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鹏 张梦影 张楠
摘要 本文阐述了亳州市谯城区设施农业发展情况,从连作障碍严重、产业化水平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谯城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设施农业;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建议;安徽亳州;谯城区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2-015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亳州市谯城区设施农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区委、区政府“稳定蔬菜总面积、扩大设施种植面积,提高产品质量、创造知名品牌”的要求,近2年在设施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更好地推动全区设施农业发展,对全区22个乡镇种植基地进行了走访、座谈,开展了调研。现介绍如下。
1 发展情况
1.1 设施农业面积逐年扩大
近几年,在谯城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全区设施农业面积已达2.4 hm2,仅2018年新建超大钢架大棚基地2个,占地1.5 hm2;日光温室棚基地4个,建造日光温室67座,占地近26.7 hm2;双层钢架棚基地61个,建造大棚2 410个,占地近 200 hm2;普通阳光棚基地12个,建阳光棚104.26 hm2,占地近120 hm2。设施农业面积的扩大,为全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种植品种不断多样化
谯城区前几年设施农业种植的品种主要是黄瓜、苦瓜、西红柿、辣椒、西瓜等常规品种,近2年谯城区不断引进新品种,哈密瓜、甜瓜、葡萄、草莓、火龙果、黄秋葵、花卉等新品种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谯城区哈密瓜种植面积逾66.7 hm2,草莓种植面积达100 hm2,火龙果种植面积近6.7 hm2。品种多样化,为产品适应市场需求奠定了基础。
1.3 種植效益不断提高
2018年日光温室种植的黄瓜、苦瓜每棚(100 m长)收入7万元左右,普通阳光棚种植的土豆收入达6万元/hm2。2019年牛集蒋楼富农家合作社新建的日光温室(100 m长)平均收入10万元,最高达15万元,普通阳光棚种植的土豆收入9万元/hm2,城父河西园华福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棚土豆最高收入13.5万元。2019年新建的双层钢架阳光棚收入比较可观,5月底仅第1茬西瓜、哈密瓜收入就达7.5万元/hm2左右,龙扬王红彬家庭农场种植的西瓜最高达12万元/hm2,龙扬张彪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西州蜜25号哈密瓜收入逾15万元/hm2。谯城区设施农业的效益不断提高,增强了人们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1.4 设施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谯城区以前的一般阳光棚都是单层跨度5 m以内的冷镀锌钢管或竹竿棚,抗雪抗冻能力差,自然风险大;近2年发展的大棚不仅是热镀锌国标钢管,而且多是跨度9.5 m以上的双层棚,甚至是单棚占地0.7 hm2以上的特大钢架棚,显著提高了抗雪和抗风能力。
1.5 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近2年谯城区不仅引进了大棚王小型拖拉机、田园管理机、土豆采收机等多种适合棚内作业的小型农业机械,而且引进推广了日光温室、特大棚、双层棚全自动通风系统和全自动精准施肥系统等,提高了设施农业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益。
2 存在的问题
2.1 设施种植重茬,土壤连作障碍严重
设施栽培连年种植,造成土壤微生物种群改变、土壤结构破坏和次生盐渍化等连作障碍的发生,特别是草莓、瓜类等作物重茬种植,土传病害不断扩大加重,严重影响了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1]。
2.2 设施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水平低
目前,谯城区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较少,合作社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在生产中重产量、轻质量,造成销售困难。品种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造成收益不稳定、抗风险能力不强等。
2.3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信息服务薄弱
目前,谯城区设施农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服务体系组织形式、数量、范围、质量都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要。服务仅限于产前、产中的生产资料供应服务,而对生产技术、产品销售、市场信息及资金服务等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2]。
3 建议
3.1 注重规划,有序发展
要按照积极推进、有序发展的原则,把发展设施农产品与发展时令农产品、错季农产品和名特优农产品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政策,为谯城区设施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2 完善设施,强化服务
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导和鼓励农民采取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集约化基地生产。坚持把基地建设同农业园区建设、特色经济、产业化经营和民营经济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一批成规模、有区域特色、不同类型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3]。
3.3 以质量安全为中心,加强监管
加强农药、化肥、植物激素等污染源的综合治理,积极发挥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市场监测监控体系,有效推进谯城区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3.4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水平
通过聘请专家和技术骨干,围绕设施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全面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把培训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把室内培训与田间考察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广大菜农的自身素质[4]。
4 参考文献
[1] 张德勇.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家参谋,2019(19):36.
[2] 彭澎,梁龙,李海龙,等.我国设施农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J].北方园艺,2019(5):161-168.
[3] 张震,刘学瑜.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15,36(5):64-70.
[4] 潘玉凤.青州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