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分析

2020-03-17 09:34邵成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管理技术应用

邵成

摘 要: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也在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备受关注。由于现阶段人们对于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生产要求在逐渐升高,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越来越重要。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可以得知,传统的化肥培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以及人们对于农作物质量安全的需求,因此在实际的销售中无公害栽培更加能够受到人们的欢迎,同时也为种植户提供更高的经济利益。但是由于该技术在我国研究的时间较短,仍然存在很多管理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技术的改进和应用,来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关键词: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农作物种植;应用

无公害栽培技术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市场发展的基本需求,遵循系统化、标准化、技术化的技术原则,在绿色科学、无污染的理念引导下对农作物进行全方位的栽培。随着我国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力度在不断加大,现代新型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种植市场中慢慢占据了主体地位,不但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化肥农药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同时也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提供了足够的营养,提高了农作物产品的总体质量,使其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的增强。新型技术的应用有效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是现代农业种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简要介绍

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主要是在农作物的种植和培养过程中,能够最大化的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通过没有任何危害副作用的物质将传统化学肥料和农药代替,进而实现农作物无公害、无污染的种植目标。为了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会在培育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底肥和有机肥,使用无公害栽培控制技术主要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生产需求来控制肥料的使用量,进而在保证弄农作物无污染种植的情况下提升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农作物产品的安全、健康和产量,一定要在土壤质量方面加大关注力度,将一些已经受到严重化工污染的土地有效的规避,实现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健康。

二、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发展现状

目前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已经在农作物种植中被广泛的关注,很多可研人员也都大量的加入新型种植技术的研发之中,但是在实际的农作物种植使用新型技術时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农作物产量低下、农药残留量较高等,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另外农作物的栽培具有强烈的时效性,过了最佳的种植时间将不会有完美的种植效果,现阶段所使用的种植技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是在实际种植栽培过程,很多种植人员为了减少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常常盲目的使用化肥,使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无法将多余化肥所产生的不良物质排出,进而在人们食用时会有大量的化学物质进入到人体内部,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同时在国家贯彻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实施中,新型种植技术试验基地周边都会有大量的工厂,由于这些工程所排放的废水不能够及时的处理,导致这些废水在不断的伤害着试验基地,为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带来较大的威胁,这些因素在时刻影响着农作物的种植产量和质量,因此需要注重无公害栽培种植管理技术的科学性应用,更加深层次的研究该技术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主要应用措施

现阶段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因此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也成为当代农业生产的热点话题,那么如何在农作物种植中有效的应用到无公害栽培种植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下面本文提出几点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1.制定出相关土壤污染管理的有效措施。在传统农作物种植培育过程中,大多数都是应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为了促进产品产量,盲目的使用化学物品,这样长时间的使用会使土壤发生酸碱度失衡的问题,导致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同时工业废水的污染对土壤也会比较严重,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土壤污染的问题,在应用无公害栽培技术种植农作物期间,应当首先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的种植方案,将一些可能造成的污染因素都总结起来,集中处理。例如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污染等;其次需要定期的检查土壤内部各种污染物的含量,并且对农作物土地进行定期翻垦,减少一些有害因素对土壤的污染。

2.加强水肥管理措施。农作物需要健康成长必须具备相关的条件,例如水分和肥料,对于现阶段的无公害栽培种植管理技术而言,更加注重水肥管理控制。随着工业经济在大规模的发展,所产生的废水流入到河流中对于土壤所需的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所以在应用该技术进行管理时,应当尽量的改善水资源环境,对于存在有害物质超标的水源应当禁用。并且应当遵循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来合理选择施肥的品种和用量,提高有机肥的使用量,避免过量的肥料对农作物造成危害。

3.农药管理措施。虽然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减少病虫害的危害,但是也为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过量农药的使用会产生残留,挥发到土壤中会造成土壤硬化,使土壤本身的营养物质逐渐消失。因此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同时控制病虫害的危害,应当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来有效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残留农药对土壤、农作物产生的危害,进而有效的保证农作物生长的安全性。

4.田间管理措施。在农作物应用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种植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控制效果都会对最终生产的质量产生影响,如果在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后期再补救也无法挽回损失。所以种植人员应当秉着细心的工作态度来对农作物种植田间进行科学管理。首先做好查苗和补苗的工作,将一些发育不够良好的、抗性较弱的幼苗记性摘除,保证整体的健康和完整性;其次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当加以注重,在田间种植的每一个时期都应当做好防护工作,科学用药,合理统一的防治,才有多项防护技术保证病虫害管理工作的安全进行;最后在农作物进行收割时应当保证田间没有任何杂物,保持整洁,为下次种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现代对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应用的现状,种植人员应当响应国家号召,时刻跟随国家对于无公害理念的指导政策,将新型技术有效的应用到实际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促进农业产业的科学发展,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水花.浅析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9(09):58.

[2]白昌荣.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12):126-127.

[3]姜雨卫.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栽培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2019(10):8.

[4]姜雨卫.农作物栽培存在的问题及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J].江西农业,2019(06):40.

[5]师鹏程.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栽培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7,35(08):75+78.

农业农村部“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分析》-课题批准号NYKJ3020

猜你喜欢
管理技术应用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