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PBL-TBL”整合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2020-03-13 23:52张亦琳
广州化工 2020年16期
关键词:医用案例化学

张亦琳

(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医用化学是大学本科护理学专业一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等基础知识,承担融会贯通其他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作用[1]。因此,学好医用化学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岗位上提高个人护理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对医用化学重视度不够,加上课程内容杂难繁多,学生出现明显畏学情绪。本文将“CBL-PBL-TBL”整合模式[2-4]引入医用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医用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1 “CBL-PBL-TBL”整合教学模式的含义

CBL(Case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5]以案例为中心,用案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掌握枯燥的理论知识,使学习过程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提高学生对医用化学在职业发展中基石地位的认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6]以问题为中心,需要教师立足教学大纲,深刻了解医用化学各个章节的内容和知识架构,根据学生的基本知识水平,课前精心布置合适难度的案例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TBL(Tea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7]以团队为中心,根据教师布置好的案例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各自对问题的思考和见解,在探讨过程中不断丰富思维角度,培养用多维逻辑解决实际问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CBL-PBL-TBL”整合模式的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本着“从生活走向化学,让化学渗透医学”的理念,从实际案例出发,以问题为中心,以小组讨论为形式,本着立足基础、注重能力、结合实际的原则,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医用化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 “CBL-PBL-TBL”整合教学模式的建立

“CBL-PBL-TBL”整合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主要由传统讲解者向引导者转换。该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课前准备(布置案例,设计问题,学生组队,查询问题)、课堂展现(引出案例、小组展示、点评补充、总结归纳)和课后巩固(思维导图、习题操练、预习提升)。“溶液渗透压”是教材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涉及临床上输液、水肿等患者的护理处置,夯实后续专业课程和基本临床护理的基础。本文以“溶液渗透压”为例,阐述“CBL-PBL-TBL”整合模式的建立。

2.1 课前准备

教师在课前对学生详细阐述“CBL-PBL-TBL”模式的教学过程,精心寻找生活或临床案例,设计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并尽量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和男女比例进行分组,每组5~6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文献检索平台、新闻、网络咨讯等方式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不断的遇到新问题,进而拓宽自己的思路,考虑不周的问题可由班级讨论结合教师答疑加以解决。“CBL-PBL-TBL”整合教学模式的课堂以案例为中心,案例选择是课堂效果的关键,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和医学临床应用进行详细备课,力求足够的知识支撑,并且在整个教学中,要注把握课堂节奏,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在“渗透压”这一课程内容中,以临床护理上严格规定输液和用药的药液量度和用量为切入点,布置药液用量不当的护理案例,设计以下问题:临床上给病人大量输液要采用什么浓度的溶液,原理是什么?渗透压在生活或医学上有哪些应用?作为一名护士,在为病患输液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2.2 课堂展现

在课堂上,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人体红细胞在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的状态变化,直观呈现渗透现象发生的过程,再联系临床护理对药液量度和用量的规定,引出课前布置的案例。针对设计的问题和红细胞实验,展开组内积极活跃的讨论,教师鼓励学生组织、归纳大家的想法,提出小组初步结论,进而参与组间讨论和提问。教师随机抽组,小组选派学生代表面向全班展示本组对布置问题的观点,分享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路、方法、遇到的困难。教师全面点评各小组的表现,捕捉迸发出的创新点,指出可以改进的方面,补充讲解学生不能较好掌握或遗漏的知识点,并对重难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集思广益,分享了生活和临床上和渗透压息息相关的许多应用,并能够较为全面地阐述其原理,足见课前各小组均阅读了相关资料,在各自感兴趣的方向进行了充分调研,让知识扎根于实际应用和未来职业素养的培养。

2.3 课后巩固

课后巩固环节的缺失和不足是学生医用化学成绩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一部分学生对课堂上模糊不清的知识得过且过,课后也疏于复习和预习,导致不懂的问题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多,最后在期末考试集中爆发。课后巩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建立学生的学习思维,在认真回顾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建立由点到面的知识体系架构,帮助学生消化已学过的知识,达到在理解中归纳总结,提高学习能力;其次是要求学生重视习题操练,但不搞题海战术,配套学习指导的习题均为课堂内容的补充和延伸,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题,难度从浅到难,逐层递进,做到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再次是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深入思考教师新布置的案例问题,提前了解即将学习课程的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

3 完善“CBL-PBL-TBL”整合教学模式的思考

“CBL-PBL-TBL”整合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课堂的应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将杂难的知识点分解,更容易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化学基础和观察生活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性,导致学生小组探究和课堂师生讨论问题的难度深浅不一,少数学生跟不上课堂节奏,出现知识理解滞后现象。关于如何进一步完善“CBL-PBL-TBL”整合教学模式有一下两点思考:

3.1 以实验强化理论教学成果

医用化学实验作为理论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一般每个实验内容为2或4学时。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使学生通过实验教学巩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辅相成就成为医用化学实验课的关键,其中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保证实验内容在彰显医学和化学相互关联的同时,又要满足学生把理论知识扎根与实践的土壤。例如:安排学生配制0.9%的生理盐水,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强化质量的计算等基础知识,并充分考查学生对正确使用天平和容量瓶进行标准溶液配制的掌握程度;在缓冲溶液配制及其pH值的测定实验中,学生可通过对动物尿液和血液pH值的测定,加深缓冲溶液相关知识点的记忆,理解pH值测定在疾病检测方面的应用;在有机化学实验中,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技能要求,舍弃纯粹的药物合成实验,可设计醇酚类、醛酮类和糖类的鉴别实验,从而使得实验时间可控,在有限的学时内尝试更多的药物性质检验实验;帮助学生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可设计药品的金属含量测定以及药品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等题目,比较中西药检测的异同,在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分析实验结果,做一个勤思考、能动手的临床应用型护士。

3.2 “教”“研”结合

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护理学专业发展乃至医药学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学生立足地方的丰富的中药资源和医疗产业背景,依托国家和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将个人的研究计划带入课堂,用课堂知识和团队想法落实到科学研究中,教师也可以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给学生介绍相关科研前沿进展,使课堂呈“教”“研”一体化,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和职业态度。对于实践有困难的部分选题,转移至合作医院,如可以通过观察临床血液透析仪的使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半透膜原理,引导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感受知识的力量和责任的重大。

4 结 语

将“CBL-PBL-TBL”整合教学模式运用在医用化学课程中,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教学过程中,在讲解较抽象的知识时,要真正做到教师角色的转换,关注学生学习的经验基础,通过巧妙设计案例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各个章节较为抽象、枯燥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创新实践。在今后“CBL-PBL-TBL”整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中,要继续强化教学内容与生活和临床实际的紧密联系,用实验课助推理论课的教学成果,注重教学和科研的相互渗透,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科学研究助力家乡医药产业的发展。总之,“CBL-PBL-TBL”整合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提高了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医用案例化学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奇妙的化学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