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学习马克思如何坚守初心*

2020-03-16 01:14韩喜平张善博
高校辅导员 2020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

韩喜平 张善博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事业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1]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2]这也是马克思一生践行奋斗的真实写照。

一、马克思青年时代博览群书,为实现初心打下知识基础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在德国的特里尔,从小对学习有着很高的天赋和热情。在中学时代,他在很好地完成课程之余,广泛地涉猎世界文学名著和哲学著作,还展现出惊人的语言天赋。“他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不仅深入了解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知识,而且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努力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养料。”[3]正因为有这样的知识基础,他才能够实现毕业时树立的远大理想抱负。

马克思的父亲是当地小镇一名律师,律师稳定而可靠的经济收入,使得马克思具有进入波恩大学法学系深造的条件。初入大学的马克思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第一学期他就选修了法学、文学、哲学、艺术等9门课程。父亲因担心马克思身体健康,多次叮嘱:“别忘记,在这个悲惨的世界上,身体是你智慧的永恒伴侣,整个机器的良好状况都取决它。”[4]在父亲的建议下,马克思将课程压缩至6门。第二学期,马克思由于学习过度辛苦病倒了, 把课程减为4门,这样便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社会活动。才华横溢的马克思被伙伴们推选成特里尔“同乡会”的主席,酒醉狂欢之余甚至做出一些违背学校规章纪律的荒唐之事,但马克思很快认识到这背离初心,偏离了自己的理想,所以决定转学。

1836年10月,马克思转入柏林大学继续求学。柏林作为普鲁士的首都,也是德国学术活动的中心,这里有许多著名的学者,不同政治立场和学术派别每天在政治思想领域发生激烈的碰撞,严谨求实的学习氛围熏陶着马克思。虽然自己的专业是法律,但他对法律的兴趣不大,反而对哲学和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如饥似渴、夜以继日地研读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哲学家的著作。马克思在学习结束后进行着思想创作,日夜艰苦的思想斗争消耗了马克思的大量精力,马克思因过度用工再度生病。他在疗养过程中重新阅读和研究了黑格尔的哲学著作, 参加了一个黑格尔派的讨论小组——博士俱乐部,对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辩证法痴迷,在写给父亲的信中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5]他认为哲学所承担的使命责任与自己的理想抱负相一致。对于马克思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弗兰获·梅林曾这样评价:“他在两个学期中所获得的大量知识,如果按照学院式的喂养方法在课堂上点点滴滴地灌输的话,就是20个学期也学不完的。”[6]而且马克思有着科学的学习方法——读与思相结合。“养成了对我所读过的一切书作摘录的习惯……并顺便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感想。”[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种学习习惯使马克思在理论的探索研究中一生受益。在撰写博士论文期间,他写了整整7大本日记。后来《资本论》的创作,他又做了24本笔记。“马克思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读书、研究等做笔记的习惯, 目前能够搜集到的马克思遗留给后代的笔记就达250本以上。”[8]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都没有使马克思放弃认真学习。马克思为了完成《资本论》的创作,花了40多年的时间学习政治经济学,几乎每天都披星戴月在图书馆查找资料,常坐“专座”下的水泥地留下了马克思思忖时鞋底摩擦地面的长痕。马克思为了能够直接阅读俄国的统计资料,即便疾病交加也在50岁那年完成对俄语的自学,满足阅读的需要。

二、马克思一生从事理论研究,“牺牲了健康、幸福和家庭”

马克思毕生忘我工作,经常每天16个小时从事理论研究。马克思一生写出了丰富的著作和学科笔记,中文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共50卷(53册),约3200万字,第二版正在陆续出版。究竟马克思一生一共写了多少著作,到现在还没有人统计清楚。据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考证:“马克思一生所撰写的著述1974部(篇),其中马克思独著1660部(篇),马克思与人合著314部(篇),马克思所写书信3099封。”[9]今后,随着人们对马克思新文献材料的深入研究,可能还有新的发现。这些著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汇集成马克思给人类留下最伟大的贡献——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10]

马克思的理论是最讲道理的,特别强调以理服人。他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1]他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非简单的出于“道义的愤慨”,而是从最基本最常见的商品开始分析,按照“商品- 货币- 资本- 剩余价值- 经济危机”的逻辑,逐步发现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调和的内在矛盾。在“平等”的交易市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而无产阶级靠出卖劳动力谋生,敏锐的马克思发现了其中的端倪。原来,资本家对于劳动力的使用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而劳动的报酬却在劳动力的“道德”和“生理”的界限内参考,这个界限是很难测定和模糊的,只依赖双方的“博弈”和无产阶级的“斗争”。这掩盖了资本家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打破这种生存模式,才能实现自身阶级的解放。可见,这种阶级对抗是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的,是有理有据的,而非简单的义愤。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者熊彼特对马克思的赞叹更为直接:“作为一个整体,他的见解的完备性在每个细节上,都表现其正确,并明显地成为所有从事研究他的朋友和敌人领受智慧力的源泉。”[12]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就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13]马克思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劳动力买卖“平等的交易”基础上,立足于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发现了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也正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基本矛盾。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14]表面看经济危机是由生产相对过剩需求不足引起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由此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破坏是全方位的,根据资本的破坏性逻辑,劳动力的损耗和土地的损耗之间是成正比的:“资本主义农业的每一进步,并且只是剥削工人的技艺的进步,也是掠夺土地的技艺的进步;每一次短期的多产的进步,也就是一次对这种多产基础的长期破坏的过程……资本主义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同时消耗着两个产出所有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劳动力。”[15]恩格斯这样描述马克思的研究理论:“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16]

马克思的理论创作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富裕殷实的家庭环境没有使马克思安逸于生活现状。他主动放弃发财致富的机会和条件,选择从事理论研究。可理论研究是艰辛的,贫困和疾病困扰着马克思,加上总为贫困大众代言,多次被反动政府驱逐出境。这让本来已经极其复杂的研究工作更加举步维艰。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时常病痛难忍,有时只能向妻子口述文章。马克思为理论研究付出了毕生心血,正如在给齐·迈耶尔的信中写道:“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为了它,我已经牺牲了我的健康、幸福和家庭。”[17]

三、马克思的科学研究面向实际,要给资产阶级以永不翻身的致命打击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8]马克思进行理论研究是面向实践、解决问题,服务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以往的哲学在于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9]问题导向是马克思理论研究的鲜明特征。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现象与人类自由全面解放发展的目标相背离,使人异化。马克思的理论在与反动势力斗争中形成的,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血、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20]

马克思博士毕业后到《莱茵报》工作,他想通过新闻和舆论来揭露当时德国黑暗的社会现状。然而,封建落后的普鲁士政府对言论和出版自由竭力控制,不断地刊布书报检查令。马克思当时还没有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尝试用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政治批判和宗教批判,但都以失败告终。随着《林木盗窃法案》出台,马克思根据1841年第六届莱茵省议会会议记录,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写了《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谴责立法机关偏袒林木所有者,剥夺贫民为维持生存捡拾枯枝等习惯权利。按照黑格尔的观点,国家和法律是“理性”的代表,它理应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可现实中,当面临国家管理和物质利益分配问题如普鲁士专制制度的书报检查令、林木盗窃法、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等问题时,国家成为了权贵占有公共财产的工具,而资本主义法律成为了保护这种私有制和私人利益的保护伞。“《莱茵报》时期的苦恼”使马克思认识到,黑格尔哲学体系是无法解决真正的问题的,唯心主义一旦触及现实物质生活的实际利益就显得苍白无力,而遨游在抽象思辨天空里的哲学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于是他开始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深刻的反思与评判,写出了《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只不过是从人当中抽象出来并与之相互分离的产物,国家、法律和宗教应该褪去封建的神秘面纱,回归真实的存在状态。是人民创造了国家制度,而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了人民;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他认识到:“对天国的批判要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21]马克思认为并非市民社会所有阶级都可以扮演全社会的解放者,只有那个“被彻底的锁链束缚着的阶级”即“清贫”的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才能能承担起历史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已经从争取言论自由的政治斗士变成了追求全人类解放的革命家。

马克思认识到市民社会对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决定作用,然而想深刻地剖析市民社会,必须从物质利益和经济现象中去寻找根源,政治经济学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22]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开始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先后撰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哲学的贫困》 《雇佣劳动与资本》等重要著作。同时,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对于私有财产导致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的论断,让马克思大为赞叹。马克思坚信唯有更加深入挖掘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内部矛盾,才能为实现人类解放建立起更有力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决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指出二者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通过社会生产实践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才能推动社会继续向前发展。先进大工业造就了高速发展的生产力,使社会得到迅速发展,但也正因如此,私有制成为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的形式,消灭私有制,创建共产主义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在移居伦敦后,马克思进一步深入考察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深入总结革命经验的同时,对英国的现实经济状况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撰写完成了三部经济学手稿,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出发,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及分配关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是面向实践的,有学者认为:“价值理论和价值概念是整个经济学的最终基础,是经济学原理中的原理,是最抽象的理论。但并不是说它是某种离开了活生生的现实,现状的所谓‘抽象理论’,而完全是现实的,并且不外是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里亿万人们每天几亿次几亿次经验着的最一般最常见的事物的反映。”[23]1867年9月, 要在理论层面给资产阶级永不翻身的致命打击的《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1版) 正式出版,《资本论》成为全世界社会主义信仰者汲取理论营养的精神食粮,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四、马克思首先是革命家,一直为改变全人类命运而不懈奋斗

马克思首先是一位革命家,其毕生的使命就是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他认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24]马克思进行的理论研究是让群众知道理论,理论经群众掌握后便会指导实践成为物质力量。在革命的斗争中,马克思并非是蛰居书房坐而论道的学者,一旦有革命爆发,他就去领导和指挥革命,始终战斗在革命斗争最前沿。

在创办《新莱茵报》期间,马克思作为主编,对资产阶级的背叛和政治立场的摇摆不定展开了尖锐的批判,他像上了发条的机器,每天审阅统揽全局的报纸,处理大量的实际事务,周游各地的进行无产阶级演讲。1847年2月,伦敦正义者同盟全权代表约瑟夫·莫尔来到了布鲁塞尔与马克思协商整改正义者同盟一事。先前,魏特琳、卡贝“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蒲鲁东等人的主张,阻碍了工人阶级对当前革命形式的正确判断,使革命的火种奄奄一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初步建立,深深地吸引了这些身强力壮的“工匠”,他们希望通过在马克思的领导下找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马克思欣然地接受这支具有朴素革命热情的工人队伍,将正义者同盟改组重建成共产主义者同盟,这是建立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的良好开端,将原有宗教色彩的狭隘小团体脱胎换骨,使其成为横跨西欧各国的国际性无产阶级组织。马克思多次为《德意志- 布鲁塞尔报》 写稿,使报纸的社会主义气息十分浓厚,最终成为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机关报,并亲自撰写了行动纲领《共产党宣言》。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2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如暴雨前的闪电在天空划过,雷声轰鸣之后,便迎来了欧洲大陆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点燃了君主贵族和自由资产阶级的火药桶,政府派军队遣散人民集会,派警察逮捕流亡政治家,可这一切也无法熄灭革命群众心中的怒火,革命情绪空前高涨。

马克思亲自参加了1848年的革命,领导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印发大量的《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供参加革命的无产阶级学习,呼吁他们在革命中得到锻炼、积累经验,为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打下牢固的基础。马克思得到父亲的遗产后,缴清了之前欠下的房租,将余下的全部无偿捐给革命党购买武器,身先士卒地为无产阶级作表率。巴黎爆发起义后,马克思满腔热情地赞扬巴黎无产者的革命创举,组织参加国际总委员会,共举行讨论公社问题7次会议,还与公社委员弗兰克尔·莱奥、瓦尔兰建立了通信联系,分析革命形势,制定斗争策略,指导了公社的革命实践。在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强烈抗议反动派镇压公社和谴责梯也尔政府的暴行,发起营救、支援和救济公社流亡者的活动。在总结巴黎公社的实践经验时,马克思认识到:“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26]“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27]工人阶级只有用完全不同于以往国家运行时的全新政权,代替旧的国家机器,才能彻底粉碎建立在“废墟”上的官僚机构、根除旧国家的弊病。公社虽以失败告终,但因鲜血和生命为“全人类的自由联合体”做了初步的探索。可见,在人类解放道路上,马克思付出的不仅仅是思想和精力,还用实际行动推动着各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为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初心而不息战斗。

五、新时代青年要学习马克思坚守初心

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28]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上个世纪初,正是一批接受马克思的青年人组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地走向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五四讲话中,要求新时代青年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要学习马克思坚守初心,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不断奋斗,为人民、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时代青年学习马克思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人生信念。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和革命领袖。为全人类幸福而工作是他一生的理想信念。新时代青年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时代,肩负着比以往更重的历史责任,在树立理想信念时应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心,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从未有过像中国共产党一样的政党,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改初衷,在革命斗争中即便付出巨大惨烈的牺牲,也始终如一地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新时代青年更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改初衷,人生才有奋斗的目标和远航的方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立鸿鹄之志,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吞吐天下之志情怀。只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确立人生的奋斗方向,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新时代青年要学习马克思踏实学习、积累本领。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29]他博览群书忘我工作,以“在坟墓的边缘徘徊”的求知精神汲取大量人类文明成果。在探索思想理论的道路上,困难阻挡不了他追求真理的步伐。新时代青年要保持这种学习的韧劲,提升学习本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增强学习紧迫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30]新时代青年只有通过积水成渊的学习,脚踏实地地奋斗和矢志不渝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才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新时代青年要学习马克思胸怀天下、一心为民。马克思的初心是为全人类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1]正是这种心系人民的立场,使得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桎梏,并指明推翻障碍的理论方向。新时代青年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有所作为,一定要有宽阔的胸怀,不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要更多的想着国家、想着别人,想着群众,始终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为社会为人民作更多的工作上,这样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新时代青年学习马克思砥砺前行、不断奋斗。马克思年轻时立下志向,一生呕心沥血、风雨兼程地进行理论研究,义无反顾地投身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实践,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奋勇战斗。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32]新时代青年学习马克思,就要像马克思一样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33]理想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青年既要抬头仰望星空,又要低头脚踏实地,积极投身伟大斗争,用不懈的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复兴奋力拼搏,在奋斗中实现梦想。

总之,新时代青年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要学习马克思做人,从理想树立到认真学习,从理论研究到革命实践,将个人成长进步与祖国发展统一结合起来。只有胸怀理想、不懈努力,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不辜负青春,未来才能无怨无悔。

猜你喜欢
马克思理论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