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营造呼吸的城市空间:艺术家刘建华访谈

2020-03-11 07:19沈建霞孔一诺刘建华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刘建华杨浦当代艺术

沈建霞 孔一诺 刘建华

导 语:“2019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杨浦滨江南端5.5km的公共空间留下了21组永久性艺术品,每件作品的点位都有保留至今的建筑遗存。艺术家在创作时将艺术理念与历史文脉结合,创作出让历史建筑焕发生机的艺术品,实现艺术与城市空间的相遇、历史空间与现代人文的对话。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交往理论视域下的城市公共艺术传播研究”(18BXW091)阶段性成果、江苏省“传播与社会治理”创新团队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2019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是中国第一个由政府资助的大型公共艺术项目,在杨浦滨江留下的21组(件)永久性公共艺术作品与城市空间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我们荣幸地采访了连续参与三届艺术季的艺术家刘建华,他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具实验性、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艺术家刘建华慷慨地分享了他参加空间艺术季的过程、感受,以及对公共藝术的看法。

沈建霞(以下简称沈):您连续参加了三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请您谈谈第三届与往届有何差异?

刘建华(以下简称刘):往届按照一个正规的双年展形态进行,策展人根据他的策展概念选择一些艺术家及作品,艺术作品更多是在室内空间展出。第三届也在室内对作品进行展出,但增加了公共艺术单元。艺术季结束后,该单元的作品可以永久存留在杨浦滨江,观众可以参观、参与作品。另外,开幕式增加了一些表演项目,它们围绕展览主题“相遇encounter”概念进行,比如日本影像艺术家高桥启祐的影像作品《水之记忆》、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合唱套曲《相遇》。

沈:您的《天外之物》是由不同团队的协调完成的,您如何看待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与艺术家协作生产艺术品的方式?

刘:艺术季整体的安排会有这些人的参与。就我自己的这件作品落实而言,景观设计师、建筑师是配合展览进行的。比如,作品摆放的位置是我选择的,而它作为艺术季整体的项目内容,有些地方可能会牵扯到空间,所以需要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灯光等各方面的配合。我作为一个具体的艺术家,不会和他们有很多的联系。策展团队参与整体的设计、空间安排,他们之间可能会沟通。

孔一诺(以下简称孔):《天外之物》来源于您的作品《迹象》,能具体谈一谈您的整个创作灵感与创作过程吗?

刘:《天外之物》作品的形态实际上是自然的一个呈现,有点像天空掉下的雨滴一样,相对比较抽象、极简。最初的灵感来源于我个人的作品,像《迹象》墨滴的形态、《延续的空间形式》针的感觉,从这里面延伸出一个形式上的面对。但灵感更多和在地性有关系。我理解的“在地性”更宽泛,它和自然有关系,因为我们生活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背景下,自然环境非常重要。作品点位是在黄浦江边,我曾设想将作品置放在黄浦江的一个平台上,江有涨潮退潮,水可以把这个平台淹掉一些,如果是那样的话,比较恰到好处,但这个设想不太可能实现。策展团队当时带我看了几处场地,最后我选择的墙头草场比较合适,作品在一片绿地上,也在黄浦江边上。我基本考虑的是环境、作品创作语言的表达、形式的呈现、材料的可能性,以及与以往作品间的关联性。

孔:有人认为,您的作品和对面的陆家嘴、身后的老厂房形成了一个大的连接,浦东是上海的未来,杨浦滨江是上海的过去,请问您如何看待这种解读?

刘:在作品陈述的概念上,我持开放的态度。我一直认为,艺术家的作品在工作室、工厂完成以后,并未结束,可能还要不断地进行一种对话,不断地将创作的最基本的东西延续下去。作为艺术家,我会对作品有一个概念、想法,但也不是唯一的。我在创作《天外之物》时,想表达的内容其实很简单。现在社会发展特别迅速,给人的压力特别大,我觉得在公共空间里,人需要休息、呼吸、安静,所以我想创作一个雨滴的形态,从天而降,让人去感受一种能够呼吸、滋润的状态。而每个人对这个作品的感觉肯定不一样,在现场安装的时候,很多人好奇这是做什么的,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他们都喜欢去触摸这个作品。我也希望公共艺术与公众的距离不要太大,适当地增加一些作品维护成本,让公众能够靠近它、拥抱它。

沈:第三届艺术季突出在地创作,请问您如何看待艺术性与在地性的统一?

刘:对每一位艺术家来说,这个问题都是一种考验,每一次展览都不一样,艺术家围绕主题进行创作,在避免命题创作的同时无法回避在地性。在地性是当地的文化、历史、工业发展的一个线索,但所有这些背景、内涵的东西都要围绕艺术家的创作核心而进行。因此,大部分艺术家的作品都是新作品,而新作品和以往的创作存在联系,它不是一个全新的、完全没有上下文关系的作品。艺术家来到杨浦滨江考察,了解工业发展的变化,以便于创作。在此前提下,艺术家将以往创作的理念、方式、形式感重新注入当地工业遗址的痕迹,所以这类作品的观众参与度比较高。观众看到作品后,会想起以前在这生活、工作的一些痕迹。

孔:通过艺术创作唤起观众的回忆,那么您是如何看待城市公共艺术与人的关系?

刘:我们以往说作品跟观众的互动,可能更多地表达在一个作品形态的呈现。比方说,有时候作品放在那儿,观众踩上去,它会有怎样的感应,这个是一种互动,观众对于这种互动的参与度更高。我刚才说的互动概念里面是肯定是包含这种互动,但同时可能也有观众怎样去参与作品的“互动”,在艺术家营造的一个公共空间里,观众怎么样参与到这种作品的互动,包括材料的呈现与触摸感、作品最终的一个表达、颜色、形态等,这都是观众可能会有兴趣的一些点。那么这样的话,可能会把观众跟作品之间的互动的一种空间扩大化了。我们看到,这届城市空间艺术季的永久点位作品,有一些当然也特别像作品。但是我觉得大部分的作品还是具备互动的一个可能性。实际上,有时候公众参与也是作品的一种引导,作品能够引导到观众进入到艺术家所设计的一个空间里面,但这需要时间,需要观众去慢慢了解。观众不一定会从专业的角度去判断,但是他会从自己的知识点、经历、积累、认知上去感受。

沈:有人提出,对于质量较差的公共艺术作品进行拆除,请问您如何看待?

刘:整个社会怎样看待公共艺术及其价值、影响力。这就回到了最原本、最基本的一个表达,什么是今天的艺术?我们今天更多地是用当代艺术这样的一个词汇来说今天的艺术,它能够表达出今天社会的一种感受,而不是以往的艺术表达方式。我们不需要继续创造以往的艺术表达已经创造出的价值,而是在当代艺术里再选择一些可以在公共空间里能够展出的、能够接受的作品,包括它的材料、形式、语言。所以,我们看到,国外有些当代艺术在公共空间的作品,都是选择相对比较成熟的藝术家的成熟的作品来进行创作、表达、置放。我认为,专业的事情肯定还是要专业的人来进行,刚才说到那些作品是否需要被拆除,它牵扯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是最好在起步的时候,它是专业的。就像我们这次展览,起步的时候,它也有政府参与,但政府干预的不是特别多,还是以策展人的意见为准、以学术委员会通过的方案为准。

沈:公共艺术的核心目标是激活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其次是培养艺术审美,请问您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解是什么?

刘:我认为,这两个目标其实是混合在一起的,很难把它判断为第一还是第二。艺术很难让公众立刻就能明白或者介入,它是需要时间的。这也与作品的语言形式、表达有关。观众在看艺术作品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疑问,但久而久之,他可能对这个作品会习以为常,也会从作品里感受很多东西。打个比方来说,有些作品运用的是他熟悉的材料,有一些是现成品,有一些是以前的工业遗址的机器,包括吊车、厂房。一些艺术品利用吊车的形态,在上面进行创作。如果是这样的话,观众会想很多问题,因为这种吊车以前是作为工业遗址废弃的一种材料存留在这,它只是一个历史的痕迹,观众会去看、感受、感慨。但通过艺术家的作品,这样一个废弃的材料被重新作为媒介,被作为激活艺术家创作灵感的媒介,废弃的材料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所以,很难判断谁作为第一、第二目标,它实际上是混合在一起的,都是缺一不可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公共艺术在公共空间里的目的就是让大众参与。观众开始不理解或不明白是没有关系的,但艺术必须要跨出这一步,否则观众永远对这个东西是有陌生感的,它像一堵墙一样,把大众拒之门外。

孔:您认为,这次的公共艺术项目给上海带来了哪些变化?

刘:在空间艺术季举办之前,杨浦滨江已经被打造为一个市民休闲的空间,并且作为一个常态的景点,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公共艺术项目介入杨浦滨江空间后,进一步深化了景点,市民参与的可能性更多,包括市民对作品的了解、想象。我认为,当代艺术需要市民参与,艺术家必须把市民带入到艺术营造的空间里去感受,需要有这样的一个缝隙,市民才能够呼吸。所以,我们参与到这个项目里,希望该项目相比美术馆、画廊等室内的展览形式更开放,市民可以看到、参与作品,这也是可以提升当地的一种文化形态。公众在参与景点的同时,可以去体验、感受当代艺术。艺术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大众介入艺术,艺术颠覆大众以往对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批判。艺术可能会让大众感受到,熟悉的东西可能会有另外一种不同的价值,这是一种不同的感受。

沈:您认为艺术或艺术家在城市发展过程当中的作用是什么?

刘:我认为,艺术家和城市需要相互尊重、认可。中国已经城市化了很多年,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安排每个空间的设计时,整个建筑形态与艺术的关系,它应该有一个最初的规划,然后再邀请艺术家来进行创作,这必须在开始的时候进行沟通。在这样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个整体的布局考虑,所以,中国在这一步的时候,应该越来越专业、规范。

作者简介:

沈建霞,苏州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媒介文化。

孔一诺,苏州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媒介文化。

刘建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研究方向:材料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刘建华杨浦当代艺术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擀面条
掉鞭炮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手影
Identity-based proxy multi-signature applicable to secure E-transaction delegations①
滑板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杨浦科创:“担投贷”融合的园区金融
上海杨浦侦破系列诈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