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2020-03-12 18:11北宋苏轼
工会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字子问青天月宫

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品简析: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此词为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岁次丙辰)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所作。此时苏轼在政治上的处境并不得意,和胞弟子由(苏辙字子由)也已有七年未得团聚,心中颇感抑郁。可是词人并没有一味沉浸在离别的伤感中,而是转向了一种达观的态度,在明月的阴晴圆缺中,体悟到人生的聚散离合乃是常态,渗入了浓重的哲学意味,提升了全词的格调。题序既交代了词的创作时间和缘由,也确定了词中所抒情感指向——丙辰年中秋佳节之时,词人畅醉,作此词以怀念远方的胞弟。

词的上片望月,以明月之皎洁喻自身之高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人抬头望月,举杯相问,这样的皎洁的圆月何时才出现呢?结合词人当时的境遇可知,此处有一种失意怅惘的情绪隐没其中。词人接着展开想象,不知此时天上的月宫是何情形,今夕何夕?此处明写词人对月宫的好奇,暗指词人此时已动了出世归隐的念头。词人想乘风而去,但又担心经受不住广寒宫的寒冷萧瑟,这里体现了苏轼既想出世却又留恋人世繁华的矛盾心态。但最终还是入世的想法占了上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广寒清虚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于月下起舞,起码还有清影相随。

词的下片怀人,以明月之圆缺喻人生之聚散。“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低”指月亮的移动,暗指夜已深。月光照偏了华美的楼阁,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有心事不能安眠的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偏偏要趁着人们离别之时团圆呢?词人以反问的语气暗恼明月不通人情,加重了离愁之伤感。紧接着词人笔锋一转,由感性转为理智,人有悲欢离合,月亦有阴晴圆缺,自古就如此,世间本就难得十全十美之事。既然如此,又何必怪明月呢?最后词人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了诚挚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句打通了时空的界限,虽与亲人相隔千里,但共浴在同一片月色之下,同享月之阴晴,又何尝不是一种心理慰藉呢?

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的绝唱,词境豪迈磊落如天风海雨,情怀乐观旷达如皓月当空,南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中写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虽只代表一家之言,但该词功力,可见一斑。

猜你喜欢
字子问青天月宫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月宫玉兔
我最喜欢的字
《水调歌头》
周处除三害
月宫折桂的女子——写给西楼的《穿越白》
中秋感怀(外一首)
“月宫”105天
李兴隆 ● 书法欣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