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璐 陈李宗 苑中伟 唐玮
摘要:景观建筑是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形式与风格等都对旅游景区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景观建筑的风格、形式越来越同化,失去了独特的地域性。本文将南京市浦口区的草圣故居作为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从该建筑设计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和传统建筑技术三个方面,阐述建筑的地域性表达设计的内容。
关键词:景区建筑;景观建筑;地域性表达;建筑设计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飞速提升,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旅游景区内的配套建筑是景区服务设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景区建筑除了能满足游客的功能需求以外,也是景区内特有的一个景观部分,可以展现当地的地域景观和人文景观。建筑设计的发展具有时代性,但是民族的、地域的特色精髓却始终贯彻设计的创作过程。
1 地域性表达的影响要素
1.1 自然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包括一个地区的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景观建筑在选址时会特别注意自然环境要素,每个要素都会对建筑设计起到制约作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我们说的地域建筑。反过来说,地域建筑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也是非常出色的。
1.2 人文要素
从古至今,建筑和文化都是紧密相连的。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文化的具象表现不一,进而产生了多元文化的概念[1]。建筑师从多元文化里抽丝剥茧,找到与建筑设计相呼应的文化根源。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能够反映地域的文化特色、审美特色、社会形态等,这样的景区建筑可以成为该景区甚至该地区的名片,同时也能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
1.3 传统建筑技术要素
在科技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当代,新技术、新材料比比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师更应该把握建筑设计的核心,也就是传统建筑技术的精华,包括传统建筑技法、特有的地域建筑材料等,特有的地域建筑材料是大自然对地方的馈赠,它往往可以体现一个地区建筑的地域性。
2 草圣书乡文化园项目概况
2.1 项目概况
草圣书乡文化园基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的西南部,乌江社区浦乌路沿线,距南京主城区有1.5小时的车程。该项目定位为书画人文的艺术乡村和亲子乐园,根据运营需求设有散之文化区、乡村风情区、艺术体验区、亲子游乐区和商业休闲区五大功能区域。
2.2 项目基地自然环境
项目基地处于平原地区,周边大多是农田和乡村,少量树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在年际、季节之间差异较大,丰枯明显,降雨分布不均;基地临靠乌江驷马河,基地内有景观水系穿插其间,水系丰富;动植物種类丰富。
2.3 项目基地人文资源
项目地人文资源丰富,商业文化、农业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与美食文化兼具,其中以林散之的名人文化最为突出。林散之是当代著名的草书大家,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被誉为“当代草圣”。
2.4 项目基地传统建筑特点
南京乡村区域建筑形式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依山傍水型,村庄被山水环绕,自然风光特别优美;水网型,这类村庄大多分布在高淳区和溧水区,都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建筑多沿水而建;平原型,这类建筑大部分分布在江北,地势平坦,山水相对较少,村内有零星的小水塘。
本项目基地位于江北浦口区,属于上面所说的平原型。单体上来说,民宅建筑平面功能大多较为简单,立面形式大多简洁,少装饰,甚至无装饰。浦口区大部分地区普遍采用灰色水泥抹灰墙面,也有用白色涂料粉刷的,正立面多用白色瓷砖贴面装饰。屋顶和檐口做法简单。立面材料主要有水泥墙面配白色瓷砖、大理石贴面等。
3 草圣故居建筑改造地域性表达分析
本文选择草圣书乡文化园内的草圣故居作为经典案例,逐次分析景观建筑在设计时是如何回应自然环境要素、人文要素以及传统建筑技术要素的。
草圣故居位于草圣书乡文化园的散之文化区,设计内容是对林散之故居的整体外立面及室内进行改造。故居由几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江上草堂、林散之展厅、四角学堂、三痴馆、配套服务用房及卫生间,主要为游客提供接待、展示等服务。
3.1 基于自然环境要素的地域性表达
3.1.1 回应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自然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对地形地貌的回应是建筑师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和斟酌的,目的就是让建筑与地形地貌更契合,而不显突兀。
草圣书乡文化园景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局部溪流穿行其间,原生态环境良好。景区内的建筑在设计时必须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对原生态自然景观的干扰,最好的设计手法就是将建筑不露声色地融入原有的地形地貌,保持原有的自然架构。草圣故居在改造设计时,按“宜低不宜高,宜散不宜聚,宜藏不宜露”的原则进行设计,局部设置两层建筑,大部分只设计一层建筑,将体量最大的林散之展厅与三痴馆化整为零,零散地分部在场地上,最大限度地削弱了高层建筑对平缓地形的视觉冲击,同时又能够对原地形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这正是建筑设计对地形地貌的最好回应。
3.1.2 适应当地气候
气候也是地域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建筑的形式构架具有决定性作用,对建筑最根本的服务功能影响极大。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能否适应地域气候条件已成为评价建筑设计品质的重要标准[2]。
建筑师在设计初始阶段,首先对当地的小气候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分析,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再进行下一步的建筑单体空间具体设计,这样在设计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南京地区夏季温度高,气候闷热,建筑师将建筑单体均设计为进深窄的长条状空间,这样便大大增强了建筑的通风效果,利于降低气温。同时,每个建筑单体都灵活设计了屋檐、挑廊,有效避免夏季阳光直射;建筑之间设计了长廊,提供了休憩纳凉的阴凉空间。因为南京地区雨量较充沛,特别是春夏两季,针对降水量这一自然要素,建筑师将建筑的屋顶设计为坡面屋顶,并且增设了各种形式的排水管,利于排出雨水。这些措施都是建筑对当地气候的回应,在提升建筑舒适度的同时,还增强了建筑的层次和美感[3]。
3.1.3 融入自然景观
景区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宝贵的景观资源,也是景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基础。景区的建筑如果过分醒目,喧宾夺主,影响了自然环境的连贯和整体风格就得不偿失了。
草圣故居如何巧妙地融入自然景观,风格、色彩、体量等都是关键。建筑风格定位古朴自然,与田园风光相统一;色彩淡雅,与背景自然风光相协调;建筑体量适宜,没有高层建筑,建筑轮廓自然平缓,与远景的林冠线走势一致,互相呼应。建筑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和谐共生,互相增色。
3.2 基于人文要素的地域性表达
3.2.1 文化元素的挖掘与展示
林散之故居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本身的物质环境,还包括他承载的文化艺术信息。故居现状与林散之的文化艺术成就不匹配,故需要建筑师对林散之故居建筑外立面、室内进行重新设计,以满足高品质的文化载体功能。
设计首先以传承林散之的书法文化为重点,其次展现当地的风俗、艺术、文化特色,追求两者的完美结合。设计时,建筑师充分利用这两点,根据故居的原始风格,对其进行合理分割,每一个地方采用不同的色调、光线,营造出特定的历史氛围,设置了江上草堂、林散之展厅、四角学堂、三痴馆等展厅。
3.2.2 室内设计的巧思
将地域性的文化特色与故居的室内设计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故居室内空间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更人性化地搭建起了与游客互动共鸣的情感桥梁,使人们进入故居内部空间以后,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林散之书法文化的魅力和当地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
原展厅以自然光为主,受天气或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利于书法展示,一方面,设计师在作品区增加了轨道射灯;另一方面,根据展厅容量及游客数量,安排作品展示方位。原挂画方式不利于对书画作品的保护,增改了新的饰面板安装固定字画;还增加了新的地台,用于展示说明,供参展者更好地了解林散之书画创作背景。
3.3 基于建筑传统技术要素的地域性表达
3.3.1 传统建筑造型与色彩的提炼
建筑的传统造型与技术都是在特定的区域经过历史的洗礼沉淀而来,它是对一个地区历史文化最准确的表达。草圣故居整体的建筑样式和用材都体现了南京地区建筑的历史文脉,表现出了南京人民的传统审美观和喜好。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搜集了南京传统的乡村建筑样式,通过全面的搜集整理与消化,将草圣故居改造回归传统制式,充分展现了地域文化特征。
建筑师使用传统小青瓦屋面搭配传统清水砖墙,传统的木质花格窗和景观式的竹格栅,用于细部装饰,体现出原生态与简约朴素的气息;屋檐压顶和围墙壓顶也采用传统制式,整体建筑具有显著的地域性。
3.3.2 传统民居空间的传承
建筑师借鉴南京历史城村街道空间采用的对景、聚景手法,让建筑围绕大小适宜的内院空间进行布置,围合出来的庭院空间也深深折射出了浓浓的地域风格。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重要的空间类型之一[4],人们在庭院中交流、赏景、休憩,因而庭院的设计至关重要。在草圣故居的庭院内,设置了当地多见的小池塘,池边铺满草坪,草坪之间点缀块石和翠竹,郁郁葱葱,古色古香。这些独具魅力的传统庭院空间,可以使建筑与地域特定的文化背景发生关联,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塑造出具有地域人文气息的场所氛围[5]。
3.3.3 乡土材料的延续再现
传统乡土材料不仅包括当地可以直接取用的天然材料,如黏土、石块、木材、竹材等,还包含人为加工后的天然材料,如砖块、瓦片等。这些都是当地居民在历史变迁中,经过一代一代人的创造,凝结的智慧结晶,自然具有相当显著的地域属性[6]。
设计建筑时,积极地使用传统乡土材料,既可以降低建筑的造价成本,又可以显著地凸显建筑的地域风格,使建筑更好地融入周边的自然环境[7]。乡土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现代建筑的锐利感,如草圣故居的外墙由乡土材料清水砖砌成,极具地方色彩,展现了地方建筑的传统风貌;室内环境设计亦就地取材,大量运用竹、木、石等乡土材料。
4 结语
要让景区建筑、空间具有新颖的个性、浓郁的地域色彩,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就要做到对地域场所的尊重。本文以南京草圣书乡文化园内的草圣故居建筑设计为例,详细地分析和阐述了景观建筑在设计上应如何回应地域性元素的表达。景区建筑只有做好地域性表达设计,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发挥功能,融入景区,得到游客的普遍认可,从而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 乔伊娜.地域文化在扎龙旅游区景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5:22-23.
[2] 陈烨.景观建筑中的文化建构与传承[J]. A+C建筑+方案,2012(11):87-89.
[3] 刘云,梁晶.山地民宿设计特色分析——以贵州为例[J].大众文艺,2019(15):70-71.
[4] 孙学浩,张晓燕.乡村旅游背景下的传统村落景观适应性设计研究[J].设计,2020,33(09):158-160.
[5] 周超,罗越,赵中超.乡村民宿设计中的自然观探析——以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8):55-57.
[6] 林超.武夷山当代景区建筑的地域性表达[J].地域建筑文化,2020(7):254-259.
[7] 曾志祥.凉山州旅游景区景观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111-112.
作者简介:张颖璐(1981—),女,江苏姜堰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建筑景观设计。
陈李宗(1975—),男,江苏吴江人,学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苑中伟(1988—),男,河南商水人,学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唐玮(1995—),女,江苏启东人,学士,研究方向:工业设计。