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气象职工讲述70载奋斗史

2020-03-17 09:26
北广人物 2020年2期
关键词:风云气象站天气预报

对于全国气象系统的10余万名职工来说,去年12月8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70年前的这一天,经中央批准,中国气象局前身中央军委气象局正式成立,开启了新中国气象事业的伟大征程。日前,作为10余万名气象职工的杰出代表,陈金水、陆其峰、孙立老中青三代人,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这荡气回肠的70年奋斗史。

建起“天下第一气象站”

如今86岁的陈金水,生长在南方水乡,但从22岁到61岁一直在西藏雪域高原跋涉。在藏北的安多,他们创建了全球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气象站,填补了世界气象史上的空白。

“我这一辈子,就像个‘守门人,安多是西藏的北大门,昌都是西藏的东大门。”陈金水声音洪亮地说,“我这一辈子,也像块‘石头,是生命禁区气象工作的铺路石,自我生命质量检验的试金石。”1965年10月,他带领大家在海拔4802米处建起被誉为“天下第一气象站”的安多气象站。当时环境十分恶劣,可谓“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氧气吃不饱”。零下27摄氏度的夜里,背上刺疼,翻身一看,被褥和床板已冻在一起。在常年被白雪覆盖的地方开展气象观测,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

但西藏自治区的第一个“百班无错情”,在这里产生:1976年至1977年,他连续值188个班,记录数万个数据,无一差错,也为青藏铁路设计,提供了宝贵的气象数据。党中央曾授予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却说自己觉得“受之有愧”,因为在基层艰苦气象台站,苦守一生、终其一世的气象老兵们,实在太多。

如今,从手工绘制天气图发展到自主创新数值天气预报,从站点预报发展到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从传统单一天气预报发展到面向多领域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我国气象预报预测的准确性、提前量、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2017年中国气象局成为世界气象中心,标志着我国气象现代化整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风云卫星走到世界前列

来自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陆其峰是气象系統中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代表。正是在几代气象与航天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努力下,终于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3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或组织)之一。

如今,17颗卫星飞入宇宙,风云卫星已经走到世界先进行列,正在为气象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陆其峰说,在天气预报员的工作平台上、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在气候预测业务里,风云卫星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料;在海洋、农业、生态环境等近百个领域,上百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都有着风云卫星数据产品的身影。

而陆其峰深度参与了气象卫星研发,并开展了部分首创性研究。他的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研发了微波仪器在轨参数优化模型,系统解决了风云卫星大气探测仪器的偏差订正问题,成果被欧美同类仪器采用。此外,还首次把风云三号卫星数据应用到世界最先进的预报模式中,向国际同行证明了中国气象卫星的先进水准。他说,风云卫星仅仅是新中国气象事业70年诸多辉煌成就之一。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科技成果已在气象业务中广泛应用。

我为祖国南疆观云测天

我国基层气象台站中,许多是艰苦台站,孙立来自中国最南端的气象台站———海南省三沙市气象局。这是一个特殊的气象部门。

距离海南岛330多公里外的西沙永兴岛,在1957年夏天就迎来了汪海泳等6位气象工作者。彼时,补给船3个月才能到岛一次。岛上连淡水都供应紧张,他们住的是临时搭建的茅棚。连续奋战13天,他们建好了标准化的观测场,当年7月1日8时,准点发出我国在三沙的第一份气象观测报告。

上世纪80年代,孙立的父亲就在永兴岛上从事气象工作,在父亲影响下,高考填报志愿时,孙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大气科学专业,毕业后也来到了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2009年8月,刚刚大学毕业的他第一次乘船前往永兴岛。起初,他很兴奋;但随着海上风浪渐起,胃也跟着海浪一起翻滚,吐累了睡、睡醒了接着吐!当时,他也曾打过“退堂鼓”,但为祖国南疆观云测天的责任给了孙立极大的勇气,至今他已在岛上坚守了10年。

三沙的苦,不仅是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多台风的恶劣环境,更在于寂寞。常年驻守,不少人患上了沉默少言的“小岛综合征”,甚至回到城市里后,都忘记了如何过马路。但孙立认为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随着覆盖半径1000海里的三沙气象海洋广播电台的开通,途经南海的船只都能收到他们的天气预报和预警。2019年7月11日,通过精准预报,一艘载有32人的遇险渔船实现了零伤亡脱险。

邢大军据《工人日报》车辉/文整理

猜你喜欢
风云气象站天气预报
珠峰上架起世界最高气象站
风云三号E星初样星
窃听风云(九)
心灵气象站
测不准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前世今生
中期天气预报
象甲风云
自动气象站应该注意的一些防雷问题
小小天气预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