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

2020-03-12 03:37黄初平
成功密码 2020年3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因材施教积极性

黄初平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和动力。数学学习需要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让他们带着兴趣进行建构式的学习,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数学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的部分。随着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进一步发挥,在教学工作中不满足于现状,继续进行创新研究,让学生们的主动性得到更多的释放。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围绕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问题,谈一些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初中阶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越来越感受到数学对于抽象思维的高要求,所以,伴随着数学学习的过程,学生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訓练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更好地锻炼他们的问题思维,促进他们抽象思维水平的发展。

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好奇的、熟悉的、产生审美感的问题和现象开始,精心设计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学习状态。问题的难易要适当,教师要特别注意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索,否则时间太过于紧迫,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不够深入,就不利于思维的发展。学生在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学习和建构新的知识和经验,所以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所提出来的新要求,让学生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探索能力,更进一步发挥学习主体的价值。所以,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初中数学探索式的学习中,他们在问题的分析和探索中会积累更多丰富的经验,他们的思维水平也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平等、民主、和谐的班级环境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班级良好和谐氛围的构建,让学生们在一种平等共享促进的氛围中,主动地学习和拓展,提高综合能力。教师要善于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让他们能够在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去发现、去创新、去感受更加丰富的课堂学习的乐趣。可以从师生关系的构建入手,真正尊重学生们的内在学习需要,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让学生从教师的激励之中得到更多的力量,明确努力的方向。如果缺乏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教师需要反思自身在教学工作中态度是否端正,是否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是否能够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是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摆正自身的角色地位。教师只有发挥主导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为学生高效学习服务。

三、尊重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

初中数学教师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深入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对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都需要关注。教师要制定出比较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结合自身实际的教育教学的方案。所以,初中数学教师立足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蒙者,扮演了向导、顾问、参谋、助手和合作者的角色,调控课堂教学的方向和发展的进程,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这只是“授人以鱼”。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不同的学习方法对于他们产生着不同的作用,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并灵活地运用,才能更好地解决学习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学活动实际上给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得以实现。对于一些学习后进生,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忽视这部分学生,因为觉得付出了太多的努力,效果却不够明显,因此就会放弃这部分学生。实际上,后进生只是在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他们可能学习态度没有端正或者是基础过于薄弱。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有效地解决学习后进的问题,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树立信心。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要特别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升学生主体的参与性,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这些都能够进一步释放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因材施教积极性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途径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