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详
【关键词】“空巢青年” 青年心理 独居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空巢青年”(empty-nest youths,live-alone youths)涉及一个社会群体和一种生活状态。狭义的“空巢青年”特指年龄介于20到35岁、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工作、远离亲人、独自居住的单身年轻人,即为工作打拼在大城市流动的单身独居青年;广义的“空巢青年”在单身独居和非家庭式生活状态方面与狭义的“空巢青年”一致,但并不区分居住地在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县城,也并不区分是否与家人在同一城市,有无迁居外地。作为家庭生命周期中的“空巢青年”,处于家庭形成前的“空巢”阶段,那些没有组成独立家庭而独自居住的年轻人,其实都可称为“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作为一个特定现象和独特的社会群体,并不是当下社会所独有的,而是在古今中外都普遍存在的。近十年来,中国“空巢青年”成为了和“空巢老人”一样备受关注的群体。“空巢青年”是频繁的社会流动、变革的婚育观念、非传统的生活方式、生育政策、科技发展与社会变迁综合影响和交互作用的产物。
主动自愿型“空巢青年”出于工作需要、追求独立性和个人生活习惯等原因,主动、自愿选择独居,已经习惯甚至享受独居的生活方式;被动非自愿型“空巢青年”则由于工作变动、个人性格、合租矛盾、客观条件等原因限制而被动选择了独居的生活方式。
积极成长型“空巢青年”将“空巢”视为人生的必经和必要阶段,认为空巢期是执着奋斗、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追求内心宁静和寻找事业转机的理想阶段,期间遭遇的孤独寂寞、缺乏家人陪伴与困惑挫折等“煎熬”都将有利于促进其独立思辨与自立自强能力的提升。
享乐逃避型“空巢青年”或将“空巢”当作摆脱种种束缚的良机,过着无人打扰、任性随意的生活,或因不习惯、不适应与他人合住,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逃避躲进“空巢”里,封闭自我、顾影自怜。
适应不良型“空巢青年”在应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不足、社会隐性排斥、刻板印象与歧视、标签效应等问题时呈现出不良反应,导致其心理失衡加剧、自我认同不足、相对剥夺感强、集体心理焦虑、弱势心态泛化,并出现孤独、焦虑、失落感和挫折感等负面情感和躯体化症状。适应不良型“空巢青年”目前为数不多,且属于状态性适应不良,可以通过有效的干预引导进行纠正。例如,对于一些在大众和社交媒体渲染下形成的“悲情标签”以及“空巢青年”是“问题青年”的消极刻板印象即可通过心理干预进行解除。
年龄范围扩大。早期“空巢青年”20-35岁的年龄范围逐步扩展为22-40岁,年龄增长趋势是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空巢青年”进入社会时的年龄增大,以及部分青年维持空巢的时间进一步增加造成的。
“空巢青年”的特定生活方式与受该生活方式诱发的社会心态和网络集群行为呈现交互态势。“空巢青年”最初更多表现为一种较为单纯的生活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活方式进而向心理层面发展,诱发出认知偏差、消极价值观,以及群体焦虑、无助感、不公平感与不安全感等负向情绪。群体心态是促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变量,在群体心态消极失衡的情况下,很小的矛盾冲突也可能演变成为重大群体性事件。因此需要兼顾生活方式、社会心态与网络集群行为的联动过程,并及时全面掌握青年“空巢”心态的发展趋势,以便有效预防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空巢青年”的人际与代际关系强度和互动模式发生变化。社会互动是个人融入社会的必要方式,“空巢青年”在独居时,除了必要的生活技巧外,还需要在社会化方面更加努力。由于网络通讯方式为“空巢青年”的社会化提供了便捷,“空巢青年”的生活显示出对互联网的高度依赖,其与原生家庭的代际及同辈互动方式均以线上互动为主,主要通过网络通信工具维护自己和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
工作场所已超越工作范畴而越来越融入“空巢青年”的生活和非工作时间。“空巢青年”社会沟通较少,他们的闲暇时间经常用于在家上网、玩手机和独自吃饭等,也会因工作疲倦或社交恐惧,而对扩大人际圈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和动机,很难养成在工作场所以外开展社交活动的习惯。
个体化与社会化整合的视角。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早已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社会化与个体化两条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路径。个体化过程与社会化过程同步发生,互相促进,个体在选择自由的同时也存在对社会制度复杂而不可避免的依赖。“空巢青年”是对个体化成长的探索,也需要通过社会化获得社会支持,所以需保障其个体化与社会化的整合发展。
心理學认为,个体化指青少年在与父母保持联结的情况下获得自主,强调自主和联结的双重意义,是父母和青少年共同建构的过程。对于成长中的“空巢青年”,可以从功能独立层面提升其独立管理个人事务的能力,从情感独立层面帮助其摆脱对父母情感的过度依赖,从态度独立层面帮助其形成可持有与父母不同态度、价值观和信念的能力。心理学同时认为,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社会中的标准、规范、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是一种持续终身的社会适应过程。“空巢青年”的社会化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社会学认为,个体化意味着个体行为的框架和制约条件逐步松动、失效,个体从诸如阶级、阶层、性别、家庭的结构性束缚力量中相对解放出来,包含“脱嵌”的解放维度,即从历史规定的传统社会形式与义务中脱离,也包含“再嵌”的重新整合维度,即重新植入,亦即一种新形式的社会义务。“脱嵌”状态的“空巢青年”面临自由与风险的双重境遇,一方面意味着个性发展、个人选择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与自由,另一方面也面临人际关系冷漠、集体意识隐退和精神生活空虚的社会风险。“再嵌”则有利于帮助“空巢青年”化解个体化的社会问题及社会风险,并更好地实现社会化。作为城市人口流动主体的“空巢青年”并未完全融入都市社会,更多的“空巢青年”只是身体意义上的城市在场,缺乏认同与心理归属感,表现为“弱嵌入”状态。城市认同是流动人口对城市地域、市民群体的接纳和归属以及市民态度观念的内化,城市归属感是一座城市的最大吸引力,缺乏城市归属感容易使“空巢青年”对其所在城市及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和责任感。需通过“再嵌”环节的社会联动不断提升“空巢青年”融入社会的能力,促进“空巢青年”与社会的深度联结。
生命史策略与心理健康的视角。进化心理学的“生命史理论”认为,面对不同的资源环境,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和繁衍,以适应环境为目标,通过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权衡”,在身体维持、成长和繁衍等方面进行资源分配,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行为等适应性改变。权衡过程也是选择生命策略的过程:快策略对未来环境条件的预期是不稳定的,强调短期利益和机会主义,在后代教养上投入较少;慢策略注重繁衍质量的提高,更加重视基因延续的稳定性和优质性,對未来的预期是稳定富足的,看重长期发展,注重个人的教育投入,重视亲密关系和子女的成长。“空巢青年”的人口流动状态大多意味着不稳定的资源与环境,该资源环境会影响其生命史策略的选择。通常,恶劣性和不可预知性高的资源环境(如,经济条件较差、搬家次数过多、家长忽视、亲密关系缺乏、压力环境、资源短缺等)会导致个体更容易采取快策略,更愿意采取冒险行为以获得当下利益,更容易忽略和不遵守社会规范,更易出现投机和攻击行为,也更容易出现心理异常。需从生命史策略的视角监控“空巢青年”在不良生活资源下的行为选择与心理异常的风险,并加强政府、企业与社会合作下的“空巢青年”生活资源改善工作,进而提升“空巢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社会心理机制的视角。在社会心理机制视角下,可以从社会心态建设、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管理,以及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开发三方面助推“空巢青年”健康成长。
在社会心态建设方面,社会心态是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社会中多数成员表现出的普遍的、一致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并成为影响每个个体成员行为的模板,其构成要素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和社会行为倾向。社会心态是一种弥散的社会心境状态,被社会成员所共享,且体现在诸如流行语、时尚、观念等表征中,成为社会成员相互比较、沟通、合作的背景和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针对“空巢青年”的诸多社会心态问题,可通过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式进行有效调整。
在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管理方面,鉴于“空巢青年”社会互动以在线互动为主导,以及工作关系过多侵入社会关系的现状,建议社区组织和高校协助其拓展多种形式的线下互动方式,并不断丰富工作关系以外的其他社会关系。
在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开发方面,引导“空巢青年”理性认知空巢期,认清“空巢青年”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是城市化的结果,也是许多年轻人结婚之前的必经阶段。帮助其建立积极的成长型心态,将空巢期看作自身成长的资源与路径,通过培育与开发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促进“空巢青年”获得竞争与成长的优势。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其成员身份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或者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资源的能力。社会资本不是个人固有的,而是个人与他人关系中包含着的一种资产,社会资本是嵌入的结果,可分为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维度,结构维度是指个人或群体间联系的整体情况,包括关系是否存在、关系结构与强度等;关系维度关注个人或群体间关系的发展过程,包括信任、规范、义务和期望、认同共四个方面;认知维度是指网络中的认知范式,如个体或群体间共享的愿景、共同的语言和符号等。“空巢青年”脱离家庭或学校进入城市后,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松散,如果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建立以及个体的向上流动受阻,会使得该群体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极大地影响了其社会资本的积累。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包含自我效能、乐观、韧性和希望等四种具有积极导向的心理特性,良好的心理资本开发有助于“空巢青年”提高应对困境的抗逆力。
行为决策助推的视角。行为决策助推范式由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之父塞勒所倡导,通过提供简约且低成本的选择参考框架使人们的行为朝着预期方向改变。常见的行为决策助推方式包括:第一,信息助推,如信息披露、信息凸显、信息可视化、告警信息等;第二,改变问题框架,如改变时间单位等;第三,改变选项设计,如改变默认选项、选项顺序,以及选项结构化、迫选设计、精简选项、精简维度、提供中间选项等;第四,改变诱因,如增加或降低特定选项的成本/收益和执行难度、凸显特定诱因、绑定承诺、自我禁止等;第五,程序助推,如简化决策程序、智能辅助等;第六,心理助推,如设置心理账户、账户关联、预先承诺、预判错误、心理启动等;第七,社会助推,如社会规范诱导、群体压力、社会学习等;第八,事后措施,如设置冷静期、调节反馈、推迟决策等。以上这些方法可用于为“空巢青年”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生活空间设计与产品服务,向“空巢青年”群体发布易于感知的信息,并且提升其亲社会行为、亲环境行为与健康行为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责编/赵橙涔 美编/陈琳(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