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华 宗蕾
在2019年年末举行的第九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盛典活动上,记者遇到了新华社资深军事记者李清华,大校军衔的他多次参加全国全军重大典型宣传、重大军事行动和军事演习,两次荣立二等功。得悉他是作为“北京市书香家庭”代表来参加活动的,于是记者就家庭阅读主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在阅读中成长
新阅读:祝贺您的家庭获得了“北京市书香家庭”这个称号,请谈谈您的阅读生活。
李清华:谢谢,我个人非常喜欢阅读,家里也收藏了一些图书。我先从小时候的家庭阅读说起。我从小生活在农村,老家是河北的冀中平原滹沱河畔藁城,滹沱河源于太行山,是很有名的。孙犁的小说《风云初记》、冯志的小说《敌后武工队》都表现了冀中平原的抗日战争,梁斌的小说《红旗谱》则是表现了我家乡的农民革命斗争。我们家虽然在农村,但也算书香之家,我家的成分比较高,家庭条件比较好,家里有马车,但后来败落了。我奶奶是大家闺秀,非常开明,她生了五个儿子,管教得比较严。其他几个大伯都受过教育,有的读了师范学校,我父亲是老小,上过私塾,他们的毛笔字写得都挺好,我家里也积淀了很多老书。我父亲的珠算是跟我奶奶学的,他们都得到了开明的教育。我大伯参加了八路军,是指导员,还是共产党的小学校长。我父亲15岁参加革命,小小年纪就加入了共产党,在青纱帐里给八路军送饭,帮助八路军挖地道,当地下交通员。
我母亲上过几年学,更多的文化是跟我父亲学的,她喜欢看书,有不认识的字都是问我父亲,算半个文化人。《许仙与白娘子》《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民间故事在小时候都是母亲讲给我们听的,这也是一种文学的启蒙教育。我父亲喜欢读《三国演义》,《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我也特别熟悉都能讲下来,都是父亲讲给我听的,这些对我的影响比较大。回想起来我的文学阅读启蒙就是得益于家庭这种良好的氛围;另外一个来源是连环画。我父亲在县城里工作,他每次回家不会像其他的家长给孩子带一些糖块儿、饼干等好吃的,但是他会给我五分钱、一毛钱。我就把这些钱都拿去买连环画看了,那时一本连环画也就几分钱。我18岁当兵时,已积攒了几十本长篇小说,连环画本也有百十本。后来这些都散落了,但是现在我都基本把我原来看过的书找回来收藏了,我把这些书重新又读了一遍,感觉特别美好,感觉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红色年代。从小的这些阅读对我以后能成为新华社资深的军事记者、写了一些满意的作品,包括写了一些报告文学,出过几本小书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丰富了我的文学想象,让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文学气质,这是美好的。我在十二三岁时就想,如果以后我能写小说,能当作家,这将是我最崇高的职业追求。
我的作文在初中时就显露出头角来。我记得周五是作文课,下周五再上课,我的作文就成为范文了。记得我写了一篇作文叫《向阳商店》,写服务员走后门,有门路的人来了,把东西卖给你,没有门路那就没东西买。抨击“向阳商店不向阳”,还写过破除算命迷信的的作文等。
我17周岁生日的时候,家里也没有什么仪式。我想自己也快成人了,写个回忆录来纪念自己的青春吧。我写了一篇《菊花盛开的时候》,写了一万多字,用文学的笔法回忆了我的童年,现在看起来语言还很幼稚。那篇文章里设计自己是孩子头,正赶上“文革”,学习受到了影响,但我还是克服了挫折,上了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我分配到人民日报社当记者,文章就这样设想了我的美好人生。但是梦想与现实差距太大,我高考数学的成绩是17分。这个成绩完全上不了大学。我当时还想,如果有人破格吸收我这样一个文学青年,我肯定能成为一个作家,但现实击碎了我的美梦。我父亲还是坚持让我考大学,但我的数理化一塌糊涂,我觉得上大学这条路对我来说是堵死了。后来一个转业兵来我家玩,他跟我说部队里吸收会写文章的文学青年,写的文章发表后还会立功,会提干,他鼓励我去当兵。我小的时候就喜欢当兵,小时候读的《林海雪原》对我影响很大。当时有部队到村里野营拉练,我们小孩就跟在队伍后面跑,跟好长时间啊。
文学梦和军旅梦叠加在一起,使我笃定了当兵的信念。我在1981年高考落榜后,毅然拒绝了参加工作的建议。我记得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工作是到糖厂包糖块儿,这不是让张飞拿绣花针么?我就当兵去了,正好在北京卫戍区的部队,到首都北京当兵,这是我梦寐以求的。
没有读书就没有我的文学梦。没有文学梦就无法点燃我的军旅梦。到了部队后我感觉自己比一般的战士要成熟,因为我从大量的阅读中获得了许多间接的人生经验和社会经验。尤其是遇到一些事情一些矛盾,我好像见过﹑发生过,我处变不惊。我觉得这个事情比当年的座山雕、杨子荣他们的斗争是很微不足道的,杨子荣被栾平识破被告密,马上要身败名裂了还能沉着应对,转危为安,首要的一点是镇定,要积极应对。包括我自己也遇到父母等亲人的生老病死的重大变故,我也是告诉自己要镇定,只有镇定才能去处理好以后的事,这些东西都是从书本里得来的。我当兵40年了,一直在做文字工作,从一开始的战士﹑一名业余的新闻通讯员到现在的新华社资深军事记者,是一个大的飞跃。我很欣慰,我没有离开主业没有离开文字,也没有离开军队,坚持了自己永恒的心。
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
新阅读:如何做好家庭阅读建设,您跟我们交流一下经验好么?
李清华:家庭阅读是潜移默化的,尤其是童年的影响。来自父母的影响很大,这也是一种家风,我的童年就印证了这一点。在家庭里,大人在阅读,就会让小孩子慢慢懂得,读书是一种美好的事。我们家小孩的阅读量没有我大,但是他们愿意阅读,他们对书的興趣还是很大的。现在孩子的阅读兴趣不同,他们喜欢活泼新鲜刺激的,如科幻的题材等。跟我的爱好区别很大,我爱人喜欢生活类、养生类的图书,我喜欢文学、历史和政治,我们彼此尊重对方的兴趣与爱好。
动笔是阅读的实践活动,我在家里也鼓励小孩多动笔读写作文。他们从小学一年级起写的好作文,我都让抄在宣纸上保存起来。我带他们参加的一些重要活动,我也鼓励他们写作文,用宣纸抄好给保存着。譬如我两个儿子在小学时见过杨利伟,回来他俩各写了一篇作文。大儿子侧重现场的内心感受,小儿子则描写了天气﹑自然环境,记述了空间,都挺有意思。我让孩子们用荣宝斋的宣纸、把作文工工整整地抄下来,庄重地盖上我给他们各自刻的章。告诉他们这就是历史。现在看他们与杨利伟合影时的照片,孩子刚1.2米,现在都1.89米了,真成历史了。我利用重大事件对他们产生影响,一生中有几件事、几句话对他们产生影响就够了。
在家里,我喜欢跟他们交流,交流一些读书后的思考。我儿子上小学时跟我谈三国,说草船借箭是假的。我问,为什么?他说,曹操手下像郭嘉那样的谋士很多,怎么可能没有识破诸葛亮计策的?孩子八九岁时,我教育他们睡前要把鞋摆整齐,孩子看《鬼吹灯》后,说这样不行,要搞得凌乱一点。因为书里说了,凌乱了说明有人行动过,这样人来鬼不敢来。虽然是歪理儿,但我看他有自己的想法,也就依了他。但他看了那本书后,变得很胆小,尤其是走到其他单元门时,很怕门突然开了,“鬼”伸出手来把他抓了去。那会儿,我告诉他,世界上没有鬼,书里的情节是虚构的。
我不仅把小孩的作文保存下来,我还把父母给我的书信都扫描下来装订成厚厚的一册,现在看看我还流泪呢,很伤感,尤其是看父亲给我写的信。
新阅读:都这么久了,还会有一些事不能释怀么?
李清华:我18岁参军,那时老家分田到户,弟弟当时14岁,父亲在县里工作,我母亲身体不好下地干活比较吃力,农忙时,我弟弟晚上一个人在空旷的大原野里干活,这边翻地,还要看着陇口浇水,要是来个狼把他吃掉了都不知道。干一晚上活没睡觉,第二天又耽误了上课。我爸爸给我的信中提到了这个情节,所以我看到此总是很伤感。
新阅读:在农村,家里的男劳力真是太宝贵了。您的成长与家里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您把家书保存得这么好这很有意义,这也是很好的家风建设,值得学习。
李清华:我把父母给我的信,我给他们的回信都保留下来了,看看我母亲在煤油灯下给我写的信,有的字虽然是错别字,还有的甚至是拼音,但字字入心。还有我父亲用钢笔手书的《孙膑兵法三十六计》全书小册子至今我都保留着。翻翻看看父亲的笔记,对他的勤奋与执着是很感慨的,父亲长时间做党委秘书工作,一生恪守礼义谦恭让。
阅读、思考、写作、收藏,乐在其中
新阅读:您柜子里收藏的这么多书都读过么?
李清华:基本上读过,也有一些还没来得及读。我现在收藏的书以文学为主,我把小时候看过的书,基本上都找回来读了一遍。小时候读书,是一种好奇与刺激、求知与探索,看到别人奋进的人生,对自己是一种激励,是榜样、是学习,从而点燃自己的希望,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现在读书,更多的是一种回忆和思考,是用自己的人生,去印证书中人物命运的经验。在阅读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比对,被召唤回到那个年代,从中感到愉悦和享受。小时候读书,一个土炕,一盏油灯;现在读书,一个沙发,一杯清茶。真是感慨万千。
我喜欢看书里面描写的那般风景、风情、风俗。我们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见证了工业文明取代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农耕文明。这是一个奔腾而悲壮的时代。这个历史的分水岭,就像黄河终归大海一样,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
作为心灵的阅读,我喜欢看二三十年代的书籍。那些倾向于人的本性、本质的描写,看上去很简单,其实很深刻。如一本描写小白兔的儿童画本,写大黄狗追小白兔,小孩子要义不容辞地制止大黄狗,去保护小白兔。这其实提倡的是一种公平与平等,要用正义、责任保护弱者,倡导善良义举。仅仅十四个页码的画面,揭示了好多道理和规则:要让孩子懂得爱,懂得爱护小动物、爱护一草一木,从而培养善良的本性,培养爱的责任和能力。由此,想到我们现在的教育,要从小事和细节教育入手,不要从抽象的概念开始。
另外,我对名著不同版本的收藏和研究比较感兴趣。譬如水浒文化与我们现今的文化有哪些关联?不同时期,人们对《水浒》有不同的评价。我理解的《水浒》是中国农民的一种反抗精神,其实就是我们说的革命精神。这里有很深的内涵。
现今社会,缺乏的就是这种斗争精神。人们在不良行为和风气面前,表现出的怯懦退缩和利己主义,实际上是中国文化的糟粕。
我们的文化里,有《三国》,有《孙子兵法》,中国人不缺智慧,缺乏的是《水浒》中的斗争精神。我参加了“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在北京大学的一场报告会,杜富国的两只小臂被炸飞了,他绕场一周用残臂给大家敬礼,当时全场观众起立向他致敬。刚刚结束军训的大学生激动得给他敬礼,气氛非常感人。北京大学的学生们说,我们的国家不缺乏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振臂一呼的人。杜富国就是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振臂高呼“让我来!”的人。
新阅读:您刚才提到的斗争精神也是一种牺牲精神。大家都对如何幸福地生活有太多向往;对牺牲,对死亡思量比较少,或者说有一种天然的恐惧。
李清华:如果都计算个人的利害得失,那就不能凝聚力量,一盘散沙注定要失败,会更加被动。所以我写的一篇新华社评论文章就是以“用英雄主义精神养我浩然之气”为题目来弘扬参加我国全部核试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为代表的献身精神、牺牲精神。
新阅读:多年来,您作为军事记者,行万里边关路,用忠诚与激情,记录下军营的火红岁月,并出版了《中国出了毛泽东:雾都较量》《往事:一个军事记者的心路》等书,您还有哪些比较满意的作品呢?
李清华:40年的火红军旅生涯,是党、军队培养了我。作为一名军事记者,能用自己的笔讴歌英雄,是我的职责和荣耀。我采写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被习主席称赞为“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并成为全军英模挂像人物;《求是》杂志刊登了我写的反映林俊德英雄事迹的报告文学《梦牵罗布泊》,获得了2019年度新華社报告文学优秀作品奖。在此基础上,我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梦牵罗布泊》一书,也将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新阅读:羡慕与敬佩您的文章能产生这样大的社会价值。我看您还收藏了一些石头,这些石头好像都是普通的戈壁石一类,请跟我们分享一下好么?
李清华:收藏,是人生的一种丰富。我收藏的石头以有文学内涵和形象为主。有的石头上图案像月宫玉兔,有的像孺子牛;有的图像似鲁迅,有的像孔子。其中,四块文字石头 “水、木、清、华”当属我的最爱。
“水”字篆味十足,“木”字略含行书风格,“清”字为标准的草书,“华”字则有隶书韵味。这四方天工物语,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虽说“清”字看似少了两点,有些缺憾,但它却让我想起一个典故:建安二十年( 215),曹操统率大军西征张鲁,途经汉中栈道咽喉石门时,看到河中惊涛拍岸,犹如滚动的千层雪浪,曹操不禁才思泉涌,研墨挥笔写下“衮雪”二字。随从不解其故,问“衮”字怎么少三点水?曹笑曰:“江中之水甚矣,何须画蛇添足?”于是,“狂涛巨浪滚石边,衮字旁边不用点”的典故流传后世。缺憾,也是一种美。
新阅读:经您这么一介绍,这看似不起眼的石头还真是生机盎然,蛮有趣味。
李清华:一位权威的地质学家告诉我,“水木清华”这四块文字奇石属于黄河大理岩, 是由石灰岩即碳酸钙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过地下热液来回地带进带出,最后形成的原岩石固态。天然的棕红色字迹,均为黄河水中的铁、锰物质顺着石头的裂隙侵蚀而成。奇石自身的魅力吸引我,这四块小石头能聚集在一起还有一些难忘的小故事,也是我在西北六年做军事记者的一个纪念吧。
新阅读:您除了阅读、本职工作及收藏外,还有其他的人生规划吗?
李清华: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耕文明有着很深的情感。不管如何脱胎换骨,时代怎样发展,我们都不要忘记我们出身于农耕文明这个历史。农耕、农业、农村、农民、农时、农历,有些东西可以变,有些东西是永远变不了的,这就是农耕文化的根,中国文化的脉。
据河北省文物局考证,我们老家是商代遗址,有着许多美丽神奇的传说。生于此,还于斯。等退休以后,我想研究家乡的农耕文化、历史传说,在文化、历史方面,为美丽乡村建设尽绵薄之力。
新阅读:感谢您接受本刊采访,也祝愿您的美好愿望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