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鋆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建省福州市 350000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不仅会造成患者血脂、血糖水平异常,同时会引起动脉硬化风险上升,并导致糖尿病足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大量研究均指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重要诱因之一[2]。 随着传统中医理论在糖尿病治疗中临床价值的逐渐发挥,明确不同中医证候患者血清Hcy水平分布特征对于针对性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以6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其中医证候作为分组依据,并通过实验室生化分析对不同组别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特征进行总结归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1月—2019年8月本院所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中按照中医证候的不同分别抽取气阴两虚型28例、阴虚热盛型16例、阴阳两虚型21例,均符合WHO 2型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各组患者一般资料如下:(1)气阴两虚组:性别比为15∶13(男∶女),平均年龄为(55.2±8.1)岁,平均病程为(6.9±2.3)年,空腹血糖平均为(8.5±2.1)mmol/L。(2)阴虚热盛组:性别比为9∶7(男∶女),平均年龄为(56.9±7.5)岁,平均病程为(6.1±2.0)年,空腹血糖平均为(8.7±1.8)mmol/L。(3)阴阳两虚组:性别比为12∶9(男∶女),平均年龄为(54.8±7.6)岁,平均病程为(6.5±1.9)年,空腹血糖平均为(8.6±1.9)mmol/L。另选取同其本院体检健康人25例作为对照组,性别比13∶12(男∶女),平均年龄(57.3±7.9)岁。四组入选对象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检查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泵,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四组入选对象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测定。
1.3 中医分型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并结合200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所制定相关标准对患者进行分型判断:(1)阴虚热盛型:脉细滑数,舌红苔黄,心烦畏热,咽干口燥;(2)气阴两虚型:脉细数无力,舌红少津,倦怠无力,咽干口燥,五心烦热;(3)阴阳两虚型:脉沉细无力,舌体胖大,腰膝酸冷,夜尿繁多。
糖尿病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三组糖尿病组患者按照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排列依次为,阴阳两虚组>气阴两虚组>阴虚热盛组,组间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血清Hcy测定结果比较
注:同对照组相比,aP<0.05;同阴虚热盛组相比,bP<0.05;同气阴两虚组相比,cP<0.05。
现代医学理论在2型糖尿病治疗方面逐渐吸收传统中医理论相关知识,并建议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对其针对性施治。为提高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准确性,在传统望闻问切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实验室生化指标进行辅助判断十分必要[4]。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清Hcy水平升高表现,此现象在大量研究中均已得到正视。本文中,糖尿病组65例患者其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符合临床研究基本结论。随着近年来临床对于同型半胱氨酸作用机制研究的逐渐深入,有报道指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静脉血栓、视网膜病变、冠状动脉病变等多种常见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之间均具有密切联系[5]。因此,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医证候分型之间的相关性,对于临床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症”范畴,主要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所致相关资料指出,在阴虚热盛阶段,患者湿热内蕴,消渴始发;随着病情的逐渐恶化,造成气阴渐伤,进入气阴两虚阶段;之后阴虚及阳,肝肾俱损,进入阴阳两虚阶段[6]。因此,阴阳两虚、气阴两虚、阴虚热盛既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证型,同时也体现着患者病程进展的不同阶段。孙芹敏等研究指出,血脂、血糖代谢失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特征,同时伴随一定程度的同型半胱氨酸合成、分泌异常,造成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大量蓄积。且随着糖尿病患者病情的逐渐恶化,其机体内分泌调节功能逐渐下降,引起同型半胱氨酸的正常合成、分解过程严重受阻,从而导致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上升趋势[7]。本文结果显示,三组糖尿病组患者按照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排列依次为,阴阳两虚组>气阴两虚组>阴虚热盛组,表明随着2型糖尿病病情的逐渐恶化,机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征象愈加明显,一方面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辨证分型判断依据,同时提示应根据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布特征对治疗方案进行针对性调整,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仅以3类常见糖尿病主证作为观察对象,对于血瘀、痰湿等兼证未进行相关探讨,建议在今后研究中将其纳入分析,以提高结论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且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布存在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