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训伟
江西省都昌县人民医院 332600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门诊常见的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且随体位变化而变化,可伴有轻微耳鸣、耳痛、耳闷胀以及闭塞感,摇头可听见水声,其中,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则与机体的免疫状态相关联[1]。本文将采用曲安奈德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并对其临床效果及机体免疫功能作出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11~50岁,平均年龄(33.56±4.17)岁,右侧中耳炎19例,左侧中耳炎24例;观察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12~51岁,平均年龄(34.76±4.95)岁,右侧中耳炎22例,左侧中耳炎21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 治疗方法 用药前均对所有患者外耳道进行消毒处理,选用1g丁卡因贴于鼓膜表面进行麻醉,麻醉时间为5min。给予对照组0.3ml地塞米松钠注射液(新乡市常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1020228)治疗,注射完毕后,患者头向对侧倾斜45°,保持1min,2次/周。观察组实施鼓膜室内注射曲安奈德注射40mg(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1604)治疗,注射时间为30min,1次/周。两组患者治疗期均为30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 CD4+、CD8+、CD4+/CD8+等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等水平。(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患者耳鸣、耳痛等临床症状均已消失,中耳积液已排除为显效;患者耳鸣、耳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中耳少量积液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中耳积液依然存在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见表1,治疗前,两组 CD4+、CD8+、CD4+/CD8+等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水平改善程度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2,治疗前,两组IL-2、IL-4、TNF-α、PCT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或堵塞,致使中耳出现负压、通气不畅、引流不良,导致中耳黏膜的静脉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且聚积于中耳,从而形成中耳积液,因此造成分泌性中耳炎[3]。
目前临床上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对咽鼓管进行改善[4]。临床表明,地塞米松对患者具有较高的副作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5]。曲安奈德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药[6],该药进入机体后可以有效控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血液渗出,同时抑制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以及分化的炎症细胞分子的释放,阻碍组织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同时可以有效阻止结缔组织增生,使相关炎症介质的释放得到有效抑制,从而产生抗炎作用;患者使用该药时主要以局部给药的方式进行,因此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量,从而保证药物安全性。除此之外,高浓度曲安奈德还对肥大细胞脱颗粒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可使咽鼓管周围肿胀情况得到有效缓解,从而使积液快速排出。
本文中,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IL-2、IL-4、TNF-α、PCT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采用曲安奈德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可观的临床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