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守达
(广西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广西河池市都安、大化、巴马一带聚居的瑶族,自称为 “努”(当地瑶语汉译音),意思是 “人”,因此学术界称之为 “布努瑶”。这一共同族称反映出这些瑶族人应该具有共同的称呼自己为 “努” 的祖先,“努” 至今具有族群身份认同的话语作用。经调查发现,这些瑶族人最为原始的共同女始祖是 “密洛陀”。“密洛陀” 作为家神始祖来供奉,家家户户在房子中必设有或标记有她作为家神的祭祀位置,其他所有的神都可以归于此位,人由此位置即家神之所生出,死后也要归于此位置,这就形成当地瑶人一种非常特殊的生死一致的观念,因此民间普遍认为人死并没有什么可怕。其中,“密洛陀” 是第一位家神,称之为始祖母,民间一致说法是人是从她那里生来,死后也回到她那里去,阴阳一切均由她来掌管,这就形成了以密洛陀为核心的家神制。
布努瑶民间一切以密洛陀为核心,其他所有家神都以她为主导,要做什么事情和怎样去做,都必须由密洛陀来指示和规定,但密洛陀毕竟是祖先神,不能在阳间实际掌管和主导一切,而阳间能担任此大任的是大鬼师,大鬼师如同原始社会时期的大巫师,替代家神尤其是密洛陀的意志或神意来处理重大事情,比如祭祀密洛陀、老人去世办理丧事以及各种重大活动等。相比之下,大鬼师之下还有小鬼师,专门处理民间一些小事情或小毛病,比如小孩发烧,就过来做一些法术仪式活动。在广西巴马布努瑶民间,如果男家主一个人开车出事故了,如车子翻倒并造成车子报废,而男家主受重伤,这是大事情,那么就必须在送医院后马上请大鬼师来做法,配合大鬼师做事的家族中长辈人员一起出动,赶紧去买一只活兔子、一只活公鸡、一只活项鸡,协助大鬼师在家里大门口处面向大门外祭祀招魂,然后到家门外面空旷处做法喂鬼,当场杀那只兔子和公鸡,撒其鲜血到香火和纸钱上,做法献祭。然后,当场煮吃兔子和公鸡,留下项鸡给大鬼师带回去孝敬祖师。这样折腾了一整天,男家主和家人也就心里安宁了,觉得恶鬼邪神不会再来干扰,也及时汇报给密洛陀等家神们并获得了护佑,不至于因为该事故殃及全家人。
根据这一传统文化习俗,我们可以总结出布努瑶民间家神制文化治理模式为:密洛陀等家神领导下的大鬼师和小鬼师,再加上配合鬼师做事的人(家族中长辈人员),形成传统社会管理体制。据观察,最为重要的是鬼师做法仪式,这是整个治理模式得以运行的基础,而这个仪式能够做以及如何做,关键又是鬼师的阴阳卦,布努瑶话叫 “顿堵”,也就是在每一做法仪式中鬼师不断念唱并打阴阳卦,如果卦面老是朝下,那么密洛陀或鬼神等不同意,就必须一直打卦,直到同意为止。另一种现象是,广西都安布努瑶民间鬼师唯一的做法道具叫“高”,即鬼师在山上捡一块小石头,用绳子系之,以之占卦。这实际上也是沟通密洛陀或鬼神等的一种占卦方式。布努瑶和白裤瑶民间,鬼师可以用鸡蛋(煮熟的也有) 来占卦,方式是:把鸡蛋放到瓷碗中打开来占卦,白和黄不同颜色、形状、味道等,均可以用来判断祸福吉凶等。不管怎样,凡是按照密洛陀等家神来处理各种大小事情的,鬼师都必须占卦,就是要明确密洛陀或鬼神等的意图,知道祸福吉凶是什么和为什么、怎么样,然后才能做法,告诉人们如何去做。值得注意的是,鬼师做法不能用铜鼓,但鬼师具体念唱做法时,要求家族中另派人在旁边敲铜鼓。为什么要敲铜鼓?这是因为铜鼓是神圣法宝,作为镇宅之宝,能辟邪。
我们在仔细调查中发现,布努瑶民间传统社会管理制度中还存在着一种起到特殊作用的人,那就是歌师。鬼师管白事,歌师管喜事。喜事必须祭拜密洛陀等家神,歌师按照家神旨意来唱歌和指挥大家办好喜事。总之,鬼师和歌师是整个布努瑶传统文化治理模式中不可缺少的通灵者和指挥官,密洛陀是总司令或大王,其他家神是司令(小王),家族中长辈人员均为各级将士或文武百官,构成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可以用公式描述为:密洛陀(大王、总司令)+其他家神(小王、司令)+鬼师和歌师(通灵者和指挥官)+家族中长辈人员(各级将士或文武百官)。由此可见,家族中长辈人员(各级将士或文武百官) 是绝对服从和配合鬼师做事的人,这些人被公认为家族长老级别的人,是家族日常事务的实际管理者,即他们必须绝对按照密洛陀等其他家神和各种规定来管理家族日常事务,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 “家族长老制”。显然,“家族长老制” 绝对服从和配合 “家神制”,或可以说,“家族长老制” 实际上是由 “家神制” 衍生出来的。这样一来,布努瑶民间传统文化治理模式实际上应该是:“家神制”+“家族长老制”。这种制度直接影响到比邻的白裤瑶,白裤瑶也采用这种模式来治理传统社会,但与布努瑶不同之处是另外再加上 “油锅组织”。
过去,政府或社会各界很少关注到一个民族或族群的重大节日对于该民族或族群的传统社会民主治理方面的巨大作用,更少有人去考究其中的传统文化治理模式。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这种重大节日的巨大作用,比如壮族的 “三月三”,壮族地区专门设定节假日进行庆祝活动,这对于促进壮族人民群众凝心聚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祝著节,是布努瑶最大的节日,也一样受到了重视,我们应该把它纳入到布努瑶传统社会管理制度中来加以研究。
密洛陀,传说是布努瑶人始祖母神(简称“始母”),她创造了天地万物和人类,是创世女神。她因病于农历五月廿五逝世,其亡灵于农历五月廿九归祖,布努瑶人于是定农历五月廿九为密洛陀的纪念日和祝寿日。每年农历五月廿五至廿九期间,瑶家杀猪宰羊,摆设盛宴,男女老少身着民族盛装,一起到既定场地祭祀密洛陀。传统民间祭祀密洛陀仪式必须由大鬼师来引领,仪式结束后,大家带上糯米粽粑、彩蛋等食品,纷纷赶到开阔的山腰或山口聚餐饮宴、敲打铜鼓、唱歌跳舞、射弩、捉迷藏、斗鸟、斗牛、赛马、男女青年对歌等,到了晚上, 老人们聚在火塘边, 唱密洛陀颂歌。——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布努瑶民间传统节日 “祝著节”,又称达努节、二九节、祖娘节,布努瑶人称之为 “瑶年”,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自宋代开始沿袭至今已有1000 年。“达努” 是布努土瑶语,是 “不忘记”、“怀念”之意,“达努节” 即怀念和纪念始母密洛陀的节日。在广西巴马布努瑶地区,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各村选出品行出众孩童1 名,作为祭祀创世始母密洛陀的 “拜童”;节前一个星期内,各户打扫卫生并保持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语言卫生,守禁忌,敬万物;五月廿八,各户带糯米、鸡蛋到 “拜童” 家蒸煮,并由年长女性酿制甜酒,用以祭祀;五月廿九,各户祭祀创世始母密洛陀(分屋外和屋内),然后各家各户男女老少着盛装,背着铜鼓,带上贡品,聚集到当地瑶族圣山——番岭山,由 “卜机”(当地布努瑶语,指德高望重老人、巫师或寨老) 率众公祭,念唱密洛陀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的古歌,让后人不忘始母恩德。公祭后,男女青年对唱山歌,以歌择偶,以歌传情;同时开展文娱竞技活动如射弩、斗鸟、打陀螺、赛马等。
由以上有关密洛陀和祝著节的描述中可知,祝著节属于布努瑶家神制传统社会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或缩影,因此发挥着传统文化治理的巨大作用。首先,祝著节是为了纪念和祭祀布努瑶始母密洛陀的,其中要求做什么、怎么做的规定均围绕着密洛陀来进行,体现出密洛陀作为第一位的家神祖先起到根本主导作用;其次,鬼师和歌师一起协作,鬼师带领众人公祭开个好头,歌师引领众人念唱密洛陀古歌为高潮,显示出鬼师和歌师共同贯彻执行家神制的具体过程;再次,德高望重老人、寨老等协助公祭,年长女性酿制甜酒来公祭,家家户户打扫卫生,保持卫生,守禁忌,敬万物等等,说明家族长老制在发挥作用;最后,公祭后,节日各项活动相继展开,对歌择偶以及各种文娱竞技活动,把节日推向另一个高潮,这是祝著节发挥家神制和家族长老制作用之后,所体现出来的人人开心、自由发展的传统文化治理功效。
祝著节所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治理功效实际上属于社会民主自治所形成的特殊的审美功效。社会民主自治,不是指个体在社会中任意妄为,随意为治,而是通过某种传统文化治理模式来获得人人主动自觉地践行某种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理念,目的是创造感觉良好的使其特殊的社会生活。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埃伦·迪萨纳亚克经过长期考察非西方民族传统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之后,指出:人类总是朝着适合进化发展的方面发展,并且使用各种文化手段和方式包装自身及其周围环境,使其特殊,从而获得某种审美的享受。我们认为,这一理论可以用来阐释布努瑶家神制和家族长老制以及祝著节的内在本质属性,布努瑶人并不因为家神制和家族长老制的管理方式而感到不适,相反,正因为有了这种传统社会管理制度,他们才更加团结向上,更加开心地生活,并且每天都朝着更美好的生活理想迈进!
首先,布努瑶传统社会以始母密洛陀信仰为核心,应该说所有的传统文化艺术都因此而产生和发展起来,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包装他们的身体和所有的环境,构成一种特殊的感恩尽孝的文化审美心理环境。感恩尽孝,实际上是关于 “孝道” 的审美文化活动,因为 “孝道”是所有社会美中最为重要或首要的活动,从根本上就已经注定了布努瑶家神制和家族长老制以及祝著节具有 “孝道” 审美文化治理的功效。
其次,布努瑶传统社会鬼师和歌师为通灵者和指挥官,在他们的带领和引领之下,构成了布努瑶特殊的传统文化民主自治的审美治理机制。一个民族是否有生命力,是否有美,要看其是否有某种特殊的情感性实践机制,那种通过统治意识形态或虚假话语的方式来规训或强制执行社会统治的机制,最终不可能更好地适合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我们也不妨设问:难道布努瑶这么传统保守的社会管理机制就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吗?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需要全新形态的先进文化来型塑人民群众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那么,什么是 “中国特色” 的呢?我们认为,不能因为传统文化表面上是传统保守的,就轻易地否定其中的先进性,如果传统文化具有民主自治并因此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就应当属于具有 “中国特色” 的先进文化,应当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来。我们认为布努瑶传统文化治理模式具有文化民主自治的审美治理机制,即能够让布努瑶人积极主动自觉践行 “孝道” 与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自我治理的机制,因此体现出真正的民主自治。
最后,促进民主团结,有助于提高民族文化自信自觉,个体和群体都获得一种审美自由发展的空间。近年来,全球当代社会和文化危机向我们显示出新的危机——信仰危机,因为在新科技革命和审美资本主义消费时代,人们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人机合一等生活环境中,越来越迷失了自我,如何重塑自我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这将成为有待研究的新时代前沿课题。布努瑶传统文化治理模式正好在这方面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可以通过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治理模式的重现发掘和现代转型,重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必不可少的。最近十年来,广西都安、巴马当地政府十分注重布努瑶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建设,特别是都安,已经打造出由政府、学者、旅游者、投资商、创承人和传统文化治理模式等多重组合的都安祝著节旅游文化品牌,让布努瑶优秀传统文化在最大范围内发挥出民主自治的审美治理功效。
总之,广西布努瑶传承至今仍然十分盛行的传统社会管理制度——家神制及其所衍生出来的家族长老制,集中以密洛陀信仰为核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进的传统文化治理功能,即通过家神崇拜与节庆活动如祝著节等文化习俗,达成人人和谐、安居乐业、团结安定的文化治理审美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