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隽筱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赵季平的电影音乐作品《风月》。通过《风月》电影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特征、人物的主题音乐及场景音乐的分析来阐述赵季平电影音乐所具有的时代气息与民族音乐元素。
关键词:赵季平;风月;电影音乐;创作特征
赵季平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在80—90年代里,他所创作的影视音乐先后获得了一系列国内外电影音乐奖项。赵季平的电影音乐创作以其80年代作品最具有代表性,这一时期的电影音乐有着强烈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作品中饱含对生活的感悟,对三秦大地的热爱以及对戏曲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研究。他将最原始的民间音乐,融入于自己作品的内核之中,并赋予其时代的气息,形成独具“中国西部”特色的创作风格。
一、电影《风月》的创作背景
《风月》是我国著名导演陈凯歌继《霸王别姬》后又一部以民国为时代背景的作品,它的年代跨越很大,以辛亥革命爆发为时间起点,讲述的是清朝灭亡,江南小城旧家族庞家及其后代的爱情悲剧。动荡的时代、江南小城、守旧家族——全片流动着古色古香的东方式情调,风格清冷凄迷,通过细致的描写男女主人公几近病态的爱恨纠缠,将旧中国的风雨飘摇和满目创痍揭露得淋漓尽致。赵季平通过此影片表现强烈的时代气息,展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同时他凭借此影片中的配乐,入围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音乐。
二、电影《风月》的音乐风格特征
赵季平的电影音乐总是能够精准的抓住影片的主旨和灵魂。他的创作从不照搬民间音乐,而是提取民间音乐的神韵,同时基于对影片的理解,将此融入于电影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汇。赵季平在音乐创作高端国际论坛上曾讲:“创新不是胡整的,有自己的根儿,特别是我们民族的根。”他的音乐创作中,流淌的是民族的血液。
在影片《霸王别姬》中巧妙地将巧妙的将京剧、昆曲及各种配乐融合在一起,在京胡高亢明亮的音色、萧的悠远悲凉、大鼓和锣的坚定铿锵、笛子的悠远幽静的衬托下,将影片刻画的唯妙唯肖,形成一种与影片风格相契合的凄凉与沧桑韵味;影片《秋菊打官司》中,赵季平通过精心的构思,把一段充满了浓郁地方特色的碗碗腔安排在《秋菊打官司》不同的场面中,秋菊在“讨说法”时老人用月琴奏出的碗碗腔“走哎”,产生了特别的艺术效果,让观众领略到了陕西戏曲的精髓和魅力。
赵季平的电影音乐不是单纯的“民族化”,而是将中国民间音乐与西方的作曲技法融会贯通。在影片《风月》中,赵季平将民乐与西洋管弦乐结合,运用压抑的、悲伤的鼓点、钟声、琵琶声以及管弦乐贯穿着整部影片,在音响效果上融合的恰到好处,同时烘托作品的氛围,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具有极强的音乐感染力。恰到好处的轻鼓点,风铃声以及箫声仿佛代替主人公忠良诉说了他内心的空虚与压抑。就如忠良对姐姐所说的“讨厌这地方,讨厌这里所有人”一样,从一开始剧中人物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悲情的宿命。正是这悲情孕育了悲伤、低沉、悠远的音乐,代表着影片人物压抑中的内心喘息。
三、电影《风月》的人物音乐主题分析
人物的主题音乐是电影配乐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常用旋律式、动机式的音乐片段描绘主题思想及情感基调,通常只有在特定人物主题的表现下,人物音乐才更显韵味。赵季平的电影音乐善于创作符合人物性格的主题音乐,伴随着剧中主要人物“忠良”、“如意”的出场,主题音乐以原型或原型的变化发展多次再现。
1.忠良的人物音乐
忠良是电影《风月》男主人公,由张国荣饰演。张国荣在谈起这个角色时,直言比《霸王别姬》里“程蝶衣”难度更高,是个心理负担很重的角色。忠良并非大奸大恶,他受到严重的精神摧殘却依然保留着对世界的善意。赵季平在创作忠良的人物音乐时,分青年忠良与成年忠良两部分。青年忠良的人物主题运用了大量不规则的鼓点与两小节空旷的箫声暗示了忠良忐忑的内心及大起大落的宿命。成年后的忠良从自卑抑郁,对小如意暗生情愫到脱离了老宅的枷锁,成年忠良的人物音乐运用了小段的弦乐合奏,由小调音乐转变到大调音乐,由昏暗的色调逐渐明亮起来。忠良对如意讲述着外面世界的变化,他对新生活,对平等自由的向往,说明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他对如意的感情萌芽。
2.如意的人物音乐
在影片《风月》的配乐创作过程中,赵季平与导演陈凯歌配合得很默契,在一家饭店里整整闭关了二个星期,影片反复看了无数次,终于完成了《风月》的电影配乐。陈凯歌比喻女主角如意为“阴影里一朵艳丽的鲜花”。因此赵季平用了苏州评弹的一句旋律,将它女性化,写得柔美。并为这个音乐主题起名:‘人面桃花’,赵季平说这个音乐就是巩俐那一双充满泪水的眼睛。
四、电影《风月》的场景音乐分析
场景音乐通过音乐手段为影片的部分或整体创造某种特定的基调,能让观众逐渐进入电影的氛围中,同时对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起到重要作用。
影片《风月》中,深宅的场景搭配辽远空荡的音乐,不规则的钟声、锣声衬托深宅压抑的气氛。随着主人公到达上海,影片的配乐没有了老宅沉闷压抑的钟声,取而代之的是流行的爵士乐,舞厅里的浮华,街上的车水马龙,配乐具有民国时期老上海的时尚感。这说明了时代的变迁,以及暗示着忠良的改变。
在影片的最后,一切又回归到大宅中,一样的钟声,锣声。再度出现忠良、如意、端午孩提时的回眸,昔日欢笑犹在耳畔,而如今已是物是人非,三个无邪纯洁的小孩怎么也不会料到今后自己的命运会是这样崎岖,整部影片便蒙上了一层悲情的宿命。封建的庞鎮,醉生梦死的上海,让人郁闷的含糊的感情纠葛戏,却在影片末尾的音乐想起的同时让人不住落泪,伤心的不只是音乐悲剧的爱情,还是人们的愚昧和麻木。
五、结语
在影评中看到这样一句话:“《风月》是陈凯歌比较隐晦的作品,反响平平美其名曰曲高和寡,电影从各个方面都能体现陈凯歌的特色。陈凯歌的电影习惯在结构上把个人和家庭的命运放置在一个历史背景中,让故事获得一种时间上的景深,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气。”
参考文献:
[1]韩新安.时代的音乐标识人民的情感抒发——在赵季平音乐创作国际学术高端论坛上的发言[J].北京:人民音乐,2018(12)
[2]董晓明.《黄土地》电影主题音乐分析[J]天津: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9(2).
[3]杨和平.赵季平影视音乐创作的两个支点[J].北京:人民音乐,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