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作为教育资源构建班本特色课程

2020-03-12 05:22陈玲玲
幸福家庭 2020年20期
关键词:莲藕环节幼儿

陈玲玲

莲藕是生活中一种较为常见的食物,但在我园,幼儿“玩”的兴趣明显比“吃”的兴趣高。基于莲藕的形态特点、结构特点,我发现莲藕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便将它应用于日常教学中,以此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基于教学经验,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利用莲藕构建班本特色课程。

观察莲藕,调动表达欲望

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幼儿来说,观察与接触是他们了解外界环境的重要手段。在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活动中,丰富的观察活动能够满足幼儿的认知需求,进而使其积累更为丰富的认知经验,为后续表达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我尝试利用莲藕开展观察教学,以求帮助幼儿获得形态、颜色、观感等层面的认知,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观察经验,丰富幼儿的知识面,提升幼儿的基础技能。

在观察指导环节,我将幼儿分成几组,选择长度、大小、颜色各不相同的莲藕作为素材,鼓励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说出莲藕的特点。直观经验是幼儿认知外界事物最为主要的手段。在仔细观察了莲藕后,幼儿便对莲藕的长度、直径、颜色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说明:X小组的莲藕很大,我们小组的莲藕很小;X小组的莲藕很白,我们的莲藕是淡黄色的。之后,一些幼儿开始尝试总结性地描述莲藕的特点:莲藕是长的,有黄的有白的,有些莲藕脏脏的,带着泥土……之后,我将莲藕切开,幼儿的观察更加细致了:莲藕的中间有小洞,莲藕被切断的地方带有丝。

在这一环节,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分别表达了自己的观察所得,描述了莲藕的外表、切面。当我让幼儿描述莲藕的整体特征时,幼儿开始在先前的零散描述中搜集信息,并对莲藕的特点进行形容。在这一环节,看似只有幼儿的眼睛、嘴巴得到了锻炼,但幼儿在开口表达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灵感,并记忆莲藕的相关特点,从看见莲藕的第一眼起,幼儿便已经调动了眼睛、嘴巴、耳朵、大脑等多个重要感官。

种植莲藕,激发实践热情

莲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食材,在生活中被做成各色菜肴。但对于莲藕的成长环境、成长条件,幼儿了解得并不多。在完成观察任务后,部分幼儿问我莲藕是如何长成的,毫无秩序的提问互动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教学秩序。

为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我结合科普纪录片、实践活动在班级内开展教学工作,帮助学生了解莲藕的成长历程。首先,我在课堂教学环节播放纪录片《莲藕的一生》,帮助幼儿了解莲藕的种植过程与生长环境。在这一环节,学生针对莲藕的结构特点提出了许多问题:莲藕中间为何带有空洞,莲藕过度成熟后会变成什么,等等。我并没有作答,而是要求幼儿继续观看纪录片。在了解了莲藕的“一生”后,我便在幼儿园家长群中布置了莲藕种植任务,要求幼儿家长与幼儿共同種植莲藕,并要求幼儿以三天为周期,记录莲藕的成长过程。多数幼儿的种植活动以失败告终,于是,我呼吁他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前往当地的莲藕种植基地了解莲藕的成长过程,并利用文字、语言对莲藕不同时态的成长特点进行描述。在实践活动后,幼儿不仅知道了莲藕的成长历程,更了解了种植莲藕的困难,浪费粮食的行为也得到了明显纠正。

“保存”莲藕,培养艺术灵感

幼儿拥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可以通过游戏、学习等方式掌握不同的技能,进而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加以应用。为锻炼幼儿的实操能力,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我围绕莲藕开展了一系列的艺术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在感知艺术之美的同时围绕莲藕进行创作,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灵感。

在完成观察活动后,我围绕莲藕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永久地“保存”莲藕?幼儿的第一反应是“利用手机拍照片”。我表扬了幼儿的灵活思维,并要求幼儿利用教学环境内的材料永久地“保存”莲藕。在这一环节,幼儿利用玩具、生活材料、学习材料发起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创作活动。一些幼儿对莲藕的颜色、形态进行临摹,依靠绘画表现莲藕的特征;一些幼儿则利用橡皮泥捏制莲藕,制作简单的莲藕模型。在我不间断的指导下,在“莲藕”的带动下,幼儿的艺术创作活动更加自由了。

总之,无论是形态、结构还是颜色,莲藕都以独特的形式出现在了幼儿教育活动当中。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莲藕时,教师要积极调动幼儿的感官与创作兴趣,鼓励幼儿在感知、创作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莲藕,以此丰富幼儿教育。

猜你喜欢
莲藕环节幼儿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夏季这样管莲藕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藏在泥中的莲藕
莲藕这样不易黑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