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元逻辑回归的企业技术创新分析

2020-03-15 05:49曹汉清魏宇峰
科海故事博览·中旬刊 2020年3期

曹汉清 魏宇峰

摘 要 本文首先将专利申请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将政府技术投入资金与企业R&D经费投入分别作为解释变量,利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建立基于一元逻辑回归的投入产出模型,得出企业创新技术产出与政府技术投入资金及企业R &D经费投入成正比这一结论;最后分别对模型进行經济学意义检验、拟合优度检验及T检验,其中两个模型的可决系数分别为0.99、0.92,T值分别为26.43和8.97,均通过检验,从而判断模型成立。

关键词 一元逻辑回归 Eviews软件 经济学意义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 T检验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20)03-0037-04

随着外部竞争的加剧,创新已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当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获取资源,进而实现企业创新,因此研究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都意识到创新和研发的重要性,出台了多项推动技术创新的政策,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这些政策和资金对推动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企业本身也要投入研发资金用于产品创新。但是,技术创新政策不能停留在事前研究,对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尤为重要,只有对已有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才能为将来出台针对性更强的政策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杨靓[1]等人运用2000-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学科在web of science刊载的32715家中国组织参与的合作论文585348篇,构建组织间科学合作网络139090个(个体网)。同时从德温特数据库下载了1893家中国组织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申请的专利16112条,将参与了科学合作(合作论文)与产生了技术创新绩效(专利申请)的组织进行匹配,最终聚焦于174家企业,利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科学合作网络关系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刘新民[2]等人依据资产专用性理论、创新经济学及知识基础观理论,基于CDM模型从供应链视角探讨客户集中度和客户稳定性两个层面企业的客户质量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创新行为的作用效果。周雪峰[3]等人基于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实现企业创新的寻求、转移与吸收过程,梳理和总结影响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内外部因素,并分析每种因素在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知识技术转移过程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作用,归纳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路径和机理。王艺霖[4]等人总结了,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对经济管理模式不断的进行创新和优化,从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但目前一些企业对“互联网+”缺乏深入的认识,并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经济管理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基于此,就“互联网+”对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模式进行探讨。高岭[5]等人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研究了雇员薪酬溢价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普通雇员相对企业内部管理层的薪酬溢价会抑制企业创新,而普通雇员相对其同行的薪酬溢价会促进企业创新,特别是高水平创新。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劳动生产率是雇员薪酬溢价影响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机制。还围绕国有企业进行了异质性分析,雇员薪酬溢价对于创新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体现出国有企业较为平均主义的薪酬体制对于创新活动的一定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具备一定的走高工资驱动的高端路径发展模式的微观基础。陆岷峰[6]等人分析小微企业天生的风险承受能力弱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转移化解机制刚性需求的矛盾,小微金融的担保构成影响信贷交易成功率高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外源性担保不仅增加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与难度,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曾经一度盛行的担保公司(典型的是钢贸市场担保)担保风险造成了金融机构巨额资金损失。基于小微企业的本身所属价值,运用数字技术将小微企业的所有资产进行评估折现,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全覆盖性的管理与控制,从而为商业银行提供相匹配的信贷资源提供基础,既实现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可控可化解,也有利于小微企业低成本、高效率地融通资金,将小微企业的流动性、无形等所有资产转化为信贷资源,为小微企业高质量的发展夯实可靠的金融基础。顾露露[7]等人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以Osiris和CSMAR数据库中国信息技术类全球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不同集权式股权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差异化影响,以及非执行董事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绝对集权式股权结构更易形成控股股东的“支持效应”和大股东间“同舟共济”,体现为保守的创新投入和较高的创新产出;相对集权式股权结构更易形成控股股东的“掏空效应”和大股东间“同床异梦”,体现为较高的创新投入和较低的产出。基于中介效应的机制研究表明,非执行董事对创新投入的决策效应不显著,但对创新产出的“监督效应”显著,且非执行董事具有显著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两职分离能够抑制相对集权式企业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家族企业在相对集权式股权结构下的“掏空效应”和“同床异梦”更明显。

1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1.1 变量的选择

探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最经典的方法是根据科布-道格拉斯知识生产函数建立计量模型[8]。本文考察政府技术投入与企业R&D经费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被解释变量为企业的创新产出[9]。企业创新产出可以用多种方式测度,例如专利数、新产品数量等。其中,专利数在创新研究中被广泛用于衡量企业的创新产出[10]。考虑到1年的滞后期,本文将企业技术许可之后1年内的专利申请数作为被解释变量衡量创新产出,将政府技术投入资金与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分别作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11]。(具体变量界定如表1)

1.2 数据的预处理

首先通过查阅五个城市2007年到2016年的统计年鉴录入相关数据[12]得到表1,其次将五个城市的专利申请数、政府技术投入资金与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这三个指标进行加总得到上表(如表2)。

1.3 一元逻辑回归模型的建立

根据科布-道格拉斯知识生产函数并带入表2中的数据建立有关专利申请数与科学技术投入的计量经济学模型[13],具体方法如下。

Step1:以专利申请数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科学技术投入、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解释变量建立投入产出模型

其中A为常数,false为随机误差项。

Step2:为消除异方差影响,对方程做对数处理

Step3:考虑到科学技术投入的滞后性,对变量做一期滞后处理

1.4 模型的求解

利用Eviews软件带入表2中的数据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下图。(如图1、图2)

由图可知,专利申请数与科学技术投入关系为:

由图可知,专利申请数与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关系为:

1.5 模型的检验

(1)经济学意义检验:从以上两个模型可以看出创新技术产出与政府技术投入和企业R&D经费投入成正比即政府技术投入越大、企业R&D经费投入越多,则创新技术产出越多,这符合我国经济理论常识和经济学意义。

(2)拟合优度检验:根据图1可知,可决系数false为0.99,调整可绝系数false为0.988663,二者都接近于1,说明创新技术产出和政府技术投入的回归模型拟合优度较高。根据图2可知,可决系数false为0.91994,调整可绝系数false为0.908503,二者也都接近于1,说明创新技术产出和企业R&D经费投入的回归模型拟合优度也较高。

(3)显著性检验(T检验):

据图1、图2可知,政府技术投入、企业R&D经费投入的t值分别为26.43和8.97,均大于临界值2.306。故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

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模型成立,且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

2 模型评价

优点:模型一中在考虑影响企业创新技术产出的影响因素时,只引入单个解释变变量,计算简单,能更直观地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缺点:将临近点均值简单地等同于该点真实值使计算结果存在误差。模型仅考虑单个变量对于创新技术产出的影响却忽略了其他控制变量的影响,与实际情况不符。

3 结语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浙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的局面,只有依靠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在这种竞争局面中顽强生存,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繁荣。

技術创新是企业生命的源泉,一次新的技术的创新将赋予企业一轮新的生命,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是企业永葆青春的根本原因。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如今互联网时代,专职互联网公司大军日益崛起,如开发电商、物联网、人工智能公司在此时代具有领军标志性,为了应对时代潮流,各家公司也是积极进行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像苹果、淘宝、华为等大型公司,他们在技术研发上引领着世界走向更先进的未来。在他们的引领下,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国家也积极开始向外探索月球、火星等外星球,都是人类下一个探索的目标,对此,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更有义务和责任,去带领好时代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对此,企业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甚至世界进步的动力,而当代青年,则是引领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动力。积极引入先进人才,进行改革建设,也是企业进步的一种途径。企业也可以更新营销模式,加强消费者知识教育,扩充营销职能,招聘与培养专业化人才,以更好地推进祖国建设。

参考文献:

[1] 杨靓,曾德明,邹思明,赵胜超.科学合作网络、知识多样性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J/OL].科学学研究:1-15[2020-12-08].https://doi.org/10.16192/j.cnki.1003-2053.20201204.002.

[2] 刘新民,钟翠萍,王垒.客户质量与公司创新行为——来自供应链客户关系的证据[J/OL].财会月刊:1-10[2020-12-0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290.F.20201202.1053.036.html.

[3] 周雪峰,韩永飞.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与企业创新:研究综述及展望[J/OL].财会月刊:1-10[2020-12-0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290.F.20201201.1048.036.html.

[4] 王艺霖.“互联网+”视域下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J].财会学习,2020(34):149-150.

[5] 高岭,余吉双,杜巨澜.雇员薪酬溢价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异质性研究[J/OL].经济评论:1-23[2020-12-0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348.F.20201126.1449.008.html.

[6] 陆岷峰,王婷婷.数字技术与小微金融:担保与风险转移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数字技术在商业银行小微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OL].当代经济管理:1-17[2020-12-0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201130.1306.002.html.

[7] 顾露露,张凯歌.集权式股权结构会影响信息技术企业创新吗——非执行董事的中介效应[J/OL].科技进步与对策:1-10[2020-12-0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224.G3.20201127.0848.004.html.

[8] 陈显周,区晶莹,俞守华,杨春.组合时间序列模型及其在我国农业总产值预测中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3):194-195+209.

[9] 吕晓军.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来自2009—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科技论坛,2016(12):60-66.

[10] 刘凤朝,邬德林,马荣康.专利技术许可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三种邻近性的调节作用[J].科研管理,2015,36(04):91-100.

[11] 贾朝龙. 铁路轨道不平顺数据挖掘及其时间序列趋势预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12] 李平,刘利利.政府研发资助、企业研发投入与中国创新效率[J].科研管理,2017,38(01):21-29.

[13] 吴非.影响我国工业总产值因素的计量经济学分析[J].企业导报,2015(04):16-17.

江苏师范大学 科文学院,江苏 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