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价值导向

2020-03-13 04:59付强
人物画报 2020年21期
关键词:新课程人才改革

付强

各位同仁,新课程改革已经来临,说实话,起初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觉得刚适应几年又要变了。那么这几年,我们的目标从“双基”到“三基”到“四基四能”再到“学科核心素养”,我们的教学模式也从“高效课堂”到“杜郎口三三六”模式,“271”模式,“导学案”教学,“衡水”模式,包括现在我们各个高中都有自己的教学模式,“问题导向”,“三步领学法”、“精品课堂”等等。这几年这些模式不断的融入到我的头脑中,有段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上课了,该怎样去培养学生。后来我也反思,其实无论哪种模式,归根到底本质是一样的,就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但迷茫的原因是什么?其实是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不到位,对到底是育人还是育分判断不准确,也不够坚定,最近连续参加了省级培训、国家级培训让我如梦初醒,真是感受到了国家进行课程改革的决心和意义,让我明白了国家为什么花那么大力气、冒那么大的风险也要进行推进课程改革,这说明国家发展已经进入到重要的转折点,需要一些干正事、干大事的人,敢于担当的人,而这样的人才就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所要培养的。

一、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十八大和十九大其实很明确的告诉我们,我们两个百年的目标最终指向的是人民幸福,是民族复兴。目前,我们国家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也基本快达到了小康水平,那么我们接下来要实现的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完成这一目标和梦想就必须要有人,要有德才兼备的人才,只有让我们的人变成具有现代素质、现代素养的人,我们的社会才会真正进入现代化。因此,十八大上对教育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就是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那么培养什么样的人呢?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我们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中国梦,这一切的目标和梦想归根到底就是人的培养。我当了12年班主任,送走了三届学生,虽然我的一些学生没能考上名牌大学或重点大学,但他们依然有学可念、有书可读。现在毕业了,我发现了一个现象,他们很多都在我们家乡支援家乡建设,有在银行的、法院的、医院的、交警队的等等,我就发现在哪都能看到他们,我也觉得他们生活的很开心、很幸福。其实国家也不是都需要清华、北大的,有些工作总是得有相应的人来做。所以,让每一个人都有存在感,让每一个人都能闪光,让每一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国家做贡献,就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目的。

二、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

现在的社会在进步,它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呈现出多样,国家是需要各类人才的,教育绝不是把不一样的人都培养成一个样,合理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朝着可能发展的方向去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

大家都知道人和人是不一样的,现在的脑科学已经发现,不同的人他的脑结构的生理学基础是不一样的,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通才也就是全才是有的,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是偏才,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那些艺术家们,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都不会太好,因为他们在创作作品的时候都是靠感觉、靠灵感,逻辑性太好就容易束缚他们的灵感。而我们现在的教育还在把不一样的人培养成一样的,我们现在的高中是学生哪科不行给他补哪科,为了就是多拿点分数,其实从孩子发展的角度来讲,高中应该是一个充分分化的阶段,让孩子朝着能发展的方向去发展,喜欢物理的孩子,就让他去专研物理,喜欢美术的孩子就让她去学美术。习主席说:“中国梦就是让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有出彩的机会”。

三、改变学生学习的动力机制

我曾经做过调查,问过我们学生到底为什么而学习,答案主要集中在2个原因,一个是来自外在的压力,就是父母从小就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考大学,上学以后,老师也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考大学,但是具体要考什么大学,将来要干什么他们并不清楚,只是说尽可能考高一点分数。于是他们就在不断地考试,不断地排名,不断地在家长老师说教中度过,另一个原因是利益诱惑,我们有时候也常教育学生,现在读书是为了以后能少干活、多挣钱,找个好工作,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的一種动力机制使得他们学习的效果是低效的,他们是在为别人而读书,有的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读书,最后,我们还培养了一大批拜金主义者,利己主义者。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清楚我是谁?我能干什么?将来想干什么?教育部设计了3个新制度:选课指导、生涯规划、走班教学,这三个制度是让学生自己规划自己、自己选择课程,怎么选,不能乱选,所以我们老师要给与指导,但指导并不代表包办,要让学生自己去选,这个选择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的过程,很多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给孩子机会,如果不去选择就永远学不会选择,只有在选择中孩子们才会学会选择,在选择中才会发现自己的兴趣,才会找到自己的潜能,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才会学会担当,因为这是他自己选的课,要自己担当,他才会读懂自己。一个人只有读懂了自己,才能去悦纳自己,才会拥有幸福的人生,才会有脚踏实地的远大理想。所以我们应该给孩子机会,不让他们选择就永远学不会选择。

所以这次课改的修订是想让孩子找到自我,让孩子发现学科的魅力,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有人的充分发展,让每个孩子走上适合的道路。

四、促进教学改革

前面说了很多,但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归到课堂上来解决问题,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观点,评价一堂课的好坏,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发生了学习。课堂要基于学生的视野:要关注学生的前知识,要把学生的矛盾、困惑、冲突充分的显现在课堂里面,才是一堂好课,才能让孩子去重构这个知识,要给学生生活化、情景化、让学生融入其中,而不是一味的强调让学生去记住、记住,没有展开,没有把矛盾冲突充分显现,这样的记住是没用的,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生学习。还有增加实践的环节:社团、课题、志愿者,还有各种各样的实践基地。要给学生创设宽松的环境,给孩子有选择的机会、试错的机会、遐想的机会,事实证明相对宽松的环境是会出人才的。

猜你喜欢
新课程人才改革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毛遂自荐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