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我争取当好菜农和煮妇之间的中间人。”“这里的百姓需要我!”……她们扎根基层,全力发挥妇联工作者、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引领联系服务妇女群众和家庭的优势,投身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织密疫情防控网,将省委指示和全国妇联倡议落细落小落地落实,为坚决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贡献巾帼力量。
“我们是妇联干部,我们是蔬菜搬运工!病毒无情,一起行动!”“妇联义务卖菜小组,让更多人安全吃上放心菜!”……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妇联工作群、妇联执委群、妇女代表群热闹了起来。
连云港市蔬菜种植基地小伊镇花厅村,目前种植面积3000多亩,种有青菜、菠菜、蒜苗、菌类等十几个品种。受疫情影响,销售渠道中断,眼看着田地里的蔬菜个头一天天蹿高,菜农急得团团转。
“申明:保证现采现卖,价廉物美。是各位在菜市场购买价格的一半。请大家帮帮她们,这是她们整整辛苦一冬的希望啊。”小伊镇花厅村党支部书记唐成在朋友圈急切地求助。
这个信息引起了连云港市灌云县妇联执委付媛的注意,她想:除了引导广大家庭科学防护、捐款捐物外,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付媛绞尽脑汁:上不了一线,去不了武汉,帮广大留守妇女把菜卖了,又解决了城里各个“煮妇”的无米之炊,岂不两全其美!这不正是我们妇联应尽的职责吗?想到这些,付媛立马行动,于是有了开头的一幕。
为了使得蔬菜尽快卖出,付媛想了各种招数:“标准包:小青菜、菠菜、韭菜、蒜苗、香菜、藕、平菇或蘑菇。50元团购!30份起送,菜品会有调整。”“满30份送货上门,个人购买设集中点自取。”一声声吆喝在微信群、朋友圈响起,付媛带着姐妹们,既帮卖又帮买,在菜农和主妇之间当好“中间人”,架起了农户和需求者之间的桥梁。
灌云县妇联专门在连云港市区成立卖菜工作小组,建立花厅村蔬菜销售微信群,为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燃眉之急。得知情况后,连云港市妇联立刻呼吁妇联干部、妇联执委、女企业家迅速加入“妇联帮帮团”。各级妇联的姐妹们纷纷行动起来,统计买菜名单、寻找合适的取货地点、代收款、转账、联系送货时间、通知取货……十几天时间销售蔬菜8500斤。
“这下可好了!眼望着我这两亩韭菜钱要到手了。”看着马上要割到头的韭菜地,花厅村60多岁的丁大娘喜笑颜开。
当地农民采摘滞销蔬菜
成设集中点售卖蔬菜
“我们社区有5个小区,近6000名居民,其中老年人占20%以上,是疫情传染的易感染人群。另外,社区是开放式的,拆迁户比较多,所以外来人口尤其是来自湖北的人群的防范工作尤为重要。”江苏徐州市鼓楼区牌楼街道鼓楼花园社区党委书记骆婷经历过SARS疫情,深知此次战疫的难度和重要性。她身先士卒一头扎进社区,带领大家严格、细致、扎实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宣传疫情知识
1月22日晚11点,忙碌一天的骆婷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不久,接到一个电话,交警队说她爱人出了车祸,很严重,目前正在医院抢救。听到消息骆婷懵了,她赶到医院,在手术室外守到凌晨4点。看着被推出手术室仍旧昏迷不醒的丈夫,骆婷询问何时才能苏醒,医生回答:“先保命。”
1月23日晚9点,骆婷的丈夫因为脑出血再次进行了手术,她守到天亮。次日早上8点,骆婷准时出现在社区,带着大家一起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我哥我姐,还有小姑和孩子都守在医院,我跟医生说了,有事打我电话。”
大年三十以来,骆婷没有休息过一天,社区每一个外来人员和车辆的排查、登记以及行迹路线跟进,她都心中有数。
“骆书记,我们刚看到从湖北来的那个人下楼到车上拿东西。”听到联户党员报告的紧急情况,骆婷微笑着说:“他已经过了隔离期,你只要注意观察他戴口罩了没有。”在骆婷的带领下,大家共同构筑起了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很多药店口罩都卖断了货。好在骆婷早有准备,将事先储备好的口罩免费发放给居民,暂缓了口罩紧缺情况。
骆婷坚持每天到岗,从不缺席。“我得到社区来,因为我是社区党委书记、主任,也是妇联主席,这里的老百姓需要我,需要我带领他们一起防控疫情。我虽然挂念家人,但责任告诉我,我得来。”
“徐书记,我妈今天感觉头疼,身体不舒服,家里又没有体温计,会不会是新冠肺炎啊,我们好担心,你能来看下吗?”“放心,没事的,这两天气温低,老人可能着了凉,多喝些热水,我马上过来。”
“徐书记,我今天早上身体乏力,还咳嗽了,是不是得了新冠肺炎啊?”“别担心,先放松,家里有体温计吗?先拿出来量量,我一会儿就来。”
徐小燕
徐小燕是江苏南通市港闸经济开发区龙湖佳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她所管辖的龙湖佳苑和龙庭景苑两个小区都是拆迁安置小区,共有居民7000多人,与她一起并肩作战的社工只有5人。
每天上午9点,徐小燕带队开始第一轮的入户,解决居民“宅”在家中的心理和生活问题。下午1点,简单吃完午饭的徐小燕又来到社区,劝说那些聚集在楼下聊天打牌的老人们回家。一幢幢走、一个个劝,将“老宝贝”们全部安然送回家去,徐小燕这才略略松口气。紧接着,新一轮走访排查又开始了。
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徐小燕的时间围绕着居民安全循环往复。疫情期间,她用脚步丈量社区街巷长度,解决社区居民居家隔离遭遇的烦恼。
“昨天睡得好吗?”“今天武汉天气不错,给自己做一顿丰盛的早餐。”……每天,江苏省十三次妇代会代表、张家港市公益组织培育中心主任梁菲都会打开微信,通过网络搭起一座通往武汉的“连心桥”,帮助那里的市民驱散笼罩在心头的阴霾。
“我有危机干预经验,一定能做点什么。”疫情期间,作为社工,梁菲一直想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武汉市民做些什么。看到武汉社会工作联合会发起的关于《招募专业社工提供肺炎防治支持性志愿服务》公告后,她立即报名并顺利通过审核,进驻武汉社区心理支持“后援团”。每天,她和伙伴们通过微信平台为当地承受较大工作负担和精神压力的50多名社区工作者以及200多名居家隔离的市民提供线上情绪疏导、情感支持及家庭增能等专业服务。
梁菲
远程的心理援助非常检验综合能力,因为面对被隔离者的求助,基本不能运用传统的会谈技术去服务,也不能在对最新疫情无所知的情况下,去与求助者沟通。面对特殊环境,求助者的心理变化,要结合疫情发展的洞察、对武汉当地疫情的了解、对国家政策的关注等来综合考量。
“我感觉屋子里都是病毒”“我一天量好几次体温,感觉自己随时会‘中招’”……打开工作群,满屏都是市民的担忧。梁菲耐心“倾听”,给予心理疏导、情绪安抚,通过文字给武汉市民“隔空送爱”。按照分工,梁菲晚上6点至11点上线,在群里提供专业服务。而实际上,她每天都是24小时在线守候,及时化解求助者的困惑。
“刚接到通知,明天救护车接我去医院复查,万一确诊了,传染给家里的老人、孩子,怎么办啊?”武汉市民小洁因疑似感染新冠肺炎,已主动自我隔离6天,即将进行复查,开始出现焦虑情绪。梁菲为她临时组建了一个包括医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在内的个案服务小组,进行“多对一”帮扶。
第二天中午,梁菲收到小洁发来的复查报告单。报告单显示小洁确实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但很有可能在她自我隔离期间已经自愈了。梁菲这才松了口气。因小洁还需居家隔离,梁菲依旧每天24小时在线陪伴。在她的帮助下,小洁走出阴霾,开始在朋友圈晒自己制作的美食和健身计划。
“刚入群时,我的内心是忐忑的。是社工志愿者、医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帮助我战胜了内心的不安,他们真的很棒!”小洁成功走出阴霾后,梁菲鼓励她在群里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她的经历也鼓励了很多居家隔离的武汉人。
正是有一群像梁菲一样专业又热心的社工志愿者,发挥着各自专长,才为武汉市民组成了一道特殊的防疫战线。“只要疫情不退,我就会一直在线,继续用自己的危机干预经验,帮助武汉市民渡过难关。”梁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