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标型特征及其对不同成矿作用的标识
——以金红石为例

2020-03-15 07:54李佳俊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23期
关键词:斑岩热液矿化

李佳俊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1 金红石概述

金红石的矿物学分类,是属于氧化物分类当中的链状氧化物,其理论学的组成成分为:Ti 含量为60%;O 含量为40%,并且在其中还常常伴有Fe2+、Fe3+、Ta5+、Nb5+、Cr3+等成分混入到矿物当中。其中主要以Fe 含量的黑色矿物称之为铁金红石。Fe2+可和2Nb5+或Ta5+与3Ti4+构成异价类质同像置换。当Nb大于Ta时,称铌铁金红石;当Ta大于Nb 时,称钽铁金红石(王琪,2019)。

金红石的矿体结构属于四方型的晶体体系。其浸提的结构基本为[TiO6]配位八面体。[TiO6]配位八面体是沿C 轴进行排列,下[TiO6]配位八面体以链状排列,并且链通过[TiO6]配位八面体的角顶点连接。以{110}作为双晶平面,同时形成双膝状,三胞胎或环形六边形。骨料通常是密集的和块状的。样品上的金红石色通常为栗色、深红色,鳞片的颜色主要为红棕色、黄棕色,很少的会出现黄色和橙色以及富含铁的黑色,从浅黄色到浅棕色的条纹。

2 不同成因金红石的标型特征

2.1 形态与粒度特征

对特性(例如粒度)进行简单的区域划分。随着矿体结构变质发展,使超压后的金矿石的颜色从黑红色到黄棕色逐渐变浅,并且其颗粒尺寸逐渐增加。中高压和低压金红石的变质来源通常为棕黄色,其粒径通常随金红石的出现而变化。由于铁和镁对金红石颜色的影响而发生变质腐蚀,从而使颜色从棕黄色到红棕色,以及各种粒径变化。沉积变质金红石的颜色主要是棕红色,暗红色,且晶粒尺寸通常小于0.1 毫米。产生水热来源的黄棕色和红棕色金红石,通常是粒状,大晶体,受污染的丝状金红石,并且粒度范围广。在岩浆过程中所获的金红石可以更好的形成晶体结构,这种晶体机构通常呈现出红褐色,并且伴有变质和热化现象,其晶粒尺寸相对较小。具有最小的晶粒尺寸,通常小于0.1 毫米。

2.2 成分特征

对于不同程度的变质行金红石来说,可通过对金红石类型Ti-Ca 的散射图像来进行区别,其中,在地压变质的金红石,主要分布在钛含量低,钙含量高的地区,分布范围广。 UHP 变质金红石主要沿水平轴分布,在调查区域当中,中高压的金红石所收集到的数据相对较少,但是其总钙含量会超过高压变质的金红石。可以使用Fe 作为变质金红石的比例来确定金红石中Ca 和Cr 的比例。对于金红石的变质成因和岩浆热液成因,化学成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l 含量上,火成金红石中的Al 含量低于变质金红石,而热液金红石中的Al 含量较高,分布面积高于变质金红石。这两个分布区域重叠(如图1)。

不同成因的金红石在Ti-Fe 散点图中(如图2)的主要区域分布情况不同,在所分布的是三个区域当中产生重叠现象,但是火成的金红石所分布的区域一般在低Ti 和高Fe 当中,变质后的主要金红石成分分布在高Ti 和Fe 高的区域中,而在热液中所形成的金红石主要分布在低Fe 的区域当中。该图表可以与其他信息结合起来,全面确定金红石的遗传类型。对于不同来源的金红石,Fe,Si,Ca,Cr 的杂质元素含量通常较高,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明显差异性。在超高压下,金红石一般是具有较高Fe 和Si含量,而早中低压变质的情况下,金红石会具有相对较高的Ca含量。并通过对金红石的类型Ti-Ca,Ti-Fe,Ti-Al,Ca / Fe-Cr / Fe 的二元散射图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原因。金红石型Ti-Ca 的散射图主要用于区分变质金红石的类型:其中,以低压变质金红石分布在较大的区域为主,主要分布在低钛和高钙的区域。变质超高压金红石主要沿水平轴分布。这是钛含量高而钙含量低的区域。关于中高压变质金红石的数据很少,但其中的钙含量高于超高压变质金红石。在Ca / Fe-Cr / Fe 金红石的二元散射图中,还可以区分变质金红石的类型,并且边界更明显。金红石型Ti-Fe 和Ti-A1 的二元散射图可用于综合区分变质金红石,水热金红石和岩浆金红石:岩浆金红石中的Al 含量低于变质金红石;图中,岩浆金红石分布在低钛和高铁含量的地区,变质金红石主要分布在高钛和高铁含量的地区,热液金红石主要分布在低铁含量的地区Fe 和Ti 含量变化很大(王琪,2019)。

图1 不同成因金红石中Ti-Al 图解

图2 不同成因金红石中Ti-Fe 图解

3 与成矿作用有关的金红石标型特征

在与不同矿化作用有关的金红石中,主要是热液中的金矿床与斑岩铜矿床,所形成的金红石杂质含量相对较高,但是其晶体矿床的金红石杂质含量先对偏低。稀土矿中的金红石的杂质含量的差异性相差较大,这与四种矿化作用有关,金红石的杂质元素含量最高的为Fe,V,W,Nb,但在不同的矿化条件下,所形成金红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热液金矿石中,W 含量最高,有时在其后出现Fe 和V,其含量次于Fe。斑岩型铜矿中铁含量最高,其次是钨,含量也很高。V是热液金矿中的金红石含量,在晶体沉积物中,从高到低的品位也对应于Fe-W-V,但其W和V含量远低于斑岩铜沉积物,而晶体沉积物中金红石中的Nb含量较高。

4 金红石对于成矿作用的标识

4.1 对于成矿物质来源的标识

Meinhold(2010)中指出,金红石中的Mg、A1 含量可用于区分金红石来源。将与不同成矿作用有关的金红石的Mg-A1 投图可发现(如图3),金红石型刚岔金矿床主要分布在镁含量低,Al含量高的地区,地壳和地幔有来源。Siadyan 金矿的金红石主要分布在Mg 和Al 含量高的地区,地壳缓慢,没有各种铜斑岩的沉积物。主要存在于镁含量高,铝含量高的地区,地壳和地幔有来源。朱诺斑岩金红石主要集中在垂直轴上,即Mg 含量为0,源地壳面积略有分布;江西稀土矿的金红石型主要存在于铝含量低,镁含量范围广的地壳和地幔来源。

图3 金红石来源Mg-A1 图解(Meinhold,2010)

4.2 对于流体环境温度压力的标识

据前人研究,金红石中的Zr 含量与温度,压力有很好的相关性(孙紫坚 等,2017),即,提出了金红石型Zr 温度计以指示金红石形成的温度。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金红石中的Zr 含量对相应成矿液体的温度和压力的指示具有确定的影响。 不同矿化作用下金红石中Ti-Zr 含量的散点图(如图4),可以发现,与斑岩型铜矿床有关的金红石主要分布在Zr 含量高的地区,Ti 含量变化很大。热液金矿的金红石型主要分布在Zr 含量低,Ti 含量高的地区。晶体沉积的金红石型主要分布在Ti 含量低的区域。Zr 含量低的区域:稀土金红石的金红石型主要存在于Zr 含量低的区域,而Ti 含量变化很大。在一般情况下,斑岩铜矿的矿床,其温度要高于热液金矿矿床的温度,但是晶体矿床与稀土矿床的矿化温度相对较低。同时会与不同的矿化作用有关的金红石中Zr 含量发生变化,但其通常矿化温度会保持一致,因此,在不同矿体矿化的程度上,金红石均可以作用一种参考矿体来估算矿化所产生的温度。在铁矿中,通常会以同构来取代的形式存在于矿物的晶体当中。其进入晶格的方式主要是Fe3+和一些五价离子组合替换Ti,或直接替换Ti4+和阳离子空位。因此,与不同矿化作用相关的金红石中Ti-Fe 负相关的斜率越小,矿化深度越深,矿化压力越高,即金红石中的Fe 含量与矿化压力正相关趋势。(王琪,2019)。

图4 不同矿种矿床金红石中Ti-Zr 图解

4.3 对于矿化类型的标识

金红石与不同的矿化作用有关,通常含有更多的W 和V。此外,W 通常与Fe 结合以代替金红石中的Ti。通过绘制金红石中Fe-W 的分散点,发现热液金和铜矿石的大多数点分布在一条直线上(该直线是斜率为1 的直线),这表明热液矿床中的W 大于Fe 中的Fe,在穿透金红石晶格更容易,而伟晶岩类型的晶体沉积却恰好相反。通过进一步分析属于水热矿床的铁钨金红石的分布区域,可以发现,与斑岩铜矿床相比,水热金金红石中的钨比铁更容易渗透到金红石晶格中(王琪,2019)。此外,金红石中Nb-V 的散布图还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矿化。 图5 显示热液金矿床主要分布在Nb 和V 品位低的地区,斑岩铜矿床主要分布在Nb 品位低的地区,V 品位差异很大,而晶体矿床则主要分布在 低Nb 和低V.V 或高Nb 在V 区的区域。

图5 不同矿种金红石中Nb-V 图解

猜你喜欢
斑岩热液矿化
好氧混菌矿化能力与增强再生粗骨料性能研究
以负碳排放为目标的生物质灰矿化CO2路径研究
间作和施肥对黄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玉龙-芒康一带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鄂东南铜山口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黄花窝铺乡达赖沟一带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河南省灵宝秦南金矿区金矿成因分析
新疆西准噶尔斑岩成矿远景分析
浅谈粤东斑岩体与锡矿化的关系——以塌山锡矿区为例
不同浓度锌的含氟矿化液对人恒前磨牙釉质脱矿影响的体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