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马颖卓 杨 勤 吕彩霞
设计/梁 晨 图片提供/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
都江堰是个传奇。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
这座被称为“世界水利文化鼻祖”的水利工程,这座象征着中国智慧和生态哲学的千年古堰,这座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典范的传世之作,究竟有何神奇?2019年12月,记者与参加都江堰建堰2275周年研讨活动的专家们一起“拜水”都江堰。
都江堰秋色
2019年12月,都江堰有点“忙”。都江堰建堰2275周年纪念大会暨生态水利学术研讨会、澜湄五国部长代表团考察等“高朋满座”活动刚刚结束,12月25日,又迎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共同造访。参观中,李克强总理向客人介绍,都江堰“不是和自然对抗,而是顺应自然的力量来发挥人为的因素”——而这,也正是都江堰一次次吸引世界目光的魅力所在。
蒙蒙细雨中,站在金刚堤上眺望她的身姿。岷江之水汹涌而来,流经此地后却神奇地由狂野变得温和,淡绿底色的江水被一分为二:一路经条条渠道流向广袤的成都平原,滋养出千里沃野;一路蜿蜒远去,最终汇入长江。
氤氲的雨雾中,都江堰静静伫立于岷江之上,愈发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跨越千载光阴,时光之河的剧烈冲刷不但没有将她湮没,反而更加熠熠生辉,时至今日仍在为一千多万亩粮田、两千多万人口输送汩汩清流。近水击堤的拍岸声中,对她的了解越多,越被她磅礴中的节制、隽永中的深刻、沧桑中交叠着的青春深深震撼和感动,一往无前的奔涌声中,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
都江堰先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时间缔造了都江堰的伟大和不朽。
“巴适得很。”从成都双流机场前往都江堰市的一路,多次听到这句广为流传的四川方言。当地人告诉我们,“巴适”的意思是安逸、舒服。成都有着世界罕见的3000年城址不迁、2500年城名不改的历史奇迹,并以“天府之国”的富庶繁华、“烟火人间三千年”的舒适生活闻名全国。而为这富庶和舒适源源不断提供养分的,正是都江堰。
都江堰的地理坐标定位在成都代管的都江堰市境内。这座城市因为拥有蜚声海内外的都江堰而被更多人所知,城与堰的关系从城市的名字即可见一斑。聊起这座了不起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人有毫不掩饰的自豪。
泽润“天府之国”
都江堰博览馆内,游人不断。墙上醒目位置张贴着“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证书,显示出都江堰在世界范围内的“分量”。“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这是2000年12月都江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的评价。这项“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的国际公约建制,将都江堰纳入了世界文化保护、传承的最高等级。
滋养“千里沃野”
两千多年的光阴流转中,都江堰成为了“遗产”,而绵延至今的“在用”则让她成为古老的“活文物”。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由此拉开都江堰泽被川西平原的恢弘画卷。“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馀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的记载,表明建堰初衷是防洪水之患,为秦完成统一大业提供稳定的战略后方基地,同时开辟水上“运输线”。
先贤们筚路蓝缕的拓荒福泽后世。都江堰建成后,从根本上改变了蜀地洪水泛滥的局面,重塑了成都平原水系格局,成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奠定了农业时代厚重的生存根基。此后,都江堰适应不同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增加了新的功能,但其灌溉作用一直居功至伟,岁岁年年浇灌出巴蜀大地的富庶与繁华。两千多年来,成都平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兴盛,无不包含着都江堰“细细浸润、节节延伸”的涓涓之功。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今日都江堰是历史都江堰的延续和发展。“在一代代水利人的呵护下,都江堰工程不断完善,如今已发展成为具有防洪、灌溉、生活供水、工业供水、生态补水等多目标综合服务功能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局长孙小铭说。
新中国成立后,都江堰灌区迅速发展,作用日益凸显。随着都江堰的改扩建及人民渠、东风渠两大“高速水道”的建成,都江堰灌区从成都平原扩灌到川中、川北丘陵区,成为保障“天府之国”粮食安全的“命脉”。1949年,都江堰的实际灌溉面积为282万亩(1亩=1/15hm2,下同);1993年,在全国率先突破实灌面积1000万亩大关;到2019年,已发展成为横跨岷、沱、涪三江流域,灌溉面积1089万亩,造福7市37县(市、区)的特大型灌区,受益面积近3万km2,受益人口2000余万人。
都江堰是历史上“扬一益二”的支撑,更是今天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澎湃“水动力”。目前,都江堰灌区以占全省约5%的土地,贡献出全省1/4的粮食产能、近一半的地区生产总值,养育了全省1/3的人口,塑造了四川省经济社会最繁荣发达的腹心区域,构成了四川省经济总量最大、经济活力最强的成都“主干”和环成都经济圈。近年,四川省经济十强县中有九个位于都江堰灌区。
生生不息
天府新区兴隆湖
双流空港中央公园
在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之外,都江堰的生态价值日益凸显,每年向成都市提供生态环境用水30亿m3,滋养出成都平原“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锦绣画卷,有效改善了城乡生态环境。
因堰而兴,以堰为名。千年岷江水滋养出良好的生态底色,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栖息地、一年一度的放水节等地理文化资源,推动都江堰市旅游业快速发展,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达24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8亿元,并荣获“2018中国旅游影响力区县TOP10”称号,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
“当前,都江堰正在为四川省委制定的‘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全省区域发展战略提供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保障。”谈到都江堰新的历史使命,孙小铭表示,“我们将不断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努力建设现代生态灌区,为新时代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激发新的动力。”
初识都江堰,她的“颜值”未免有些普通,既没有气势恢宏的拦江闸,也没有高大坚固的防洪坝,如果不是导游的介绍,普通游客恐怕难以把她与“超级工程”联系起来。
都江堰的“超级”不在“面子”,而在“里子”,“里”“外”结合凝聚成一本教会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活”教科书。
水利部部长鄂竟平要求深入研究以都江堰为代表的生态水利工程,使水利工程不仅充分发挥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功能,而且能充分发挥生态保护作用。
都江堰渠首选址于岷江由峡谷奔向平原的出山口位置,该位置地处岷江冲积扇的顶点。因势利导的精妙选址,既能扼制洪水,又能借助3‰~6‰的坡降,让岷江水自流灌溉扇形铺展开的成都平原。
从工程学的角度来看,渠首三大主体工程——鱼嘴、宝瓶口、飞沙堰的布局及配合可谓“神来之笔”。鱼嘴借地形地势之力实现“分四六、平潦旱”的自然分流, “二八分沙”;飞沙堰发挥内江堤坝的泄洪排沙作用,既保证了成都平原用水之需,又能将进入内江沙石的70%排出;宝瓶口引水限洪,限制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又通过与离堆共同壅高水位增大飞沙堰的排洪效果。三大主体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完美配合,形成了科学、完整、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完成了现代水利工程往往要通过建拦河坝、引水闸、溢洪道等设施才能完成的分、导、引、泄、排等功能。
都江堰工程示意图
飞沙堰
鱼嘴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都江堰每一处实体工程都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以最少的工程设施、最适合的工程型式、对自然最小扰动的低影响开发,达到了人类利用自然的目的。
“但凡古代或现代的水利工程,都必须对环境进行人为改造,而能将工程外延至环境,将环境内融于工程,不留痕迹、相得益彰者,只有都江堰。”说起“都江堰的生态模式”,四川省水利厅厅长胡云认为,都江堰在建造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内外江和上下游、干支渠、左右岸的用水均衡,更考虑到人的需求与自然需求的平衡,协调处理了工程系统、自然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贯通统一,“可以说,找到了‘造福当时’与‘泽被后世’之间不断传续的‘基因密码’”。
“都江堰开创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最基本的无坝引水建筑型式,其遵循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蕴涵的科学文化价值、采用的传统技术工法、创造的生态美学意境,对后世水利工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王瑞芳多次考察都江堰,深深为她着迷,“即便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其选址之科学、布局之精巧、与自然相融之和谐,仍令国内外众多水利专家为之折服。”
宝瓶口
都江堰治水之道中蕴涵的生态智慧,其天人合一、和谐包容的文化气度和人文精神,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人类除水害兴水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克制征服自然的冲动,将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贯穿始终,以水资源为最大刚性约束,有节制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只有“心中有天地”,才能让每一条河流都像都江堰一样,成为永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坐落在都江堰岷江东岸玉垒山麓的二王庙,为纪念李冰父子而修建,每年香火鼎盛。在二王庙的石壁上,嵌刻着历代管理者在长期治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深淘滩、低作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三字经”“六字诀”“八字格言”。这些传世的治水法宝,为后世维修都江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行之有效。
放水节
治水“三字经”“六字诀”
翻杩入江
装竹笼
每年清明节当日举行的放水节,是都江堰市和都江堰灌区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放水大典是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每到枯水季节,在渠首用特有的“杩槎截流法”,使用竹笼、杩槎、竹席、卵石等都江堰特有的传统技术工法,筑成临时围堰,对工程进行岁修。待清明时节,灌区需水春灌时,拆除拦河杩槎,放水入灌渠,放水节因此得名。这些因地制宜的方法,就地取材的物料,既生态又简便,沿用至今。2006年,都江堰放水节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两年,放水节同期举办的都江堰国际水环境论坛、国际旅游美食狂欢节、“拜水大典”、灌区民俗文化人文风情展演、“鱼嘴论道”等活动,既是对都江堰蕴含的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与总结,也成为传播都江堰文化的优质载体。
都江堰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清朝同治年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后发出这样的称赞。都江堰创造的奇迹,确立了中国水利工程在世界范围内无可替代的文化自信和价值标杆。当前人类面临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等共同的难题,以都江堰为代表的中国实践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古法杩槎截都江
都江堰千年不衰,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历代管理者的重视,在千秋“接力”的维护中,一代代管理者将智慧与汗水注入古堰,令她生命力“满格”,久久“续航”。
历朝历代都江堰的管护主体不曾缺位,管护制度逐步形成并完善。东汉时期,设置负责都江堰管理的“都水掾”和“都水长”等水利官员。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渠首设“堰官”,开启专管时代。唐宋时期,地方官统管堰务,并修订“冬季断流,春季淘淤”的岁修制度。明代,设水利佥事总领都江堰管理,并对堰工技术进行发展完善。清代,水利同知专司堰务,水费征收制度确立。代代相沿中,都江堰逐渐形成了“官堰”与“民堰”结合的管理制度,官民协同是其可圈可点的成功经验;“岁勤修、预防患”“岁必一修”的先进管理制度则对工程正常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发展对都江堰的需求日益增加,也对其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1950年都江堰管理处成立,1978年升格为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负责都江堰灌区的统一管理。与时代发展同频,与区域发展同步,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都江堰的管理能力、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都江堰从历史流进今天给予现代水利建设管理以启示:必须改变以工程建设为主的单维度思路,建管并重。只有建得成、管得好才能长受益,久久为功。
实灌面积突破1000万亩纪念碑亭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新闻发布会
都江堰灌区现代化试点(罗江示范区)水质监测站
现代都江堰管理的一大亮点是依法治水,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和规范水事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1997年《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的出台,为一个水利工程专门立法在我国实为少见。2019年11月,该条例继2003年修订后进行了第二次修订。“新修订的《条例》贯彻了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六字治水思路,体现了对水环境的保护、节约用水、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党委书记杨斌表示,“政自法出、依法行政”是都江堰现代法制管理有别于以往的根本区别。
“抓服务夯基础,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是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做的工作。”杨斌说。都江堰管理局坚持服务为先,主动了解灌区用水需求,寻求解决用水难题路径,创新开展了融入式工程供水管理机制,搭建灌区水管单位协商平台,科学调配、统筹安排各类用水,使水量调度更加公开、透明、高效,涉水事务管理更加有序,水资源整体效益发挥明显。与此同时,提升灌溉范围内的用水、管水和护水能力,加快节水治污建设也被提上重要日程。
经过近20多年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灌区工程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灌区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速。《都江堰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2018—2020年)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四川省发改委批准立项,灌区256个在线监测点位已基本建成,灌区水利自动化水平提高,都江堰水利管理迈入了信息化时代。在都江堰灌区扩改建和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中,工程创新与传统技术并用,在保护和继承传统堰工技术的同时,又大量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川西坝子
2018年8月,都江堰又传喜讯: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配套工程体系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对其的评价是“工程非常有活力、非常有价值”。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不仅是都江堰水利工程,还包括灌区37个县(市、区)的配套工程,这意味着包含现代要素的整个灌区工程体系得到了认可。
古堰千年,其功绵绵。新时代,都江堰承担着保障灌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用水安全、推进都江堰世界遗产保护传承、助力成都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等重大使命。如何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工程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是都江堰面对的新课题。历史上的都江堰为我们提供了高质量的答案,今天的都江堰也正在奋力书写崭新的答卷。
古堰正青春,生机勃勃流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