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晓艳
摘要: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的仁学思想,在现代文化意识形态中仍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仁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能够丰富人文关怀理论,是实现价值观融汇贯通的重要文化精神。《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包含大量的仁学体现和以“仁”为基础的主体及个体思想,形成了具有延伸性、关系性、等差性的仁学精神载体。本文探究论语中的“仁”,并深入分析孔子仁学的内涵,探究孔子仁学中渗透出的孝、礼、忠、信、义、和、恕。以“仁”为突破口,探究孔子思想中君子人格、道德人格的追求,把握孔子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论语;仁学;仁学内涵;孔子
孔子被后世尊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及思想家,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希望将其政治及社会改革的思想发扬光大。尽管未能如愿,孔子仍然积极入世,整理历史文献,建立系统理论,招收弟子传播知识。《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成为其思想内涵的重要体现。“仁”作为孔子思想内核,始终贯穿于《论语》全篇中。仁学思想既是孔子的思想,也是孔子的伦理信条,还是孔子行为的道德推演以及孔子认为的社会秩序、政治态度。
一、“仁”字探源及本义分析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著作的《论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带有特有的文明内涵及历史意蕴。论语中的“仁”及孔子的仁学思想,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文化传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要从“仁”字细化地解析,考查“仁”字的本源及出处,剖析孔子的仁学观念。
(一)“仁”字探源
1913年,甲骨四堂之一的罗振玉先生,在自己的著作中收录了自藏及别家所藏的甲骨拓片。其中一处疑似为“仁”字的古文字形。正是基于这一拓片,徐文静、孙海波等学者将其中一字标注为“仁”。然而这一“仁”字的真实性,始终存在诸多质疑。叶玉森及于省吾先生是其中的代表。叶玉森先生认为“仁上不完,似非仁字”。于省吾先生则认为“初无仁字,后世以人事日繁,用各有当,因别制仁字。仁德之仁,至早起于西周之世”。于省吾先生的解释中,认为“仁”字并非由原始文字演化而来,而是在西周之后,经过大量的思想进化,才定制出了仁德的“仁”字。基于这种思想,1953年董作宾先生指出,甲骨文中的“仁”字皆属于误认。而这种说法也普遍获得了认可。郭沫若曾说,“仁”字是春秋时期的新名词,在春秋以前的古书中找不到这个字。这种说法,与之前的思想演化说有一定的关联。1974年,考古队在中山王鼎的铭文中发现了“无不率仁”的“仁”字;1981年,周原考古队在西周墓中的器皿上发现刻有“仁”字的古字形。由此可见,“仁”字并非出现在春秋之后,而是最早出现在西周的金文中。西周文献《尚书·金滕》中,同样有“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这样的记载。由此可见,“仁”字及其对应的仁学思想,从西周时期就存在,并具有具体的意义,同时也进行了字形的归纳。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仁”字可以划分为三种:一是“亲也,从人二”;二是“古文仁从千心作”;三是“古文仁或从尸”。正是这三种古文字形,为探索“仁”字的本义提供了基础,为探究仁学发展提供了思考空间。
(二)“仁”字本义分析
“仁”字在《论语》中出现110次之多,尽管其中有部分为“仁”字的误写,但关于文学的本意,乃至整个儒学思想的认识,却并未被谬误。“仁”字并非孔子的首创,但孔子在仁学思想中吸收了“仁”字的本初含义,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引申和拓展。
从仁的三个古文字形“亲也,从人二”“古文仁从千心作”“古文仁或从尸”来分析“仁”字的本义,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庞朴先生认为,“尸”就是最早的“仁”。这一观点将“尸”看作是一個横陈的人形。也就是说,在字形上,人本身是直立的,而由于其横陈伏地,因此被认定为是“尸”。“仁”字的关键部位也正是这个“尸”字。因此,“尸”就是人,对应了当今的“仁”。除庞朴学者以外,白奚也对“尸”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侧重从“尸”的角度来解释“仁”。他认为,古文中的“仁”,是由“尸”与“二”两者共同构成,这与后来通行的“仁”字只是写法不同而已。古文中将接受祭祀的活人视为“尸”。因此,“尸”是一个类似于坐着的人形。由此可见,“古文仁从千心作”这一字形与“仁”字的表达有着相同的含义,传达出同样的信息。因此,“尸”是更为古老的写法,也是与“仁”字古文字同质异构的现象。而与风俗联系起来的祭祀观点,对于“仁”字的理解更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仁”字的探索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从东夷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夷”字与“尸”字相通,而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也是一脉相承的。东夷文化中蕴含了大量的丧祭文化,“尸”作为丧祭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以屈膝蹲踞的人形来进行表达。那么,与祭祀相关的“尸”就可以看作是孝道、仁义等诸多“仁”。“尸”是祖先对于亲人虔诚、崇敬的心性。由此可见,“仁”在最初的本意中是与孝悌观念一脉相承的。而《论语学而》中“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些对于孝悌的解说,更印证了孔子仁学思想中“孝”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仁”在孔子思想及精神领悟中,是以“孝”为基础构建的基本价值,这也是“仁”字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原始的本意。
二、《论语》中“仁”的阐述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当时的社会时局动荡、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事情时有发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是当时的社会写照。由此引发的社会巨变,带来的是更加深入的思想解放。人们在“天下无道”中追寻社会的出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贵仁”,他的理想是追求“仁”的道德标准,是更高的人格追求。在《论语》中,孔子强调各类的品德,将仁学思想作为其思想及儒家思想的关键。
“仁”字在现代编纂修订版《论语》中出现110次,除《为政篇第二》《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季氏篇第十六》之外,分别出现在16篇的50余章中。实际上有4章的“仁”是“人”字之误;有3章其中各有一处“仁”为“人”字之误;有2章的“仁”为他字之误。本文从《学而篇第一》《里仁篇第四》《公治长篇第五》进行《论语》中“仁”的阐述。
《学而篇第一》记述了三处孔子对于“仁”的直接阐述。其一是“其为人也孝弟...其为仁之本与”,这是孔子对于孝悌与“仁”之间的认识,他认为君子治国的仁学原则或做人的基本准则,其根本都在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遵守孝道,这也是“仁”字的本意。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部分。孔子由孝悌作为仁道的延伸,并指出了仁学思想的立足之处。孔子仁道思想立本而生的“道”,就是指人的孝悌之心,要有仁心,方可有仁道,这也是儒家思想、儒家之道的基础,是从孝悌开始引发的仁学深思。其二“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借用这一论述,从反向验证仁人的品质。花言巧语、巧言令色是仁人不应该具有的行为,换言之,仁者应当具有仁德修养,忠厚老实、待人真诚。其三,孔子对于仁德之人具有内心的向往与追求,他对塑造仁德之人提出了自己的规范“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也是仁者应当具备的修养。
《里仁篇第四》中含有大量涉及仁学的论述,不仅表述了孔子对于仁与自我修养、外界环境的关系,同时表达了君子对仁的态度。“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表达了孔子认为外界环境与人的修养息息相关。一个有仁德的人,对于他周围的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周围的人会通过耳濡目染,获得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与没有仁德的人在一起,就会不利于自身品德修养的养成。同时,仁德并非完全由外界环境影响,也具有内发性。没有仁德的人,在贫困、安乐等环境中无法安定自身、安于仁道、保持自身气节。“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也是孔子对于仁德的人进行的评价。仁德的人,才能够有爱人与恨人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思想作用,知道哪些是“爱”的,哪些是“恶”的。由此,孔子得出了结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也就是说,人人都能够按照仁德来办事,那么万事皆太平。在孔子论述君子对人的态度中,认为“仁”是君子应当具备的重要品质,君子不应背离仁德。并结合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对仁德进行了分析与理解。他认为只有心中有仁德,发自肺腑的行仁,才是君子所为。
《公治长篇第五》在对“仁”进行阐述时,对仁学的核心“什么是仁”进行了分析。孔子对于“什么是仁”的态度是十分谨慎的。他并没有完全对仁进行定义,而是在与他人的沟通中,逐步探寻“仁”的意蕴。“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有人对孔子说“冉雍有仁德但没有口才”,孔子回答说“我不知道冉雍是否称得上有仁德,但为什么一定要有口才呢”。孟武伯问孔子的弟子子路、冉求、公西赤品行如何,孔子最初说“不知也”,后来经不住孟武伯一再追问,便给予了回答,但结论都是“不知其仁也”。由这些对话可以看出孔子并不会基于某人的行为进行具体的评判,他对于符合仁德的行为是有具体要求的,但对于他人的评判是谨慎的。由此可见,孔子对于“仁”的界定,在于将其理解为一种复合的概念,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精神。
三、孔子仁学内涵之具体表现形式
(一)孝
孝是仁的本意。既表达了对亲人传承的孝悌之义,也表达了祭祀中向神行礼、向神献物的思想体系。孝悌是孔子仁学中重要的内容,在孝的基础上,孔子对整个思想观念进行了深化及延伸。孔子在自己的思想表达上,常直白地表达孝悌的重要地位。“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也时常要求自己的弟子履行孝悌之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由此可见,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将父子、兄弟之间的道德准则贯穿其中。他始终认为仁学中的孝悌意味着尊敬父母、尊重兄长。孔子的孝道是在西周原有的孝悌含义上进一步建立的。他认为,孝要发自内心的尊敬,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孝是由心而生的,要真正地孝顺父母、尊重兄长,并将这种美德由内而外推广,惠及他人,甚至影响政治。孔子仁学思想中的孝,有一定的教条式孝道体现。但同时也强调了真情流露,对父母真心的崇敬。由此可见,孝是美好的道德风尚,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孝顺的美好品德。
(二)礼
中国古代社会中,礼是外在的形式表现,同时也以外在思想的具体形式展现在孔子思想中。礼作为形式的仁学,在孔子一生中有着诸多体现。孔子仁学中对礼的划分可以看作个人礼的层次、统治者的礼以及社会的礼仪。在个人层面,孔子认为礼与仁是息息相关的,个人的礼仪、礼节与道德品质的遵守息息相关。只有始终坚持礼,才能够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礼节的约束就是个人言行的规范,是修为的体现。良好的道德品质都应在礼仪的规范下进行,如果没有礼仪的约束,那么道德品质会走向反面。孔子也提出了对统治者的礼仪要求,他认为国君应当按照君主的礼节对待臣子,而臣子也应一心一意为君尽忠。只有统治者爱礼、尚礼、行礼,才能使百姓心悦诚服。在社会层面上,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是孔子认为的危险局面,他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改变社会形态。他认为礼是规范人行为的标准,使人守礼、懂礼,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础,因而“礼之用,和为贵”。
(三)忠
孔子仁学中,忠是对国家的忠诚。忠在孔子仁学中极具代表性,孔子对于忠的阐述,既包含了事君、办事,也包含了待人。定公问于孔子:“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定公向孔子请教君臣之道,孔子回答说,国君应按照礼节任用臣子,而臣子应对国君尽忠。由此可见,忠君思想是孔子仁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始终维护君主权威。但与此同时,孔子主张臣子在君主犯错时应该正面谏言,认为国君应当有所作为,从而使臣以礼。此外,孔子思想中始终强调“忠于事”,何为“忠于事”呢?就是要以重视仁,忠诚地对待他人,真诚地与人交往。
(四)信
信是人与人的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仁德。孔子将社会关系中基于亲情的关系称为亲,对应的伦理精神是孝悌;而后天形成的人际关系,孔子将其概括为朋,从而建立对应的仁学精神,称为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见孔子对朋的重视。孔子认为,朋友之间相处最重要的是信。言而有信就是交往的准则,只有遵守奉行正确的交往之道,才能够促使人与人和谐共处、社會安定有序。孔子心系天下,他毕生的志向是希望各阶层的人能够得到社会的关怀及抚恤,因此,若要达到这一理想的社会状态,就必须完成诚信的交往准则。孔子将信融入他的个人志向中,“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五)义
义是仁在论语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其具体可以理解为道义。义是仁的原则之一,在孔子的思想中是特定的规范原型。按照道义的准则形式,促使君子役使人民合乎道义、当权者遵守道义,那么百姓就会服从。此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也代表了孔子心中的正义。正是将富与贵视作浮云,才展现了孔子的大家风范。由此可见,义对于仁德的展现,在于统治者并不以功利而肆意妄为;见钱财对考虑到义,不能忘记平日诺言;更不能谋取一人私利。
(六)和
和在孔子的仁德思想中可以理解为思想的境界。和是一种和平主义的渗透。孔子对和的追求,表达了一种和谐的境界,孔子追求的是社会的和谐,理想的大同。孔子的仁学思想中,主要围绕国家治理层面阐述了和的思想。他认为“和无寡,安无倾”,也就是说,只有国家治理好,达到和谐的境界,才能使百姓生活更加安定,不会导致人口的减少。而圣明的君主,应当遵循治国的方法,使国家达成和谐安定的状态。在针对国家治理方面,孔子认为,和是一种理性的追求,而達成以和为贵的境界则需要以礼来体现。此外,孔子从君臣关系的角度探索了君子应当秉承的品性。他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和是指真善美等主导的观念,是和谐的关系体现。在君臣关系上,君子应赞成君王的正确意见,要有原则地辅佐君王,不能够奉承盲从。而君主在治理国家时要始终秉持正确的方法,最大限度促进社会和谐。
(七)恕
恕是仁学思想中能够表达孔子仁道思想的内容。恕可以说是孔子思想中有效传承的基础及推动的力量。恕的思想更表达出人们对于自身力量的认知。恕与当时社会秩序、神学思想、礼乐文明有一定的差异,更接近于以人为主的恕道精神的核心。重恕的思想,可以看出孔子心系他人、以民为本的高尚情怀。恕在《论语》中直接提及过两次。一处在《论语·里仁》篇中,曾子明确提出了夫子学说的一个基本的原则主张,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另一处记录在《论语·卫灵公》篇,面对子贡的提问,孔子道出了恕的基本含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孔子在仁学思想中更重视恕的思想实质。他认为不要计较别人的过错,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正是这种恕的朴实仁学,从内在思考仁学本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精神,更具有普世意义。
四、结语
通过探究论语中的“仁”,分析孔子仁学的内涵,可以看出孔子强调的“仁”与环境、他人、个人、品德息息相关。他认为,“仁”是人格品质的自然延伸,是对父母、亲友、国君的忠诚,同时也是行为中应当遵循的礼、信、义,最终追求的是和谐的社会、以民为本的思想内核。
参考文献:
〔1〕郭院林.孔子“仁”学体系的基础与提升——以《论语》为中心[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1.
〔2〕高新满.浅析《论语》中孔子的仁学思想[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40-141.
〔3〕杨云鹏.《论语》中孔子“仁”之思想的内涵及其表现[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