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珍,丁文胜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510430)
党的十九大绘就了新时代伟大梦想的宏伟蓝图,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明确要求,“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对相关教材修订工作,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政治认同由建构到成熟的过渡期。推进十九大精神的“三进”工作,将十九大报告内化进入大学生精神世界,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顺应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精力充沛、个性张扬、探索意识强,思想主流积极向上。在新媒体时代,由于受生活经历和价值多元化、网络化环境影响,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学习动力不足,对社会问题认识容易走向极端。要推动十九大精神入耳、入脑、入心,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就必须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打破传统的静态化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的动态化。所谓“动态化”教学相对于“静态教学”而言,是指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及考评体系的动态化实施,将十九大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和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理论认知、爱国情感、理想信念的深化与进步,并有效转化为自身的积极行动。具体而言,动态化的教学实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十九大精神“进教材”是“三进”的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内化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依托和关键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理论性、政治性、政策性强等特点决定了该课程具有动态性特征。这种动态性首先体现在根据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的变化,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最新成果融入到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以增强其时代性与鲜活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内涵,也最能直接体现十九大精神。十九大报告内容丰富,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各个方面,与“概论”课程体系、叙事方式及理论逻辑高度吻合。2018 版“概论”课新教材将十九大报告精神较好地融入到新教材体系中。尤其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核心内容单独列出来进行系统论述,并将其与继毛泽东思想模块、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模块并列展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脉络。三大模块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使得课程体系更加完整、脉络更加清晰。而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到的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背景、重大影响和国际评价,以及“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实现路径也都很好地融入教材。通过清晰的描绘、透彻的讲述,让学生对过去五年成就和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产生强烈共鸣,也会让刚刚成年、理想信念模糊的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油然而生。
十九大精神“进课堂”是“三进”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直观、感性的表达与叙事,缺乏理性、客观的思考与分析。同时,由于受就业压力和实用主义思潮影响,对课程重视不够。推进课堂教学的动态化实施,通过生动形象、深刻透彻的理论教育让学生的爱国情感更加萌动,理性分析社会问题和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并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升华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道路认同、制度认同。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融入十九大报告描绘的美好愿景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寄语,强化大一新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018 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第一时间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等十九大中的一系列新论断融入教材,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希望和崇高的使命感。
首先,要以问题为导向,突破知识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思维,把理论知识和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彰显思政课教学的生活价值,把十九大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人生信念和行动指南。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关注现实,释疑解惑,而非简单的理论知识传授过程。因此,“概论”课教学必须有聚焦点和现实关怀,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尊重思政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切忌“填鸭式”灌输教育和“命令式”强迫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弄通和把握理论本身的问题链外,还需了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关注热点,并将这些疑点、热点问题引导到与教学目的一致的一般理论问题上来。实现由一般原理到具体问题,再由具体问题升华到理论问题的认识路径。要将十九大报告的内容与现实社会状况相对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困惑、职业发展结合起来。比如,在讲授“概论”课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时,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线,讲清楚党的十九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讲清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及其变化的根据,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追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树立为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4]
其次,由传统的静态教学设计走向动态教学设计,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策略等元素进行优化组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注意教学设计的对话性和沟通性。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在授课过程中,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经验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与十九大报告内容进行有效沟通,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文件精神和教学内容。通过十九大精神交流分享会、读书分享活动等多种形式,结合学生自身经历和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实践教学设计,将老师“课上讲”和学生“课下做”统一起来。可以通过主题参观、社会调研、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进行体验教育,让学生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和取得的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5]
再次,活化教学语言,把理论讲实、讲活、讲透、讲出时代感,把思想高度、理论深度和情感温度有机统一起来,确保学生学懂、弄通、做实。
推进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学生内心,切忌照本宣科、机械讲解、脱离实际。除了做到“教材系统更新、教案动态充实、讲义及时跟进”之外,还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使抽象的理论化的语言更接地气,建构有效的话语解读机制。唯有以真理的力量说服人,在教学中以生动的语言和新鲜贴切的素材吸引人,在生活中以人格的力量感染人,才能形成良好的的教育效果和内化效果。
最后,教学案例要鲜活新颖,增强时代感、吸引力和说服力。
由于十九大报告的理论性、政策性很强,如果只顾干巴巴的讲理论,就很容易自说自话,不但学生难以接受和认同,反而有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要虚实结合,用新颖的配方和先进工艺精心打造一场精神文化盛宴,让学生听起来有滋有味。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让事实说话,让数据发声,注意真实性、普遍性和时代性,注意教学案例的动态化更新。注重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学习、交往和职业发展实际的事例,让课堂教学接地气、聚人气。做到既严肃又活泼,善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和方式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可以运用《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习近平治国理政》等辅导材料,精心选取《辉煌中国》、《将改革进行到底》、《大国外交》、《大国治贫》、《强军》等电视专题片或自媒体优秀视频作为教学案例。
十九大精神“进头脑”是“三进”的最终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00 后”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多是“网生代”、“拇指族”。内化十九大精神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信息化平台,突破时空限制促进师生互动,利用学生手中的智能手机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和讨论,把教师教学的过程变成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新媒体新技术可以增强教学的时代感和学生的参与感,促使教师对教学要素重新组合、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完成由“知识体系”向“问题链”的转化。在理论讲授、问题讨论、知识检验、实践教学等环节中借助易班、云班课、QQ 群、微信群等互动软件平台创设教学情境、引出问题、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将问题探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内容与新媒体新技术高度融合,全过程增强教学针对性。[6]
再者,对内化效果的评价是一个长期的相对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构建科学化的评价体系最大程度地测量内化的真实效果,以评促教,以评促化,评教结合,相互促进。十九大精神的内化效果不仅仅限于理论认知和情感认同方面,还体现在学生学习、生活或工作的实践中,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要实现评价体系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动态化,形成一套理论知识测验、道德实践能力考察、政治认同态度评估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可以举办以十九大精神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课堂作业汇报和展示,或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和兴趣点,要求学生创作反映十九大精神的文艺作品,也可以设计问卷对十九大精神学习状况进行调查,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社会实验的方式对学生毕业后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持续关注和调查,以检验其学习内化效果。此外,还应使评价指标更加立体和多元化,把对学生的评价从单纯的课堂和学校表现扩大到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实践中,更加全面地反映和评定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有利于学生在更宽广的生活层面形成道德认知,规范道德行为,提升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