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颜枝 昌莉丽 陈永亮 朱广琴 王善辉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6
江苏省徐州地区养殖业发达,家禽肠道疾病一直是威胁养殖业生产最常见的疾病,常有鸡大肠杆菌病、鸡白痢、鸡伤寒、鸡坏死性肠炎、鸡病毒性肠炎、鸡球虫病等。主要体现为采食量下降和粪便变稀等。轻度征兆呈现卡他性肠炎、肠管消化素下降、下痢脱水、畏冷、摄食量削减等,严峻征兆呈现肠黏液分泌量增加、黏膜细胞掉落和肠管出血等。肠毒综合征是近些年多发的一类疾病,以肠黏膜发炎、增厚、脱落、出血和坏死为特征,各日龄家禽均可发生,病原复杂多样、诊疗困难。除了常见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仍然流行,还增加了空肠弯曲菌、产气荚膜梭菌等,导致肠道疾病病原复杂、难以控制[1-2]。家禽肠道健康对生产至关重要,而养殖目的是将饲料转化成畜产品,同时在这一周转过程中,机械、化学或生物干扰而发生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消化系统紊乱,使家禽死亡率升高,药费增加,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3]。为此,本文通过走访养殖户和禽病诊治中心等地,调查徐州地区的家禽肠道疾病的发病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汇总和分析,结合生产实际和用药趋势提出应对措施,以维护家禽肠道健康,为养殖户排忧解难。
2018 年9 月至2019 年3 月,笔者走访了徐州周边多家家禽养殖基地,记录了徐州10 多个区域家禽肠道疾病的发生情况,调查了徐州市铜山县禽病门诊部及徐州市畜牧兽医站的病例记录,筛选出有一定养殖规模(3 000~10 000 羽)的养鸡场蛋鸡肠道疾病进行统计,形成完整的数据,便于后期对家禽肠道疾病的分析,进而提出相应防控措施。
由调查结果表(表1)可以看出,在徐州地区11个家禽养殖区域调查中发现,肠道细菌病流行情况存在比较明显的特征:第一,各调查区域均有发生,多为散发(占7 各区域),虽然都有用药控制和做常规免疫,但是仍有一定的死亡比例。群发4 个区虽然死亡比例高,但是可以控制住,没有发生大流行。第二,11 个养殖区中有9 个区域都有传统的大肠杆菌病(AC) 在流行,而且容易与其他细菌病(SE-、PAV、NE 等)和病毒性疾病(ND + AI-)及球虫和霉菌毒素混合感染。病毒病的感染导致鸡体抵抗力下降或免疫抑制,常诱发细菌的入侵和大量繁殖,造成继发或混合感染。第三,用药控制普遍或不合规用药,导致耐药性的增强使得细菌更加难以控制,显得毒力越来越强。可见家禽肠道疾病存在多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普遍现象。病原种类复杂,耐药性、致病性增强等特点导致肠道疾病的防不胜防,复杂多样,难以控制。
此外家禽肠道疾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有直接关系。比如地面平养、散养方式的管理相对粗放,可促使肠道细菌病加剧:饲料鱼粉等原料携带大量沙门氏菌;饲料霉变;运输、贮存过程污染;部分小型种鸡场供应安全保障不足;鸡白痢、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蛋传性病原菌随品种的引进而引入;种鸡场鸡白痢、鸡伤寒阳性率较高时,往往造成雏鸡先天性感染严重。
表1 徐州11 个区域规模养殖场蛋鸡的肠道疾病调查统计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及分析,针对目前徐州地区家禽肠道疾病的流行现状以及难以控制的原因,制定与实施合理的防控策略,只有从加强环境控制与饲养管理、加强疾病预防与控制到合理进行免疫与用药每个环节上做好疾病防控,才是维护家禽肠道健康的关键。
合理地选取养殖场地址,合理地对鸡舍进行建设与布局,保持鸡舍适宜的通风、温度与湿度,是环境控制的重要因素。养殖场兽医必须加强生物安全意识[4],建立生物安全体系也是环境控制的重要环节,包括全进全出管理、封闭饲养、防虫防鼠防鸟、定期消毒、自繁自养、预留足够的空舍期等。此外,对养殖场粪便等废弃物与病死禽只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也非常重要。
进行科学、规范、合理的饲养管理,合理选择饲料保证禽只的营养需要,适当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定期检测饮水、饲料等的细菌与霉菌毒素,对防治细菌性肠道疾病有重要意义,禽舍的环境、空气湿度、饲养密度、光照等条件应严格按照规定来执行,控制饲养密度,做好舍内通风换气工作[5]。
在大部分养殖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支原体等主要蛋传性疾病是因引种而进入的,因此加强对引入品种种源性疾病的监测,是控制蛋传性细菌病的关键环节。养殖过程中定期对鸡只做称重、健康检查,检测抗体水平,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最好有专门的兽医对疾病的发生和预防工作做跟踪指导,一旦发现有发病的潜在表现,能够及时提出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将疾病控制在发生之前,避免失治误治,造成疾病扩散和加重损失。
预防免疫已逐渐成为家禽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一环[6]。家禽病毒性疫苗种类多,通过合理的选择和使用、保护率较高。但是我国家禽细菌性疫苗不足,例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血清型众多,分布广泛,同一种疫苗在不同区域使用效果差异显著。疫苗的选择、使用及注意事项关系到疾病的保护率的高低,因此必须合理使用疫苗免疫。现阶段,抗生素依然是单一控制肠炎最好的方式。禁用抗生素后,克制肠炎成为影响家禽健康生长的头号挑战。目前,国内常见抗生素替代物主要有植物提取物、微生态制剂、益生菌、抗菌肽、酸化剂、酶制剂、包被精油等制剂,这些都是最近研制出来的比较有效的[7],可以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选用。
防治球虫病的关键是选择合理的药物进行控制治疗[8],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如磺胺类、球痢灵、氨丙啉、氯苯胍等敏感的抗球虫病类的药物进行治疗。采用综合轮换的用药方式,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用药方案,减少耐药性的情况,密切关注饲料之中抗球虫药物的含量和种类,避免出现无效或者中毒的情况。
总之,家禽肠道健康离不开科学的饲养管理、合理的免疫防控措施和正规药物的治疗等。肠道微生物菌群数量巨大,对家禽的消化和吸收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家禽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特征,全面调控和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以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性能、促进家禽生长是十分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