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文化根基:学理诠释与夯实路径

2020-03-16 05:01许启彬
高校教育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根基文化教育

许启彬

(东南大学 校长办公室, 江苏 南京 211189)

在新时代背景下,伴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所肩负的使命高度逐步提升、所承担的职能边界不断拓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也趋于深化,并日益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对创业教育的价值理念、教学方式、资源配置、评价体系等有着不同的认知,在创业教育的实践上也产生不同的模式,比如有研究将我国创业教育模式归纳为科技创新主导型、区域特色主导型、综合平台主导型[1],但同时高校对“为谁创业”“何为成功的创业”等涉及创业价值判断的问题的重视程度尚显不足[2]。而产生这种情况的关键原因在于高校在创业教育的界定上尚未夯实深层次的文化根基,并且对创业教育文化根基的依存度及创业教育的实际成效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夯实有深度、有厚度的文化根基已成为提升当前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路径之一。在此基础上,合理诠释创业教育文化根基的学理脉络、探索夯实该文化根基的可能路径,对于在更高层面提升创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 高校创业教育的文化本义及其实践

(一) 创业的文化本义阐释

文化在其整体结构上由器物、制度(规范)、行为(符号)和观念4个层面的要素构成[3],其中观念文化即文化载体所植根于并认同的价值观。广义的创业是超越狭义上所言企业创业的一种以创造价值、成就事业为目的的自主式、创新型实践,其本质和基础在于创新。而创新创业之所以能够紧密关联并共同构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形态,主要是因为创业与创新具有内在一致性。只不过创新更加凸显内在的原创性,创业则是这种原创性的外在行为或者实践显现。在演进路径上,创业和文化同样相辅相成,创业源于文化并依赖文化,文化则催生并驱动创业,由此生成创业的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创业过程中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心理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一般意义上,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素养、开创型个性和创造价值的能力。作为人类创造性价值的表达形态,文化具有全生命周期、全链条、全环节的生成和存续结构。因此,在文化的生成本义上,创业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创新教育,表现为一个能够生成并培育生命创造力进而筑牢创业文化根基的过程,其中蕴涵着引导教育对象获取生存发展和创新创业的动力与能力,并产生导向、激励、强化等作用。

(二) 基于文化本义的创业教育实践审视

基于文化本义,创业教育具有创新性、实践性、项目制等特征,但其重心应在于创新性或者创新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以此审视其实践可以发现创业教育文化根基层面的状况。

一方面,国家自上而下大力推行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并促进了创业实践的发展。教育部自2010年来将创新与创业教育提升为创新创业教育,并将之作为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的新型教学理念与模式,采取了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系列举措。其目的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核心在于提升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近年来,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标准、改革教学育人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创业实践训练、构建创业帮扶体系等方式,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4]。麦可思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联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毕业即创业的比例从2011届的1.6%上升到2017届的3.0%[5],接近翻了一番。由此,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正成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也为世界高等教育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另一方面,从近年来的创业实践审视,创业教育仍处于探索过程中,尚未适应或满足国家的号召与愿景需求。根据麦可思研究院于2019年6月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本科毕业生创业3年后“创业存活率”为44.8%,本科生创业成功率总体上不到5%。可以说,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改革相比,“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存在巨大差距”[6]。究其原因,从高校的创业实践看,这既有社会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也有社会创业环境和体系的因素,但根本上在于创业教育的文化根基和价值内涵尚未得以夯实或者出现偏差,尤其是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方面还需持续加强。

但从创新创业的历史进程和实践状况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文化根基的演进仍基本实现了从自主创业导向到创新创业导向再到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导向的转变。由此,在更高层面上夯实创业教育的文化根基有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当前,根据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创业教育要成为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突出并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实现引导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全面成长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旨归。比如在目标上,高校应探索如何培育大学生通过创业等活动成为具备道德性和创新性的公民。在实践模式上,高校应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特别是要通过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其中,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之所以强化“劳”的重要性,在更大意义上也是基于“劳”与创业实践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因而,具有文化导向性和基础性的创业教育能够在更深层次上助力教育对象“形成良好的创业人格和创业品质,并最终促进人类文明的接续和个人生命的丰满”[7]。由此,新时代背景下创业教育的文化本义更应该是以创新赋能并以创业驱动国家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二、 高校创业教育文化根基的学理诠释

夯实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文化根基首先需要作学理诠释,这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展开:一方面,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要实现进一步的辩证转换与逻辑拓延;另一方面,高校创业教育的文化根基要与时俱进地实现动态构建,由此形成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因此,文章主要尝试从人类创造性文化的重要表征、高校文化内涵演进的必然形式两个维度诠释并推衍创业教育的文化根基及其逻辑图景。

上述数据分析表明,辩证动态双主教学实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教师在学生数学成绩分析的基础上对辩证动态双主教学进行深度思考,能为今后数学教学改革积累经验和提供借鉴。

(一) 创新创业是人类创造性文化的重要表征

人是自然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而社会存在的本质特征往往就在于能够通过思想和思想指导下的实践突破自然的边界。其中的思想和实践就集中彰显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反之创新创业也恰恰构成人类的这种冲动性、超越性和创造性文化的表征。

以普遍性的生命哲学视角审视,尤其是在生命哲学家的话语体系中,生命与创新创业甚至是直接同一的。如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把生命看成作为世界本质和唯一事实的权力意志,并认为生命是最高的权力意志[8],强调对生命的解放以及生命对创造和永恒的追求。柏格森(Henri Bergson)认为生命的全部意义即在于“创造”,并以此提出创造进化论,主张“生命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一种创造”[9]。在西美尔(Georg Simmel)看来,生命是比生命更多的创造过程,这种过程“既没有分裂为无限的生命和受局限的形式,也没有同时生活在连续性和彼此相互矛盾的个性中”[10]。

以西方文化的视角审视,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体系中,“职业”概念虽已是世俗语汇,但其中蕴涵着“天职”的理念。正如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所指出的:“一个人对天职负有责任——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11]可以说,这种价值观深刻嵌入美国创业文化,因而其创业活动就具有了神圣性和使命感的文化特质。

以中国文化的视角审视,以儒释道为有机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蕴藏着创新创业的文化基因,如“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格物致知”的求知态度、“兼济天下”的淑世情怀等,其在文化精神路径上支撑了中华民族的数千年历史的文明绵延。其中,儒家的伦理文化构成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安身立命和精神秩序的重要支柱。比如儒学在《礼记·中庸》中主张“力行近乎仁”,这种仁爱观的文化内涵就表现为力行实践、关切社会、积极入世的精神。道家思想主张采用出世的无为之道表达救世之心,其中老子在《道德经》中所阐述的“有无相生”的辩证法思想对创业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如创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简到繁的生成或转化之道。而佛教文化体系中,“业”的概念体现在思想和行为的一切活动中,由此产生的“业力”既是自然界和道德界的因果律,也是生成人的文化品格的力量。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和启蒙运动的视角审视,创新、创业是人类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主题。马克思(Karl Marx)根据社会生产的不同属性,把人类社会的演变历史总体上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以及“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3种基本形态[12],从而将创新与自由的可能联结起来,指向和谐统一的过程。近代以来,个人的创造性人格借由启蒙运动而觉醒,理性创造成为现代人告别传统社会的表征,由此人类开始有可能成为“以一种全面方式”“占有自己全面本质”的、完整的人,并最终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13]。

如果说传统社会依赖物质自然与人自身的自然属性,创新驱动略显隐晦,那么在当今世界,随着传统生活方式无法完全满足人类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创新创业已然成为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显在原动力,并以现代科学技术这一直接而巨量的创新方式来体现人类自身的本质。可以说,人类愈文明,创新的作用就愈凸显。在人类的生活世界,创新无时无处不在,不再局限于特定时空和因素的个别场域。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创新理念也实现了拓延,不再是先知贤者的独特才能,而成为社会公众都已广泛认同的普适观念。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曾说,“思维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14],也正因此,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文化根基既要顺应人类演进的文化本性,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业基因。

(二) 创业教育是高校文化内涵演进的必然形式

文化传承创新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近代以来,亨廷顿(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历史的终结》中的言论,特别是诸如“未来的冲突将由文化因素而不是经济或意识形态所引起,而最危险的文化冲突是沿着文明的断层线发生的那些冲突”[16]等观点,可以印证当代世界面临的文化认同危机,并反证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当前,高校在现代性的变革过程中,既脱胎于各类社会文化的滋养并彰显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也经受着诸如功利性、市场化等现代性碎片的割裂,因而能否保持以及如何保持文化的纯粹性是一所大学的重要使命。而这种纯粹性反映在创新上时,一方面,高校要驱逐功利性对于大学精神的侵染,并在办学宗旨和价值取向、教育内容和形式之间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另一方面,高校要更加自觉肩负应有的使命,特别是要回归在创新引领方面的应有作用,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高等教育已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基础,高校既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流创新人才,同时也要承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17]。也正因此,我国“‘以生为本’的教育要求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拔尖创新能力以提高其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革新的能力,这是高等教育最为基本的职责所在”[18]。由此,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文化是内在同一的,高校创业教育是集中体现办学宗旨与使命的载体,创业教育本身所倡导的文化根基也构成了大学实现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支撑。

同时,创新创业文化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动力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培育创新创业文化也是高校推动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19]。在这种内在要求的驱动下,高校在创业教育的文化构建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创业教育既要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框架下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要遵循大学生渴求自我完善、强烈求知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并顺应创业教育的文化本性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文化传承创新已经明确成为高等教育的第四职能,进一步凸显了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也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合理性与合法性根基。由此,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创新认知与创新实践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尤为必要,亦即高校要构筑以创新为灵魂的文化根基。

三、 高校创业教育文化根基的夯实路径

(一) 高校创业教育应接续文化基因

基于创业活动的文化本性与创业教育文化根基的辩证逻辑,高校创业教育在构建其文化根基时首先应将理念定位于对创业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创新。这里创业的文化传承主要源于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接续。传统文化是构成一个文化实体的根基和标识,创新作为文化生成的根本动力,基本涵盖了文化的演变轨迹。如果说文化的本质是创新、是化人,那么,传统文化就是历史上民族创新理念与创新实践的结晶,是这个民族创造并被认同的物质与精神的总和。如前文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创业基因,比如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乃至发端于中国个人神话和集体神话的勇于抗争、甘于牺牲、积极创新、努力追求的精神等,其已深度沉淀于华夏子孙血脉之中,并成为传统创业文化的源头。相比于现代创新,传统的创新虽然不是一种自觉化、组织化的体系,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在形态,但仍是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应倡导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自觉。因此,在现代语境下,高校需要积极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业因子融入创业教育中,从而在文化源头上将之有效转化为创业的价值源泉和内在动力,并以此激发学生创业的意识意志和潜能潜质。

其次,在接续创业教育的文化基因时高校更要注重创业文化的辩证创新。其一,高校在构建创业教育的文化生态时要辩证对待那些仍客观存在但可能产生积极、消极双重作用的文化基因,如在顺应自然思想中容易产生消极应对的倾向,在中庸、和谐思想中容易产生保守、平庸的倾向,甚至依据血缘的传统社会结构的惯性作用也可能对自由、公平的创新环境产生消极的影响。其二,中国文化“是一种多维开放的动态结构”[20],要继续保持开放的姿态,既在国际视野中认同并吸收平等、自由、博爱、法治的理念,以实现创业文化的理念创新,又要防止在经济危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以及最深刻的道德危机等中创业文化的功利性异化。

(二) 高校创业教育应强化价值认同

共同的价值观是一个文化体系中最核心也最本质的组成部分,往往支撑和引导着文化主体的价值判断和行动自觉。同样,在接续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夯实高校创业教育的文化根基也要求在当前的文化境遇中强化创业文化价值观层面的认同。高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的价值认同既要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引导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处在现代化转型发展的最好时期,这也是我国高校面临的文化境遇,创业教育过程中价值观的认同需要根据文化境遇而得到强化。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状况往往是反映这个社会价值认同和文化现状的“晴雨表”,这在以伦理道德文化为内核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尤为明显。根据一项关于我国伦理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当前我国的社会伦理认同存在潜在的工具化危机,我国社会道德世界观在很大程度上既存在“以义制利”“以理导欲”的常态,也存在“知行脱节”“良能缺场”等现象,甚至诸多伦理问题与伦理冲突都与过度膨胀的个人主义有关[21]。因此,高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的价值认同既要认识到伦理认同的工具化危机,又要防范过度膨胀的个人主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要求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引领,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为此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高校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和环节,也在课程思政的范畴之列。因此,高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深度探索基于党和国家的主旋律强化核心价值观的举措,建立并始终坚持创业的文化价值认同导向,以形成驱动创业的内生动力和价值方向。以清华大学为例,该校以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高层次创新创业教育为目标定位,通过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化实现价值认同,并使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全体学生。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即面向全校开设旨在培养创新思维方法、首创精神及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并将之作为通识核心课程逐步覆盖全体学生[22]。

(三) 高校创业教育应提升多元能力

高校“创业形式和种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创业教育必须走出课堂知识教学考核的场域局限,更加关注基于场域再造的学生内在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育”[23]。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形式,高校应努力引导学生强化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并将之转化为思想和行为,但这种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要归结到培育学生多元化的创新创业能力上。这种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提升课堂教学、创业实践质量,也需要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并在培养理念、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和评价标准等全周期、全环节进行统筹考虑和综合设计,进而构建致力于多元能力培养的创业教育体系。以东南大学为例,其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宗旨就在于以创新为驱动和基础,引导、鼓励、支持学生进行具有创新意义和科技含量的发展型创业,而不是仅仅为了谋利和就业的生存型创业。该校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多部门合作、广大师生参与,形成了包括创业理论教育、创业实训、创业实战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其核心内容是以基础理论活跃创业思维、以专业知识拓展创业视野、以实践训练强化创业技能、以自主研学提升创业水平[24]。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中的教学、实训和实践三者应共同构成整体性的创业教育体系,通过专业教育、技能教育和创业教育更紧密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多元的创业能力。其中,“创业实践过程中的教学”即是一种创业教学与创业实践相融合的路径,能够有效彰显创业的文化本性,并将创新产业嵌入创业实践,进而形成一种创业型的生活样态。

多元创业能力的提升路径可按“知”“情”“意”3个维度展开。在“知”的维度上,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 曾根据知识获取的难易程度提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概念。创业的知识能力同样可以得到区分提升,尤其在激发创业意识和潜能方面,高校应注重“不能单靠规则或技术规条来传授”[25]的隐性知识能力的提升。在“情”的维度上,创业能力的培育除了需要共享、协作以及互相赋能之外,尤其需要聚焦于学生的道德能力,既引导学生坚守道德底线,又引导学生树牢道德责任感。在“意”的维度上,创业能力的培育既要淬炼学生的坚韧意志和坚定信心,让学生勇于接受挫折或失败,并能将之转化为跃升的内生动力;又要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营造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四) 高校创业教育应优化夯实机制

制度是固化的责任,机制是规范的保障。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宗旨和愿景等同样需要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在长效机制的构建过程中逐渐得以优化和夯实。近年来,高校创业教育在不同层面的制度构建逐渐形成了有利于开展创业教育的文化生态和优化夯实机制的实践基础。一方面,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支持高校创业教育的战略决策和落地政策,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在创业人才引育、创业指导、税收减免等方面为创业提供了配套支持。如南京市自2015年12月起启动的《关于“创业南京”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着力推动科技同经济、创新成果同产业、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四个对接”,以在5年内重点集聚100名科技顶尖专家、培育200名创新型企业家、引进3 000名高层次创业人才、引领20 000名青年大学生创业[26]。另一方面,高校也结合各自实际,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积极推动创业教育理念和文化在机制和路径上的落地见效。根据《东南大学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东南大学坚持把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将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训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等融为一体;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实训实践平台,促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27]。

构建长效机制需要政府、高校乃至产业之间的联动协同。首先,政府要健全创业文化价值的主导机制,为创业教育提供更加有效的政策支持。如政府要赋予高校创业教育更大的自主权,给予高校专项的创业教育经费支持,并在评价机制上明确高校创业教育的质量导向。其次,对于高校而言,其一方面要将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另一方面要在创业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具有特色、切实可行的创业制度,并且这种“创业制度要积极引领本校师生创新创业习惯的养成,这样才能使高校创业文化接地气、有生命力,才能使高校创业文化根基稳健”[2]。创业教育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包括教育对象、教育主体、教育方式、教育平台、教育资源和教育评价等。在宏观层面,高校应当按照当前教育倡导推进的“三全育人”模式,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构建创业教育协同机制。在中观层面,高校应当借助一流师资队伍、“双创”实训基地、大学科技园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打造学生的众创物理空间和“互联网+”线上线下孵化平台,真正构建面向大学生、开放共享的保障机制。在微观层面,高校应当注重课程改革、素质训练、师资评聘、评价激励等方面的具体运行机制,以彰显创业教育的文化逻辑性和显著实效性。其中,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尤为重要,高校应该以教育部破除“五唯”顽疾为契机,将教师创业教育的成效列为职称评审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将教师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在产业化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教师在创业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和正向作用。最后,高校与产业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完善战略性、有深度的产教融合机制,在传统引入企业兼职创业导师、聘请产业教授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的基础上,探索3个方向的结合: 一是与国家基础、前沿、交叉产业的结合,二是与国际化先进产业的结合,三是与信息、互联网的结合。高校与产业通过以上措施,让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与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的产业直接接轨,集成打造高校与产业融合互通的高端创业教育平台,进而为高校创业教育拓展空间。

当前,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中,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和“双一流”建设的国家战略框架下,面对高等教育的新使命和新任务,特别是面对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国家战略和前瞻需求,高校创业教育是贯穿于一流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核心内容和深刻变革,夯实其文化根基有学理和实践上的必要性。不同的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迭代构建既继承传统又不囿于传统、既面向未来又引领世界的创业教育文化形态,以不断强化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动力。同时,夯实高校创业教育的文化根基还要求在创业教育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制度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厚植中华文化根基、以师生为中心的原则,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业教育机制,进而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猜你喜欢
根基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夯实法律的道德根基
健康是“五福”的根基
坚守农化制造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