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松林 李 臻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饱读诗书、游历四方、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开创了我国古代游学治学、弘文布道的传统。明代画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主张学生“在做中学”,要“让大自然和社会都成为课堂,使学校与自然、社会环境血脉相通”[1]。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被正式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研学旅行进入深入推进和规范发展阶段。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旅游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修订,为公共图书馆创新业务发展方向、开展研学旅行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制度保障。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在实践中早已存在,特别是作为一种法律要求或是刚性的制度安排,十八大以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十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教育功能,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2016年修订的《旅游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有利于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推进旅游休闲体系建设”“促进旅游与工业、农业、商业、文化、卫生、体育、科教等领域的融合”。2018年施行的《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开展面向少年儿童的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并为学校开展有关课外活动提供支持”。随着教育、文化、旅游迎来融合创新、共享发展、协同育人的新契机,公共图书馆等开展研学旅行服务正当其时。
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文化保存、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场所和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文献资源丰富、休闲空间宽敞、设施设备齐全、活动丰富多样、服务水准一流,能够满足人们关于研学旅行的学习、教育、体验等元素的想象与对安全、秩序、舒适等需求的关切,图书馆和旅游的融合潜力巨大、前景光明。恰如王世伟所言,当下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正面临重要的发展窗口期,中国当代公共图书馆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与中国当代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增长、中国公共图书馆正在积极推进的“全域服务”与旅游行业正在努力践行的“全域旅游”形成了历史性交汇[2]。公共图书馆应主动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研究分析,对标研学旅行的原则要求,发挥自身价值,强化资源整合,创新服务内容,积极应对研学旅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关于图书馆与旅游的融合,国内现有研究大多从图书馆的功能角度切入,基于此提出了图书馆开展旅游服务的方向。唐峰陵、黄付艳认为,图书馆开展旅游服务要突出传承地域和民族文化的功能[3]。谭楚子强调公共图书馆为大众提供心灵与文化滋养空间和环境的功能,是城市公民文化休闲公共空间的主要角色[4]。段圣奎、张丽认为图书馆可以给游客提供“知识学习、消遣娱乐、逃逸放松、审美猎奇”等四种体验[5]。张洋等认为,公共图书馆应该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提供同环境自然融洽的休闲阅读和文化体验[6]。陈丽红结合浙江省云和县的相关实践,提出民宿图书馆具有“搭建游客交流平台、传承地方特色文化、提供休闲场所”等功能[7]。此外,部分研究还就图书馆如何提供旅游服务提出了对策建议。在图书馆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方面,吉佳对图书馆利用文献资源提供旅游信息服务的途径进行了分析[8];张悦认为作为信息集散地的图书馆在旅游信息服务中占有优势地位[9];王瑞亮、陈高潮等提出公共图书馆应该加强旅游信息服务有关工作[10]。在图书馆旅游资源建设与服务方面,梁宇提出要开发利用好图书馆旅游资源[11];黄雁湘认为地方公共图书馆应该“发挥旅游信息中心作用、加强大众媒介宣传、开发本土旅游信息资源、提高导游水平、加强本土文化教育”[12]。在图书馆创新服务方面,张维梅对国内图书馆旅游需求进行了调研,从图书馆旅游的项目开发、产品销售、目标市场、资源推介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议[13];孙红强从馆藏、读者、地缘三个方面阐释了图书馆进行文创旅游项目开发的优势[14];王兴华等提出公共图书馆建立APP 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以及开发网站,能为读者提供所需的各种旅游信息,拓宽图书馆服务渠道[15]。
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研学旅行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举措,王世伟指出公共图书馆需要主动适应旅游新需求,将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不断向前推进,以满足广大公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向往、新期盼和新需要;图书馆的文旅融合不仅体现在图书馆与博物馆的融合,也体现在图书馆的文化地标、景点观光、旅游购物、文化休闲等功能之中[2]。曾敬认为,研学旅行服务是图书馆提升吸引力的手段之一,是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一大方向,也是图书馆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形式[16]。但正如于书娟等所指出的,我国目前的研学旅游仍存在“重游轻学,目标、主题模糊;规划随意,教师缺位;一味包办,主体缺失;评价片面,模式单一”等问题[17],且“图书馆毕竟不是旅游景点,其相关配套也乏力于承载景区景点的功能”[18]。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迎来了很好的机遇,但所面临的问题仍很多,有待于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逐步予以解决。
总的来看,目前关于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旅游体验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的实践应用中尚不多见,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的范围和边界尚不清晰,相关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存在不少空白待填补。
旅游是开发、利用、使用、欣赏自然景观和人类文明的一种活动,天然就带有学习知识、体验文化等研学基因。而图书馆是传承人类文明、开展社会教育的专门机构,在人们的身心休闲、知识学习与文化体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是在文旅融合时代拓展与深化其社会职能的创新之举,前景可期,大有可为。
旅游体验是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取得联系,从而改变游客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是游客的内在心理活动与游客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相互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是借助于观赏、交往、模仿和消费等活动形式实现的一个时序过程[19]。旅游体验首先是源自旅游者心理和身体的行动,是其在行动(经历)过程中获得的对旅游景观(自然的和人文的)的直接感受与心理感悟的综合过程,随着旅行者围绕旅游所产生的动机触发、行前准备、参观游览、互动参与、分享回味等活动产生。旅游体验受到旅游者本身的知识储备、文化背景和经济基础、社会阅历的局限,受旅游目的的约束,也与旅游的具体时空、旅行者个人的情绪、气质、心理等息息相关,具有原生性、动态性、过程性等特征。
伽达默尔认为,应该从与“经历”这个词的词义比较中去认识体验的原初意义,“‘经历’一词具有一种用以把握某种实在东西的‘直接性的特征’——这是与那种人们认为也知道、但缺乏由自身体验而来的证实的东西相反……所经历的东西始终是自我经历的东西”[20]。自我经历对于人们形成关于事物本身的直观认识与抽象思考都具有重大作用,良好的旅行环境与学习体验是教育升华和知识生成的重要前提。表面上看,旅游体验是旅游者的主观感受,是旅游者自己的事情,但实际上,旅游体验受其所接受的教育、所处的文化、社会以及目的地相关因素的影响,是“观看方式”和目的地相关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1]。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导向、文化氛围、建筑风格、资源禀赋、教育传统、服务特色、社会美誉度等,将为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提供丰富的想象元素与现实条件,创设新奇、生动、原汁原味的体验空间有助于中小学生体会旅行和学习的双重乐趣。
研学旅行将知识学习与行动体验融于一体,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旅行体验。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公共图书馆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感受和体验异质环境带给自身的刺激、快乐、新奇、艰辛、收获等,可以让学生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练就技能、丰富情感。离开课堂教学固有模式和时空条件的约束,学生置身于自由、宽容的公共图书馆内,视觉映射作用于学生关于旅游和公共图书馆、活动、团队以及公共文化符号、图书载体等的潜在认知,给学生带去更加直观的心灵体会与知识体验。各种蕴藏在学生头脑中的显性知识同缄默知识糅杂在一起,激荡、碰撞和组合,推动知识学习和理解向更加宽广和高深的领域进发。此外,公共图书馆自由、包容的环境氛围和灵活、生动的活动组织有利于激发学生舒展个性、表达自我,让情感得到积蓄或释放,形成关于情绪、精神、价值与道德的体悟与共鸣;让知识得到检验、质疑和创新,旧知识体系和感觉体系得以重构与升华。通过图书馆内馆员的帮助和团队的合作,学生能迅速建构起关于知识、经验的新意义和新价值,学会承担个人在团体中的责任。
旅游是人们的一种短期异地休闲生活方式和跨文化交流活动[22]。区别于一般的旅游,研学旅行注重旅行目的地(景观)能带给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探索、文化感悟、道德熏陶、人格养成等素质教育价值,其组织方式、目标导向、制度约束、管理要求都有别于传统的以休闲、观光、审美等为目的的旅游。研学旅行一般有以下特点:主题明确,学科融合;亲身体验,实践育人;群体活动,合作共赢;养成教育,立德树人;机制健全,制度保障[23]。研学旅行突出强调需在特定的制度约束与安全保障机制下,由学校(老师)组织学生围绕特定的旅行主题和学习(课程)任务,以群体性社会实践的方式;通过对目标景观(自然或人文)的参访、观摩、体悟、践行等,获得课本之外的知识和文化体验,强调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自发自为的学习感悟及其对学生养成的育人作用。一般而言,文化资源基础、文化传统氛围、文化体验环境、文化学习条件、文化活动场所等指标是研学旅行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参考。
作为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一种制度安排,公共图书馆积累了大量的地方文化资源和特色文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活动机制与服务品牌,一般被视为所在城市的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文化中心,成为人们生活起居的“第三空间”[24]。公共图书馆长期以来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导向,通过不断为读者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保障读者学习、交流、参观时的安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与认知。研学旅行的首要目的是依托旅行让学生进行体验性的研究性学习,因而旅游目的地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了解能为潜在旅游者带来积极旅游体验的感知特征,以更好地使旅游者预期与实际体验进行匹配[25]。在长期的实践中,公共图书馆宽敞明亮的阅读环境、琳琅满目的书架和瀚如烟海的文献以及平等开放的服务机制、安全舒适的学习条件,满足了人们对研学旅行目的地几乎所有的预期,并能在旅行中验证和强化这一预期的实际体验,是良好的研学旅行目的地选项。比如,公共图书馆拥有良好的空间和设备设施条件,逐渐发展成特色文献资源的存储中心和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地,能为读者(游客)提供舒适、安全的活动环境和各类学习文化知识、探究科学奥秘的馆藏资源,部分图书馆还开辟有前沿科技(产品)体验空间等,同时还为读者提供信息素养教育培训机会以及丰富多样的学术和科普讲座资源,非常符合中小学研学旅行对目的地的学习、文化、研究、体验、安全等各项要求。特别是,公共图书馆作为最具有包容性的公共服务机构之一,其平等、开放、公益、包容的核心价值和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为中小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养成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提供了天然的载体和平台。因此,公共图书馆完全具备成为研学旅行目的地的物质基础与文化资源,能够为异地学生提供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养成道德、完善人格的完美场域和丰富体验。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从开展研学旅行的终极目标、实施方式、保障条件等方面提出研学旅行应当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即“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和公益性”[26]。教育性方面,公共图书馆是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人民的大学”,藏有大量的纸质图书和电子资源,文献种类齐全、载体多样、形式丰富,图书、期刊、报纸、音像资料等阅读资源完善,环境优雅,卫生、饮水等基本服务完备,能够为学生学习文化、增长知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持;公共图书馆馆员长期从事图书馆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和职业技能,能够为学生(群体)提供快捷、精准、专业、系统的知识服务,指导学生掌握信息检索技能、提高信息素养,增强其信息社会生存发展的能力;公共图书馆的设施优良,科技感、趣味性强,科普类资源丰富,适合开展中小学生科普知识讲座、体验等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体验。
实践性方面,公共图书馆常年开展的图书借阅、文献传递、参考咨询、阅读辅导、传统文化体验、知识展览、技能培训、报告讲座、文献汇编等各类读者服务活动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互动性,组织中小学生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常规活动或专门活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获得关于学习、教育的新体验和关于协作、互助的新认识,了解社会、拓展视野,在知行合一中成长。
安全性方面,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服务机构,安全保障队伍健全,管理机制完备,保障设施齐全。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消防、处突、防毒、卫生、防疫等经验,与消防、警务等部门协作顺畅,能够为中小学生提供安心、稳靠的研学旅行服务。
公益性方面,公共图书馆是保障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各项设施、场地和服务以免费开放为基本原则。读者可免费使用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与文献资源,或者仅需支付低廉的成本费用,有利于节约研学旅行成本;公共图书馆长期致力于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基本文化服务,服务城市低幼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资源和经验都非常丰富,有利于做好贫困家庭学生的研学旅行服务。
公共图书馆应主动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研究分析,对标研学旅行的原则要求,发挥自身价值,强化资源整合,创新服务内容,积极应对研学旅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包括信息资源、文化资源和空间资源三大类,为使自身更加符合研学旅行的要求,公共图书馆应该加强资源建设工作,并有针对性地对馆藏资源进行优化匹配。首先,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力度。针对研学旅行的知识学习与道德养成目标,以及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年龄特征,公共图书馆应收藏一些更加适合中小学生学习、探究的文献信息资源,提供电子书、移动阅读终端等多种服务方式;同时,做好对馆藏资源的分类整理和挖掘分析,打造青少年研学旅行专题资源,突出学科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安排学科馆员提供辅导和咨询服务。其次,抓好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传承。地方文化是当地居民精神传统与风物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研学旅行开展文化体验与学习活动的主要对象。公共图书馆要做好地方文化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应尽量收集当地文化的一切资料,包括历代文献记载、民间口头流布(民间故事、传说、歌谣,戏曲,谱牒等)、民间文化遗留(文物、古迹、碑志、古建筑、传统工艺等的实物、模型或影像资料)、民俗、宗教、方言等在内,并按照主题需要进行科学组合与脉络梳理,建设主题馆藏,做好解说介绍;同时,要在展览、讲座、培训之外开发一些具有当地特色、能提供互动体验、可玩性高的交互式活动,供中小学生参与和动手实践,强化异质文化给学生带去的冲击和新鲜感,增强体验效果。最后,要适当调整和布置馆内空间。空间是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的宝贵资源,方便快捷的交通位置、浓郁醇厚的文化氛围、宽敞明亮的活动环境、舒适优雅的休憩条件、完善可靠的安全保障是吸引师生前往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因素。为配合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公共图书馆应尽量为参与旅行的师生提供相对独立的活动区域,其装潢修饰、工具设备、人员配备、文献信息资源搭配、辅助设施等要体现研学旅行的特点,为学生学习、体验、休息提供保障和支持。
中小学生离开校园来到陌生的环境进行研学旅行,一方面充满新鲜和好奇,亟待对所面临的景观及其周围的地域开展探索;另一方面对新的环境也会不适应。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需要学生对目的地及其关联的信息有所储备,并在旅行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巩固、拓展和更新。将学生的既有知识体系、心理预期和旅行过程中实际面对的新情况、新情境相融合,可以形成关于旅行和知识的全新体验,推动知识、经验的螺旋式增长。围绕信息生产、整理、传播、分析、研究等开展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专长”,公共图书馆应结合中小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信息服务工作。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缓解学生的不适应,公共图书馆首先要积极主动做好当地综合信息的披露、整合和传播工作,为学生提供简易、清晰、实用的信息服务,并辅之以相应的文献、地图、导览、资料库等工具或材料。在馆员和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迅速调整心态和情绪,热情饱满地参与到图书馆组织的研学活动中来。其次,公共图书馆还要做好当地旅游信息的收集汇总工作,将图书馆打造成当地旅游信息的集散地,并根据学生需求提供相应的景点基本信息、文化背景、风物特产、注意事项、公共资源等服务,增强学生了解当地文化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强化图书馆服务的粘性与学生对当地文化的体验欲望。
公共图书馆具有文化象征意义,建筑外观精美,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处优质的旅游景观;同时,我国公共图书馆大多位于城市中心位置,交通方便,且周围的教育、科学、文化机构密布,绿地、公园等公共设施发达,餐饮、休闲服务便捷。因此,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及其周边的资源,构建综合性的研学旅行目的地和服务活动体系,将图书馆提供的研学服务与周边设施加以衔接,可以丰富研学服务的体验内容和活动形式,增强公共图书馆作为目的地对研学旅行组织者和学生的吸引力,提升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活动的粘性。公共图书馆的研学旅行服务,要注意加强与周边单位的合作。比如,可以与周边的公园合作,共同开展关于植物识别的活动,引导学生将从图书馆学习到的书本知识与公园开展的探索观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从认知到实践的一手体验;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除提供信息检索与知识服务外,还可以探索为学生提供研学旅行和户外体验所需工具(如帐篷、探照灯、垫子等)的租赁服务,帮助学生利用公园等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此外,公共图书馆还要加强科普类、调查类、传统文化类主题讲座、展览工作,或为科学研究提供中介平台,引导中小学生参与科研调查,体验科研乐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认同感和学习知识的饥饿感;还可以探索在户外景区、民宿集中区、主题公园等地设置移动或固定的馆外服务点,或打造主题图书馆,提升景区的文化品味,延伸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触角,服务研学旅行学生。公共图书馆通过研学旅行服务活动,在专业教育及科普机构与学生之间搭建起了知识体验与科学探究的中介平台,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旅行体验是旅行者寻找真实自我的过程。研学旅游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通过组织学生离开校园去获取新的知识,给学生带来心理和身体上的多重体验和认知收获。中小学生能否在公共图书馆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中实现其旅行和教育的双重目的,一方面取决于公共图书馆根据其对研学旅行的理解所设计开发的各种服务项目,以及其提供的软硬件环境;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中小学生参与公共图书馆相关活动时的特定时空条件,以及其个人的情绪与心理状况。中小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情感体验能力与其年龄、个性等紧密相关,公共图书馆的研学旅行服务为中小学生提供符合其认知水平的旅游真实体验非常重要。因此,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要突出为中小学生提供真实有效体验的目标,产品设计、服务措施、空间打造、活动思路等都要以有利于学生激发灵感、增长知识、丰富情感、塑造精神为目标,引导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悟关于知识、道德、人格的教育要求,激发正向情绪,为学生成长提供轻松愉悦的体验。具体而言,一方面,公共图书馆提供的研学旅行服务产品要尽量保持物理真实性,比如用于展览的古籍、字画等要尽量保持原生态并辅之以精心保护,营造古朴、温雅、庄重的活动氛围,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情,使其感受到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雄浑力量;另一方面,从事研学旅行服务的馆员在服务学生的过程中,要结合中小学生的认知与情绪特点,尽量营造轻松愉悦的体验氛围,选择恰当时机切入并引导中小学生的情绪,让其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中得到关于对象和自我认知的真实体验,提高教育效果,努力让中小学生能够持续地享受该旅游目的地的独特旅游体验[27]。
安全是评判研学旅行活动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也是学校、家庭和学生对研学旅行基地的关注焦点之一。公共图书馆应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强化日常安全管理,为研学旅行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公共图书馆要针对研学旅行特点,按照旅游部门关于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的准入条件和服务标准,对馆内有关设施设备加以改造,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要修订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与服务规范,健全房屋、水电、通讯、消防等基础配套设施,建立24小时、全方位监控系统,强化安全意识;要加强与周边餐饮、医疗、防疫、公安等机构的合作,保障环境整洁卫生,建立安全处置联防联动机制,提高安全保障与承载能力;要建立安全应急处置预案,提供现场安全教育和逃生指南教育,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空间、人力等方面的资源,发挥在信息服务、知识传递、活动组织、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业务优势,主动对接研学旅行服务需求,不仅有利于拓展公共图书馆的功能,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也有利于宣传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提高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对公共图书馆的关注和投入,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始终应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为根本任务,在围绕研学旅行服务而进行的人员配备、资源开发、设备投入、项目设计、空间再造等诸多环节和流程中,应始终注意平衡和把握图书馆和旅游的融合程度。公共图书馆要努力避免研学旅行相关服务对基础业务工作产生的负面冲击、方向偏离,也要认真研究和妥善处理研学旅行群体与公共图书馆其他用户群体在馆内资源占用上存在的矛盾和潜藏的隐患。因此,公共图书馆在积极主动提供研学旅行服务的过程中,要加强资源整合与宣传推广,抓好馆员队伍和服务规范建设,强化活动设计与安全保障,破除研学旅行项目设计中存在的“同质化、低幼化、体验差”[28]等问题,为中小学生提供情景式的知识学习体验,努力将自身打造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学校认可的研学旅行目的地,实现业务工作和社会口碑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