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20-03-16 03:34李稳元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互助组德育课对分课堂

李稳元

一、中职德育课教学现状

现行中职德育课程经2009年课改后的三次修订,虽然内容源于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但目前中职学校教育急功近利,普遍“重技能,轻德育”。作为中职学校的公共基础课,德育课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以致中职学生对德育课并不重视,德育课老师自然也没有专业课老师地位高。德育课堂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原因诸多:

一是教学场所固定、方法陈旧。由于中职德育课是理论课,不像专业课有实训中心可以进行实践教学,德育课只能固定在课室上课,学生缺乏实践过程,无法领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虽多数德育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上能借助多媒体平台,展示未能及时更新的旧版本课程,但往往案例缺乏创新,老师就像一个放映师,依然是照本宣科地展示和阐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与学生没有太多的互动。

二是网络新闻媒体功利化。随着信息网络和社会生活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为了赢得观众,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某些媒体肆意进行社会负面消息报道、炒作明星緋闻、渲染离奇生活方式,散布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等思想,内容庸俗、夸张失实,价值取向偏离,对社会和青少年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助长了学生不劳而获的心理,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偏离,导致部分中学生的“三观”不正。

三是教育效果滞后、约束力有限。教材内容更新和修订滞后,教育内容形式固定,教育约束力有限,使得德育课教育的成效不足,对中职学生的教育与引导难以全面实现。

唯有创新德育课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德育课堂教学走出目前的困境。作为德育课教师,应结合当前德育课改实际,加强对德育课的教学研究,勇于承担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重任。

“对分课堂”是当前重点推广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这一模式运用于德育课堂,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在思想认识和学习生活中产生的问题,是提升德育课堂教学实效的良好途径之一。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德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

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首次提出“对分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它的显著特点是在强化学生的个性化吸收基础上,采用“隔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觉接受和内化。由于在时间上分为三个过程,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因此“对分课堂”也简称为PAD课堂。

(二)“对分课堂”的创新与优势

1.师生角色定位与转换合理有序

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环节角色转换不同。在课堂教学的三个过程中,讲授时,教师只是知识讲授者,学生是知识接受者。内化吸收时,教师是评委,而学生是问题的发现者。讨论时,教师是组织引导者,学生则是知识的碰撞者。每个环节师生角色有序转换,既不能越权,也不能越位,否则会偏离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

2.教与学核心关系巧妙调整

对分课堂通过对教与学核心关系的巧妙调整,使课堂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系统性转变,不仅能确保学生学到学科理论知识,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了学生乐学善学、勤学反思、批判质疑、总结分析、实践创新以及组织合作的能力。

3.经济实用操作简单

运用对分课堂,教材大纲不变,教学进度不变,不受场地、资金、设备、技术、人员限制,在原有的场地随即采用,经济实用,操作简单,效果立竿见影,随即见效。

4.符合中职学生的性格特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学生受多元价值观和社会主流思潮相互交融冲突的影响,尚未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恰好中职生成长于信息碎片化时代,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个性张扬,善于表现自我、渴望关注、排斥说教,学生专注力难以持续。

“对分课堂”是主张课堂时间对半分的双向交流沟通模式,课堂一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成为主体,可在一个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内化吸收和讨论,适合中职学生的性格特征。

(三)“对分课堂”在德育课堂上的实践

1.坚持协同共进理念,构建课堂学习互助组

课堂学习互助组是由结构层次不同的学生共同构成的一个学习小组,围绕共同的学习目标,全员全过程协作共进,通过互助组成员课内外的合作与对话,共享教师和互助组成员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共识、共享、共生协同发展。

课堂“学习互助组”的建立是开展“对分课堂”讨论交流教学环节活动的载体。组建4~6人为一组的学习互助组,要根据班级规模、尊重学生意愿、结合个性特点、了解学生学习背景、注意性别比例。学习互助组成员结构层次均衡,有利于同组学生之间、互助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同时推选1人任组长,小组负责人组建好小组微信群,便于课前课后学习任务的布置和交流。

2.精心预设教学流程,确保课堂教学井然有序

教师在“对分课堂”设计中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精准把握教材重难点,寻找适合教学对象的切入点、追踪与知识点相关的时政热点,规划好课堂上讲授的具体内容,明确课外微信群交流的内容范围,选定互助组课堂讨论方向与话题,随机讨论交流学生发现的问题,提供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以强化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成效。

在教学设计中,课前要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指定学生需要阅读的书目及查阅的相关网站,课堂讲授时将内容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具体通俗化地传授给学生,讨论时即时做好互助组信息反馈。只有做好了课前充分的准备,学生在课堂讨论交流中才可能得出真知灼见,讨论交流时有话可说、有思可辩,才能确保课堂教学井然有序。

3.授课形式灵活多样,彰显课堂生命力

要想提高德育课程的吸引力,增强德育课感染力,就必须立足于学生生活经验,丰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好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网络资源、学科网站、音像视频、演示文稿、Flash动画等数字化教学资源,融合音乐、体育、艺术等专业学科知识武装德育课堂,给学生全新的课堂感受。充分利用教材設置的“相关链接”“名言”“互动在线”等栏目,结合教材图片和漫画,通过图文并茂、体例活泼的教学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把理论观点和知识的阐述寓于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涯之中,给学生创造参与、体验、感悟、内化和提升的机会,使德育课堂真正成为高效课堂。开心的学生、快乐的教师、活泼的课堂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赋予德育课堂无穷的生命力。

4.实时监控讨论过程,增强学生参与热度

“对分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讨论与交流环节,教师要监控、组织、引导好整个讨论交流过程,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避免讨论话题无人应答而可能出现长时间的冷场,和讨论交流主题方向偏离而可能出现的教学无序,以致课堂讨论与交流形同虚设。因此,教师在讨论交流环节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参与热情,善于肯定学生的主动学习态度,及时评价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倾心营造和谐师生关系,通过“对分课堂”的交流讨论实践,让学生在“共学、共悟、共享”过程中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和正确的“三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破解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玩手机、睡觉”的困境,为中职德育课营造一片朗朗晴空。

三、结语

“对分课堂”教学新范式符合当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为个性化时代的教育变革开辟了新的路径。“对分课堂”在中职德育课堂上的应用,有利于推动德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提升中职人才培养质量。

为更进一步改进中职学校课堂教学品质,我们还需要不断研究与完善此模式,让“对分课堂”顺应人性,张扬个性,更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构建民主对话、自由开放、和谐舒畅、生机勃勃的德育课堂,才能使德育课真正产生实效,发挥德育课原有的“直入人心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互助组德育课对分课堂
柳青的创业史
祖孙“互助组”创业温暖人生路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国际小母牛项目实施中农业综合服务探讨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浅谈微课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平山青年团组织互助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