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配豪
黄骅人过年,面花是标配。一进腊月,河北省黄骅市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紧着蒸面花准备过年。人们拿出模子,和面、揉面、把面分成大小不一的剂子,再一一按到模子中,轻轻一磕,面团团转眼间就成了公鸡、桃子、鱼、小兔等各种图案,都是吉祥的寓意。
蒸制面花是黄骅民间的传统节日习俗,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资料记载,永乐二年,一群穷苦人自山西洪洞迁徙至此,在渤海之滨扎根繁衍。由于本地盐碱土质,粮食产量很低,人们食不果腹,面粉尤显珍贵。逢年过节,祭拜神灵祖先,人们拿不出像样的供品,便用平日舍不得吃的面粉,蒸制成鸡、鱼、麦垛、刺猬等形状的面食,作为供品敬奉,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幸福吉祥。
伴随这一习俗的盛行,能工巧匠们雕刻出专门制作面花的木质模子,供人们使用。木质面花模子的使用,丰富了面花的艺术内涵,大大提高了面花的观赏性。
为保护这项传统文化,黄骅面花制作技艺于2009年成功入选河北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目前,黄骅面花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在沿用老肥发面、手工搕花等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从面花形制、材质等方面进行创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黄骅市一家面花制作工厂加班加点制作面花,供应春节市场,图为刚出锅的鲤鱼形面花,有着吉祥的寓意。
2010年,30多岁的孙建军从运输业转到食品业,创建河北帝鉴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做黄骅面花。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在管理上,孙建军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以求区别于小作坊。然而,第二天,孙建军接到的却是面花长毛的投诉,以及几万元的损失。
走访了一年多,孙建军终于弄明白面花“长毛”的原因。原来,之前公司虽向着标准化生产靠拢,但还是有所欠缺。比如水就得用纯净水,还有保质期这一系列的问题,孙建军统统没有考虑到。面花是黄骅人饭桌上常见的吃食,但要产业化生产,则需用更加专业、严格的标准,那批面花“长了毛”,却让帝鉴的发展方向清晰起来。
痛定思痛,孙建军给面花定下了“精”与“净”的标准,并通过不断变换花样,让面花在小众市场中有了更多的发展。
将面花和水果蔬菜结合,生产出不同颜色、口味的面花,是黄骅面花产业发展的另一亮点。作为果蔬面花的创始人,黄骅市羊二庄镇孟二庄村电商服务站站长辛美琳推出了一款十二生肖面花,包含有菠菜、南瓜、紫薯等材质,主打健康卖点,定位儿童市场。
相比面花市场的红火,面花模子的雕刻技艺却境遇尴尬。作为这项省级非遗的传承人,高殿华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这门手艺能养得住人,并得以传承”。
在羊二庄镇高官庄村,一百多年来默默传承着“面花模子”雕刻。这项技艺由村里的高姓人创造并世代沿袭,手艺人运用直刻、斜刻、平抢等雕刻刀法,将寓意吉祥的花、鸟、鱼等动植物或其他图案凹刻在木板上,制成模子,供蒸制面花使用。2009年,面花模子雕刻技艺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而作为第四代传人的高殿华也成为公认的“接班人”。
黄骅人还要为蒸好的面花点上红点,为来年祈福。
13岁那年,高殿华开始向木匠出身的伯父学习面花模子的雕刻技艺。15岁初中毕业后,他开始在村里的木器加工厂尝试在家具上雕刻花纹、图案。因为痴迷面花模子雕刻,高殿华不断钻研,不仅制作出30余种雕刻工具,还将传统的雕刻图案丰富到了近200种。高殿华选材全部采用东北兴安岭的柳椴木。细腻的木质、清晰的纹理,这样的面花模子拿在手里,怎么看都更像是一件艺术品。
2013年,央视《沿海行》节目对黄骅面花作了报道,高殿华的面花模子雕刻技艺开始为外界所知。起初,只有黄骅的几家面花食品厂和周边县市的买家订购,随后高殿华的业务迅速向外辐射,甚至吸引到很多外省市的订单。去高殿华家之前,记者想象过他们一家人住在宽敞大屋里其乐融融。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三间土坯房,另加两间小偏房。破败的景象和他头顶上“民间艺术大师”的光环相去甚远。“我这老房可是宝贝,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高殿华笑着说。
现在,高殿华夫妻俩又在为如何传承发展壮大面花模子雕刻技艺而发愁。他们家中有两个孩子,可谁也不愿意从事这份“既辛苦又不挣钱”的工作。
有时候高殿华夫妇手头的订单忙不过来,也试着想找些帮手。他们也曾免费招收徒弟,想要扩大自己的队伍,无奈清贫的生活成了“绊脚石”,徒弟们大多没有坚持下来。高殿华虽然也把技艺传给了儿女,但孩子们也没有接着干这行。“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盼着孩子们能通过这门手艺,把日子过得好一点。这样,面花模子的雕刻技艺才有希望传承下去。”高殿华说。
高殿华时刻不放弃自己的努力,从2014年开始,他和妻子走进黄骅市高官庄中心校和羊二庄中心校,为孩子们无偿传授面花模子雕刻技艺,让更多孩子有机会了解并学习这项非遗技术。
如今,黄骅面花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市里共有各类面花生产企业100余家,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了解、喜欢、食用黄骅面花,这是这项传统技艺传承和发展的基础。随着面花市场的不断拓展,相信有更多的人能通过面花品尝到黄骅味道,感受到民俗魅力。”黄骅市文化馆副馆长黄亚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