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陈日东 黄金燕 广东佛冈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范秀泽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技术蓬勃发展,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建立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通过有形与无形的手段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和服务各个方面,可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人格修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全员育人的目的在于强化全员育人队伍建设,形成更强合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全员育人的前提是重视教学骨干、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培养,重视党员榜样岗团队、青年教师先锋岗团队、博士团队和教研室项目团队,重视辅导员队伍、后勤服务队伍和政工队伍建设,同时重视政校行企协校外能工巧匠团队建设,打造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的队伍。
全员育人要求不断提升全校员工职业化、技能化、标准化水平,加强师德建设,增强为人师表的幸福感、获得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促进全校员工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浓厚氛围。笔者所在学校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奖励办法》等近百个文件制度,近三年我系先后引进中山大学博士后、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等17人。
完善推进政企单位合作,在订单班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社会服务、实习就业等全面合作,透过合作提升全员素质,促进产学研全面融合,提升包括技能在内的学生综合素质,深化教学、实习内容改革,引进能工巧匠,聚天下英才,校内外教师全面融合,将中华优秀文化、现代务林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有机融合。
有针对性地指派技术人员到合作企业进行社会生产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训等对接工作,如到广东岭南综合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等企业召开产学研企业对接会,到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林业局等政府部门召开产学研乡村振兴研讨会等。2019年,我系获得广东省阳春市澳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投入科研资金近百万元,通过了300万元的《现代森林培育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项目验收;《现代林业公共实训中心》《林业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等两个项目获得国家教育部认定;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为林草类重点专业,林业技术专业获得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品牌专业。近三年我系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73个,经费1504万元,对外进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消防等培训2855人次,金额161万元。
所在党支部与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广州动物园联合举办自然教育宣传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党员与广州动物园动管第一支部党员、师生代表、游客等分享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与知识,形成了典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案例,效果比较显著。
1.政
广东省林业局、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教育厅、国家林草局以及市县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专家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专业发展方向理解得比较透彻,可请他们开讲座,或座谈会,亦或参与政府项目等,加强与政府部门协同育人。
2.校
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等学校办学各有特色,通过教师交流、听课、研讨等形式,加强与他校合作协同育人。
3.行
学校是广东省林学会、广东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广东省花卉协会法人单位,是广东省测绘学会理事单位等。进行学术研究、业务培训、人才交流等,加强与行业学会的全面合作。
4.企
学校林草类专业与广东岭南综合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清远佛冈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东阳春市澳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49家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通过智库共建、成果转化等充分发挥学校人才资源优势,博士团队在动植物保护、生态修复、森林培育、林业地理信息等领域与企业深度融合。
5.协
我校为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继续教育协会理事单位,领导或专家以自然教育、科普、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形式,与协会进行合作、融合。
有针对性地根据林业类职业学院大学生的认知与成长的阶段特点及其身心发展规律,全程全员全方位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1]
对党忠诚,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支部建设首位,坚持用党章规范党员言行,坚定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头脑,引导全体支部党员做合格党员,[2]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全体党员每月定期集中学习,或与共建支部,或到企业,或在教室一起学习交流心得,共同进步。我系支部组建了系办公室、植物保护教研室、森林培育教研室、植物生态教研室、生物技术与林业信息教研室等5个党小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3]
创新活动载体,采用情景式、互动式展开党内政治生活。党支部先后与中国最美林场、广东佛山市云勇林场、佛山市林业局、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联合召开党建共建专题研讨会,探讨支部共建新模式。在2018年中国森林文化旅游节期间组织我系35名志愿者参加旅游节活动,与广州动物园动管第一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助力鹿坡扩容修缮,与共建支部共唱《我的祖国》,组织全体党员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遵义行等党性情景式、互动式的锤炼主题教育活动,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党员共产主义的理想信仰更加坚定。
1.强化道德与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优化学生德育建设,创生活化德育模式,提升人的全面发展能力。打造一批深受学生喜爱的、具有林业行业特色和深远教育意义的素质教育项目,如大力支持舞狮队、艺术社的创建和发展;深化人文氛围,常年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文化学者到学院开设人文类专题讲座,以开拓学生视野,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气息。积极应对信息化时代新形势和新要求,推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翻转课堂建设,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升思想政治课堂实效;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融合价值引领要素,恰到好处地把握“思政”与“专业”间的最佳切入点,以思政筑魂,以思政促学,根据林业类专业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课程如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工匠精神、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等林业特点的思政教育元素,各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
2.强化创业就业与技能大赛
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必需的创业条件,如设备场所、创业培训、技术指导、运营机制、法律咨询、管理服务等,以帮助初创企业规避创业风险,提高成活率。[4]我系近三年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大多数毕业生有较为满意而稳定的就业岗位。
积极参加广东省教育厅、国家林草局及地方政府行业举办的技能竞赛,如植物识别、造林作业设计与施工技能竞赛、昆虫种类制作鉴定、林业3S技能大赛、地形图识图、脚步丈量距离等比赛。近三年我系参加省部级举办的技能竞赛获一等奖10次,二等奖5次,三等奖4次,既掌握了技能又增加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认同,充分展示了林业职业教育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
3.强化制度与特色文化建设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宣传和弘扬校园制度文化,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按照“展现自然美,创造人文美,构建和谐美,追求精神美”的思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特色文化建设。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四个方面推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以《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章程》为依据,以制度规范办学和教育教学活动,发挥制度的引导、约束和激励作用。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创建活动,统分结合,形成“森林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生态名家进校园”(生态大讲堂)等若干特色校园文化品牌。
加强爱心文化建设。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对学生的分类教育、引导和帮扶,创建彰显人文关怀特色的育人帮扶体系。通过奖、助、勤、贷、补等多种手段,落实国家政策,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践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诺言。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改善教学条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融入新技术新业态,将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相结合,通过有形的或者无形的手段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各个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围绕平台建设跃升计划,开展政校行企协多方联动的创新协同机制建设,结合学院优势特色专业发展要求,构建创新政校行企协深度融合共建林业类专业机制,由学院牵头,联合相关部门、行业学会协会、龙头企业、相关院校组成,以林业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纽带,已建成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岭南林业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平台1个、国家级广东林业公共实训中心1个、国家级林业类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所有林业类专业均编制高于国家林业类专业教学标准的校级标准。试行企业家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车间(业务部门)进校园、岗位工作任务进教材、实际工作流程进课堂,实行教师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合作研发、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教师为企业培训员工(服务企业)、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到顶岗企业就业。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产业要素、行业要素、企业要素、职业要素和实践要素,实现职业教育生产化。
充分利用林业各方教学资源,由林业类校企双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博士团队、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或能工巧匠等组成“产学研用”专业指导委员会,与行业企业共同研制校级林业类专业教学标准,对接国家并优于国家专业教学标准。
系统设计职业教育林业类专业实践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深入开展核心课程建设与改革,重塑课堂教学流程,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专业建设成果落细落小落实到课堂上,以技能传承为核心,以工匠精神、双创就业、校企合作、人才成长多元立交为重点,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人人成才为课程建设目标,采用从基础到优质、从传统到网络、从校级到省级、从校内建设到校企共建、从学校开发到跨界实施等5步骤法,课程建设难易有序、梯度升级,开展合格课程、网络课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优质核心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师一优一课等6类型课程的建设。实施严格教材准入审查制度,一是5年前出版的教材原则上不选用;二是教材选用或编写应与职业学校学生认知特点吻合,易读易懂,读者可以“无师自通”;三是教材反映新标准新技术新业态,教材中使用的标准与国家最新标准同步;四是编写或选用有特色的优质教材,如务林人工匠精神生态文化课程、生态文明创新创业课程等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教材;五是教材载体与移动时代同步,充分搭载互联网时代列车,选用更多无纸化教材。
1.建设优质教学资源
以网络课程建设为骨架,以微课实践教学体系开发为脉络,以共享型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为平台,制作录播MP4、PPT、PDF等教学资源,建立数字化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体系。利用互联网,精品在线课程、bilibili、腾讯课堂、QQ课程群等突破“课堂边界、学校边界、求知边界”,促进线上与线下融合、虚拟与现实良性互动。利用信息化技术组织开展实践教学,微课、慕课大赛。
形成典型案例教法,根据教学实际,可以采用传统式,也可采用现代式教法,如创新创业课的有些内容可以网络授课的方式,测量课更适合现场教学法,同一课程,不同内容,不同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法,将案例教法、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作对比试验,形成典型案例。检验效果的关键:一是学生将教材文字语言,转化为行动技能的能力;二是学生将所做所思,转化为文字语言的能力,如撰写成新文案或教案、新教材的能力,透过新文案,实现“无师自通,文武双全”,学生不再忘所学所能,并且把所学所能用更易的方法传授给他人,进一步增强职业院校学生自信心、获得感及幸福感。
2.建设优质实践基地
依托广东林学会、广东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等平台资源优势,加深与龙头企业和行业单位紧密结合,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探索“校中厂”“厂中校”,建立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充分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数量充足、专业对口、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合作的企事业单位,推动校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校企共同制定校外实践教学方案,共同组织实施校外实践教学,共同评价校外实践教学质量。
加强校内实训中心和基地的建设。推进完善我系广东林业公共实训中心等4个国家级省级实训中心建设,打造成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以校党委统一领导,学生为中心,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打造一支以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等组成教学团队,以党员榜样岗、青年教师先锋岗、优秀学生骨干岗、博士攻坚岗、项目牵头岗等组成科研社会服务团队,以辅导员、班主任和政工等组成的学生成长团队,以政校行企协等组成协同育人平台,以党支部为战斗堡垒,建立产学研协同联动的“三全育人”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