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果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对于高校声乐教学而言,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使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之处得到有效弥补,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声乐训练整体素质的提升,更好地满足社会在声乐方面的人才需求。因此,在多元化背景下,大力进行声乐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当务之急。然而就当前来看,大多数高校在声乐课程教学中所沿用的仍旧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实际声乐教学中并未得到有效运用。对于声乐教师来说,其若想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应不断尝试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期实现教学理念的多元化。
对于高校来说,通过开展声乐教学,不断创新声乐教学模式,有助于创作出更多优质的声乐作品,为中国培育出集高素质、高水平等优势于一身的综合型声乐人才,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声乐与世界声乐的有效交流与融合。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变革,全球多元视角下声乐教学模式逐渐呈融合式发展。从某一方面来讲,高校在声乐教育过程中,通过不断创新多元文化理念,不但能够进一步促进声乐教育文化理念的发展,激发高校声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新意识,而且对于声乐方面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也大有裨益。此外,各高校对于声乐教育体制进行多元化改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声乐知识结构的建立,拓展学生在声乐上的文化视野,使学生从多元化声乐教学中了解到全球丰富的声乐教育文化,更好地促进学生声乐审美和鉴赏能力的提升。
声乐教师在我国开展声乐多元化教育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由于我国声乐教育系统缺乏权威性与整体性,声乐教师一方面对我国开展声乐多元化教育的理念以及本土的声乐文化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没有认识到声乐多元化教育开展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近年来,大量与声乐教育相关的外来理念和教育方式引入中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以外来理念和教育方式为主,导致我国声乐文化发展的市场受到挤压。为了更好的开展我国声乐多元化教育,宣扬弘扬本土声乐文化,唤醒声乐教师在国内声乐多元化教育以及传播本土声乐文化方面的意识,应该加强对声乐教师的声乐文化素养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我国声乐教师声乐多元化教育的能力。
声乐教育在我国各个高校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随着新的教育改革在高校的普及,相应的教学需求较之前也应有所不同,声乐教学的模式应该调整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模式,与新的教育改革的目标相符合,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难得知,单一的声乐不符合当前的发展防线,通过该模式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所要求的不相符合,不利于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成果、教学能力、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评价称之为教学评价,是老师改进教学模式的参考因素之一,也是学校调整教育方针的方向。然而,仅仅通过单方面的评价并不能客观的反应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是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不符合当前的教学理念。为了使教学反馈能真正发生作用,应该设置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老师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声乐教育,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
声乐教材是辅助学生获取声乐知识的主要渠道,随着声乐理论的日益丰富,当前的声乐教材不能系统的涵盖各方面的声乐知识,使声乐老师在教学时无法通过生动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声乐知识,弱化了教学效果,学生无法获得实质性的进步。因此,声乐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从学生如何更好的吸收声乐知识、声乐知识如何更加富有实用价值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融入自己的感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声乐教学中的生命力所在,从而提高自己的声乐素养和专业水平。创新在声乐教学中也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声乐教材内容的单一性,影响了创新在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不利于新的教学模式的开展,例如将人和声音结合起来进行的多元化教学。声乐教师的创新理念在单一的声乐教材中无法体现,影响了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效果,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最终使声乐教学的效果也不尽人意。为此,声乐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古典歌曲的内容,运用教材中的理论对古典歌曲进行分析,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根据课堂情况做出教学的调整,适当转变教学风格,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认识到声乐学习的乐趣所在。课外活动也是增加课堂趣味性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丰富的课外活动中所学到的新的声乐知识,也会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声乐教材中的内容是不变的,但是学生的专业能力等各不相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应盲目毫不目的的进行教学,而是应该具备针对性,对于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标准,全面提升学生水平,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
声乐多元化教育是当前声乐教学的主流教学模式,声乐教师作为声乐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具备更高的声乐知识以及多元化教育能力。声乐教师在开展声乐教学之前,应该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提升自己多元化教育的能力。学校应该组织教师进行多元化教育能力培训,不断提升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声乐素质。教师是声乐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导者,要使学生真正学到声乐知识,首先需要教师自己具备丰富的声乐知识,学校在组织教师的培训工作时应该着力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声乐知识理论,需要深刻认识到本民族声乐文化的重要性所在,认同我国声乐文化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其次,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构建专门的学校教学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在平台中上传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最后,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去校外学习,丰富教师的声乐理论,从而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教材是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教学工具,因材施教也是一直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教学理念。因为编排者和出版社的不同声乐教材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声乐教材。声乐教师在选择声乐教材时,应该对学生的声乐知识水平进行了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声乐水平,教师可以使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来开展个性化的教学。信息技术的兴起,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更多的工具进行教学,例如当下流行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集合了声音、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功能,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和生动的学习声乐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将书本中较为枯燥的内容通过趣味化的设计使其生动的展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对以往认为枯燥无味的知识重新燃起学习的兴趣。
在教歌曲《绒花》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钢琴等用具,引导学生进行气息、开口音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通过进行单音联系,达到歌唱位置统一的效果。然后可以指名个别学生演唱,老师和其他学生对演唱者的发声效果做出相应的评价,以此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从演唱中感受歌曲的旋律美,进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新的教学工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音频、视频设备将声乐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音乐作品的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可以生动的表达出来,让作品的内涵得以深刻显现,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把握知识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在声乐的多种教学模式中,文化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在教授学生声乐知识和技能之前,通过让学生了解该作品中的文化背景,可以让学生理解该作品的内涵,把握作品的精髓从而能够从根本上掌握该作品,使学生的表演更加令人深刻。
比如在歌曲《映山红》教学中,教材应从专业特点入手,将声乐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及实用性等特点充分凸显出来,并着重强调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教师也应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与学生共同进步。具体来讲,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在课前播放教学歌曲《映山红》,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并在优美的旋律中走进充满韵味和趣味性的课堂;其次可以借助多媒体、钢琴等教材工具,展示《映山红》的曲谱,让学生分别进行歌谱、歌词的跟唱,使学生从演唱中感受歌曲的情绪,以及歌唱者在演唱时对呼吸的运用。此外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映山红》的歌曲节奏,注意歌唱时声音与气息的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气息与声音的流动性,以及声音的连贯、统一;最后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练习《映山红》表演,并找一些与《映山红》这首歌曲有关的视频,让学生模仿视频演唱《映山红》。通过引入多元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声乐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对声乐基础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声乐学习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多元化视角下,高校在声乐教学中仍旧存在着教师多元文化教育能力不足、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材内容枯燥乏味等问题,很难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声乐学习的积极性,极易影响到声乐教学效果。对此,就要求高校声乐教师在多元化背景下,应不断提升声乐教师的多元文化能力,大力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开展,并注重学生文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声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