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乃彦
【摘 要】教师要成为有主体意识的创造者,学会思考。教师的反思包括两个层次:实践之后的思考和对已有思考的重新思考。反思的方法包括严密的逻辑思维、自由的形象思维以及两者的结合。教师要善于建立有利于反思的制度。
【关键词】反思型教师 反思方法 反思制度
思考,似乎是人人都会,个个能行。但如果仅认为只要脑子在想问题,就叫“会思考”,显然不够。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过思考的两个特点:“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1]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当下,教师的确有一个潜在的危险,就是虽然处在文化教育单位,却容易变得不会思考,而且会自以为知道得很多。
一、教师再也不能甘当“工具”了
每当我们进入一个学校,要和教师合作搞科研课题的时候,几乎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境,有些教师诚恳地说:“您就告诉我具体怎么做,比方,你们设计好的问卷我发下去;写好的文章,我读给学生听。不要让我们去分析、设计。我们就会做,不
会想……”
为什么教师自己也承认“不会想”?为什么当前教师论文的普遍弱点是“述多论少”,甚至“只述不论”?为什么教师往往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开会后面坐,笔记记得多,不爱提问题,想法不愿说”?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客观的,有主观的。客观方面,一是教师的负担重,整天被一件件具体事情搞得团团转,根本没有时间坐下来,深入地思考;二是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一群幼稚的中小学学生,教师会倾向于以为他们提不出什么深奥的问题,即使随便回答应付一下,孩子们也不会发觉;三是教师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相对封闭与稳定,很少发生教师不得不思考的大事件。主观方面,当然是教师自身缺少积极思考的意识、科学的思考方法、善于思考的习惯。但是这个板子也不应该仅仅打在教师身上,因为以往的教育,就是把教师定位为“工具”—灌输知识的工具。“工具”是不需要思考的。“水稻之父”袁隆平回忆:“……我最不喜欢的是数学。因为在小学学习正负数的时候,我搞不懂为什么负负相乘就得正,就去问老师,老师说:‘你記着就是。学几何时对一个定理有异议,我去问老师,还是一样的回答。我因此得出结论,数学不讲道理,于是不再理会,学数学兴趣一直不大,成绩不好。”[2]
这种把教师看作“工具”的错误理念,对教师的影响很深,并且不知不觉渗透到教育的规章制度、日常管理当中。有一位教师让学生描写天上的云彩像什么。按照书本上的答案,写“天上的云彩像棉花”的学生都得了100分。有一个女孩写的是“天上的云彩像黄瓜”,老师给了她零分。女孩不服气,和老师据理力争。老师说:“我这是为你们好。我知道,天上的云彩,长溜溜的是像黄瓜。但是参加统考时,如果你这么答,肯定是零分!”
不少教师,就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不知不觉地继续充当灌输知识的“工具”,糊里糊涂地当了扼杀思考、想象力的凶手。但是,我们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时代呼唤有主体性的人。社会需要培养出亿万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教师再也不能去充当工具,而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自己首先成为一个有主体意识的创造者。创造者的特点就是会思考。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一个有创造精神的教师,他的学生往往敢于超越、生机勃勃;一个会思考的教师,他的学生往往善于探索、才华横溢。
二、做反思型教师
教师应该怎样进行独立思考呢?近些年,“反思”的概念频频出现,提倡我们要当“反思型教师”,笔者认为,它为我们指出了提高思考质量的方向。“反思”就是“对思考的再思考”,它主要包括两个层次。
1.实践之后的思考
黑格尔辩证地理解“反思”,认为“反思”是现象和概念的互相反映。它对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反思”是教育实践之后的思考。这种思考,既不是对书本上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想,更不是坐在屋子里,空对空地“冥思苦想”,而是教师在其比较擅长的教育实践之后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李晓文教授在教育实验中经常和教师一起做这种“教育实践之后的思考”。例如,他们发现“二年级左右,学生出现了最早的有意识的作弊行为,而作弊者往往是那些名列前茅的学生”,他们通过思考认识到,低年级教师主要通过评价引导学生,但“依赖评价引导会导致……追求外在评价的动机(对名次的追求)增强,活动过程(努力学习,认真答卷)的投入变弱”[3]。
2.对已有思考的重新思考
对已有思考的重新思考,是思考的深入,是对本质的思考,是批判、检验性质的思考,是从反面的思考,从新的角度的思考,从各种不同角度的思考。当对灌输式的知识教学进行批判之后,人们就开始强调培养“智力”的重要性;后来又认识到智力的实践能力更重要,就强调能力;接着又思考仅仅有智力,缺少非智力因素,学生仍然不能健康发展;最终思考到,所有的因素应该整体、协调发展,开始强调整体发展。再后来又强调创造性,之后又意识到创造性的基础是主体性,然后又进一步认识到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总之,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就是随着教育实践,对已有思考做重新思考,越来越接近教育的本质。
优秀教师普遍运用的方法,也是不断对已有思考的重新思考。1986年,笔者曾经到上海拜访时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教育家刘佛年。笔者说道:“许多教师、班主任想知道哪些科研方法适合班主任用。”刘佛年沉思片刻后说:“我认为教师至少可以用两种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第一种是教师通过调查、总结找出当前教育上的问题,然后设计改革的实验方案,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进行多种测试,并作统计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比较精密,有对比,有控制,有数据,结论比较有说服力。第二种是一般教师都可以用,不需要使用对照班、标准测验、统计分析的方法。但是教师必须经常把自己所观察到的、想到的东西记录在笔记本中。特别是要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经过思考以后形成的改革设想写下来。然后在改革过程中细致地观察、分析、比较、评价,把一切有关的资料都积累下来,到了一定的时候,改革效果就显露出来,经验也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于是就可以写出改革实践的结论。像斯霞、于漪、毛蓓蕾等一些优秀教师就是这样做的……”刘佛年讲的第二种方法就是对已有思考的重新思考。
三、反思的方法、内容以及制度
1. 要想成人、成才,思考是关键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叔子对思考有一段精彩的论述:“知识是基础,不去学习,就没有知识;没有作为文化载体的知识,就失去了做人做事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力量。只有‘好好学习才可能‘天天向上,只有‘读书破万卷,才可能‘下笔如有神。实践是根本,实践检验学与思的结果;实践是最大最活的教科书;能力源于实践,品德源于实践,创新源于实践,‘躬行为启化之源,实践无止境,创新也无止境。然而,思维是关键,只有去思考,才能超越学习,得到思考的知识与实践的经验。而去体悟知识与经验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含义必须通过思考,以超越形而下的知识与经验,才能体悟出最为可贵的形而上的含义。显然,思维之所以是关键,在于思维能够对知识与经验实现超越。”[4]
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进行对思考的思考呢?要想成为优秀教师,把这个问题搞懂弄通,实属必要。思考的核心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着思维品质,要使思维品质优秀,有两个条件:一要正确;二要有原创性。如果不正确,一切无从谈起;如果无原创性,也就谈不到优秀。思维方式有两种,应该善于综合使用。
(1)严密的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系统严密,能保证内容的前后一致,互不矛盾。只要前提正确,结论必然无误。然而,逻辑思维有弱點:一是它本身固有的前提不变,结论绝无原创性,因为结论就包含在前提中;二是受逻辑思维影响,容易使人形成不变的思维定式,形成思维的条条框框。
(2)自由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自由开放。它具有直觉、灵感、顿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保证了思维的原创性。逻辑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直觉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是原创性的前提。如果只会分析与解决,不会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将导致自己永远跟着别人后面跑,成为一种“高级落后”。
(3)两种思维方式结合使用
需要强调的是,原创性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固然要靠直觉、灵感、顿悟,然而,分析与解决问题要靠逻辑思维。不然就可能走入混乱和谬误。科学研究还揭示,左、右两脑彼此紧联,分工合作,不可分割。盛则俱盛,衰则俱衰。爱因斯坦就讲过;“如果我在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无论在什么事业上都将一事无成。”
下面试举一个教师听课笔记的例子,说明两种思维方式的结合使用。
师生的情感交流在细微处
在一堂语文识字课上,当学生发现“蚂蚁”“蝴蝶”“蜻蜓”“蚯蚓”所有的名称都有虫字旁时,个个流露出惊喜的表情,这时老师表现出和学生一样的惊喜;当学生评价别人“她朗读‘蝌蚪水里游得欢这句最好”时,老师也立刻亲切地表示:“我和你的感受一样!”当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蜘蛛网的时候,老师马上发出由衷的赞叹:“她画得多好啊!”当学生当场编出“蟒蛇地上找吃的,白兔地上蹦蹦跳,母鸡窝里在下蛋,蜗牛树上睡大觉”的儿歌,虽然十分稚嫩,但是老师却坦率而又热情地表示:“这么好的儿歌,我都写不出来!”
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不仅表现在语言中,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真情实感上,尤其是在师生情感交流的具体环节上。这位老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都十分充分地表现在和学生这些情感交流的细微处。这些情感交流表现得如此自然,如此得当,绝不是仅仅通过字面“备课”能达到的。当然,教师的情感并不是脱离理智,这位老师每一次和学生情感交流的后面,都反映出自己正确的教育观念。真情实感只能来源于思想深处自己确信的教育理念,自己遵循的儿童观和人生价值观。同时这种情感的流露不能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廉价的表扬,才能在细微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真诚肯定。
这位教师首先是靠直觉、灵感、顿悟这些形象思维方式,发现、捕捉到“师生的情感交流在细微处”这一有价值的教育现象;然后运用逻辑思维,分析、推理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尊重和理解,都充分地表现在和学生情感交流的细微处;二是教师的真情实感只能来源于思想深处自己确信的教育理念。
2.反思的内容与制度
(1)在实践之后的思考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客观教育现象、学生表现的思考。如厌学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早恋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优秀学生也有此现象?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追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引导?二是对教育行为、措施的思考。如全校性量化评比检查对班集体的成长、对个人思想境界的提高究竟有何作用?募捐活动怎样起到提升学生爱心的作用?国庆节活动如何才能触动学生内心深处?十四岁生日活动、成人节活动如何深入对学生人生观的教育?三是对教学行为、措施的思考。如一堂课下来,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集中不集中?是否积极投入?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为什么有的积极,有的不积极,怎样解决?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在实施后效果如何?
(2)对已有思考的重新思考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自己教育观念的重新思考。如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自己原来的看法有没有变化?如何看待“00后”学生?自己原来的看法对不对?二是对自己经验教训的重新思考。如教训方面:加大练习力度,多留作业,究竟效果好不好?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经验方面:后进生的进步、学生骨干成长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措施好?哪些不好?三是对自我成长的指导思想,对自我意识、人生观、价值观的重新思考。如自己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对自己人生规划、职业规划的重新探索;自己有没有“职业倦怠”的苗头,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3)建立有利于反思的制度
学校一般都建立了不少有利于反思的制度,教师应该积极投入,不要把它当作额外负担,而是要把它作为锻炼自己,提高反思能力的好机会。例如,一事一议;专题总结;学期总结;科研论文……还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如听课、评课、科研研讨会、专题辩论会、头脑风暴……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根据个人习惯,建立自己的反思制度。例如,遵照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晚上睡觉前在脑子里“过电影”;还可以用多种方法(如生日总结、元旦总结、结婚纪念日总结)进行人生总结。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3.
[2] 夏欣.教育中国[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207.
[3] 李晓文.青少年发展研究与学校文化生态建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30.
[4] 杨叔子.学会思考[J].学习月刊,2005,241(5).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