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培肥与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2020-03-12 05:26张志毅熊桂云吴茂前范先鹏冯婷婷巴瑞先段申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稻麦外源耕作

张志毅, 熊桂云**, 吴茂前, 范先鹏, 冯婷婷, 巴瑞先, 段申荣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潜江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环境治理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武汉 430064; 2.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古夫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宜昌 443799)

良好的土壤结构和肥力状况是实现农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前提, 保持并提高土壤肥力, 实现“藏粮于田、藏粮于技”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1-2]。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是影响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因素。土壤团聚体数量分布反映土壤持水性、养分供储、通透性等能力高低[3]。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易氧化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酸水解有机碳等)与土壤有效养分密切相关[4-5], 而有机碳稳定性组分(矿物有机碳、黑碳等)与土壤抗干扰和固碳能力相关[6]。

目前, 有机培肥(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秸秆还田能够显著提升土壤大团聚体数量(>0.25 mm)、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7]。秸秆覆盖还田配合免耕显著降低旱作农田0~5 cm、5~10 cm、10~30 cm 土层的团聚体崩解指数和机械破坏指数[8]。秸秆还田配合旋耕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9]。增施有机肥同样具有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有机碳活性的作用[10]。翻耕基础上增施有机肥较单施化肥土壤大团聚体比例提高2.8%~8.4%[11]。此外, 黄壤性水稻土长期施用有机肥能够在促进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同时降低其累积矿化率, 增强土壤固碳能力[12]。深松和免耕配合施用牛粪显著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 并提高作物产量[13]。因此, 不同有机培肥措施需要合适的耕作措施与之匹配才能更好地发挥培肥效果。

秸秆还田或增施有机肥下, 不同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影响的研究多集中于旱地土壤, 以水稻(Oryza s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轮作农田为对象的研究较少。虽然已有研究表明稻麦轮作下有机物(秸秆和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肥力, 但不同有机物和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成的作用及其交互作用关系还不清楚。本文通过两年大田定位试验, 研究稻麦轮作下不同有机物和耕作措施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活性组分和有机碳稳定性组分的影响, 为构建稻麦轮作土壤有机培肥相匹配的耕作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江汉平原腹地的农业农村部潜江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内(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柳洲村, 112°37′E, 30°22′N)进行。试验点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1 ℃,年均降水量1 100~1 300 mm。土壤为潴育型水稻土, 质地是砂质黏壤土。土壤耕层基本理化性质: 容重1.20 g·cm-3, 有机质20.32 g·kg-1, 全氮1.5 g·kg-1, 有效磷12.18 mg·kg-1, 速效钾84.77 mg·kg-1, pH 6.70。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共5 个处理, 每个处理3 次重复, 共15 个小区, 小区面积为50 m2, 试验地种植制度为水稻、小麦两熟制, 大田试验始于2016年, 开始前茬作物为水稻。试验设置: 1)稻麦秸秆还田配合旋耕(SR), 每季作物成熟后, 采用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进行作物收获及秸秆粉碎, 留茬约20 cm, 秸秆粉碎长度约10 cm, 粉碎后的秸秆旋耕还田, 旋耕深度15 cm; 周年秸秆还田总量约为11 000 kg·hm-2, 水稻和小麦秸秆有机碳含量按46%计算, 秸秆还田带入土壤的有机碳约5 060 kg·hm-2。2)稻麦秸秆还田配合翻耕(SP), 粉碎后的秸秆翻耕还田, 翻耕深度30 cm, 其余同SR。3)秸秆不还田, 增施有机肥配合旋耕(MR), 采用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进行作物收获后, 人工齐地割除根茬, 秸秆和根茬全部移出田面, 有机肥替代50%化学氮肥, 旋耕深度15 cm; 周年有机肥施用量为5 289 kg·hm-2, 其有机碳含量17.2%, 有机肥带入的有机碳含量约为910 kg·hm-2。4)秸秆不还田, 增施有机肥配合翻耕(MP), 翻耕深度30 cm, 其他同MR。5)秸秆不还田, 不施用有机肥, 旋耕深度15 cm(CKR)。供试水稻品种为‘广两优香5’, 按16.7 cm×26.4 cm 人工栽秧, 每兜2 株。小麦供试品种为‘郑麦9023’, 人工条播, 播种量为112.5 kg·hm-2。

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分别为腐熟猪粪(含有机质29.72%、N 3.1%、P2O54.1%、K2O 1.9%)、尿素(含N 46%)、过磷酸钙(含P2O512%)和氯化钾(含K2O 60%)。各处理施用肥料的总养分保持一致, 水稻和小麦施肥量分别为N 180 kg·hm-2、P2O575 kg·hm-2、K2O 120 kg·hm-2和N 150 kg·hm-2、P2O590 kg·hm-2、K2O 75 kg·hm-2。有机肥、磷肥和钾肥全部做基肥一次施入, 秸秆还田处理的尿素分基肥(70%)和追肥(30%)施用, 增施有机肥处理的尿素分基肥(50%)和追肥(50%)施用。水稻季追肥于水稻移栽后7 d 撒施, 小麦季追肥于拔节期撒施。

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2018年5月21日和10月9日分别在小麦和水稻收获后选择各小区收割机未走过的区域, 按“S”采样法采集0~20 cm 土层供试土样500 g 左右, 装于硬质塑料盒带回实验室风干。

土壤有机碳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 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采用环刀法测定[14]; 水稳性团聚体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进行测定, 所用仪器为土壤团粒分析仪(日本, Daiki, DIK-2012), 套筛孔径分别为2 mm、0.25 mm 和0.053 mm[3]。

有机碳活性组分的测定: 水溶性有机碳(DOC)采用超纯水提取[15], 易氧化有机碳(EOC)采用333 mmol·L-1KMnO4氧化法测定[16], 酸水解有机碳采用H2SO4水解法[包括活性组分Ⅰ(LPⅠc)和活性组分Ⅱ(LPⅡc)]和HCl 水解法(HClc)测定[4,17], 颗粒有机碳(POC)采用5 g·L-1六偏磷酸钠分散法进行提取[18]。

有机碳稳定性组分的测定: 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的化学分离基于Eusterhues 等[19]的方法, 黑碳(BC)的分离基于尹云峰等[20]的方法。

1.4 数据处理

采用DPS7.5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将试验总变异分为区组间、耕作因素、有机物因素、两因素交互效应、误差5 部分, 各部分所引起的变异大小由其所产生的平方和表示, 因此耕作因素、有机物因素及其交互效应作用力用下式计算[21]:

2 结果与分析

2.1 有机物和耕作措施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短期内(2年), 小麦季添加外源有机物后土壤容重均略低于对照(CKR), 各处理土壤容重降低量介于0.04~0.08 g·cm-3, 但变化不显著(P>0.05); 总孔隙度均略高于对照, 各处理总孔隙度增加量介于1.2%~2.8%,变化不显著(P>0.05)。水稻季, 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的变化较大, 容重介于1.14~1.30 g·cm-3, 总孔隙度介于50.95%~57.13%。其中, 秸秆还田配合旋耕(SR)土壤容重显著低于CKR(P<0.05), 总孔隙度显著高于CKR(P<0.05)。可见, 外源有机物有助于降低土壤容重并提高总孔隙度, 改善土壤物理结构(表1)。

表1 外源有机物和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作物收获后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Table 1 Effects of exogenous organic materials and tillage methods on soil bulk density and porosity after crop harvest of rice-wheat rotation system

除秸秆还田配合翻耕(SP)处理外, 添加外源有机物后土壤大团聚体(0.25~2 mm和>2 mm)含量略高于CKR 处理(图1)。小麦季和水稻季土壤大团聚体含量最高的处理分别为SR 和MR, 分别比CKR 处理提高2.6%和4.0%, 但差异不显著(P>0.05)。0.05~ 0.25 mm 团聚体, 小麦季SR 处理>0.05 mm 团聚体显著高于CKR 处理, 比CKR 增加7.2%。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大团聚体含量无明显促进作用, 翻耕措施大团聚体含量略低于旋耕措施, 其中SP 处理土壤大团聚体含量最低。可见, 外源有机物有助于促进表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形成, 并且有机物配合旋耕对水稳性团聚体提升效果优于配合翻耕。

2.2 有机物和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增加外源有机物后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整体上高于CKR 处理(表2)。相比CKR, 供试土壤DOC 增加量依次为MP 处理(23.0 mg·kg-1)>SR 处理(18.6 mg·kg-1)>MR 处理(8.3 mg·kg-1)>SP 处理(4.8 mg·kg-1)(表2)。供试土壤EOC 和LPⅠc含量均为SR 处理最高, 显著高于CKR处理(P<0.05), 分别提高0.3 g·kg-1和2.6 g·kg-1。不同外源有机物处理的LPⅡc含量为2.9~3.4 g·kg-1, 显著高于CKR 处理(SP 处理增加量为1.7 g·kg-1)(P<0.05)。此外, 不同外源有机物对土壤HClc和POC 无显著影响, 但相同耕作措施下, 秸秆还田处理POC 平均含量高于增施有机肥处理和CKR, 以秸秆还田配合旋耕措施土壤POC 含量最高(达5.4 g·kg-1); HClc的变化趋势与POC 相反, 以增施有机肥配合翻耕措施最高(达6.2 g·kg-1)。可以看出, 增加外源有机物能够提高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酸水解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的含量, 秸秆还田配合旋耕显著提升土壤EOC、LPⅠc和LPⅡc含量。

图1 外源有机物和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作物收获后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的影响 Fig.1 Effects of exogenous organic materials and tillage methods 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soil aggregates after crop harvest of rice-wheat rotation system

黑碳(BC)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土壤中有机碳稳定性组分[22]。不同外源有机物处理SOC、BC 和MOC 含量均高于CKR 处理。秸秆还田处理土壤BC 和MOC 含量分别约为5.4 g·kg-1和4.7 g·kg-1, 增施有机肥处理BC 和MOC含量约为5.5~5.8 g·kg-1和5.0 g·kg-1(表3)。这说明秸秆还田处理稳定性有机碳含量略低于增施有机肥处理。除SR 处理外, 各处理BC/SOC 和MOC/SOC值分别为0.41 和0.37 左右, 相比CKR 处理约分别增加0.03 和0.06。可见, 外源有机物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有一定促进作用, 但影响不显著。

表2 外源有机物和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exogenous organic materials and tillage methods on active component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of rice-wheat rotation system

表3 外源有机物和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Table 3 Effects of exogenous organic materials and tillage methods on components and stability of soil organic carbon of rice-wheat rotation system

2.3 有机物、耕作及其交互效应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大于2 mm 团聚体主要作用力为有机物, 其作用力大小为36.4%, 但是未达显著水平。0.25~2 mm 和0.05~0.25 mm 团聚体主要作用力来自耕作和有机物的交互作用, 其作用大小分别为33.1%和64.5%, 达显著水平(P<0.05)(表4)。这说明供试土壤团聚体组成主要受耕作和有机物的双因素的影响。

整体上, 耕作措施对有机碳活性组分具有较强的作用力, 而各处理对稳定性有机碳作用效果不明显。其中, DOC 和EOC 主要作用力来自耕作和有机物的交互作用, 分别为36.4%和54.0%。LPⅡc主要作用力来自耕作, 作用力大小为26.6%, 达显著水平(P<0.05)(表5)。有机物对POC 具有显著作用力, 作用力大小为40.5%。这说明酸水解有机碳更易受耕作过程中土壤扰动的影响, 而POC 更易受秸秆、有机肥等外源有机物输入的影响。

2.4 有机物和耕作措施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短期内(两年)不同耕作与外源有机物对稻麦周年总产量的影响有限, 秸秆还田处理稻麦周年总产量仅比CKR 处理提高(或减少)66.1~475.0 kg·hm-2, 增产(或减产)幅度介于0.5%~6.5%, 均未达显著水平(图2)。其中, 秸秆还田配合旋耕措施周年总产量略高于秸秆还田配合翻耕措施和CKR。已有研究表明, 秸秆还田或耕作方式在短期内稻麦周年总产量存在减产现象, 减产幅度可达7.68%, 但不会产生显著 影响[23-24]。除2018年MR 处理外, 有机肥处理对稻麦周年总产量无显著降低影响。本文中, 有机肥为猪粪有机肥, 其施用量2 404 kg·hm-2和2 885 kg·hm-2。赵军等[25]研究发现, 短期内(两年)猪粪有机肥施用量在3 000 kg·hm-2和6 000 kg·hm-2时, 均会降低水稻和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实际产量, 但未达显著水平, 这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

表4 耕作因素、有机物及其交互效应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团聚体的作用力 Table 4 Affecting forces of tillage methods, organic materials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soil aggregates of rice-wheat rotation system %

表5 耕作因素、有机物及其交互效应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有机碳组分的作用力 Table 5 Affecting forces of tillage methods and organic materials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soil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of rice-wheat rotation system %

图2 2017年和2018年外源有机物和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 系统作物产量的影响 Fig.2 Effects of exogenous organic materials and tillage methods on grain yield of rice-wheat rotation system in 2017 and 2018

3 讨论与结论

短期内, 耕作和有机物的交互作用能够显著影响0~20 cm 土层的团聚体组成。土壤胶结物质是影响土壤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的内在因素, 而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包括有机质(含有机残体和菌丝等粗有机质)、黏粒和氧化物[26]。有机物的输入和耕作措施能够通过影响有机质组成影响团聚体的组成和稳定。本文中, 水稻季秸秆还田配合旋耕措施提高0~20 cm 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而秸秆还田配合翻耕措施降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研究表明, 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 但是翻耕对土壤结构破坏程度大于旋耕, 降低表层土壤结构稳定性[27]。这主要是因为旋耕和翻耕措施对土壤的扰动深度有所差异, 导致秸秆还田深度有所不同。翻耕处理耕深至30 cm, 秸秆主要分布在表层和深层土壤, 而旋耕措施耕深约15 cm, 秸秆多分布于表层土壤。研究表明, 稻麦秸秆还田深度14 cm 时腐解速率更快[28]。秸秆和有机肥分解过程为表层土壤提供更多胶结物质。田慎重等[21]研究表明, 秸秆还田配合旋耕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高于秸秆还田配合翻耕措施。因此, 秸秆还田配合旋耕措施能在短期内提高或保持0~20 cm 土层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有机碳活性组分主要受耕作以及耕作与有机物交互作用的影响, 不同措施对有机碳稳定性组分的影响较小。Blair 等[16]认为农业系统中, 人为管理措施主要影响土壤有机碳中活性有机碳部分。本研究中, 耕作对LPⅠc和LPⅡc具有较高的作用力, 其中对LPⅡc作用力显著, 达26.6%; EOC 主要受耕作与有机物交互作用的影响。活性有机碳组分中EOC 是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LPⅠc主要包括淀粉、半纤维素、可溶性糖等碳水化合物, LPⅡc主要来自纤维素[29]。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均可提高土壤EOC、LPⅠc和LPⅡc含量, 并且有机物是土壤活性有机碳增加的主要贡献者[4]。秸秆和有机肥通过为微生物提供能源物质(碳源), 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增加有机碳的活性组分含量[5]。而耕作措施会引起土壤扰动, 能够使土壤与有机物充分接触, 加速有机物分解[30]。对比两种耕作措施发现, 旋耕措施EOC 和LPⅠc 含量高于翻耕措施, 而LPⅡc 含量趋势与之相反。旋耕和翻耕扰动下, 外源有机物能够与氧气充分接触, 刺激微生物分泌参与碳循环相关酶的活性, 提高活性有机碳组分。叶雪松[31]研究表明, 旋耕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高于翻耕措施。因此, 秸秆还田配合旋耕对土壤EOC 和LPⅠc提升效果优于其他处理。

短期内, POC 主要受外源有机物的作用, 有机物对POC 作用力显著, 为40.5%。POC 是介于半分解动植物体和通过腐殖化的有机质之间的过渡态有机碳库, 周转时间短。通常POC 包括存在于团聚体与团聚体之间的孔隙和团聚体内的动植物残体[32]。农田土壤POC 的含量与总有机碳含量和团聚体组成显著相关[33]。本研究中, 秸秆还田处理有机碳含量(13.4~14.2 g·kg-1)高于增施有机肥处理(13.3~13.5 g·kg-1)。研究表明, 外源有机物(秸秆和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直接输入量, 并且秸秆还田对有机碳的提升效果优于增施有机肥[13]。这主要是因为相比增施有机肥处理, 秸秆还田处理新鲜的有机物投入量大, 在逐渐分解过程中优先形成POC 组分[34]。对于团聚体而言, 秸秆还田处理大团聚体含量却略低于或接近增施有机肥处理, 这与POC 的变化趋势相反。说明供试土壤POC 的主要形态可能为游离态, 位于团聚体与团聚体之间孔隙, 因此与团聚体组成表现出相反的趋势。综上所述, 土壤POC 含量的增加主要归结于秸秆和有机肥等有机物的输入, 这与王朔林等[33]和武均等[35]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 研究了秸秆、有机肥、旋耕和翻耕措施对土壤团聚体组成、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发现, 秸秆还田配合旋耕能够降低土壤容重并增加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同时, 秸秆还田配合旋耕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 包括易氧化有机碳、酸水解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大团聚体、易氧化有机碳主要作用力来自土壤耕作和有机物的交互作用; 而酸水解有机碳主要作用力来自耕作措施。

猜你喜欢
稻麦外源耕作
具有外源输入的船舶横摇运动NARX神经网络预测
基于数字孪生的农业耕作监控系统
保护性耕作试验监测数据分析
农民生存策略的选择逻辑——基于稻麦村庄农户样本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外源添加物对自制生物有机肥保存期的影响
耕作与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稻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赴湖北农业考察及苏北沿海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株系循环法在常规稻麦良种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