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国英,弓 韬,牛玉虎,张 栋,刘 丹,赵 虹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1)
随着高校对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工作的投入不断加大,实验室的安全性成为重要话题。生化实验室的生物和化学特性使其安全管理极具复杂性,生化实验室安全事故屡有发生,给社会带来严重的人身损失和财产损失。2019年6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强化安全红线意识,深刻理解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营造人人要安全、人人重安全的良好校园安全氛围”。本文对目前生化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生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了对策措施。
目前科研投入的加大,生化实验室规模在扩大、设备不断更新升级,对仪器设备操作的要求也在提高。然而在实验活动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实验人员对仪器设备的盲目操作及不规范操作导致对仪器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坏;仪器设备不及时关闭导致超负荷工作,缩短使用寿命;对仪器的疏于养护,常有重维修轻保养等,各种现象都为生化实验室埋下了安全隐患。
生化实验的试剂种类繁多,使用频率较高,参与教学实验的学生比较多,很难做到试剂使用情况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常导致生化试剂的重复采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生化实验中常会用到强酸(H2SO4、HCl、HNO3)、强碱(NaOH、KOH)等腐蚀性的危化试剂,在存放和使用过程,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和泼洒,或人体直接接触或不慎吸入、食入,造成人体灼伤、中毒、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事故;气体也是生化实验常用的物质,如细胞培养用的CO2和O2,冻存细胞用到的N2,若管理不善,就容易发生气体泄漏甚至爆炸。
生化实验过程中产生各种固态、液态和气态废弃物,如废弃的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玻璃制品;各种酸碱废液、废弃菌液、血液标本等液体物以及碘、甲醛等具有挥发性的气体废弃物。常有将实验过程中产生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等同生活垃圾一并处理的现象,用到具有挥发性的试剂时图方便快捷不在通风橱里操作等极易造成生化实验室环境污染,甚至对师生人身健康产生安全问题。
据调查显示,实验室的安全事故,90%是由于参与实验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而造成的[1]。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师往往侧重于学生实验技能的培训,而忽略必要的实验安全教育和事故应急处理的指导,学生对所用生化试剂的物理和生化性质不了解,常存在侥幸心理,对特殊的生化试剂的使用不做防护措施,影响人身健康。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高校生化实验室建立自己的数字化共享管理平台,如我校的“掌上山医”,江苏警官学院“智慧校园”的建立[2],或是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等,微信公众平台由于其传播形式多样性,在高校教学中广泛使用[3-5]。生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公共平台带来便利。
生化实验仪器在生化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保持生化实验设备的完好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才能更好的为教学和科研工作。常用设备张贴使用规范及注意事项,如PCR仪,提醒实验人员进行热盖程序,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时,防止酸碱液体对暗室的腐蚀,提醒操作结束后对暗室进行清洁处理等。对于生化大型核心仪器,实行专人专管责任到人,使用前通过共享平台客户端提前预约,平台终端根据预约时间安排可使用时间及使用时长。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在客户端填写仪器的使用状况、使用时长等,及时反馈给终端,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状况;定期安排仪器厂家的技术人员进行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记录设备状态、维护时间、维护人员等反馈通过终端,并对实验人员做规范操作的指导讲座。
对于危险生化试剂的采购应由学校或学院统一进行,依照《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的规定进行分类存放。通过数字化共享平台,将购入和库存关联,及时更新库存,可以从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采购和危险试剂对环境的污染。
仿照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为每瓶生化试剂张贴二维码标签或 RFID 电子标签,配合信息化系统生成电子台账,全流程监管实验用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及处置。实验人员通过客户端扫描RFID 或二维码,读取所需实验试剂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购买者、入库日期、存放位置、理化性质[6]。例如溴化乙锭(EB)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中的使用,通过扫瓶身电子标签可提示该物质的毒性,诱变机制,提醒实验人员实验结束对该试剂进行净化处理再弃置。还可以进一步读取该生化试剂库存量,如果库存量已不足实验的进行,通过客户端填入该试剂所需剂量,使用时间及使用人员,通过RFID和二维码实时对接的数据传送至终端,终端通过统计确定采购时间及数量。这种借用云端平台的方式为试剂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生化实验废弃物的腐蚀性、毒性、酸碱性等特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不能随意倾倒或丢弃。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宣传以视频或图片的方式讲解生化废弃物对生活和环境的危害性,并科普生化废弃物的分类方式。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提高环保意识,每次实验结束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定点分类存放,通过客户端APP上报本实验室的废弃物的种类及数量,终端统计并安排对废弃物的处理,目前高校对废弃物主要采用委托第三方有资质的公司的方式进行处置,也有高校自建废弃物处置系统,可自行处置。
对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对策除了终端的处置还应该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随着虚拟的仿真实验技术发展,可将仿真技术应用于生化实验中,大大节约了生化实验资源,有效缓解实验资源与教学需求之间的矛盾。或采用绿色实验,实验时生化试剂微量化,降低成本。
重点培养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采用“持证”准入实验室制度。对生化实验室的人员进行课程设置,通过数字化共享平台,利用网络授课方式灵活性,实验人员通过客户端APP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课程的设置包括基本的水电安全意识,实验操作规范,危险生化试剂的使用及应急事故的处理等等。课程结束后对实验人员进行线上和线下的考核,通过者方可持证进入生化实验室进行一般实验操作。对于需要用到如高压液相色谱仪,流式细胞仪等大型的仪器还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考核合格可获得使用权,或者进行专人专管责任制。安全培训的网络课程要常年开设,并且反复考核,才能有效提高实验人员安全意识水平。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中强调高校实验室建立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并做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安全检查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查思想、查制度、查隐患、查整改和查管理[7]。对生化实验室的安全检查设立本实验室自检、学院层面、学校层面及校外单位进行多层面的安全检查。生化实验室人员在整个实验操作中,特别是实验结束后水电的安全查可以很大程度降低事故的发生。各级检查结束要做出安全风险评估,提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记录随访本实验室是否将隐患排除落实到位。做到“计划-落实-检查-整改”的闭环管理。
高校生化实验室安全工作涉及群体数量大,影响范围广,关系到医学院校的稳定发展。本文尝试分析了高校生化实验室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对院校、院系和师生几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生化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只要实验室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理念的革新能有效地降低甚至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把安全工作提高至绝对的首位,才能营造和谐安全的教学和科研环境,保障高校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