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宋锦作为非常小众的纤维艺术门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江苏苏州地区社会民众对美的认知以及形式思想,其表现形式也反映了当时的民俗风情和文化诉求。随着研究人员对宋锦价值的深度挖掘,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品位的宋锦产品成为重中之重。以宋锦纹样为元素的商务产品需要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商务产品被赋予特点意义的同时,宋锦元素也在现代产品开发与设计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本文强调重视中国传统社会的审美思想,以及宋锦在新时代设计发展道路上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商务产品;宋锦元素;产品设计
0 引言
商务礼仪产品市场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消费者审美水平低下,市场定位不准确以及消费者的情感体验被严重忽略等。无论是消费者从思想物质方面到精神方面的转向,还是对文化设计的研究点,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一定要注重以人为本,努力推出具有更人性化、情感化意义的商务礼仪产品。
1 宋锦纹样与图案特点
宋锦分为重锦与细锦两种类型。细锦在宋锦中是最普遍、最常见且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类别。宋锦中最宝贵的种类则是重锦,其质地较为厚重,纹路精密、造型多变、颜色艳丽,所以常用于宫廷、殿堂、室内的各类摆设品之中。从生产角度来说,重锦比细锦更容易生产[1],因为其厚薄适中,广泛用于服饰装饰、高档书画及贵重礼品的装帧。
宋锦纹样特点包括题材广泛、造型流畅,其质地的柔软程度、色彩的光泽度、花型的典雅感都具有相当浓厚的民族特征,以几何式花纹图案为主[2],造型结构较为严谨。
2 色彩搭配原则与独特性
宋锦除了纹样与图案特点以外,色彩搭配也是一大特色。宋锦多采用偏冷色,以暗紫、浅紫、浅黄、浅绿、蓝为主,使用红色、绿色、黄色等鲜亮色彩的情况较少,并以多层次的退晕方法来处理,文静典雅,调和沉着,和唐锦的富丽鲜明形成强烈对照,这也是两者之间的一个对比关系[3]。参照图1的宋锦织物色彩搭配,均为较冷的配色结合,没有强烈的色彩对比。宋锦织物具有活泼、娇艳、瑰丽的艺术视觉效果,这体现出了宋锦的色彩搭配原则和独特性。宋锦纹样的配色也深受不同时代、不同审美思维的影响[4],写实化的纹样方式相协调,总体色调倾向于淡柔文雅、典雅深刻。
3 宋锦和普通丝绸的区别
宋锦和普通丝绸存在较大的区别,宋锦的色彩、材质以及使用价值与手段和其他普通绸缎是不同的[5]。宋锦的色彩特点是不使用强对比色,通常使用偏灰色系,例如黄灰、蓝灰、赤灰、泥金等,画面整体感觉不突兀,持久耐看,经得起推敲。而普通丝绸对色彩的使用是拉大对比程度,有极的分化,使用暗底来突出艳丽的主体,达到互相衬托的效果,这在图2的普通丝绸色彩纹样中得以体现。在材质使用方面,传统的宋锦只采用纯桑蚕丝或桑蚕丝经线制作,其他丝绸的材质较为杂乱,有蚕丝或者人造丝、天然纤维与人造纤维等,这也是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6],就两者的使用价值而言,宋锦作为中国古典传统手工艺文化产品,具有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能给人们带来与其他普通丝绸不同的心理感受。正因为如此,宋锦的使用价值以及收藏价值要比普通丝绸高得多[7]。宋锦的纹样组织构图更为严谨,且细微变化丰富。它与其他丝绸最大的区别在于,宋锦具备较高的收藏价值,而且有其他丝绸类手工艺品不具备的实用性、耐用性。宋锦质地坚固,可以反复洗涤。
4 商务产品的特性
商务产品需要具备以下特性。
4.1 高端性
商务产品为什么需要具备高端性,又该如何体现?首先,商务产品主要面对的人群是一些出席高端会议等重要场合的商务人士,这些人群往往需要使用与自己身份相当的产品,使自己的身份叠加,凸显尊贵,以此凸显公司对外部联络、社会口碑的重视程度,这就是商务型产品需要具备高端性的重要原因。产品的高端性主要根据产品做工的精致程度、外部形象的美观程度等因素来区分[8],因为商务产品本身的意义和特定的价值标准是能够通过这些体现出来的。
4.2 时尚性
随着时代的飞速进步,产品开发思维也需要与时俱进。商务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离不开时尚理念的融入。为什么商务产品需要时尚性?融入时尚性元素的意思就是要将商务产品与一些现代流行元素结合,从而促进商务产品作用的发挥,这同时也能促进宋锦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发展,达到双赢的效果。宋锦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手工艺瑰宝,若要传承下去,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而将其与现代流行元素设计手法相结合,推出联合产品,可以一改往日大众对传统商务产品审美疲劳的现象,这是商务产品需要具备时尚性的原因。以图3的宋锦领带设计为例,领带是商务人员出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宋锦领带以太阳花作为装饰纹样,整体给人一种大气稳重、不浮夸的感觉。既能够提升自身装饰的档次,又能完美地将现代化产品与传统元素相结合,体现出一种典雅之美。总体而言,宋锦领带质地柔和、颜色艳丽、手感滑爽、华贵舒适,并且还有较高的热晒牢度,具备透气透湿性,更有许多其他面料不具备的特征。
4.3 便携性
商务产品需要具备一定的便携性,最直接的原因是,商务产品之所以“商务”,是因为其具有的特性能够将其与其他类别的产品明显区分开。商务产品具有便携性的特征,因为在出席会议活动、外出办公出差时,随身要带的提包、挎包,最重要的就是具备携带方便、节省活动空间等特点。如果随身携带的包袋面积很大,会在出行中给商务人士带来一定的不便,从而影响工作的开展。如今,人们在商务合作中讲究快捷方便,工作效率愈发重要[9],所以便携性也是商务产品的特征之一。
4.4 形象性
商务产品除了需要具备高端性、便携性、时尚性之外,还需要具备一个重要的特质,那就是形象性。商务产品往往会在一些相对高端的会议场合或交流互动活动中,在该层次人群的潜意识当中留下自身的形象特点,这与高端性有相似之處,人与物的结合一定要匹配,不能强行匹配,否则与身份不同,违背美学搭配逻辑。这对产品本身品牌的推广、价值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商务产品具备形象性,能在提升自身品牌价值的同时,为商务人群这一群体的工作氛围作合适的诠释。
5 商务礼仪产品市场短板及解决方法
如今,消费者审美水平低下,市场定位的不充分以及消费者的情感体验被严重忽略成为重要的问题,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言,这也是致命的一点。在商务产品设计中,一些场合与人群导致商务产品的设计老化严重、没有新意,并没有注重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理念,导致消费者审美疲劳,一直在旧审美的死循环里转圈。如果没有一个有效长远的解决方案,对宋锦工艺的文化传承与商务产品的发展创新都是没有帮助的,严重来讲甚至有可能倒退。从宋锦这一方面来说,宋锦作为古老的传统文化工艺产品,随着时代发展逐渐被年轻人淡忘,如果不具备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很容易被社会淘汰,所以宋锦文化的传承需要与商务产品的市场发展结合起来[10]。将宋锦纹样融入商务产品,能够使人们眼前一亮,打破传统商务产品设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能增强人们心中的文化自信。
6 价值与意义
宋锦融入现代设计,对宋锦的推广有着重要且积极的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网络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现在许多年轻人的思想重心没有放在弘扬传统文化上,而是盲目崇洋媚外,不关注古老的传统工艺文化发展,导致宋锦工艺在人们的思想中慢慢淡去,这也是宋锦文化没能被大众熟知的重要原因。注重传统工艺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新思想、新模式、新理念。在常见的商务产品中融入宋锦元素,将宋锦与现代的設计方案、模式相融合,与现代商务产品相结合,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使大众对其的思想接受程度得到显著提高。而商务产品的使用,对宋锦这一传统工艺产品的发展与推广也有极大的帮助,对宋锦的后续发展有强有力的推动性,能提高人们对宋锦的接纳程度,增强人们对宋锦文化的兴趣。
7 结语
传统宋锦技艺与现代设计思维相结合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看待其发展。从微观来看,宋锦元素加入某一具体的商务产品当中,能够使人们眼前一亮,打破守旧的设计理念,使接纳程度提高。从宏观角度来看,商务产品的受众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人们对商务产品的创作规格、设计理念、个人感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新的设计理念,提升对美的感知力,例如将一些古典的传统文化工艺与现代流行的设计方式相结合,达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一方面要学习与时俱进的设计技巧,另一方面要传承古典文化,这才是推动商务产品行业发展的良好方案。
在宋锦的图案纹样方面,现代设计在融入时尚元素的同时,要将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相融合,使现代纺织品的图案设计既不失现代时尚韵味,又具历史文化底蕴。宋锦纹样元素与商务产品的融合,作为现代商务产品开发的新思路,对以后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参考的价值,同时也验证了宋锦在新时代设计发展道路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正昆.商务礼仪简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7-22.
[2] 钱小萍.传统丝织品工艺的复制[J].中国文化遗产,2004(3):52-53.
[3] 沈惠,朱艳.苏州宋锦的演变及其价值[J].四川丝绸,2006(4):49-51.
[4] 吴双双,李永昌,孙云鸿.宋代文人画审美与现代平面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20(2):60-61.
[5] 王维依,蒋晖.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历史源流[J].美术教育研究,2020(18):54-55.
[6] 杨杰,苏长志.江苏老字号品牌升级设计方法研究[J].设计,2020(19):34-36.
[7] 汪静,杨杰.旅游目的地产品包装创新设计的“点” “线”“面”[J].美术教育研究,2019(11):74-76.
[8] 陈银波,邢若晨.浅谈苏扇装饰形式的历史演变[J].美术教育研究,2020(4):47-48.
[9] 沈童,孙琦.重塑极简主义——以包装设计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6):55-56.
[10] 陈芊慧,孙云鸿.浅析江南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12):77-78.
作者简介:王正崎(1998—),男,山东菏泽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指导老师:湛磊(1978—),男,江苏南京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环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