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锋
作为人类遗产,大运河不仅是规模庞大的航运工程体系,同时又是规模巨大的文化遗产廊道。当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运河沿线城市的热门话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离不开对运河书香文脉的传承。本文拟对大运河书香文脉资源进行梳理,并对大运河书香文脉的传承与弘扬提出建议,希望能对读者了解大运河文化,阅读大运河,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有所裨益。
大运河文化的特征
大运河文化是运河经济的繁荣所带来的运河城市的兴起、文学艺术的融合、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所形成的多元一体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思想领域的合成。本文讨论的运河文化范畴为中国大运河的范畴,包括隋唐大运河、元明清大运河和其延伸段浙东运河。
笔者认为,运河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交流。大运河首先是为了漕运的目的而修建的,大运河的原始功能是运输,而货物运输与人的流动,带来了文化的交流,这才有了大运河文化。大运河在千百年的疏浚、修筑过程中,其流经的各个城市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在为沿线城市提供着地理、交通、经济与文化联系的同时,也促使运河两岸的城市自身不断发展,形成了一个以运河为渊薮的城市共同体。经济上联系着南北、东西,在文化上横贯着京津、燕赵、齐鲁、淮扬、江南、中原等区域文化。
大运河作为我国古代贯通南北的唯一交通大动脉,不仅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而且在其发挥重要作用的过程中,吸纳沿线各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明成果,积淀形成了内涵深厚、千姿百态的运河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而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文化和中外文化的大交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运河文化以其博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吸收了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西楚文化、吴越文化的精华,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文化无论是在物质文化上还是精神文化上,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因此,运河文化不单是一种乡土文化或商业文化,而是一种以交流、开放、融合、进步为特点的动态文化。而这一特点也为大运河书香文脉的传承带来了渠道与便利。
大运河书香文脉资源解析
大运河沿线除了留下众多的物质遗存外,还有丰富的书香文脉资源。
运河与书法
隋唐时期,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快速发展,这离不开大运河的作用。科举考试制度的推行,书法作为一项基本的应试项目,极大地促进了讀书人学习和练习书法的热情。随着大运河的贯通,书法艺术得到广泛的交流,造成了隋唐时期中国书法史上的空前繁荣,出现了许多书法大师,如隋代的智永和尚,唐代的贺知章、张旭、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李邕、徐浩、怀素、孙过庭、柳公权,以及五代的杨凝式等。盛唐时期,扬州、苏州等地依运河之便,经济发达,文化昌盛,除张旭、怀素外,留名书法界的还有扬州江都的李邕,苏州人孙过庭,泰州人张怀瓘。张怀瓘将中国书法字体分类为十体,是现今将汉字分为真、行、草、隶、篆五体的重要基础。颜真卿曾在运河边的德州平原任太守,故称“颜平原”。
“宋四家”苏、黄、米、蔡中苏东坡长期在运河沿岸任职,足迹遍及江南运河边多个城市。米芾居住在镇江时创作了《甘露帖》,把运河边米芾住宅的境况描写得生动传神。元明清三代运河流域的书法名家更是人才辈出。元代,赵孟頫、鲜于枢都是在元大都任职,后来鲜于枢被贬定居杭州。明代吴门书派。明代中期运河边的苏州周边出现了徐有贞、沈周等一批书画家,力主上接唐宋,远接魏晋,后有祝允明、文徵明等推动和带领,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吴门书派”。旷古奇才徐渭,绍兴人。自评:“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运河与绘画
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现存最出名的反映运河主题的名画,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这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图。他是山东诸城人,少时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入为画院翰林,徽宗时完成《清明上河图》。他抓住“清明上河”这一主题,把民俗节日、市民生活、市场盛况与滔滔运河结合起来,绘出这一传世名作。此画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突出了城郊、运河、城市三个主要部分,人物上千,风光数十里,三教九流,七十二行。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同时,对研究我国历史学、社会学以及古代建筑者具有重要的价值。
“元四家”的书画。元代,人物画、花鸟画走向低潮,而山水画却达到高峰,著名的为“元四家”,这是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的合称。指赵孟頫、黄公望、王蒙、吴镇四人。赵孟頫为浙江吴兴人,是宋画向元画过渡时期的画家,具有开风之功。他精通诗、书、画、经。传世画作有《三马图》等。书法作品更为后人推崇,世称“赵体”。黄公望曾为道士,寄情山水,故山水画的造诣极高。其画笔势雄伟,苍茫简远,传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和《九峰雪霁图》等。王蒙亦为浙江吴兴人,他的山水画,融各家之法独创一格,取景多山重水复,屋宇人物点缀得宜,被明人董其昌誉为“天下第一”。吴镇为嘉兴人,善画山水竹木,笔力劲爽。代表作有《渔父图》,在山水墨色的深沉中,渔父高士的宁静与平淡溢于画作。
吴门画派。其代表人物为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等。沈周是明初的书画家,是吴门画派的创立者,他在摩习前人作品的基础上自成一格,在技法上有超越前人的突破与创新,技法与题材都十分宽泛,成为后世书画家竞相膜拜的一代宗师。文徵明、唐伯虎都是出自沈周的门下,文徵明发展了沈周笔墨中雅致清淡的一面,唐伯虎则结合工整缜密的宋画风格,发挥了沈周秀丽清新一面。仇英属于当时的匠人,出身漆工,画风接近唐伯虎。吴门画派的成就在于重“技”转向重“文”,各位画家均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兼擅诗文书画,长于各类题材,所以形成一代画风,使宋元以来的“文人画”得到全面的发展。
扬州画派。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在扬州地区活跃着一批来自全国的风格各异的职业画家,在中国的绘画史上,这批画家领风气之先,讲求创新,以水墨写意技法表达画境,而且,几乎都是诗书画全能,这些画家是汪士慎、郑板桥、高翔、金农、李鳝、黄慎、李方膺、罗聘、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等人,后世或将其中八人称为“扬州八怪”,在绘画史上归于“扬州画派”。
大运河与诗词小说
发达的经济,迷人的风光,五光十色的民族风俗是大运河成为文学艺术的摇篮,许多历史名著的作者诞生在运河岸旁,如《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都诞生在这里。中国的文学史,似乎也与中国的地形地貌有关,山川与诗歌共生,小说与大河流传。中国的“唐诗之路”就是基于隋唐大运河背景之下的文化之路。有不少文人记述运河沿岸的故事,写出了《红楼梦》《金瓶梅》等不朽的戏曲小说。
大运河与戏剧曲艺
运河带动南北民歌曲艺相互交流。早在明朝时期,南方各省的民歌就已经沿着运河传往北京,据《中国曲艺志》记载,“明朝时北京各种小曲的来源,除北京民间曲调外,最重要的是沿着运河北上的南方各省的民间小调”,与此同时,北方民歌也沿着大运河传往南方各省,“在这期间,产生于北方的《寄生草》《哭皇天》《打棗杆》和流行于湖广的《罗江怨》等曲调通过大运河和长江的船歌,相继流入江苏”。南北民歌沿运河的传播必然造成南北民歌及曲艺的相互交流。南方评话和北方评书在清初得到丰富发展,南方评话包括扬州评话和苏州评话,扬州因为处运河运输中心和经济中心,历史悠久,艺人众多,且各有绝活。苏州评话活跃于东起上海,西至常州,北起常熟,南到杭州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北京八角鼓出现在扬州街头。乾隆年间北京兴起的说唱艺术较有影响的是八角鼓和子弟书。八角鼓原为一种打击乐器,作为说唱艺术品种出现约在乾隆中叶以后,最早以岔曲命名。清朝中叶,北京八角鼓沿运河传入了山东、江苏等地。《中国曲艺音乐集成》记载,“北京的八角鼓,是清代满族八旗子弟在乾隆年间创始的一种曲艺形式,这种曲艺形式因伴奏使用八角鼓而得名”。据研究,北京八角鼓传入山东的途径有两种,其中之一便是沿大运河经临清传入聊城、济宁等地。聊城八角鼓约在清中叶由北京沿大运河传入,济宁八角鼓的传入时间与聊城大致相同。同样在清中叶,八角鼓传入南方重要的运河城市扬州,清中叶张微桢有《湖上竹枝词》:“忽听鼓声敲八角,游人争爱本京腔。可见这时八角鼓已经在扬州出现。”清乾嘉年间由北京流传到鲁西的八角鼓,民国时期在聊城、济宁两地仍有人演出。明清时期各地的民间小曲、小调互相融合,在各地形成特色鲜明的地方曲艺,如临清时调、北京时调、天津时调、济宁平调、扬州清曲等。
明清昆曲北上。冯丽娜在《京杭运河与我国南北音乐文化的交流传播》中写道:“明清时期,影响全国的戏曲四大声腔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均出自南方,资料表明,它们的北传,大运河起到了重要的传播作用。”由于大运河是贯通我国南北的重要交通动脉,其流域商品经济繁荣,流动人口众多,具有音乐传播的良好的外部条件,因而大运河的通行带动了昆山腔和弋阳腔的北传。弋阳腔由此在河北兴起。据沧州史料记载,有清初,兴济曾出现大量长亭弋阳腔班,由安徽、江西的商人组织在运河沿线进行常年的演出。
京剧徽班进京。公元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各地照例要组织戏班进京贺寿。其中就有来自扬州的高朗亭带的三庆戏班。戏班从扬州登上平底船,沿着大运河进京而去。三庆班的人马可能没想到,他们的贺寿演出竟成为在北京的扬名立万之作,并在演出中打磨出了京剧的雏形。高朗亭之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戏班相继乘船沿运河北上进京,这些戏班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故名徽班。在演出过程中,六个戏班逐渐合并为四个,史称“四大徽班进京”。 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徽班不断在运河流域南下北上,到处巡演,在演出中不断吸收各地民间戏曲的精华,风格也逐渐清晰定型。形成了以皮黄为主,兼熔昆腔、吹腔、拨子、罗罗等地方声腔于一炉的新剧种,其曲调优美,剧本通俗易懂,故而受到北京观众的热烈欢迎。渐渐地,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始称“京戏”,也叫“京剧”,如今已成为中国的国粹。
大运河与科技书籍
运河流域是古代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地带,自然也是古代中国先进的科研文化中心。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了大运河的滋养,变得如虎添翼。代表中国古代文明的四大发明,主要就是在运河沿线的城市完成,古代许多科技书籍也是在运河沿线产生的。
大运河对天文历法的影响。运河沿线的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沈括晚年归退后,居住在运河畔的润州(今镇江),卜居处以“梦溪园”为园名。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既是元代大运河开凿的主持者,又是天文学家,他先后创制和改进了简仪、高表、仰仪等10多种天文仪器。他在实际观测的基础上,编订了中国当时最优秀的历法《授时历》,创立了招差法和孤矢割圆术,精确而圆满地解决了古历中定朔、闰月安排和二十四节气安排以及预推日、月食日期、时刻和见食情的四个主要问题。
大运河与医学著作。我国古代的医学(又称中医)很发达。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和华佗,活动范围主要在运河区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书)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尊张仲景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麻醉药,适用于外科手术。这一发明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记录了八百多个药方,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是“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明朝的李时珍用了27年时间,对中国古代医学进行了一次完美的总结,写成巨著《本草纲目》,里面记载了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有图解有注释,考订详细,全面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大运河与农业专著。作为古代农业的发达大国,我国古代农学更是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水源充足、得天独厚大运河区域更是典范。除了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农耕和灌溉方法、水利工程外,还留下了杰出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是北魏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元代王祯的《农书》兼论南北农业技术,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籍。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又贯穿着徐光启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
大运河书香文脉的传承弘扬
大运河沿线的书香文脉为运河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重要的资源、灵感与思路。切实保护和传承好大运河书香文脉,不仅具有丰硕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
传承运河书香文脉,推进运河文化传播。要在重要运河阅读遗存设立标志牌和解读牌,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展示运河遗产点历史演变及其真实性、完整性和突出普遍价值,让市民和游客了解并尊重悠久的大运河文化。要利用运河阅读遗存建立书房、书店等阅读空间,使古老的运河书香文脉继续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挖掘提炼大运河文化价值,建设新的运河书香文脉。要通过加强对运河书香文化的挖掘和提炼,构建新的运河书香文脉。电子工业出版社的“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出版工程”、《中国大运河百问》,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运河遗产》《中国大运河文化》,凤凰出版集团出版的《中国运河志》等一批研究运河的成果,体现了介绍运河知识、传播运河文化、促进运河发展、践行运河保护的理念。传承运河书香文脉需要对大运河遗产价值与精神内涵作深度梳理与挖掘,形成一批论文、丛书等研究成果,引导全社会研究运河、传承运河文脉,打造书香运河。
利用运河书香文脉资源,发展运河文化产业。运河书香文脉资源是做好运河文化产业开发工作的基础。要聚合大运河沿线的文化元素发展相关的运河文化产业,如利用运河书香资源开发文创产品,设计旅游纪念品。运河文化的研究项目、宣传推广项目、公众参与项目、教育项目、展示和旅游项目等都离不开运河书香文脉资源。通过发展运河文化产业,发展运河文化旅游业,促进运河书香文脉的弘扬。
作者系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