验,结合日常细致观察,对泸沽湖湿地生态系统中候鸟的越冬情况作了细致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越冬水鸟的种群、数量和活动状况等作了较为全面细致的记录,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数据库资源。同时对保护区内影响候鸟栖息因子作了分析,提出了保护建议。

关键词:越冬;水禽种类;数量;栖息;保护;建议

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以泸沽湖湖区及竹地海子、中海子和小海子几个点的越冬水禽为调查研究对象,我保护区管护局组织相关技术力量,对湖区和周边主要的候鸟栖息地,作了全面细致的调查:记录了泸沽湖越冬水禽种类及其种群数量的本底数据,详尽掌握了泸沽湖水禽数量和分布的详实信息,确定了水禽的重要物种和分布的重要区域。以下是2015/2016年越冬水禽的调查结果:

(1)泸沽湖是全国第三大深水内陆湖泊,是云南省重要的湿地,高峰期越冬水禽的数量超过18225只;

(2)经调查泸沽湖今年越冬水禽共记录到18种;

(3)泸沽湖水禽类群以秧鸡科鸟类骨顶鸡为主,占总数量的62.8%;其它主要种类为鸭科占总数量的35.1%。其中赤嘴潜鸭、红头潜鸭为常见种。

一、调查研究地概况

云南省泸沽湖高原湿地,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永宁乡落水村民委员会境内,与四川省盐源县泸沽湖镇邻。保护区位于东经100°43′36″至100°54′20″,北纬27°36′57″至27°47′02″之间。泸沽湖高原湿地地处横断山系北段高山峡谷区,滇中盆地山原区及滇西北中山山原亚区的交界地带。在大地构造上,属横断山块断带和康滇台背斜的交界地带,地史上原属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经喜马拉雅和新构造运动,逐步抬升为目前的高原面貌。泸沽湖北面狮子山、東北部肖家火山均为石灰岩和玄武岩组成的断块山地,湖西岸分布有三迭系下统泥岩、砂岩和夹少量泥灰岩,湖南岸为二迭系上统砂页岩、硅质岩、凝灰角砾岩、砂页岩及夹少量灰岩等。湖西山麓发育着面积较大的洪积扇冲积小平原,土壤大多为含石砾的砂土、粉砂土,不易保水。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日期和调查区域

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以泸沽湖湖区及竹地海子、中海子、小海子的越冬水禽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望远镜、数码相机、铅笔、调查表格和中国野外鸟类手册对越冬水禽进行直接计数和辨别种类。调查期间共进行了五次。

调查期间将分2个片区进行,即:泸沽湖湖区(大渔坝、里格、杨二车娜姆山庄、泸涯源、大咀码头、走婚桥、山垮、三家村、落水码头)及竹地海子、中海子、小海子。

2.具体调查方法

a、直接计数:站在不易惊动水禽的地方,先由一个人利用望远镜大概扫描一遍,确定该调查点的种类,同时由另外一人把种类记录下来,再逐一把各种类的数量数下并记录。注:在某地方遇到数量比较多的种群时,利用望远镜镜口圈数,即先确定望远镜一个镜口的数量,然后再由此套用。

b、数量级:把整个调查过程中的每种水禽数量总和除以该类水禽总数,求出该种水禽所占百分数。

极多种:大于50%

优势种:10%-50%

常见种:1%-10%

稀有种:1%以下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越冬水禽调查结果

通过对泸沽湖湖区及竹地海子、中海子、小海子越冬水禽的5次调查统计得2015/2016年泸沽湖越冬水禽的物种有18种,数量达到18225只。

2.泸沽湖主要的水禽类群

根据2015/2016年冬季调查结果,按最大统计数量计算,泸沽湖的水禽类群以秧鸡科鸟类为主,占水禽总数的62.8%,其余为鸭类、类及鸥类。

3.泸沽湖水禽的重要物种

2015/2016年泸沽湖冬季水禽调查种类为18种,其中灰鹤Grusgrus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种类;白眼潜鸭Aythyanyroca为全球性易危(Collaretal.,1994)。

四、综合评价

1.影响分析

(1)浅水沼泽湿地对维持水鸟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2)泸沽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湖滨浅水沼泽湿地丧失;

(3)食物资源的减少是水鸟种群数量下降另一原因。

2.保护建议

(1)泸沽湖的水鸟资源很具特色,在我国西南的高原湖泊中占有突出地位。其水禽包括??科、鸬鹚科、鸭科、秧鸡科和欧科鸟类共达18种。

(2)长期开展旅游业造成的栖息地丧失和食物资源的减少是导致泸沽湖水鸟多样性下降的直接原因。根据泸沽湖水鸟越冬水鸟群落组成的变化,本次调查中未见到:包括IUCN红色物种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的物种东方白鹳、近危的物种罗纹鸭;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的物种的棉凫、中国国家Ⅰ级保护物种黑鹳.

(3)泸沽湖南部湖滨浅水沼泽分布的水鸟物种数和个体数均显著大于北部深水区,说明湖滨浅水和沼泽是泸沽湖越冬水鸟重要的栖息地,应加以重点保护,因此在保证不扩大湖滨带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应对现存的湖滨带加以有效保护,重点是湖泊东南岸:亮海与草海交界区域,山跨河和蒗放河河口区。

(4)位于泸沽湖东北的竹地海湿地是典型的浅水沼泽湿地,在本次调查时期有11个物种、约1780只水鸟越冬,占泸沽湖物种总数的61.1%。由于竹地海湿地的水深较浅,湖中水生植物繁茂,为水鸟适宜的栖息地,因此竹地海湿地兼有水禽和涉禽。其中赤麻鸭、灰雁、赤膀鸭和普通秋沙鸭的种群数量较大,这说明竹地海湿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泸沽湖湖滨浅水沼泽丧失给水鸟带来的栖息地不足问题,具有与泸沽湖不同的水鸟物种组成。

(5)恢复湖泊鱼类资源:延长封湖禁渔期,规范渔网使用规格,使湖泊鱼类资源进一步恢复。在泸沽湖冬季水鸟最盛时期12月至次年1月这两个月内应控制渔船的捕捞活动。

(6)禁止在泸沽湖引入牛蛙,取缔有关牛蛙的旅游经营活动,组织有关人员捕捉湖泊中的牛蛙。

(7)加大污水处理量,逐步恢复沉水植物。

参考文献:

[1]李连翔,杨国军.泸沽湖越冬水禽种群数量调查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15,40(2):74-78.

[2]李连翔,杨忠兴.浅析泸沽湖湿地存在问题及对策[J].林业科技情报(4):85-87.

猜你喜欢
越冬保护数量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统一数量再比较
北方园林植物常见越冬防寒措施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头发的数量
流苏越冬种条低温贮藏扦插繁育试验初报
冬季西葫芦越冬丰产栽培技术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